各國法醫製度介紹
法醫師法立法背景
法醫師法重要內容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介紹
法醫師法施行概況
本書係以「法醫師法」之重要內容為骨乾,詳實描述全新風貌的我國法醫師製度。並從實務的角度,讓人一窺當前法醫師業務運作之現況,另對國內唯一具備法源,屬於「國傢級」鑑識機關之法務部法醫研究所曆史沿革及法定職掌等做一完整介紹,全盤呈現該專業組織所麵臨之睏境,並提供未來發展方嚮之參考。
作者簡介
王崇儀
1952年5月21日生
學曆
國立颱北大學法律學係法學士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管理學碩士
經曆
法務部副司長、參事
福建金門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長
颱灣宜蘭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長
颱灣新竹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長
颱灣高等法院檢察署主任檢察官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代理所長、所長
現職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政務副署長
自 序
作者簡介
緒 言
第一篇 各國法醫製度介紹
壹、美國之法醫製度 4
貳、英國之法醫製度 7
參、澳大利亞之法醫製度 10
肆、日本之法醫製度 14
伍、中國大陸之法醫製度 16
陸、我國之法醫製度 20
第二篇 法醫師法立法背景
壹、前言 31
貳、屍體解剖率與人權指標 37
參、法醫師員額不足之原因 39
肆、法醫師法立法理由 41
伍、法醫師法立法過程 44
陸、法醫師法之宣導 57
第三篇 法醫師法重要內容
壹、總則 61
貳、檢驗及解剖屍體 71
參、執業 81
肆、義務 91
伍、公會 94
陸、奬懲 98
柒、附則 104
第四篇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介紹
壹、沿革 113
貳、法定職掌 118
參、運作現況 122
肆、展望 126
第五篇 法醫師法施行概況
壹、法醫師考試 134
貳、法醫學研究所 135
參、準強製解剖 142
肆、法醫師公會 144
伍、法醫師證書之核發 146
後 記 149
附 錄
附錄1:法醫師法 153
附錄2:法醫學研究所應修課程細則 167
附錄3:醫師牙醫師中醫師應法醫師考試修習法醫學程實習及專業訓練實施要點 170
附錄4:專科法醫師分科及甄審辦法 174
附錄5:法醫師申請執行鑑定業務審查辦法 177
附錄6:法醫師執業登記執照發給及更新辦法 180
附錄7:法醫師繼續教育實施辦法 182
附錄8:法醫師懲戒辦法 186
附錄9:醫學院或醫院法醫部門設置辦法 191
附錄10:實際執行法醫業務之醫師申請法醫師證書辦法 193
附錄11:法務部核發法醫師證書執業執照及審查收費標準 196
附錄12:法醫師法施行細則 197
附錄13:我所認識的「法醫師法」-聽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王崇儀所長演講有感 199
附錄14: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組織條例 205
附錄15:解剖屍體條例 208
作者序
2002年4月11日我從新竹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長一職任滿轉調法務部法醫研究所代理所長。在此之前該所已曆經三位所長,均由法務部指派常務次長兼代,我算是第一個專任的所長。照理說,像法務部法醫研究所這樣一個講求高度專業的機關,至少應該找一位具備醫師資格的人士擔綱領導方屬正辦,為何自1998年7月1日成立迄今,始終無法覓得任何一位醫學界乾材入主?說穿瞭,理由叫人很喪氣:一個月新颱幣20餘萬元的薪水,的確沒有絲毫誘因,即便新颱幣20餘萬元已經等同一個部長的待遇。
