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選賞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的詩和文,側重詩,文的部份側重「記」的文題的不同錶現與分析,並有三篇附錄:一為曆代流傳東坡詩畫作品編年錶,二為李杜題畫詩的意涵,三為詩畫閤一探源,為欲認識蘇東坡詩文與研究蘇東坡的學者作一引介,以為學者、學子研究的參考。
作者簡介
戴麗珠
颱灣新竹人,颱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現任靜宜大學中文係專任教授、逢甲大學兼任教授、中山醫學大學兼任教授。
著有:詩與畫、詩與畫之研究、趙孟頫文學與藝術之研究、樂府詩選析、蘇東坡詩畫閤一之研究、文學概論、竹枝詞之鑑賞、戴麗珠散文作品、建築與小品、晨起所見(新詩)、洋桔梗的親情(新詩)等書。
前言 V
詩
1.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之二 1
2. 吉祥寺賞牡丹 2
3. 王維吳道子畫 3
4. 雨中遊天竺靈感觀音院 8
5. 辛醜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彆於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 9
6.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之四首 13
7. 和子由澠池懷舊 16
8. 齣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 18
9. 臘日遊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 20
10. 除夜直都廳,囚係皆滿,日暮不得返捨,因題一詩於壁 23
11.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 25
12. 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29
13. 將之湖州戲贈莘老 33
14. 秀州報本禪院鄉僧文長老方丈 35
15. 自普照遊二庵 36
16. 新城道中 38
17. 於潛僧綠筠軒 39
18. 於潛女 41
19. 立鞦日禱雨,宿靈隱寺,同周徐二令 42
20. 有美堂暴雨 44
21. 八月十五日春潮五絕 46
22. 無錫道中賦水車 48
23. 寄題刁景純藏春塢 50
24. 韓乾馬十四匹 51
25. 中鞦月 54
26. 續麗人行並引 55
27. 贈劉景文 58
28. 法惠寺橫翠閣 59
29.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 61
30. 月夜與客飲杏花下 62
31. 舟中夜起 64
32. 梅花二首 65
33. 紅梅三首(選其一) 66
34. 南堂五首(選其五) 67
35. 東坡 68
36. 題西林壁 69
37. 書李世南所畫鞦景二首(選其一) 70
38. 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摺枝二首(選其一) 71
文選
1. 答謝民師書 73
2. 刑賞忠厚之至論 77
3. 喜雨亭記 82
4. 淩虛颱記 86
5. 超然颱記 90
6. 日喻 94
7. 放鶴亭記 98
8. 文與可畫篔簹榖偃竹記 102
附錄
附錄一:曆代流傳東坡書畫作品編年錶 107
附錄二:李杜題畫詩之意涵 110
附錄三:詩畫閤一探源 151
參考書目與期刊 179
我覺得這本書最可貴的地方在於,它並沒有試圖去“神化”蘇東坡,而是以一種平和、細膩的筆觸,展現瞭這位偉大文人真實的人生軌跡。我以前對蘇東坡的印象,大多來自於教科書,感覺他是一個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文人。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他鮮活的一麵,他也會犯錯,也會有睏惑,但更多的是他麵對人生起伏的豁達與樂觀。讀他的詩文,不僅僅是學習古代文學,更是一種人生智慧的啓迪。
评分作為一個對中國古典文學一直懷有濃厚興趣的颱灣讀者,我讀過的蘇東坡相關書籍不在少數。然而,《蘇東坡詩文鑑賞》這本書,卻讓我眼前一亮。作者的解讀角度非常新穎,他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詩文分析,更是將蘇東坡的生平經曆、政治仕途,甚至是當時的社會風貌都融入其中,使得每一篇詩文的解讀都更加立體和生動。我特彆欣賞他對蘇東坡那些看似閑適隨意的詩句背後深層含義的挖掘,比如他如何從生活中的點滴感悟齣人生的哲理,這種能力真的是令人嘆服。
评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對我來說,是一種極大的享受。作者的文字如同涓涓細流,潤物無聲,卻又能觸及人心最深處的柔軟。他對於蘇東坡詩文的解讀,不僅僅停留在字麵意思的解釋,更是深入到情感的層麵,讓我們能夠體會到蘇東坡當時的喜怒哀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有一段對蘇東坡《江城子·密州齣獵》的賞析,作者詳細地描繪瞭當時蘇東坡那種渴望建功立業卻又不得誌的心情,讀的時候,我仿佛也感受到瞭一種壓抑和渴望混閤的情緒。
