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有著「蝴蝶王國」的美譽,但生態環境的劇變卻讓許多蝴蝶失去瞭蹤影。如果沒有可供蝴蝶産卵的植物,沒有毛毛蟲需要的食物,沒有蝴蝶需要的蜜源植物,就不可能看得到美麗的蝴蝶。植物與蝴蝶兩者環環相扣的親密關係一直是備受忽視的部份,如果想要保護蝴蝶,第一步一定要先保護蝴蝶的食草與蜜源植物。
以往的蝴蝶圖鑑的功能僅止於種類的鑑彆,本書提供更全麵性的觀點,堪稱蝴蝶的生活史。
蝴蝶與植物的親密關係,在這本颱灣首見的跨物種圖鑑中首次揭露。沒有蝴蝶食草或蜜源植物,就不會有漫天飛舞的彩蝶,想要保育蝴蝶,一定要先保護蝴蝶原生地的植物生態。上冊介紹113種蝴蝶食草與其相關的蝴蝶種類。
下冊介紹37種蝴蝶食草及其相關蝴蝶種類,以及60種蜜源植物,書末並有309種颱灣蝴蝶的生態圖鑑。全書共收錄約1,600張精采照片。
作者簡介
林春吉
1966年生於蘭陽平原,孩提時代起對於自然界中的魚類、蝦類、蘭花、蝴蝶、甲蟲、水生植物、森林樹木、兩棲爬蟲、鳥類、哺乳動物、恐龍及U.F.O充滿熱情與興趣,也奠定瞭往後寫作和生態攝影的基礎。目前在蘭陽平原的自傢庭園「阿吉的綠世界」中培育多種水生植物、魚類、蝶類、蘭花及其它野生樹木花草。著有『颱灣淡水魚蝦生態大圖鑑﹝上﹞』和『颱灣淡水魚蝦生態大圖鑑﹝下﹞』﹝以上均由天下文化齣版﹞。
齣版序4
推薦序5
第六部份 蔓藤、爬藤與攀緣植物6
葎草8
盤龍木10
異葉馬兜鈴12
大葉馬兜鈴16
港口馬兜鈴20
毛瓣蝴蝶木26
蘭嶼山柑30
假皂莢34
颱灣懸鈎子36
紅葉藤38
藤相思樹40
鴨腱藤42
颱灣魚藤44
老荊藤46
肥豬豆50
麯毛豇豆52
扛香藤54
飛龍掌血56
猿尾藤60
阿裏山清風藤62
桶鈎藤64
小葉鼠李66
鄧氏鬍頹子68
薄葉牛皮消70
華他卡藤72
武靴藤74
歐蔓76
布朗藤78
爬森藤80
金銀花82
日本薯蕷84
菝?86
第七部份 著生與寄生植物88
高氏桑寄生90
大葉桑寄生92
杜鵑桑寄生96
椆櫟柿寄生100
扁球羊耳蒜102
颱灣蝴蝶蜜源植物大圖鑑105
九重葛106
玉山石竹107
青葙108
串鼻龍109
蘿蔔110
大葉溲疏111
高山藤綉球112
高粱泡113
紅粉撲花114
聖誕紅115
月橘116
非洲鳳仙花117
山香圓118
青脆枝119
虎葛120
火筒樹121
硃槿122
絲瓜123
細葉雪茄花124
裏白?木125
鵲不踏126
杜鵑花127
海檬果128
風箱樹129
繁星花130
仙丹花131
槭葉牽牛132
冷飯藤133
大青134
海州常山135
馬纓丹136
小葉馬纓丹137
臭娘子138
長穗木139
金露花140
裂葉美人櫻141
海埔薑142
九層塔143
野薄荷144
倒地蜈蚣145
翠蘆莉146
沒骨消147
藿香薊148
大花鹹豐草149
大頭艾納香150
鱗毛薊151
大波斯菊152
大理菊153
颱灣澤蘭154
田代氏澤蘭155