至各公務機關編製內之法醫師報酬,於曆經多次調整後,非僅較一般公務人員為優,甚至在馬英九總統擔任法務部部長期間,更直逼法官、檢察官所得水準,但該項工作,卻依舊乏人問津。這其實也是國內法醫學界所麵臨最根本的問題 —「沒有重賞,何來勇夫?」,當然,這是指與開業醫師收入的比較而言。
全國各地方法院檢察機關每一年約有18,000件相驗案,其中約有2,000件要進一步解剖屍體鑑定死亡原因,但有能力擔綱此重責大任者,非具備病理專科醫師資格莫辦,而一位病理專科醫師的養成,又非3、5年以上不為功。目前國內這方麵的專纔,除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編製內4名法醫師及外聘顧問法醫師12名,再加上若乾個體戶,總計不會超過20人。
於是在新進醫師普遍對法醫師興趣缺缺及這20名專業人士終有一天都會老去的可預見未來,我們將麵臨法醫病理專科醫師斷層及斷炊的窘境,我國的人權指標亦將連帶受纍。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否則,法醫學界大老方中民及國立颱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學科教授陳耀昌、郭宗禮、邱清華等人就不會在2002年4月25日急急如律令的上書當時的副總統呂秀蓮,大談「建立颱灣健全之法醫師培訓和進用製度」,積極催生法醫師法。他們的理念很簡單:既然醫生都不願意屈就法醫師,那麼就找一批醫學係週邊學係如藥學、公共衛生、醫事技術、護理、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等學係畢業之非醫生,施以強力密集的專業養成訓練試試看!我個人算是躬逢其盛碰到這超級大任務,僅管不是很情願,但在當時政策指示下,也隻有硬著頭皮披掛上陣,曆經3年多努力,法醫師法終於在2005年底完成立法,不管它將來成敗如何,站在我這個「半路齣傢」的所長立場言,都算是檢察生涯30餘載來最具張力的迴憶!我現在最迫切想知道的是,這批非正統醫學院係畢業的孩子們,在經曆學士後法醫學研究所170學分的震撼教育後,有沒有能耐跨足操刀人權的舞颱,那怕隻是搖搖晃晃的一小步?
《法醫師法論》這本書,在我眼中,是一本能夠解鎖「死亡的語言」的寶典。我一直以來都對那些能夠從無聲的線索中提取訊息的學問感到著迷,而法醫學正是將這種能力發揮到極緻的領域。書名中的「法論」二字,讓我預期這本書將會深入探討法醫學在法律體係中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應用。我對書中如何運用解剖學、病理學、毒理學等知識,來重建死亡現場的過程,充滿瞭期待。在颱灣,許多撲朔迷離的案件,往往需要法醫的專業介入纔能真相大白。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法醫的工作方法,他們是如何在極端壓力下保持冷靜與客觀,又是如何將複雜的科學數據,轉化為法庭上清晰易懂的證據。我也對書中可能探討的法醫學的倫理界線,以及如何在尊重隱私和追求真相之間取得平衡感到興趣。這本書,我認為不僅僅是一本介紹法醫學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運用科學智慧,為社會尋找公正的啟示錄。
评分我對《法醫師法論》這本書的期待,源於對生命、死亡與真相之間關聯的深刻思考。作為一個對科學與人文關懷都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法醫學在我眼中,是連接這兩者的關鍵橋樑。書名中的「法論」二字,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會介紹法醫的技術,更會探討法醫在法律框架下的角色與責任。我尤其想知道,書中會如何深入剖析法醫如何運用各種科學儀器和技術,例如顯微鏡、質譜儀,甚至基因定序,來解析死亡背後的謎團。在颱灣,隨著社會對司法公正的要求不斷提高,法醫的專業判斷所承擔的責任也日益加重。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瞭解,法醫的專業報告是如何被撰寫,其內容的準確性如何被確保,以及在法庭上,法醫的證詞如何影響案件的審理。同時,我也對書中可能提及的法醫學在公共衛生領域的應用感到興趣,例如在流行病調查中的作用。這本書,我想不僅是一份科學知識的傳承,更是一次對人性、死亡與正義的深度探索。
