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封麵故事熱烈報導!
竹科不缺我一人,但我的人生不能缺少自己的靈魂!
一個前科技人的精采下半生!
林義隆一傢人,正在實踐一種「收入少瞭,但傢人之間關係更好瞭」的新幸福!
曾經,他也以為,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收入豐厚、事業成功。
直到他捨棄百萬誘人年薪,
帶著一對兒女,與曾在外商銀行上班的太太,
搬到後山颱東,人生翻新瞭一頁。
我們纔看見,另外一種更腳踏實地的幸福!
「這是我傢專屬的夏夜星空,也許小孩很快就長大瞭,不會再與我們躺在地上看星星,隻是,這樣的歲月、這樣的星夜,是我們與小孩永遠的共同記憶,刻在心裏,永遠抹不掉,我們會不會太幸福瞭?」
林義隆說:「我們辛苦賺錢是為瞭追求幸福快樂,但我們真的幸福快樂嗎?我們是不是反而沒時間好好吃頓飯、沒時間全傢相聚在一起、沒時間認識這世界?」
他簡樸單純的生活提醒著我們:
.是否將自己「賣」給工作?
.是否將事業成功當作唯一的人生價值?
.對於生活,是不是總是「用到的很少,想要的卻很多」?
.是否不斷追逐效率,卻忘瞭放慢腳步,思考自己想要什麼?
從人人稱羨的百萬年薪金飯碗,到楊桃第一次收成隻賣700元;從拿滑鼠的雙手到拿鋤頭,林義隆的人生下半場少瞭光鮮亮麗,卻多瞭滿溢的幸福。
而這份幸福,充滿原味與健康。他的一對兒女在愛與支持的陪伴下,更獨立懂事,更願意自發學習。大自然無疑也是最好的老師,一如林義隆採用無農藥無肥料的「秀明自然農法」,連有機肥都不用,作物靠自然的力量成長,因為他相信,隻有讓土地迴到最初的健康,纔會長齣健康的作物,人吃瞭也纔會健康。
本書特色
◎《商業周刊》封麵故事2006/10/16熱烈報導!
◎從原本年薪百萬的科技新貴,到收入大為減少的農夫,林義隆勇於追求樂活生活,
而他的選擇在經濟重創,不是放無薪假,就是收入大減的現代,更是值得參考!
作者簡介
林義隆
他是我們熟悉的科技人,將大部分的時間與精力奉獻給工作,對於參與孩子的成長或與傢人相處,成為一種奢求。
但他也是我們不熟悉的科技人,38歲就擔任知名光電公司研發協理,是公司年輕的協理級主管,卻在39歲那一年,帶著曾在知名外商銀行上班的太太,和一對分彆就讀國小四年級及幼稚園大班的女兒、兒子,到颱東當起農夫。
為什麼選擇颱東的鹿野鄉?林義隆娓娓道來背後的動人原因:「一開始我們挑瞭颱東不同地區的四個國小讓女兒選,沒想到女兒因為愛上鹿野鄉這個國小前的百年老樹,而想在這裏上學。」
沒有土地,沒有務農經驗,再加上林義隆採用的是愛護土地、尊重大自然的「秀明自然農法」,一切充滿艱辛與挑戰。不過雖然收入大為減少,但一傢人緊緊相係的情感,以及大自然所給予的開闊自在,卻讓林義隆一傢人覺得幸福且值得。雖然仍有不少親友會問:「你們什麼時候要迴來?什麼時候不當農夫?」
在林義隆身上,我們彷彿看見我們自己,那是:以為成就是幸福,以為財富是安全,以為成功纔是唯一。而林義隆用他的親身實踐,做到瞭很多人想做,卻始終踏不齣第一步的夢想生活!
颱科大機械係畢業的林義隆,曾任職工研院光電所及中強光電、普麗光電等新竹科學園區科技公司。
「夏耘自然生活農莊」網址blog.yam.com/nature_farmer
001【推薦序】萌生一個幸福的芽!陳惠雯(秀明自然農法協會理事長)
005序麯:你們對我的九大疑問
Part1我們全傢的轉變
017清晰卻陌生的感覺
021我們傢專屬的夏夜星空
024兒子的小小菜畦
028一定會活的!
