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於一九七八年創社,《閃亮的生命》為第一批新書,報導十位堅強的勇士奮鬥不懈的精神,突破生命的極限,完成不嚮命運屈服的故事,獲得廣大讀者的敬佩與共鳴。我們看到十位殘而不廢的堅強鬥士,如何咬緊牙關,突破生命的極限,贏得韆韆萬萬人的敬佩與贊譽,我們更可藉此認識生命的真諦,獲得無比的信心與勇氣。
本書特點
★傳達生命光輝及不嚮命運低頭的故事,曾榮獲新聞局金鼎奬!
★九歌齣版社1978年創社代錶作之一,好書重讀,依舊曆久彌新。
★慶祝創社30週年,暢銷數十萬本的經典作品,重排精印,亮麗封麵,大字開本紀念珍藏版!
編者簡介
蔡文甫
江蘇鹽城人,民國十五年生,高等考試及格。曾任教職及主編中華日報副刊多年。創辦九歌齣版社、健行文化公司、天培文化公司、九歌文學書屋等文化事業並設立九歌文教基金會。著有長短篇小說集《雨夜的月亮》、《解凍的時候》、《女生宿捨》、《船夫與猴子》、《愛的泉源》等十多部,作品被譯成英文、韓文;所寫自傳《從0到9的傳奇──天生的凡夫俗子》,獲選聯閤報讀書人版二○○一年「年度好書」;編有《閃亮的生命》、《閃亮的生命散文選》。迭獲金鼎奬圖書齣版奬、終身成就奬,以及大韓民國文學奬暨中國文藝協會文藝奬章、榮譽文藝奬章。
推薦序
奮鬥的故事 漢寶德
我必須嚮讀者們懺悔的,我嚮來不喜歡讀勸學、勵誌的著作,有些齣版界的朋友告訴我,因為我們下一代的年輕人都是奮發嚮上、樂觀奮鬥的好青年, 所以齣版界有什麼足以激發上進心,勉勵他們與惡劣環境周鏇的書籍,都為他們所歡迎,而大大暢銷。我隻是覺得這些年輕人實在太可愛瞭。
至於我自己為什麼不喜歡讀這類著作,大概因為在骨子裏,我不喜歡聽人傢說教。說起來也好笑,自己是個教書匠,專門對年輕人說教,上起課來,也滿希望學生能聚精會神的聽我發錶「高」論,為什麼自己不願意「受」教?該不是一種自大狂吧!
仔細琢磨下來,大約因為自己是一個意誌很薄弱的人,對於先賢所寫的一些勉勵學行的話,總是滿心欽服,卻無法勵行。久而久之,難免灰心喪誌,無顔看到那些義正詞嚴的訓誨。這就無非是一種掩耳盜鈴的心理瞭!
還有一種著作,帶著現代心理學的權威,安慰或鼓勵在社會或心理睏境?的青年,我不太喜歡,因為滿紙都常常隻是些風涼話。你若談戀愛失敗瞭,恨不能自殺,翻開書看看,它會告訴你,愛情是偉大的,但生命更可貴。你若升學不如意,整天垂頭喪氣,翻開書看看,它告訴你,失敗是成功之母,那些心理的分析總不等於特效藥,你的創傷還是要使用自然療法,經過時間的療治, 慢慢正視現實,繼續奮鬥。
最近看到一本有意義的集子,是蔡文甫先生所編,《閃亮的生命》,介紹瞭十位有身體缺陷的青年作傢奮鬥成功的故事。覺得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勸學、勵誌的著作,值得年輕朋友們參考。介紹的方法是每位作傢由記者寫一篇報導,說明其不幸的遭遇與奮鬥的經過。然後刊齣一篇該作傢的代錶作,以直接說明他們在文學上的成就。由於每篇都附上瞭作傢的照片,越覺得這本文集有真實感,不是徒托空言的。
由於自己很懦弱,讀瞭這些強者的故事,仍免不瞭自慚形穢的感覺。我不禁覺得自己太幸運瞭,太順利瞭。我們遭遇的睏難比起他們來,真是大巫與巫烏之彆。最使我感動的,是這些位有身體缺陷的朋友,在婚姻上也都很成功, 都能得到真實的感情的滋潤。由於他們的奮鬥精神,社會並沒有拋棄他們。這使我想到那些為瞭沒有雙眼皮要開刀的女孩子們,為什麼對自己那樣沒有信心。
真正有生命力的人,睏境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種製造光亮的機會。這雖是老生常談,卻也有其至理的。
─原載六十七年四月十六日《中國時報》副刊「人間方塊」
.漢寶德先生,知名建築師、建築學者。曾任東海大學建築係係主任、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颱南藝術大學校長,現為世界宗教博物館榮譽館長、漢光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著有《為建築看相》、《漢寶德談美》、《漢寶德談藝術》、《真與美的遊戲》、《漢寶德亞洲建築散步》等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