评分《法醫師法論》這本書,在我心中激起瞭莫大的閱讀渴望。我一直以來都對科學與社會的連結抱持著濃厚的興趣,而法醫學無疑是兩者最為緊密交織的領域之一。書名中的「法論」二字,讓我預感這本書將會深入探討法醫學的學術理論與其實際應用,特別是在法律體係中的定位。我很好奇,書中會如何解釋法醫的專業判斷在麵對複雜的犯罪現場時,是如何被轉化為清晰、有力的證據。颱灣社會對於司法公正的呼聲越來越高,而法醫的客觀、科學的鑑識,正是實現司法公正的重要基石。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揭示法醫師在法律程序中的權責、他們的工作流程,以及他們如何與檢察官、法官等司法體係中的其他角色進行有效的溝通與協作。更進一步,我對書中可能涵蓋的法醫倫理議題感到興趣,例如如何在追求真相的同時,保護死者的尊嚴,以及如何麵對可能存在的壓力與乾擾。這本書,我認為不僅是對法醫學的科普,更是對司法體係運作的一種深刻剖析。
评分《法醫師法論》這本書,像是一個隱藏在司法係統深處的探秘之旅。我對科學的客觀性,以及它如何能夠在最複雜的人類事務中提供清晰的指引,一直抱持著極大的興趣。書名中的「法論」二字,讓我感覺這本書將會深入探討法醫學的理論基礎,以及它在法律體係中的實際作用。我對書中會如何闡述法醫的專業知識,例如如何從屍體上的痕跡判斷暴力程度、鈍器或利器的使用,甚至是毒物的種類,感到非常著迷。在颱灣,許多重大的刑事案件都離不開法醫的專業鑑識。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法醫的工作流程,他們是如何在犯罪現場進行勘查,如何在實驗室進行化驗,以及如何將這些科學發現,轉化為法庭上能夠被理解的專業證詞。我也對書中可能涵蓋的法醫學倫理問題感興趣,例如如何在追求真相的同時,避免對死者造成二次傷害,或者如何處理與傢屬之間的溝通。這本書,我想不僅能增長我的知識,更能提升我對司法體係運作的認識。
评分一直對法醫學充滿好奇,特別是那些透過科學手法解開謎團的過程。這本《法醫師法論》聽起來就像是為我這種對司法與醫學交叉領域感興趣的讀者量身打造的。我一直很好奇,在真實的法庭上,法醫師扮演的角色究竟有多麼關鍵?他們是如何從細微的傷痕、組織變化中推斷齣死亡原因、時間,甚至是加害者的意圖?書名裡的「法論」二字,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止於技術層麵的介紹,更會深入探討法醫師在法律體係中的定位、他們的專業判斷如何影響案件的審理,以及相關的倫理規範和法律責任。尤其在颱灣,隨著社會對司法公正的要求越來越高,法醫的角色也益發受到重視。我期待這本書能帶我一窺這個神祕領域的究竟,瞭解法醫師如何運用專業知識,在冰冷的科學數據和複雜的人性糾葛之間,尋找真相的蛛絲馬跡,為死者發聲,為生者釐清。我對書中可能探討的案例分析特別感興趣,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實際應用,瞭解那些新聞事件背後,法醫是如何進行科學鑑識,以及他們的專業報告是如何被呈現在法官和陪審團麵前。這不僅僅是一本學術書籍,我更希望它能是一扇窗,讓我看到這個沉默卻至關重要的職業。
评分這本《法醫師法論》光聽書名,就讓我感受到一股嚴謹而神聖的氣息。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在科學的基礎上,為複雜的社會問題提供解答的領域充滿敬意,法醫學無疑就是其中之一。書中的「法論」兩字,預示著它將會深入探討法醫學的學術根基,以及其在法律實踐中的應用。我對於書中會如何解釋法醫如何從看似微不足道的跡象中,推斷齣死亡的原因、方式、時間,甚至兇手的特徵,充滿瞭期待。在颱灣,隨著社會的發展,案件的複雜性也日益增加,對法醫的專業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係統性的觀點,讓我理解法醫在刑事訴訟中的重要地位,他們的鑑識方法是如何符閤科學原則,以及他們的報告是如何被用來支持或推翻一個指控。我尤其關注書中是否會討論一些關於錯誤鑑識的案例,以及如何從中學習,以確保未來的司法判決更加公正。這本書,我想不僅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是一本關於如何運用科學精神,追求真相與正義的指南。
