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亮的生命:十個不嚮命運屈服的故事

閃亮的生命:十個不嚮命運屈服的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勵誌
  • 成長
  • 人物傳記
  • 正能量
  • 命運
  • 抗爭
  • 人生
  • 故事
  • 勇氣
  • 希望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九歌於一九七八年創社,《閃亮的生命》為第一批新書,報導十位堅強的勇士奮鬥不懈的精神,突破生命的極限,完成不嚮命運屈服的故事,獲得廣大讀者的敬佩與共鳴。我們看到十位殘而不廢的堅強鬥士,如何咬緊牙關,突破生命的極限,贏得韆韆萬萬人的敬佩與贊譽,我們更可藉此認識生命的真諦,獲得無比的信心與勇氣。

本書特點

★傳達生命光輝及不嚮命運低頭的故事,曾榮獲新聞局金鼎奬!
★九歌齣版社1978年創社代錶作之一,好書重讀,依舊曆久彌新。
★慶祝創社30週年,暢銷數十萬本的經典作品,重排精印,亮麗封麵,大字開本紀念珍藏版!

編者簡介

蔡文甫

  江蘇鹽城人,民國十五年生,高等考試及格。曾任教職及主編中華日報副刊多年。創辦九歌齣版社、健行文化公司、天培文化公司、九歌文學書屋等文化事業並設立九歌文教基金會。著有長短篇小說集《雨夜的月亮》、《解凍的時候》、《女生宿捨》、《船夫與猴子》、《愛的泉源》等十多部,作品被譯成英文、韓文;所寫自傳《從0到9的傳奇──天生的凡夫俗子》,獲選聯閤報讀書人版二○○一年「年度好書」;編有《閃亮的生命》、《閃亮的生命散文選》。迭獲金鼎奬圖書齣版奬、終身成就奬,以及大韓民國文學奬暨中國文藝協會文藝奬章、榮譽文藝奬章。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目錄
赫赫名傢.感動推薦
奮鬥的故事∕漢寶德 009
一首悲愴而雄壯的詩∕彭歌 013
「傳布信心、描繪希望」的書∕李元簇 017
缺陷反使殘障作傢更完整∕ 夏元瑜 019

閃亮的生命
自學成功的典型人物楓紅∕盧申芳. 採訪整理 025
楓紅作品: 送彆 031
永不灰心絕望的劉俠∕盧申芳.採訪整理 043
劉俠作品:北極第一傢 049
有義肢沒有義腦的宋惠亮∕楊明.採訪整理 059
宋惠亮作品:含淚的微笑 067
光明照耀心頭的郭錦隆∕白慈飄. 採訪整理 077
郭錦隆作品:得不償失 089
突破生命極限的羽玄∕白慈飄.採訪整理 097
羽玄作品: 獨守一個白色的夜 114
「中風」擊不倒的張拓蕪∕吳英玉. 採訪整理 121
張拓蕪作品:門神 131
自強不息的翟平洋∕盧申芳.採訪整理 143
翟平洋作品:信心破風雨 148
證實生命價值的陳再興∕姚傢俊. 採訪整理 165
陳再興作品:拆去欄柵 179
輪椅鬥士陳誌宏∕楊 明.採訪整理 187
陳誌宏作品:我戰勝瞭殘障 191
堅強的青年林保淳∕盧申芳.採訪整理 215
林保淳作品:上山 223

圖書序言

推薦序

奮鬥的故事  漢寶德

  我必須嚮讀者們懺悔的,我嚮來不喜歡讀勸學、勵誌的著作,有些齣版界的朋友告訴我,因為我們下一代的年輕人都是奮發嚮上、樂觀奮鬥的好青年, 所以齣版界有什麼足以激發上進心,勉勵他們與惡劣環境周鏇的書籍,都為他們所歡迎,而大大暢銷。我隻是覺得這些年輕人實在太可愛瞭。

  至於我自己為什麼不喜歡讀這類著作,大概因為在骨子裏,我不喜歡聽人傢說教。說起來也好笑,自己是個教書匠,專門對年輕人說教,上起課來,也滿希望學生能聚精會神的聽我發錶「高」論,為什麼自己不願意「受」教?該不是一種自大狂吧!

  仔細琢磨下來,大約因為自己是一個意誌很薄弱的人,對於先賢所寫的一些勉勵學行的話,總是滿心欽服,卻無法勵行。久而久之,難免灰心喪誌,無顔看到那些義正詞嚴的訓誨。這就無非是一種掩耳盜鈴的心理瞭!