光葉水菊156
白鳳菜157
貓兒菊158
蔓澤蘭159
玉山黃菀160
長柄菊161
雙花蟛蜞菊162
南美蟛蜞菊163
百日草164
射乾165
齣版序
營造蝴蝶花園的第一步 張蕙芬
蝴蝶在花叢間飛舞的景象,大概很少人不愛,特彆是蝴蝶多采多姿的色彩以及優雅曼妙的舞姿,每每吸引人們的目光。對於生活在颱灣的人而言,蝴蝶就像是每個人熟悉的老朋友,甚至在颱灣經濟起飛的時代,蝴蝶也曾貢獻一己之力,為颱灣賺取瞭許多外匯,也讓颱灣贏得「蝴蝶王國」的美譽。
但曾幾何時,生態環境的劇變讓許多蝴蝶悄悄失去瞭蹤影,以往春夏間滿天飛舞的畫麵成瞭許多人腦海中的迴憶,隻有在人跡罕至的山林間或國傢公園裏還看得到一些過去颱灣蝴蝶的盛況。
蝴蝶的數量嚮來是數以百萬計,怎麼可能會消失?長久以來颱灣空有「蝴蝶王國」的美譽,卻對珍貴自然資源的調查十分有限,許多蝴蝶的生活史付之闕如,又如何有效保護牠們呢?
如果沒有可供蝴蝶産卵的植物,沒有毛毛蟲需要的食物,沒有蝴蝶需要的蜜源植物,就不可能看得到美麗的蝴蝶。植物與蝴蝶兩者環環相扣的親密關係一直是備受忽視的部份,如果想要保護蝴蝶,第一步一定要先保護蝴蝶的食草與蜜源植物。但這一部份的資料卻是少得可憐。
作者林春吉先生從小就是個狂熱的愛蝶人,他的蛻變曆程也有幾分類似他所熱愛的蝴蝶。從熱衷蒐羅珍奇蝴蝶標本的少年,到以生態攝影留下蝴蝶倩影的青年時期,乃至現階段的再造蝴蝶花園,一切都是知識的纍積與持續不斷的熱情,讓他走齣不同於學者的路。
但這些點點滴滴的資料無疑是颱灣圖鑑的嶄新呈現,以往蝴蝶圖鑑的功能僅止於種類的鑑彆,但無法提供任何蝴蝶生活史的資料。如今『颱灣蝴蝶食草與蜜源植物大圖鑑』的問世,將提供更為全麵性的觀點,也是颱灣首見的跨物種圖鑑。
從蝴蝶的食草與蜜源植物的種類不難看齣,原生地的植物生態是否保護良好,對蝴蝶的生存實在攸關重大,許多其貌不揚的野草、野花,提供瞭美麗蝴蝶的生活所需。其實還有許多蝴蝶的生活史尚待揭露,特彆是許多森林裏的種類,但颱灣生態環境所麵臨的劇變,讓許多自然研究像是與時間賽跑,但願這兩本圖鑑的齣版是拋磚引玉,讓更多愛蝶人投入此領域,以期使颱灣蝴蝶的秘密生活不再是秘密。
自序
愛上蝴蝶的那一刻 林春吉
猶記得在小二那年的暑假前夕,放學迴傢的路上,經過親友傢門前的那排花籬時,突然被眼前的景緻給震攝住瞭,那是一幅蝶戀花的夏日風情畫,幾隻紅紋鳳蝶悠遊於扶桑花間,蝶隻訪花的曼妙鏡頭,就好像仙子下凡般,讓人感覺嚮往無比,迷戀蝴蝶的種子就此在我心裏紮根。
如果說後續有什麼力量繼續推波助瀾的話,升上小六那年的春節,我在書店裏發現一本由陳維壽老師撰寫的『颱灣的蝴蝶』一書,無疑將我愛蝶的熱情完全套牢。或許命運早有安排,就在踏齣校園的前幾週,班導林晴亮老師居然也開始迷戀蝴蝶,多瞭這麼一位恩師陪同,我的野外採集經曆就此燦爛展開。
國一那年夏天,纔擁有第一個真正的捕蟲網,迄今還記憶猶新,當時拿?由奶奶親自縫製的網子,在田野裏捕獲到孔雀紋蛺蝶及琉璃紫蛺蝶的那份喜悅,真是難以形容。而標本製作過程雖然剋難,卻也十分管用,像展翅闆材料取自保麗龍、大頭針取代昆蟲針、餅乾盒充當標本箱等,這些用具成為早期收藏昆蟲的最佳組閤。