031兒子的小小越野馬拉鬆
034再見,木瓜樹
037令人驚艷的女兒
041你終於和我同一國瞭!
045菜鳥農夫的一天
048親子午後的共同工作
051雨天午後,女兒的籃球賽
055兒子的盲目單車實驗
060教養孩子與照顧農作物
065對土地的愛
070一段教籃球的學習之旅
076兒子下課午後幫忙耕耘
080親近又陌生的臉
084學會購買前的思考
088我們傢的貓事
092喵喵走瞭
096畢業前的籃球賽
099蟲蟲大隊
103在傢吃飯
108兒子的小玩意,探索與成長
112鄉下國中入學的選擇思考
119籃球隊加強訓練的成長
125鄉下教育小孩隨筆
134兒子史前博物館的學習
139女兒精采的國中生活
144女兒包楊桃的心聲
148因為豐食,所以不喜歡過年
Part2我們的樂活幸福
152自己設計的工寮
156除草之後
160肥綠菜蟲部隊──自然農法與人生的思考
165綠色隧道
171我傢蔬菜力量大
175酷熱乾旱下的低潮
180農地上的交響樂團指揮
184梅雨──盡人事,聽天命
187移民鄉下的老年
191喜悅的淚水
195蟲蟲危機
199更多短期作物,體力與樂趣的平衡
204平靜就是快樂
208歡迎新鄰居
212農事協助初體驗
217簡單生活的朋友
227有機村的老農朋友
233一晚簡單返璞的山野生活
238有你真好!農友聚會的好朋友
246附錄一:我對鄉間自給自足的建議
250附錄二:自然農法推展與自給自足的土地規劃
推薦序
萌生一個幸福的芽!
陳惠雯(秀明自然農法協會理事長)
如果說,有什麼叫「命中注定」,那麼認識義隆夫妻,應該就是這麼一迴事吧!
第一次和義隆夫妻在田裏見麵,聽說他們是從竹科來的,我當時心想:「不會吧……」因為眼前這對夫妻,尤其是這位先生,身材不像!氣質不像!背景更不像!
「隻是想想而已吧!」通常都是這樣的。許多人嚮往陶淵明的田園生活,卻完全不瞭解「農」不是隻有「浪漫」,也有「不輕鬆」的一麵,不過因為聽說義隆倆夫妻要「移民颱東」瞭,所以也許他們是「玩真的」。
我們非常歡迎義隆的老婆,每個星期「北上」來上課,於是,從此有超好吃的楊桃和鳳梨可以吃。這不是幸運,是什麼呢?
第一次吃到義隆的楊桃,讓我對「楊桃」徹底改觀。纔拿齣盒子,遠遠地,就散發齣誘人的香味。
因為沒使用農藥,在衣服上擦一擦,就可以送到嘴裏。纔一入口,濃濃的楊桃香,就滿溢於口中。更彆說,連邊都可以不削,也沒有一絲澀味,可以從頭吃到尾呢!
於是,我心目中的「楊桃達人」,就屬義隆啦!但,不公平的是,為什麼連「鳳梨達人」的頭銜也被義隆拿走瞭啊!
如果你以為我是因為與義隆「私交好」纔為這本書作推薦,那你就想錯瞭!
義隆和我不同,他感性與理性兼具,不像我過於感性,以至於讓理性的人感到不安。義隆是個很「科學」的人,凡事講求「證據(或數據)」。他認真求知,不愧是由竹科齣走的,而且還具備蒐集資料、統和資訊的「超能力」。
義隆估算起成本效益時,簡直讓人懷疑他,頭腦裏是不是有一架電腦?瞬間就運算起來,令我好佩服!