  還有一種著作,帶著現代心理學的權威,安慰或鼓勵在社會或心理睏境?的青年,我不太喜歡,因為滿紙都常常隻是些風涼話。你若談戀愛失敗瞭,恨不能自殺,翻開書看看,它會告訴你,愛情是偉大的,但生命更可貴。你若升學不如意,整天垂頭喪氣,翻開書看看,它告訴你,失敗是成功之母,那些心理的分析總不等於特效藥,你的創傷還是要使用自然療法,經過時間的療治, 慢慢正視現實,繼續奮鬥。

  最近看到一本有意義的集子,是蔡文甫先生所編,《閃亮的生命》,介紹瞭十位有身體缺陷的青年作傢奮鬥成功的故事。覺得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勸學、勵誌的著作,值得年輕朋友們參考。介紹的方法是每位作傢由記者寫一篇報導,說明其不幸的遭遇與奮鬥的經過。然後刊齣一篇該作傢的代錶作,以直接說明他們在文學上的成就。由於每篇都附上瞭作傢的照片,越覺得這本文集有真實感,不是徒托空言的。

  由於自己很懦弱,讀瞭這些強者的故事,仍免不瞭自慚形穢的感覺。我不禁覺得自己太幸運瞭,太順利瞭。我們遭遇的睏難比起他們來,真是大巫與巫烏之彆。最使我感動的,是這些位有身體缺陷的朋友,在婚姻上也都很成功, 都能得到真實的感情的滋潤。由於他們的奮鬥精神,社會並沒有拋棄他們。這使我想到那些為瞭沒有雙眼皮要開刀的女孩子們,為什麼對自己那樣沒有信心。

  真正有生命力的人,睏境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種製造光亮的機會。這雖是老生常談,卻也有其至理的。

─原載六十七年四月十六日《中國時報》副刊「人間方塊」

.漢寶德先生,知名建築師、建築學者。曾任東海大學建築係係主任、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颱南藝術大學校長,現為世界宗教博物館榮譽館長、漢光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著有《為建築看相》、《漢寶德談美》、《漢寶德談藝術》、《真與美的遊戲》、《漢寶德亞洲建築散步》等書。

圖書試讀

永不灰心絕望的劉俠

劉俠(1942-2003),筆名杏林子。北投國小畢業,1997年獲靜宜大學頒贈榮譽博士學位。十二歲時罹患類風濕關節炎,全身關節均告損壞,但寫作不輟,除創作劇本四十多齣外,並齣版散文集《生之歌》、《生之頌》、《杏林小記》、《探索生命的深井》、《美麗人生的22種寶典》等多種;自傳《俠風長流》。作品屢被收入《讀者文摘》中文版,及港颱國中國小、僑校課本。創辦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曾當選第八屆十大傑齣女青年,榮獲國傢文藝奬、吳三連基金會社會服務奬,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

「沒有母親,也就沒有今天的我。」纏綿病榻達二十四年之久的女作傢劉俠,在母親節前夕含淚道齣瞭她對母親的感恩心聲。

二十四年來,劉俠從一個活潑美麗的十二歲小女孩,變成一個曆盡各種苦痛的
三十六歲「老病人」。目前她全身有百分之九十的關節都損壞瞭,腿不能行,肩不能舉,手不能彎,連硬一點的麵包也咬不動,漂亮的臉龐更因藥物的副作用而變得腫脹難看;可是她活得比誰都堅強、充實,甚至能夠在病魔的摺磨下,用轉動不靈的手掌心,吃力地夾著筆,僵直地坐在床沿,慢慢寫齣一篇篇扣人心弦的文章。

民國六十五年四月,她用本名劉俠齣版瞭她的第一本書《喜樂年年》。去年四
月,為祝賀母親六十歲生日,她用筆名杏林子齣版瞭第二本書《生之歌》。

劉俠在新書的後記中寫著:「我要告訴母親,我未因病而消極頹喪,為瞭母親
的愛與期望,我會永遠奮鬥,努力不懈!」

捧著劉俠呈獻的生日禮物《生之歌》,劉媽媽曾激動不已,欣慰得說不齣話
來。幾十年的勞纍,煎熬,似乎一下子全都消失瞭。

劉媽媽有一雙永不疲倦的手,她細心帶大瞭五個子女,光是花在老二劉俠身上
的心血與精力,就遠超過彆人撫育十個孩子。

樂觀的劉俠,形容自己是「不死的老兵」,為與頑疾作戰,她苦不堪言地忍受一切;而劉媽媽則是她最親密、最忠誠的「戰友」。母女倆始終並肩麵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所不同的是母親痛在心裏,女兒痛在身上。

劉俠得的是一種名為「類風濕關節炎」的怪病,至今仍病因不明。最初,為瞭尋找病源,西醫替她作全身大檢查,驗血、照片子、抽骨髓,把四肢百骸、五髒六腑都查遍瞭,就是摸不清病來自何方,自然也無法對癥下藥。於是隻好將她當作實驗室中的小白鼠,任何新的治療方法和新藥都讓她先試試,不時還把她抬到講颱上作「學術示範講解」。花樣層齣不窮,她的病勢卻日益惡化;後來請瞭幾位美國醫學顧問來颱會診,照樣不靈光,逼得西醫們悄悄對劉俠的母親說:「去找個中醫看看吧!」

可憐的劉俠又成瞭中醫的實驗對象,各種膏、丸、湯、散,加上拔火罐、紮金針、煙燻、火烤、水蒸、生吃洋蟲、種植胎盤等等良藥、偏方都嘗遍瞭,真是稀奇古怪,無所不具;最後連高山族的巫醫都請來看病。短短幾年間,將一個原本安詳幸福的傢,攪得一片愁雲慘霧。

就在這個時候,劉俠和她的父母從神哪裏認識瞭自己,肯定瞭生命的價值。在精神上,他們一傢人不再憂傷、絕望;在經濟上,隨著劉俠父親的轉任職務,公傢補助瞭許多醫藥費,也不再捉襟見肘瞭。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