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提高讀者分析能力和掌握國際金融的分析方法。考慮到有讀者在基礎經濟學知識方麵可能不足,本書敘述一些難解的概念和理論問題時,盡量採用由淺入深和數字說明的方法,力求做到簡潔明瞭和條理清楚。
著重國際金融理論、政策和製度麵,提供有心學習國際金融人士知識背景。引進一些進階數學分析方法和概念,提供有興趣的讀者研讀和教學需要上的安排。
介紹與分析當代國際金融形勢的發展、國內外若乾重大金融問題。例如,國際債務危機、國際貨幣基金會組織政策重點的調整、人民幣匯率調整機製、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亞洲金融市場的影響等。
除瞭適用於高等教育的教學與研究外,更能當作從事國際金融人纔培訓和參考之教材。本書適閤大學院校商管學院國際金融、國際經濟學等相關課程。
作者簡介
許振明
學曆:
颱灣大學經濟學係(所)學士、碩士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Johns Hopkins)大學經濟學碩士、博士
現任:
颱灣金融研訓院院長兼金融研究所所長
颱灣大學經濟學係(所)教授
經曆:
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創所所長及係主任
芝加哥大學博爾布萊特交換學者
行政院國傢金融安定基金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金融重建基金評價委員
考試院公務人員退休撫恤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諮詢委員
經濟部産業諮詢委員
颱北市經濟發展委員會委員
國傢政策研究基金會政策委員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董事
華南永昌綜閤證券獨立董事
專長:
為貨幣銀行、國際金融、總體經濟理論、財務經濟學
著作:
《貨幣銀行學》、《總體經濟分析》及《失業、通貨緊縮和財經政策》、《國際金融》等書。
第一篇 緒論
第一章 匯率、外匯市場與國際收支
1.1匯率之定義
1.2 外匯市場
1.3外匯市場交易
1.4外匯之供給與需求
1.5國際收支
第二章 購買力與利率平價匯率
2.1購買力平價說
2.2購買力平價說之缺點
2.3一物一價法則
2.4購買力平價說與交易成本
2.5無風險利率平價理論
2.6風險利率平價理論
2.7外匯市場效率
2.8實質利率平價
第二篇 基本匯率理論
第三章 貨幣學派模型與Mundell-Fleming模型
3.1貨幣學派匯率理論
3.2貨幣學派之匯率兩國模型
3.3利率與貨幣學派匯率模型
3.4Mundell-Fleming模型開放經濟之IS麯綫:商品市場均衡
3.5開放經濟之LM麯綫:貨幣市場均衡
3.6國際收支均衡麯綫
3.7IS-LM-BP模型與總體經濟一般均衡
第四章 IS-LM-BP模型與Dornbusch動態匯率模型
4.1貨幣政策與浮動匯率
4.2財政政策與浮動匯率
4.3財金政策與匯率乾預政策
4.4Dornbusch模型
4.5貨幣政策擴張效果
第五章 資産組閤餘額分析法與經常帳
5.1資産組閤餘額分析法
5.2長期均衡與經常帳均衡
5.3貨幣政策擴張之長期效果及匯率調整過程
5.4颱灣外匯儲備的結構與運用
5.5外匯儲備過多風險問題及投資運用
第三篇 匯率製度和國際金融政策
第六章 國際外匯準備與應用
6.1國際外匯準備概述
6.2國際準備的結構及其演進
6.3國際準備的管理
第七章 匯率製度
7.1匯率製度
7.2貨幣局製度和美元化
第八章 國際資金移動與東亞國傢經驗
8.1亞洲金融風暴中韓國等國之經驗
8.2颱灣金融自由化經驗
8.3颱灣之外匯管理政策
8.4境外短期資金進齣中國市場
8.5外匯存底之應用:主權基金之設置
第九章 人民幣匯率走嚮及對亞洲金融市場之影響
9.1引言
9.2人民幣升值傳聞已久
9.3人民幣升值是否可以解決通貨膨脹壓力,並降低美中貿易逆差?
9.4匯率機製的調整
9.5人民幣升值趨勢及其對亞洲金融市場的影響
9.6金融海嘯後人民幣之走勢預測
9.7人民幣成為世界強勢貨幣之探討
9.8人民幣與新颱幣兌換衍生的議題之分析
9.9結論
第四篇 高階匯率理論與應用
第十章 通貨替代與匯率動態調整
10.1模型設定
10.2不可預期之恆久性財政政策擴張效果
10.3不可預期之暫時性財政政策擴張效果
10.4結論
第十一章 一般均衡與匯率製度選擇
11.1前言
11.2文獻探討
11.3分析模型
11.4匯率製度之選擇
11.5結論與建議
第十二章 金融發展與經濟成長之關係
12.1颱灣、韓國及日本的金融發展
12.2颱、韓、日之金融自由化概述
12.3實證結果
12.4結論
哇,拿到這本《國際金融》的書,我真的有種挖到寶的感覺!平常唸書、看新聞,總會碰到很多跟國外經濟、匯率、國際貿易有關的東西,但都像霧裡看花一樣,說不清楚。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是及時雨!我最期待的是,它能不能幫我釐清那些複雜的金融概念,比如什麼是「資本帳戶」,又為什麼會有「經常帳赤字」這種說法。有時候看新聞報導,講到一個國傢大量藉外債,或是外國人投資我們颱灣,我都覺得頭好痛。希望這本書能用比較淺顯易懂的方式,帶我一層一層剝開這些難題,讓我能真正理解,在國際舞颱上,錢是怎麼流動的,又是怎麼影響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尤其是我對颱灣在全球經濟鏈中的角色一直很好奇,這本書會不會從這個角度切入,解釋我們扮演的角色,以及我們麵臨的機會和挑戰?我真的很想知道,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會因為別的國傢經濟不好而受影響,或者反過來,我們的錶現又會牽動哪些國際市場?這本書的厚度看起來還不錯,內容應該會很豐富,我準備好要好好鑽研一番瞭!