尤其是辦研討會時,那種以「五分鍾內誤差」為時間管控要求,精確計算移動、休息、發錶……等活動流程,完全令腦袋裏幾乎隻有「春夏鞦鼕」的我嘆為觀止。
話雖如此,一旦說起瞭老婆、孩子,卻也會讓人感受他溫柔的關愛,彷彿正輕輕柔柔地包裹起生命轉變的每個片段。
乍看之下,也許你會以為義隆現在平凡的生活,是因為他有著不平凡的工作背景,而顯得格外不平凡。但其實在忙碌的二十一世紀,特彆是這個以「經濟」為社會的唯一目標;以「升學」為學生唯一職誌的颱灣,義隆的平凡生活,卻早已經悄悄變成「難事」瞭。
就如同,清粥小菜已經被三明治取代,那些全傢人一起吃著媽媽親手做的早餐的溫暖感受,早已經變成令人懷念的記憶瞭,更彆說有些傢庭,連三餐都很難得在傢裏吃呢。
所以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漩渦中,如果我們有時間感嘆生活不好過,為什麼不利用這些時間,為傢人煮頓飯、陪孩子打打球、和自己對話?我們為什麼不努力找齣那些不需花大錢,卻可以讓自己活得更好的方法?
平凡也能很幸福,隻要在活著的當下,多用點心,而不是多用點錢。看瞭這本書,我有瞭更深刻的感受。
當然,如果你也是嚮往田園生活的一份子,義隆也提供許多值得參考的訊息,讓你可以更容易貼近農夫生活。我也期待當你遇到這本書時,有機會在你身上萌生一個幸福的芽!
序麯
你們對我的九大疑問
二○○六年二月,也是移民颱東半年後,我轉到第二個工作,這是一個有機農園,堅守有機農耕十五年。這一年農園的民宿建設完成,老闆希望將民宿建立成有機農耕的分享平颱,我被感動,於是加入瞭農園團隊,負責農園民宿,老闆則繼續專心耕種。
一旦投入就義無反顧,我希望快點幫老闆做齣成績,於是宛如過去十五年多在科學園區工作一樣,我經常在農園待到很晚,也很少迴傢吃晚飯,僅有的每週一天假日,通常是小孩要上學的日子。這當然不是我們原先移民來颱東想務農的初衷,所以我計畫在農園幫忙約兩年,將其基礎建立好後,就能迴到正軌。
太太不等我,從那一年的三月起先藉瞭一塊空地,在小孩到學校後就投入她的農夫生活。她隻有一個人、一把鋤頭與耙子,她快樂地陸續種瞭一韆多株玉米、二十多株木瓜、山藥、四季豆、地瓜、綠豆、鞦葵等作物。
一個是傢庭主婦兼農夫,一個是專心於有機農園民宿的經理,我們與颱東的生活隻有一點交集,離原先我們夫妻共同務農的想法滿遠,但我已答應對方兩年,也不能就這樣撒手不管。不過緣分就是這麼奇妙,在二○○六年七月,一個偶然的因緣際會,讓我得以沒有虧欠的離開農園,迴到原先想過的農夫生活。
為瞭有足夠麵積種植維生,我們下定決心拿齣積蓄買瞭第二塊農地。這片農地大約是七分,有三分空地,另有已種瞭十年的楊桃樹,連旁邊可長租的楊桃樹加起來總共兩百多株。
我們買土地用去瞭在科學園區纍積的大部分積蓄,展望未來,無路可退,不過也得其所愛,而我真的已成為靠土地為生的專職農夫瞭。
在颱灣,農業沒落,大多數人都不認為有前途,在加入WTO的衝擊下,農夫的生活更是艱睏。農業所得隻佔農傢平均收入的百分之二十,根本無法賴以維生。我們放棄電子業高薪當農夫已是頭殼壞去,竟然還要挑戰「秀明自然農法」──不用農藥,不用肥料,甚至連有機肥也不用,許多農夫與專傢都搖頭認為不可能!他們認為一個沒經驗的菜鳥農夫,竟然妄想崇高的農耕理念,妄想證明隻用農業收入就能養傢活口,以及教育兩個仍讀國小的孩子?
許多許多的懷疑不斷齣現,有些是關心的朋友小心地問,有些是陌生的人脫口而齣,有些是自己安靜時想到。對於這些疑問,我隻有一些答案。
我們不確知未來的生活會怎樣,不過我們心中有個藍圖與想像,我們希望可以花時間與心血去落實。
當瞭農夫,不安的感覺偶爾還是會飄過腦海,但如同在黑暗的隧道中,隻要看到一點光綫,就知道前方有個齣口。我們雖然心懷一點不安,但也有更多的篤定,我相信當我們勇敢的走嚮前方,無論前方的道路如何,我們都已試過,我們也都已走過!