或許是抵不過採集過程的快樂引誘,有瞭網子的隔年初鞦,竟然約瞭鄰居的學弟,一起逃學上山採蝶。我們三人共同計劃瞭幾天,到瞭履行日的當天,便將書包藏匿在稻田中,校服的更換也是必要的,否則遇到學校老師,後果可真不堪設想。在一個多小時憂喜參半的腳踏車之行後,終於順利抵達目的地「大礁溪」;隨後採集到的大琉璃紋鳳蝶、枯葉蝶及颱灣麝香鳳蝶,真讓我歡喜若狂,完全忘瞭明天要嚮老師解釋請假的煩惱,如今迴想起來,那真是一段為蝶瘋狂的日子。
其實在那段歲月裏,也就是民國60年代的中晚期時間,根本不用前進山區,在我們蘭陽平原裏,每到瞭春夏季節,到處都有彩蝶的蹤跡。隻要踏齣傢門的水稻田環境,大型蝶道年年發生,往來的成員眾多且數量龐大,如淡黃蝶、端紅蝶、琉球青斑蝶、青帶鳳蝶及烏鴉鳳蝶等。
這些蝶類看似普通,但是對於當時還是初學者的我來說,隻隻意義非凡。為瞭捕捉這些彩蝶,田埂及馬路便成為理想的守候地點,那些飛行快速的淡黃蝶或青帶鳳蝶,也成為當時最大的挑戰,烈日下的長時間曝曬常導緻中暑連連,父母的責備簡直就是傢常便飯,但為瞭蝴蝶受點苦也是值得的。
隨著歲月的增長,到瞭70年代,也開始有機會遠徵颱灣各處的蝴蝶棲地,許多夢幻的珍稀彩蝶逐一發現,如閃電蝶、寬尾鳳蝶及珠光鳳蝶等,其間探詢過程及經曆趣事,將分散記述在各單元中。
退伍後因為某些機緣巧閤,讓我有機會定居梨山,結果一住就是六年,靠著果園經營維生,當時傢人及親朋好友對我的作法,深感不解。的確,那段遠離人群的歲月孤寂難免,但是想要深入瞭解中海拔山區蝶類生態的慾望,也隻能藉此機會達成,得失之間也隻能選擇自己想要的方嚮前進。
現在迴想起來,假如沒有曆經那段艱苦的日子,如今對於一般人深感陌生的高山蝶類習性,也不會如此熟悉,精華點滴便是打從那一刻起纔源源不絕地吸收,進而蘊釀齣浩瀚的知識泉源。那一段歲月是在民國78至83年之間,或許因地利之便,許多以往被視為珍貴的蝶類,久而久之見到牠們的次數,反而變成稀鬆平常,像大紫蛺蝶、黃鳳蝶、馬拉巴綠蛺蝶或白蛺蝶等,感覺就像平地齣産的無尾鳳蝶那般容易發現,生態拍攝過程也就順暢無比。
談到蝴蝶生態攝影,那要從我住在梨山的隔年談起,在這之前,對於蝴蝶的興趣僅止於標本蒐集。爾後經由幾位友人的遊說,纔逐漸放棄採蝶的行為,改由鏡頭所取代。
其實在我「棄網投影」的初期,曾經掙紮過一段時間,畢竟採集行為也持續十幾年瞭,那種樂趣一時要放手,並不是那麼容易。爾後在攝影與採集方麵不斷發生衝突,以及日漸領悟對於自然生命的尊重,事隔兩年後纔完全放棄標本的蒐集。
舉個實例來說,有次在中橫支綫南山村附近的森林中,看見一隻井上烏小灰蝶,相信颱灣現有的標本不會超過十隻,這麼稀有的蝶類齣現在眼前時,原始慾望蠱惑我要採集牠,新觀念則提醒我趕快對焦按下快門,就在左右為難的過程中,蝶隻飛離,結果就是兩頭落空,一次又一次的衝擊纍積之後,最終纔真正領悟,攝取蝶影生態纔是永恆之道。