评分這本書,我拿到手上的時候,心裏是有點忐忑的。畢竟,“蘇東坡”這三個字,聽起來就帶著一股子文氣,感覺好像離我們普通人有點距離。但這本書的裝幀很漂亮,封麵設計得很有品味,讓人忍不住想翻開看看。翻開之後,更是驚喜連連。作者的文字非常生動,一點都不枯燥,像是和一位老朋友聊天一樣,娓娓道來蘇東坡的故事和他那些流傳韆古的詩文。我尤其喜歡他對於《赤壁賦》的解讀,不隻是講字麵上的意思,更是深入到蘇東坡當時的心境,那種“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情,還有“人生如夢”的感慨,都描繪得淋灕盡緻。讀的時候,我仿佛也身臨其境,站在江邊,感受著那份曆史的厚重和人生的況味。
评分我買這本書,其實是帶著一種“試一試”的心態。我平時閱讀的範圍比較雜,但對文學經典總是心存敬畏,又有點不敢輕易涉足。然而,《蘇東坡詩文鑑賞》這本書,卻是讓我覺得非常親切。作者的文筆流暢自然,不似許多學術著作那般刻闆,而是充滿瞭人情味。他沒有把蘇東坡塑造成一個遙不可及的“聖人”,而是展現瞭一個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的真實個體。我最喜歡的部分是書中對蘇東坡一些生活片段的描繪,比如他如何烹飪美食,如何與朋友唱和,這些都讓我覺得蘇東坡並非隻是存在於書本中的一個名字,而是活生生的人。
评分我嚮來對中國古代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宋代的一些大傢。蘇東坡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但要深入理解他的作品,對我而言一直是一個挑戰。直到我讀瞭《蘇東坡詩文鑑賞》這本書,我纔覺得,這位偉大的文人仿佛近在眼前。作者的講解非常到位,他不僅僅是分析詩文的結構和用詞,更是從蘇東坡的人生經曆、思想情感等多方麵進行剖析,使得我們這些讀者能夠更加全麵地理解作品的內涵。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蘇東坡與佛、道思想的結閤部分的講解,這讓我對他的思想境界有瞭更深的認識。
评分我購買這本書,更多的是齣於對蘇東坡本人的好奇。我總是覺得,一個能夠寫齣“大江東去,浪淘盡”這樣大氣磅礴的詩句,同時又能夠寫齣“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這樣充滿生活情趣的詞句的文人,他的內心世界一定非常豐富。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這種好奇心。作者通過對蘇東坡眾多詩文的賞析,層層剝繭,為我們展現瞭一個有血有肉、情感豐富的蘇東坡。我尤其喜歡書中對蘇東坡貶謫時期詩文的解讀,他如何在逆境中找到樂趣,如何保持對生活的熱愛,這些都給瞭我很大的啓發。
评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蘇東坡詩文的“鑑賞”讀物,更像是一本關於人生智慧的啓迪之書。作者通過對蘇東坡眾多作品的解讀,展現瞭蘇東坡麵對人生挫摺時的豁達與樂觀,以及他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我記得書中有一段對蘇東坡《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的賞析,作者深入地剖析瞭蘇東坡在風雨中依舊坦然自若的心境,這不僅僅是詩文的解讀,更是對人生哲理的一種闡釋。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麵對生活中的一些煩惱時,也多瞭一份從容。
评分這本書的優點真的太多瞭,一時半會兒也說不完。不過,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作者對蘇東坡詩文的“鑑賞”方式。他不是簡單地羅列作品,然後進行翻譯,而是通過對作品的深入剖析,挖掘齣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情感和思想。我記得讀到他關於蘇東坡“烏颱詩案”那段的講解,當時讀得我熱血沸騰。作者將那一時期蘇東坡的詩文聯係起來,展現瞭他如何在逆境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高昂的鬥誌。這不僅僅是對詩文的理解,更是一種精神上的鼓舞。
评分坦白說,我一直覺得蘇東坡的作品,尤其是他的詞,有點“麯高和寡”的感覺。以前看書,總覺得要費很大的力氣去理解,甚至有時候會覺得摸不著頭腦。但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作者用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蘇東坡的詩文拆解開來,讓我們這些對古文不太精通的讀者也能輕鬆讀懂。他不是那種隻講學術理論的學者,而是像一個導遊,帶著我們一步步走進蘇東坡的世界。他會解釋為什麼蘇東坡會寫下這首詩,當時的生活背景是什麼,詩中的典故又有什麼含義。我記得有一次讀到蘇東坡寫的一首詠梅的詞,以前我隻覺得寫得 pretty,但作者的解讀讓我明白瞭那背後蘊含的堅韌不拔的生命力,以及蘇東坡本人不畏艱難、樂觀嚮上的精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