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詩文鑑賞

蘇東坡詩文鑑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Lie-Zu Tai
圖書標籤:
  • 蘇軾
  • 詩詞
  • 宋詩
  • 文學
  • 鑒賞
  • 文化
  • 經典
  • 古詩文
  • 中國文學
  • 宋代文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選賞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的詩和文,側重詩,文的部份側重「記」的文題的不同錶現與分析,並有三篇附錄:一為曆代流傳東坡詩畫作品編年錶,二為李杜題畫詩的意涵,三為詩畫閤一探源,為欲認識蘇東坡詩文與研究蘇東坡的學者作一引介,以為學者、學子研究的參考。

作者簡介

戴麗珠

  颱灣新竹人,颱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現任靜宜大學中文係專任教授、逢甲大學兼任教授、中山醫學大學兼任教授。

  著有:詩與畫、詩與畫之研究、趙孟頫文學與藝術之研究、樂府詩選析、蘇東坡詩畫閤一之研究、文學概論、竹枝詞之鑑賞、戴麗珠散文作品、建築與小品、晨起所見(新詩)、洋桔梗的親情(新詩)等書。

翰墨丹青:中國古典詩詞的審美之旅 一部深入探究中國古典詩詞藝術精髓的深度鑒賞之作。 本書旨在為廣大古典詩詞愛好者提供一個係統、深入且富有啓發性的學習和鑒賞平颱。我們不滿足於僅僅羅列名傢名篇,而是著力於剖析那些穿越時空、至今仍能激蕩人心的詩詞背後的藝術密碼、文化底蘊與審美情趣。全書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和生動的文學筆觸相結閤,力求在廣博的知識麵上實現深度挖掘。 第一捲:格律之美與音韻之妙 本捲聚焦於中國古典詩詞的“形”與“聲”。我們將從詩律學的基礎入手,詳細闡釋近體詩(律詩與絕句)的格律規範,包括平仄的運用、對仗的精妙以及句式的平衡。這不是枯燥的規則堆砌,而是展示格律如何成為約束下的自由,如何通過聲韻的和諧,達到“一字不宜,再字即贅”的境界。 特彆闢齣章節探討詞牌的演變與體式。詞作為區彆於詩的獨特文體,其長短句、入韻的靈活性,以及對音樂的依附性,構成瞭其獨特的韻味。我們將選取唐五代及宋代最具代錶性的詞牌,如《蝶戀花》《水調歌頭》《沁園春》等,分析其格律對詞人情感錶達的影響。例如,分析詞牌的句數變化如何影響情緒的抑揚頓挫,以及特定詞牌如何固定瞭某些特定的主題傾嚮。 在音韻方麵,本書深入探究瞭中古音係對詩詞的影響,並輔以現代漢語讀音的賞析方法。重點解析“拗救”的技巧,以及詩人如何巧妙地運用疊字、襯字來增強詞句的音樂性和畫麵感。 第二捲:意象的構建與象徵的錶達 意象是古典詩詞的靈魂所在。本捲緻力於解構詩人如何將抽象的情感、哲思和對世界的觀察,凝練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 我們將對“月”“柳”“風”“雨”“山”“水”等常見意象進行專題研究。例如,“月”在中國詩歌中如何從單純的自然景觀,逐步演化為思鄉、孤獨、永恒的象徵。我們不僅要指齣其意象內涵,更要追溯其文化源頭,探討不同時代背景下,同一意象所承載的細微差彆。 本書特彆關注象徵與隱喻的藝術手法。探討瞭如“東風”之於新生與希望,“暮色”之於遲暮與傷感,以及如何通過看似尋常的景物描寫,映射齣深邃的哲理思辨。通過對比分析,讀者將領悟到,優秀的詩詞絕非僅憑直白抒情,而是依靠高度提煉的意象群來完成情感的傳遞。 第三捲:文學史中的轉摺與流變 本捲著眼於宏大的曆史脈絡,梳理中國古典詩詞在不同曆史階段的風格演變、流派紛爭及核心議題。 從漢樂府的質樸寫實,到魏晉風度的玄遠蕭散;從初唐的宮廷詠物,到盛唐氣象的雄渾博大;再到中晚唐的內斂與悲憫,以及宋詞的理趣與婉約,我們力求描繪齣一條清晰的文學發展譜係。 深入分析瞭幾個關鍵的轉摺點:如陶淵明對田園詩的開創性貢獻;杜甫“詩史”的現實關懷與沉鬱頓挫;李白的浪漫主義精神及其對道傢思想的吸收。在論述宋詞部分,則側重分析蘇辛豪放派與李清照等婉約派在題材、語言和境界上的差異與互補。 第四捲:情境的再現與鑒賞的路徑 本捲側重於“如何讀懂”一首詩詞,強調閱讀者與文本之間的對話。 我們倡導一種情境代入式的鑒賞方法。每一首重要的作品,都將被置於其創作的曆史情境、詩人的個人際遇以及當時的文化思潮中去理解。例如,分析邊塞詩時,必須還原當時的戰爭背景和軍旅生活;賞析閨怨詞時,則需體察古代女性在特定社會結構下的情感壓抑。 此外,本書提供瞭一套係統的鑒賞工具箱: 1. 敘事綫索的捕捉: 區分詩中的時間推進、空間轉換和情緒波動。 2. 語言的張力分析: 識彆動詞和形容詞的選擇如何塑造瞭作品的“氣場”。 3. 典故的辨析與化用: 理解詩人如何巧妙地化用前人典故,以增加作品的厚度和意蘊。 本書力求避免生硬的“定論”,而是鼓勵讀者在紮實的文本分析基礎上,形成自己對古典詩詞獨特而深刻的感悟。通過這種探索性的閱讀,我們相信,古典文學的魅力將以更加鮮活、立體的方式展現在當代讀者麵前。 麵嚮讀者: 本書適閤所有對中國古典文學懷有深厚興趣的讀者,尤其適閤文學專業的學生、文化研究者,以及希望提升自身人文素養的社會各界人士。它是一麵鏡子,映照齣中華民族數韆年來的審美追求與精神世界。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前言  V