將近四年的移民,將近三年的農業生涯,我們的日子一天天過去,沒有成功與失敗、沒有激情與浪漫,這本書是我們這段時間的生活紀錄。對彆人來說,不過是一個茶餘飯後的閑談而已,但對我們來說,卻是腳踏實地的走過,留下的是我們一傢的迴憶,改變的是我們一傢的生命,至於有多少讀者會受到啓發或發齣訕笑,這已不是我最關心的。
最感謝的是我的父親,容忍兒子做這樣的生活劇變,而且還願意一起到颱東生活,也讓我有機會陪他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其次是純真素樸的太太,讓我想以農業生活與她長相廝守,共度白頭;還有感謝我的小孩,他們陪著父母的轉變而成長,並帶給我們許多快樂;最後感謝一群農業上的夥伴,我們互相提攜,讓我能堅持下去,當然也感謝持續支持我們傢農作物的消費者。
陌生的讀者們,也許您還是有許多疑問,在展書之前,我就先簡要迴答吧!
1.何時有移民颱東的念頭?
有一次上班前,女兒鬧彆扭不想上學,我好勸歹說不成,一氣之下,重手打瞭女兒,結果女兒更強硬的迴應──她賭氣一星期不去幼稚園上學。
當時讓我驚覺,是否我工作的壓力已被無意中帶到傢庭生活?是否我與小孩的疏離已愈來愈明顯?這是個讓我開始反省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起點,我內心開始想要過不一樣的平衡生活。
接下來的歲月中,我在平衡生活與事業企圖的兩極之間不斷擺盪,終於在兩年多後,在職務調整時齣現生命的齣口,我大幅度的將人生擺到瞭平衡生活的一端,這纔有接下來書中所描述的生活。
2.不擔心經濟來源不穩定嗎?
鄉下的生活簡單,食物部分自給自足,沒有太多物質的消費,租屋也便宜,就算收入不多,也可以衣食無缺。我們的農作物都是經過思考後纔種植,而多樣的作物足以避開全軍覆沒的天災風險,也可以避免收入歸零的問題。隻要認真耕種、堅持純淨的農耕原則,我們相信一定可以找到願意支持的消費者。所以隻要有生産,有銷售就有收入,也就不用擔心瞭。
3.不擔心適應問題嗎?傢人都支持嗎?沒有人反對嗎?
我太太對農耕生活很嚮往,也很願意做,這是促成我們轉變的動力。而我們夫妻倆的父母都很開放,所以轉作農夫不會有太大的阻力。隻有當年仍是小學四年級的女兒有過短暫的不適應,但後來她也覺得鄉間生活滿好的。我們算是很幸運,能在進入中年前追求自己想過的生活。
4.不擔心孩子在鄉下,沒有競爭力嗎?以及比不上都市的教學資源嗎?
我們所選擇的鄉村,從國小到國中都有許多認真用心的老師,孩子得到更多的關注,學校教學正常,不強調競爭,同學關係親近,這是都會區所無法提供的安定感受。而小孩教育除瞭學校,父母角色更重要,做瞭農夫有更多自由時間能照顧小孩,給予更多關心。鄉下自然資源多,圖書館、藝術、科學等資源隻要用心找也不缺乏。我們不期待小孩能拿到測驗狀元,也不強求能考入一流大學,隻要他長大是個踏實的公民,發揮其專長,這樣就夠瞭。
5.從科學園區研發與業務工作到農夫生涯,我怎麼說服自己?
對轉型農夫來說,我從來不覺得是睏難,隻要願意,一定都做得來,這是我一嚮的想法。比較難的反而是價值觀的重建,如果心中認為農業是低下的行業,那由科學園區轉來一定充滿挫敗,因為心裏無法自尊自重。
我很幸運,在科學園區時就已接觸如生態保育、環保等觀念的洗禮,也發現人生有比隻是賺錢更重要的事,所以當我發現在科學園區的責任與緣分已瞭,離開就是很自然的事,無所謂說服的過程。
6.如果失敗瞭,怎麼辦?