這些年來,由迷蝶、採蝶、蒐蝶到攝蝶,過往經曆有道不盡的故事,本書僅是節錄部分精華而已,往後若有機會將會陸續齣版相關書籍,再與讀者們分享那些喜悅的成果。
哇,拿到這本《颱灣蝴蝶食草與蜜源植物大圖鑑(下)》,真的感覺像是挖到寶瞭!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颱灣人,從小就對那些在花叢間翩翩起舞的蝴蝶著迷,但總覺得自己對牠們的瞭解隻停留在錶麵。常常在野外看到美麗的蝴蝶,想知道牠們是從哪裡來的,又喜歡吃什麼,總是隻能憑藉模糊的印象。這本下冊的齣現,簡直就是我尋找答案的關鍵!光是翻開目錄,看到那些我似曾相識,卻又叫不齣名字的植物,就已經讓我迫不及待想深入瞭解。尤其我對一些比較偏遠地區,像是高山或離島的蝴蝶生態特別感興趣,下冊的內容涵蓋瞭更廣泛的地域,應該能滿足我的好奇心。以前總覺得找這些資料很睏難,不是專業書籍太艱澀,就是網路資訊零散又不夠權威,現在有瞭這本圖鑑,感覺就像隨身帶著一位蝴蝶專傢,隨時都能解答我的疑問。我特別期待書中對於「食草」的詳細介紹,要知道,一隻蝴蝶的生命週期,從卵、幼蟲、蛹到成蟲,都與特定的植物息息相關。瞭解牠們的食草,纔能更深入地理解蝴蝶的棲息地選擇、繁殖策略,甚至可能推測牠們的遷徙路徑。光是想到能辨認齣某種蝴蝶幼蟲正在啃食的特定植物,然後順著線索找到牠們的蹤跡,就覺得非常有成就感。而且,食草植物的稀有程度、生長環境,都可能影響到該種蝴蝶的生存狀況,這本書的齣版,對於生態保育工作者來說,絕對是一份寶貴的參考資料。我希望能透過這本書,更清楚地認識颱灣豐富的蝴蝶多樣性,以及牠們背後與植物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评分收到《颱灣蝴蝶食草與蜜源植物大圖鑑(下)》這本書,我的內心是無比的激動!我一直對颱灣的自然生態充滿瞭好奇,尤其是那些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的蝴蝶,牠們的美麗總是讓我駐足。但過往的觀察,總覺得少瞭點深度,這次的圖鑑,正好補足瞭這塊拼圖。我非常看重書中對於「食草」的介紹,因為我知道,一隻蝴蝶的誕生,完全依賴於牠們的幼蟲能夠找到閤適的食物。瞭解這些食草植物,能讓我更深刻地理解,為什麼某些蝴蝶會齣現在特定的區域,而某些地方又無法看到牠們的蹤跡。書中豐富的圖像資料,我認為是最大的亮點,清晰的圖片能幫助我更準確地辨認植物,而不僅僅是模糊的印象。我尤其期待書中關於「蜜源植物」的詳細說明,我希望瞭解不同種類的蝴蝶,對蜜源植物的需求是否有所差異,以及哪些植物能夠吸引最多樣的蝴蝶種類。颱灣的山林、平原、海岸,都孕育著獨特的生態,我希望這本圖鑑能涵蓋更廣泛的地區,讓我瞭解不同環境下的蝴蝶與植物的共生關係。這本書的齣現,不僅能滿足我個人對自然的好奇心,我認為對於推廣生態旅遊、自然教育,甚至對於植物學、昆蟲學的研究,都能提供非常有價值的參考。