1.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之二  1
2. 吉祥寺賞牡丹  2
3. 王維吳道子畫  3
4. 雨中遊天竺靈感觀音院  8
5. 辛醜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彆於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  9
6.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之四首  13
7. 和子由澠池懷舊  16
8. 齣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  18
9. 臘日遊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  20
10. 除夜直都廳,囚係皆滿,日暮不得返捨,因題一詩於壁  23
11.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  25
12. 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29
13. 將之湖州戲贈莘老  33
14. 秀州報本禪院鄉僧文長老方丈  35
15. 自普照遊二庵  36
16. 新城道中  38
17. 於潛僧綠筠軒  39
18. 於潛女  41
19. 立鞦日禱雨,宿靈隱寺,同周徐二令  42
20. 有美堂暴雨  44
21. 八月十五日春潮五絕  46
22. 無錫道中賦水車  48
23. 寄題刁景純藏春塢  50
24. 韓乾馬十四匹  51
25. 中鞦月  54
26. 續麗人行並引  55
27. 贈劉景文  58
28. 法惠寺橫翠閣  59
29.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  61
30. 月夜與客飲杏花下  62
31. 舟中夜起  64
32. 梅花二首  65
33. 紅梅三首(選其一)  66
34. 南堂五首(選其五)  67
35. 東坡  68
36. 題西林壁  69
37. 書李世南所畫鞦景二首(選其一)  70
38. 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摺枝二首(選其一)  71

文選
1. 答謝民師書  73
2. 刑賞忠厚之至論  77
3. 喜雨亭記  82
4. 淩虛颱記  86
5. 超然颱記  90
6. 日喻  94
7. 放鶴亭記  98
8. 文與可畫篔簹榖偃竹記  102

附錄
附錄一:曆代流傳東坡書畫作品編年錶  107
附錄二:李杜題畫詩之意涵  110
附錄三:詩畫閤一探源  151
參考書目與期刊   179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覺得這本書最可貴的地方在於,它並沒有試圖去“神化”蘇東坡,而是以一種平和、細膩的筆觸,展現瞭這位偉大文人真實的人生軌跡。我以前對蘇東坡的印象,大多來自於教科書,感覺他是一個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文人。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他鮮活的一麵,他也會犯錯,也會有睏惑,但更多的是他麵對人生起伏的豁達與樂觀。讀他的詩文,不僅僅是學習古代文學,更是一種人生智慧的啓迪。

评分

作為一個對中國古典文學一直懷有濃厚興趣的颱灣讀者,我讀過的蘇東坡相關書籍不在少數。然而,《蘇東坡詩文鑑賞》這本書,卻讓我眼前一亮。作者的解讀角度非常新穎,他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詩文分析,更是將蘇東坡的生平經曆、政治仕途,甚至是當時的社會風貌都融入其中,使得每一篇詩文的解讀都更加立體和生動。我特彆欣賞他對蘇東坡那些看似閑適隨意的詩句背後深層含義的挖掘,比如他如何從生活中的點滴感悟齣人生的哲理,這種能力真的是令人嘆服。

评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對我來說,是一種極大的享受。作者的文字如同涓涓細流,潤物無聲,卻又能觸及人心最深處的柔軟。他對於蘇東坡詩文的解讀,不僅僅停留在字麵意思的解釋,更是深入到情感的層麵,讓我們能夠體會到蘇東坡當時的喜怒哀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有一段對蘇東坡《江城子·密州齣獵》的賞析,作者詳細地描繪瞭當時蘇東坡那種渴望建功立業卻又不得誌的心情,讀的時候,我仿佛也感受到瞭一種壓抑和渴望混閤的情緒。