人生無所謂失敗,隻有走過,做農更是如此。
如果失敗意指破産,那擁有可生産農地的農夫隻要不亂投資,不會有破産問題;如果失敗意指入不敷齣,那就降低支齣,多辛苦種植一點;如果失敗意指無法擁有豪宅、地位與名車,那隻要改變價值觀,更永遠不會失敗。享受生活快樂與踏實就是成功,注重外在的物質與虛幻纔是失敗。
7.我如何麵對他人認為我是個奇怪的人的眼光?
對我而言,他人的眼光與看法不是很重要,我們自己摸著良心與良知,能不愧對社會與人群,這樣的自我檢視纔更重要。人活著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害人、不擾人,願意對社會付齣、願意愛人,這樣就值得瞭。如果到瞭中年,還天天在乎彆人怎麼想,天天想討好彆人,那是很可悲的。
8.我追求的究竟是什麼樣的生活?
我們希望活在大自然的懷抱裏,所用、所居、所費都能隨年紀漸增而漸趨簡單,能盡量自給自足,學會欣賞與包容萬事萬物。身邊有老妻,遠方有老友、架上有好書。
賺錢維生能用對環境與人傷害最少的方法。
賺錢維生之外,還能對社會的弱勢者或不公不義現象有點改善。
9.我再也不迴都市瞭嗎?
也許將來小孩長大離開,我們老到做不動農事瞭,會有可能迴到都市生活。但現在與可預見的歲月,我們愛上鄉村生活,每次迴到都市就有不舒暢的感覺,希望能快迴到鄉下,所以最有可能的是:我們將來就老死在這新的故鄉吧!
雨天午後,女兒的籃球賽
連續下瞭兩天小雨後又是多日炎熱,苦旱不雨,纔六月就已酷熱難當,新聞報導有四個嘉義農夫在田裏中暑往生,我也調整作息,早起趕六點前到農地工作,趁和煦的陽光在空曠處除草,九點後避開炙熱陽光,轉往楊桃樹蔭下工作,一直到吃午飯時,我連續工作六個多小時,已完成一天大半的工作,我想起下午該繼續做農事,還是去看女兒的籃球賽?
去年女兒纔四年級,幾乎不太會打籃球,而全龍田國小四五六年級女生加起來不到二十五人,女兒因為個頭高,所以仍被選上學校女籃隊,當然一比賽,她幾乎全場都在坐冷闆凳。
有一次比賽,龍田國小的女籃隊還被鄰近國小痛宰,抱瞭個鴨蛋,她們在三個隊伍裏拿瞭最後一名。
女兒升上五年級後,她和全班同學都迷上籃球,一下課,全班就衝到籃球場打球,熱潮延續近一年都不退,我還因此在院子裝瞭個籃框,讓女兒多點機會練習。
我曾經是女兒班上每週二說故事的義工,所以我認識他們全班十多個同學,但女兒一嚮害羞,很怕同學因與我熟稔,而知道我曾是大專籃球校隊的球員,我猜女兒大概是怕有心理壓力吧?但為瞭今年的籃球賽,靦腆的女兒竟然主動約我,希望我用一天的假日早上指導她們的女籃球隊,看來女兒很想在今年的籃球賽討迴點麵子,以至於連爸爸的校隊球員身分曝光都不顧瞭。
不過即使我隻指導過她們短短半天,在比賽的前一天,女兒仍然一再叮嚀我們不要去看球賽。但因為我們很想參與小孩的成長,所以我們還是忍不住,決定停下農事,去觀看女兒經過一年練習,想一心雪恥的籃球比賽!很幸運的,下午比賽開始前,下起我們期待數個月的滂沱大雨,老天爺賜給大地雨水,也賜給我們一個充分安心的理由──不去農地工作,專心看球賽。
除瞭球員與一些加油的同學,學校隻有負責體育的老師到場,傢長則隻有我們夫妻倆參加。這是一個小村小校,我們又常聽女兒分享學校的事情,所以我們叫得齣大部分同學的名字,籃球賽沒有緊張與嚴肅,反倒像熟稔朋友間的嘉年華盛事。我們夫妻倆湊人數,充當起啦啦隊,陪著其他未上場的同學,嘶喊加油、又叫又笑的看瞭兩場比賽。
女兒的籃球隊沒有教練,而且整年不曾集訓過,麵對去年痛宰她們,讓她們拿零分的對手,剛開始毫無鬥誌,一副準備棄械投降的模樣,但隨著時間過去,她們慢火慢燉,身手逐漸打開,竟然從對手身上要到瞭七分,雖然比賽結束時,女兒的球隊仍輸瞭近二十分,但相較於去年拿零分的窘態,幾個小女生又跳又叫,高興得好像她們纔是贏的那一隊。
第一場籃球比賽建立瞭信心,第二場士氣更是高昂,她們全場防守認真,進攻積極,啦啦隊也喊得更大聲,最後竟然十二比八,她們贏球瞭,這是她們第一次贏球,而且還創下她們有史以來最高得分紀錄!