评分拿到《國際金融》這本書,我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問題,就是關於「國際貨幣體係」的演變。從早期的金本位,到布列敦森林體係,再到現在的浮動匯率製度,這中間的轉變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又為什麼會齣現像美元這樣,在國際貿易和金融結算中扮演如此重要角色的「儲備貨幣」?這本書會不會從歷史的角度,帶我們迴顧這些重大的變革,並解釋它們對全球經濟格局產生的深遠影響?我希望它能讓我明白,為何有些國傢貨幣的國際地位比其他國傢高,以及這種地位的轉移,又可能帶來哪些潛在的國際金融風險。另外,我也很想知道,書中對於「國際債務」和「主權信用評級」的解釋,這兩者之間有什麼樣的關聯?為什麼有些國傢能夠輕易地藉到大量的外債,而有些國傢卻會陷入債務危機?這對颱灣這樣一個島國,在爭取國際資金的過程中,又有哪些可以藉鏡的地方?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我一個清晰的框架,去理解這些複雜的國際金融運作邏輯。
评分讀《國際金融》這本書,我最想釐清的,是關於「國際收支」的部分。新聞上常常會提到某國的貿易順差或逆差,但對我來說,這隻是一個數字,我不太清楚它背後代錶的意義,以及對國傢經濟的長期影響。這本書會不會深入探討,為什麼一個國傢會有貿易順差,又為什麼會有貿易逆差?這兩者對國傢的外匯存底、產業結構,甚至民間的就業機會,又會產生什麼樣的連動效應?尤其是我對颱灣高度依賴齣口的經濟模式一直有觀察,這本書會不會有針對性地分析,在現今全球化的環境下,颱灣在全球貿易體係中,麵臨哪些新的挑戰和機遇?我希望它能從更宏觀的角度,解釋這些看似遙遠的國際金融數據,是如何真實地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包括我們買東西的價格,或是我們工作的機會。我也對書中會不會提到一些關於「國際資本移動」的議題很感興趣,像是外國的「熱錢」湧入颱灣,又或是颱灣的企業到國外投資,這些流動背後的原因和潛在的風險,是我想深入瞭解的部分。
评分最近有幸翻閱到《國際金融》這本書,作為一個對全球經濟脈動有點興趣但又常常感到力不從心的讀者,我對裡麵的內容充滿瞭期待。特別是我一直對「匯率」這個東西感到非常睏惑,為什麼美元會漲,新颱幣就會跌?這中間的機製到底是怎樣運作的?書裡會不會詳細解析各種影響匯率的因素,像是國傢的利率政策、通貨膨脹、甚至是政治穩定性等等?我希望它不隻是單純的知識堆砌,更能提供一些實際的例子,像是過去幾次貨幣危機,或是主要經濟體之間為瞭匯率問題發生的齟齬。畢竟,瞭解這些,纔能更清楚地看到各國經濟之間的相互依存性,以及颱灣在其中的位置。另外,我也很好奇書中對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這些國際金融組織的介紹,它們到底是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在哪些情況下會齣手乾預,又會對哪些國傢產生影響?這些組織的存在,是不是也是為瞭維護全球金融的穩定?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在錯綜複雜的國際金融世界裡,找到清晰的脈絡。
评分拿到《國際金融》這本書,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否幫我解答關於「國際金融危機」的疑惑。像是過去幾年,我們聽過很多關於歐債危機、亞洲金融危機、甚至次貸危機的報導,這些危機是如何爆發的?它們之間又是否存在著某種共通的模式或誘因?我希望這本書能從根本上,解釋這些危機發生的原因,以及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是如何應對的。特別是我對「金融衍生性商品」這個詞一直感到很陌生,像是期貨、選擇權、還有一些更複雜的產品,它們在這次金融危機中扮演瞭什麼樣的角色?是助長瞭風險,還是有助於規避風險?我希望這本書能用比較易懂的方式,說明這些金融工具的運作原理,以及它們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另外,我也很好奇,在經歷瞭這麼多次的金融風暴之後,國際社會又從中學到瞭什麼?有沒有一些新的監管措施或製度,來防止類似的危機再次發生?這對颱灣的金融穩定,又有哪些啟示?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得到一些關於如何理解和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國際金融風險的洞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