评分翻開《法醫師法論》這本書,我首先被它紮實的學術氛圍所吸引。身為一個對法醫學略有涉獵的讀者,我深知這個領域的專業性與嚴謹性。書名中的「法論」二字,點齣瞭這本書的核心,它不隻是一本介紹法醫學技術的教科書,更是一本深入探討法醫在法律體係中扮演角色的重要著作。我尤其期待書中對於法醫鑑識報告的撰寫、法庭上的證詞,以及與檢察官、辯護律師之間的互動有詳細的闡述。在颱灣,法醫的角色常常是連接科學與司法的橋樑,他們的專業意見直接影響著案件的偵辦方嚮和最終判決。我好奇這本書如何釐清法醫師在訴訟過程中應有的專業界線,以及如何確保其鑑識過程的公正與客觀。對於書中是否會觸及一些颱灣特有的法律案例,或者引用一些在國際上備受矚目的法醫學判例,我都抱持著高度的興趣。我相信,透過這本書,我能更全麵地理解法醫學在現代司法製度中的關鍵地位,以及其所麵臨的挑戰與倫理睏境。這種對專業知識的深度挖掘,對於提升公眾對法醫工作的認識,以及對司法體係的信任,都將有莫大的助益。
评分《法醫師法論》這本書,就像是我在探索司法與科學世界的一把鑰匙。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從微觀角度揭示宏觀真相的學問感到著迷,而法醫學正是其中一個最為引人入勝的領域。書名中的「法論」二字,讓我感覺到這本書不僅止於技術層麵的探討,更會深入分析法醫學在整個法律體係中的作用和意義。我對書中如何闡述法醫的專業判斷與法律裁決之間的關係感到好奇。在颱灣,無論是兇殺案、意外事故,還是醫療糾紛,都可能需要法醫的專業介入。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釐清法醫的鑑識標準、報告的格式要求,以及他們在法庭上如何清晰、準確地陳述他們的發現,讓非專業的法官、陪審團也能理解。同時,我也對書中可能探討的法醫倫理睏境感興趣,例如在麵對極端壓力或政治乾預時,法醫如何堅守科學原則和職業道德。這本書,我認為不僅是一份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關於真相、科學與正義的深刻對話。
评分這本《法醫師法論》在我的書架上佔據瞭一個特殊的位置,即便我還未深入閱讀,僅從書名和內容梗概就能感受到它所蘊含的深刻知識。我對法醫學的興趣,源於對生命科學的敬畏,以及對真相的執著追求。這本書聽起來就像是為我這類讀者準備的,它不僅僅是關於解剖和屍檢的技術細節,更深入探討瞭法醫師在法律這個龐大體係中的角色與職責。我對於書中如何闡述法醫的科學判斷如何與法律條文相結閤,是如何在專業術語和法律邏輯之間找到平衡點,感到非常好奇。在颱灣,司法案件的審理日益複雜,對法醫專業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清晰的框架,讓我理解法醫師在偵查、起訴、審判各個階段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以及他們如何透過嚴謹的科學分析,為司法公正貢獻力量。特別是對於一些疑難雜癥的案件,法醫師的專業判斷往往是解開謎團的關鍵。我想知道,書中是否會分享一些經典案例,透過實際的案例分析,來展現法醫學的魅力與力量。
评分這本《法醫師法論》在我眼中,是一本能夠填補我知識空白的寶貴讀物。我對於人體奧秘、死亡的科學探究,以及這些知識如何在法律上發揮作用,一直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書名中的「法論」二字,讓我預見這本書將會超越單純的技術介紹,而是深入探討法醫在法律框架下的理論與實踐。我特別想知道,書中會如何闡述法醫學的科學原理,例如DNA鑑識、毒物學、創傷學等,是如何被應用於實際的案件調查,並最終在法庭上作為證據齣現。在颱灣,越來越多的案件涉及複雜的科學鑑識,而法醫的專業意見,往往是案件走嚮的決定性因素。我期待這本書能清晰地解釋法醫的職責範圍,他們在刑事偵查中的角色,以及他們是如何獨立、客觀地進行判斷。此外,我也對書中可能觸及的法醫學發展歷史,以及在不同國傢或地區的法醫製度差異感到興趣。我相信,透過這本書,我能對法醫這個職業有更深刻的理解,以及他們在維護社會正義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