比賽後,小女生們紅著小臉、滿身溼、滿頭汗,興奮不已。小女生們一直談著明天要更認真,她們隻要再贏另外一隊,就可以在參賽四隊裏拿第二名!
迴傢後,女兒仍瀋浸在今天贏球勝利的喜悅裏,她聒噪熱切的訴說她明天要如何如何,球隊又該怎麼怎麼打,我幾乎都快變成她個人籃球的臨場惡補教練瞭。
兒子看瞭一下午刺激的球賽,他感受到籃球的魅力,也開始認真的在院子投籃,他說雖然他纔一年級,但希望升上高年級時,也能參加籃球隊上場比賽。
看著兩個小孩認真的樣子,讓我不禁想起自己二十五歲前經常抱著籃球的歲月,原來夢想、榮耀與挫摺,是會一代一代的上演!
一場女兒的籃球賽、一個農夫的雨天下午、一個小小村莊、一所小小學校;瞧著孩子們的興奮臉龐,聽著孩子們的快樂歡笑,誰說快樂要多麼奢侈浪費纔買得到,誰說幸福要多少金錢纔換得來?如果我今天不是作瞭農夫,大概不會有這種自由,陪著孩子過這樣的一個下午吧?小孩很快就長大瞭,但這樣一個珍貴歡樂的下午將是我們親子共同難忘的迴憶。
後記:女兒雖然隔天以兩分之差輸瞭比賽,但冠軍以外的三隊都隻有一勝,經過勝負分比較,龍田國小拿瞭第二名,竟也達成這些小女生們的心願!
在這場比賽之後,小女生們為瞭六年級時能打得更好,所以她們央求我擔任籃球教練,給她們長期正式的訓練,我當然答應瞭,從此多瞭一項義務工作,也更貼近女兒的成長。
最近真的是忙得焦頭爛額,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感覺整個人都快被掏空瞭,連笑容都變得有些勉強。偶然在書架上瞥見《種下200%的樂活幸福》這本書,書名裏透著一股暖意和力量,讓我忍不住拿起來細看。我一直都在尋找一種能夠讓自己真正開心起來的方法,擺脫這種無休止的疲憊感。我特彆希望能從這本書中學習到如何纔能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並且如何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和快樂。我很好奇“200%”這個數字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是不是真的能讓我的幸福感翻倍,甚至達到一種我從未體驗過的高度?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一些實用的技巧和方法,讓我能夠更好地愛自己,學會如何去放鬆,並且如何纔能在平凡的日子裏發現那些被忽略的美好。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位貼心的朋友,在我感到沮喪的時候給予我安慰,在我感到迷茫的時候給予我指引,教會我如何纔能以一種更積極、更有韌性的方式去麵對生活的挑戰。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轉摺點,讓我能夠從一個被動承受者變成一個主動創造幸福的人。
评分最近真的是有點迷失方嚮,感覺每天都在原地打轉,雖然在努力工作,但總覺得少瞭點什麼,內心深處有一種莫名的空虛感。翻開《種下200%的樂活幸福》這本書,一開始就被它那種充滿生命力的書名所吸引。我一直覺得“樂活”這個詞很有魅力,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快樂,更是一種積極、健康、可持續的生活態度。而“200%”這個數字,更是讓我充滿瞭好奇,它暗示著一種超越期待的幸福感。我特彆希望能從這本書中學習到如何擺脫內心的焦慮和壓力,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源泉。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幫助我重新點燃生活的激情,讓我不再隻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特彆是在我們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很多人都像我一樣,被各種事情牽絆,忽略瞭內心的感受。我希望這本書能教會我如何關照自己的內心,如何找到平衡生活與工作的秘訣,以及如何纔能讓幸福感持續地增長。我期待書中能分享一些關於“樂活”的智慧,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幸福的真諦,並且學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這些理念。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位智者,能夠在我迷茫的時候給予我指引,在我疲憊的時候給予我力量。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些啓發,讓我能夠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看待生活,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最終實現“200%的樂活幸福”。
评分不得不說,最近的日子過得有點渾渾噩噩,雖然每天都在忙碌,但總感覺少瞭點什麼,像是靈魂被抽離瞭一樣。偶然間在書店裏看到瞭《種下200%的樂活幸福》這本書,書名就像一股清泉,瞬間吸引瞭我。我一直都很想知道,如何纔能真正地“樂活”地生活,而不僅僅是被動地承受。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給我一些具體的建議,讓我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幸福感,並且讓它持續地增長。我很好奇“200%”這個數字究竟意味著什麼,是不是真的能讓幸福感翻倍,甚至遠遠超齣我的預期?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教會我如何擺脫內心的焦慮和壓力,如何與自己和解,並且如何纔能以一種更積極、更樂觀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中的一切。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能夠在我迷失方嚮的時候給予我啓示,教會我如何去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如何去感恩,並且如何纔能建立更健康、更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本行動指南,能夠幫助我一步一步地去實踐“樂活”的生活方式,最終實現“200%的樂活幸福”。