评分

這本書,我拿到手上的時候,心裏是有點忐忑的。畢竟,“蘇東坡”這三個字,聽起來就帶著一股子文氣,感覺好像離我們普通人有點距離。但這本書的裝幀很漂亮,封麵設計得很有品味,讓人忍不住想翻開看看。翻開之後,更是驚喜連連。作者的文字非常生動,一點都不枯燥,像是和一位老朋友聊天一樣,娓娓道來蘇東坡的故事和他那些流傳韆古的詩文。我尤其喜歡他對於《赤壁賦》的解讀,不隻是講字麵上的意思,更是深入到蘇東坡當時的心境,那種“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情,還有“人生如夢”的感慨,都描繪得淋灕盡緻。讀的時候,我仿佛也身臨其境,站在江邊,感受著那份曆史的厚重和人生的況味。

评分

我買這本書,其實是帶著一種“試一試”的心態。我平時閱讀的範圍比較雜,但對文學經典總是心存敬畏,又有點不敢輕易涉足。然而,《蘇東坡詩文鑑賞》這本書,卻是讓我覺得非常親切。作者的文筆流暢自然,不似許多學術著作那般刻闆,而是充滿瞭人情味。他沒有把蘇東坡塑造成一個遙不可及的“聖人”,而是展現瞭一個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的真實個體。我最喜歡的部分是書中對蘇東坡一些生活片段的描繪,比如他如何烹飪美食,如何與朋友唱和,這些都讓我覺得蘇東坡並非隻是存在於書本中的一個名字,而是活生生的人。

评分

我嚮來對中國古代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宋代的一些大傢。蘇東坡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但要深入理解他的作品,對我而言一直是一個挑戰。直到我讀瞭《蘇東坡詩文鑑賞》這本書,我纔覺得,這位偉大的文人仿佛近在眼前。作者的講解非常到位,他不僅僅是分析詩文的結構和用詞,更是從蘇東坡的人生經曆、思想情感等多方麵進行剖析,使得我們這些讀者能夠更加全麵地理解作品的內涵。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蘇東坡與佛、道思想的結閤部分的講解,這讓我對他的思想境界有瞭更深的認識。

评分

我購買這本書,更多的是齣於對蘇東坡本人的好奇。我總是覺得,一個能夠寫齣“大江東去,浪淘盡”這樣大氣磅礴的詩句,同時又能夠寫齣“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這樣充滿生活情趣的詞句的文人,他的內心世界一定非常豐富。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這種好奇心。作者通過對蘇東坡眾多詩文的賞析,層層剝繭,為我們展現瞭一個有血有肉、情感豐富的蘇東坡。我尤其喜歡書中對蘇東坡貶謫時期詩文的解讀,他如何在逆境中找到樂趣,如何保持對生活的熱愛,這些都給瞭我很大的啓發。

评分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蘇東坡詩文的“鑑賞”讀物,更像是一本關於人生智慧的啓迪之書。作者通過對蘇東坡眾多作品的解讀,展現瞭蘇東坡麵對人生挫摺時的豁達與樂觀,以及他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我記得書中有一段對蘇東坡《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的賞析,作者深入地剖析瞭蘇東坡在風雨中依舊坦然自若的心境,這不僅僅是詩文的解讀,更是對人生哲理的一種闡釋。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麵對生活中的一些煩惱時,也多瞭一份從容。

评分

這本書的優點真的太多瞭,一時半會兒也說不完。不過,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作者對蘇東坡詩文的“鑑賞”方式。他不是簡單地羅列作品,然後進行翻譯,而是通過對作品的深入剖析,挖掘齣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情感和思想。我記得讀到他關於蘇東坡“烏颱詩案”那段的講解,當時讀得我熱血沸騰。作者將那一時期蘇東坡的詩文聯係起來,展現瞭他如何在逆境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高昂的鬥誌。這不僅僅是對詩文的理解,更是一種精神上的鼓舞。

评分

坦白說,我一直覺得蘇東坡的作品,尤其是他的詞,有點“麯高和寡”的感覺。以前看書,總覺得要費很大的力氣去理解,甚至有時候會覺得摸不著頭腦。但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作者用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蘇東坡的詩文拆解開來,讓我們這些對古文不太精通的讀者也能輕鬆讀懂。他不是那種隻講學術理論的學者,而是像一個導遊,帶著我們一步步走進蘇東坡的世界。他會解釋為什麼蘇東坡會寫下這首詩,當時的生活背景是什麼,詩中的典故又有什麼含義。我記得有一次讀到蘇東坡寫的一首詠梅的詞,以前我隻覺得寫得 pretty,但作者的解讀讓我明白瞭那背後蘊含的堅韌不拔的生命力,以及蘇東坡本人不畏艱難、樂觀嚮上的精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