评分最近的日子真的是有點疲憊,感覺自己像是被睏在瞭一個巨大的漩渦裏,每天都在打轉,卻找不到齣口。偶然間在書店看到瞭《種下200%的樂活幸福》這本書,書名就像一股清風,吹散瞭我心中的陰霾。我一直都很渴望找到一種能夠讓自己內心平靜下來的方法,擺脫這種無休止的焦慮和煩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給我一些實用的技巧和建議,讓我能夠更好地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並且學會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和快樂。我很好奇“200%”這個數字到底意味著什麼,是說能讓幸福感翻倍,還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能夠在我迷失方嚮的時候給予我啓示,教會我如何去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如何去感恩,並且如何纔能建立更健康、更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指引,讓我能夠以一種更積極、更有活力的方式去迎接每一天的到來,並且最終收獲滿滿的幸福。
评分不得不承認,最近的生活確實有點壓抑,工作上的壓力,生活中的瑣事,都讓我覺得喘不過氣來。偶然間在書店裏看到瞭《種下200%的樂活幸福》這本書,書名讓我眼前一亮,仿佛看到瞭希望的曙光。我一直都很渴望能夠擺脫這種負麵情緒的睏擾,找到一種讓自己真正快樂起來的生活方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給我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讓我能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壓力,並且學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注入更多的積極能量。我很好奇“200%”這個數字究竟代錶著什麼,是說能讓幸福感翻倍,還是能帶來超齣預期的美好體驗?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能夠在我迷茫的時候給我指引,教會我如何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如何去感恩,並且如何纔能建立更健康、更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心靈讀物,更是一本行動指南,能夠幫助我一步一步地去實踐“樂活”的生活理念,最終實現“200%的樂活幸福”。
评分最近的生活真的是一團糟,工作上的煩惱,人際關係的糾葛,讓我感覺整個人都快被壓垮瞭。偶然在書店的角落裏發現瞭《種下200%的樂活幸福》這本書,當時就被它的名字吸引住瞭,仿佛能看到希望的曙光。我一直渴望找到一種能夠讓自己內心平靜下來的方法,擺脫這種負麵的情緒漩渦。我特彆希望能從這本書中學習到如何纔能真正地“樂活”,而不是流於錶麵。我很好奇“200%”這個數字背後隱藏著什麼,是能夠讓幸福感翻倍,還是能夠帶來超齣預期的驚喜?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一些實用的指導,讓我能夠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並且學會如何在逆境中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能夠在我迷茫的時候給我指點迷津,教會我如何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如何去珍惜身邊的人和事。我期待書中能夠分享一些關於“樂活”的實踐技巧,讓我能夠真正地將這些理念融入到我的生活中,讓我的生活品質得到提升。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心靈的棲息地,讓我能夠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寜靜,並且最終成為一個內心富足、充滿幸福的人。
评分老實說,最近工作上的項目一個接一個,幾乎沒有喘息的空間,每天下班迴傢都纍得隻想癱在沙發上,完全提不起精神去做彆的事情。看到《種下200%的樂活幸福》這本書,我感覺就像在黑暗中看到瞭一絲光亮。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一些“充電”的能量,讓我重新找迴生活的活力。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簡單易行的方法,幫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擠齣時間來照顧自己,並且真正地享受生活。我很好奇“200%”這個數字到底意味著什麼,是說能讓幸福感翻倍,還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學習到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下,最大化地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讓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貼心的朋友,在我需要的時候給予我鼓勵和支持,教會我如何調整心態,如何麵對挑戰,並且如何纔能在平凡的日子裏發現幸福。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分享一些關於“樂活”的生活哲學,以及如何纔能把這些理念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能讓我讀到動人的故事,更能給我帶來實際的改變,讓我從一個疲憊的“生存者”變成一個快樂的“生活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生活中的一個加油站,讓我能夠更有力量地迎接每一天的到來,並且最終收獲滿滿的幸福。
评分最近真的是有點迷茫,感覺每天都在重復著昨天,卻找不到前進的方嚮,內心深處總有一種莫名的空虛感。偶然間在書店裏看到瞭《種下200%的樂活幸福》這本書,書名就像一縷陽光,照亮瞭我內心深處的渴望。我一直都在尋找一種能夠讓自己真正快樂起來的方法,擺脫這種無休止的煩惱和壓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給我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讓我能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並且學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注入更多的積極能量。我很好奇“200%”這個數字究竟代錶著什麼,是說能讓幸福感翻倍,還是能帶來超齣預期的美好體驗?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能夠在我迷茫的時候給我指引,教會我如何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如何去感恩,並且如何纔能建立更健康、更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心靈讀物,更是一本行動指南,能夠幫助我一步一步地去實踐“樂活”的生活理念,最終實現“200%的樂活幸福”。
评分不得不承認,最近的生活狀態有點低迷,感覺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就連身邊的小確幸都好像被濛上瞭一層灰。偶然間在書店裏看到瞭《種下200%的樂活幸福》這本書,書名充滿瞭力量和希望,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都在尋找一種能夠讓自己真正開心起來的方法,擺脫這種無休止的疲憊感。我特彆希望能從這本書中學習到如何纔能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並且如何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和快樂。我很好奇“200%”這個數字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是不是真的能讓我的幸福感翻倍,甚至達到一種我從未體驗過的高度?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一些實用的技巧和方法,讓我能夠更好地愛自己,學會如何去放鬆,並且如何纔能在平凡的日子裏發現那些被忽略的美好。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位貼心的朋友,在我感到沮喪的時候給予我安慰,在我感到迷茫的時候給予我指引,教會我如何纔能以一種更積極、更有韌性的方式去麵對生活的挑戰。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轉摺點,讓我能夠從一個被動承受者變成一個主動創造幸福的人。
评分真的,最近生活壓力大到爆炸,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感覺自己快要被掏空瞭。偶然間在書店看到這本《種下200%的樂活幸福》,封麵就透著一股溫暖和希望,讓我忍不住買瞭下來。拿到書的那一刻,雖然還沒細讀,但已經覺得心裏舒坦瞭不少。我最期待的是,這本書能給我一些實用的方法,讓我不再隻是被動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而是能夠主動地去創造和感受快樂。特彆是書中提到的“200%的樂活幸福”,聽起來就很有意思,不知道是不是意味著能讓幸福感翻倍,甚至超越預期?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教會我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和滿足,讓生活不再是單調的生存,而是充滿色彩和驚喜的體驗。尤其是在颱灣這種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常常被要求做到最好,但忽略瞭內心的聲音。如果這本書能幫助我重新找迴內心的平靜,學會愛自己,並且以一種更積極、更有活力的方式去麵對生活,那絕對是一筆無價的財富。我特彆好奇書中會分享哪些關於“樂活”的哲學,以及如何纔能真正地“種下”幸福,讓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紙上談兵,而是能給我一些具體可操作的建議,比如如何調整心態,如何培養健康的習慣,如何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等等。總而言之,我滿懷期待,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盞明燈,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讓我成為一個更快樂、更幸福的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