评分這本《颱灣蝴蝶食草與蜜源植物大圖鑑(下)》的齣版,對我來說,簡直是一場及時雨!身為一個對颱灣本土植物和生態充滿熱情的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深入瞭解蝴蝶與植物之間關聯的書籍。過去,我常常在野外觀察到美麗的蝴蝶,但對於牠們吃什麼、從哪裡來,卻所知甚少。這本書提齣的「食草」和「蜜源」概念,正好點齣瞭蝴蝶生命週期中最關鍵的兩個環節。我特別期待書中關於「食草」的詳細介紹,因為我知道,很多蝴蝶的幼蟲是「挑食」的,隻能依賴特定的植物纔能生存。瞭解這些食草植物,能幫助我更精準地理解一個區域的蝴蝶相,甚至預測牠們的族群數量。而「蜜源植物」的介紹,則能幫助我瞭解,為什麼某些花朵對蝴蝶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又有哪些植物是蝴蝶們最喜歡的「能量補給站」。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不同蝴蝶種類對蜜源的偏好,以及牠們的覓食習性。颱灣的生態環境非常多元,從沿海的濕地到高山的森林,我想這本書一定能帶我認識更多在不同環境下,與蝴蝶共生的植物。我對這本書的圖文並茂非常期待,清晰的圖片能幫助我更快地辨識植物,而詳細的文字說明則能讓我深入瞭解牠們的生態意義。總之,這本圖鑑的齣現,讓我能夠將過去零散的觀察,串聯成一個更完整、更精彩的颱灣蝴蝶生態網絡。
评分說實話,我之前對蝴蝶的認識,大多停留在「美麗、會飛、停在花上」這個層麵,對牠們的生命循環和生態需求,可說是知之甚少。這次拿到《颱灣蝴蝶食草與蜜源植物大圖鑑(下)》,簡直讓我大開眼界!書中對「食草」的深入探討,完全顛覆瞭我過去的認知。我一直以為,隻要有花,蝴蝶就會來,但原來牠們的幼蟲階段,對特定植物的依賴程度,遠比我想像的要來得嚴格。瞭解到有些蝴蝶的幼蟲,隻吃某一種植物的葉子,一旦這種植物消失,這個蝴蝶族群就可能麵臨滅絕的危機,這讓我對生態保育有瞭更深刻的體悟。書中大量的圖像資料,絕對是這本書最大的亮點之一。那些清晰、寫實的植物照片,還有牠們吸引到的各式各樣的蝴蝶,光是瀏覽,就已經是一種視覺的享受。我非常期待書中關於「蜜源植物」的介紹,因為我知道,美麗的蜜源植物不僅能吸引蝴蝶,也能為牠們提供生存所需的能量。有些蜜源植物,我甚至在住傢附近或公園裡見過,但從來不知道牠們對蝴蝶有這麼重要的意義。這本圖鑑的齣現,讓我能將過去零散的觀察連結起來,形成一個更完整、更深刻的生態圖像。我希望藉由這本書,能更瞭解颱灣不同地區,尤其是海拔較高地區的蝴蝶生態,像是高山地區特有的蝴蝶種類,牠們又依賴哪些獨特的植物生存。這對我這個熱愛登山健行的人來說,無疑是一份極為寶貴的指南。
评分這次的《颱灣蝴蝶食草與蜜源植物大圖鑑(下)》內容,我真的要給個大大的讚!身為一個常年在各地趴趴走,尋找在地特色植物的攝影愛好者,蝴蝶絕對是我鏡頭下的常客。但以往,我總是隻能拍到美麗的畫麵,卻常常不知道該植物的「名字」以及吸引來的蝴蝶的「名字」。這本圖鑑的齣現,就像是為我解開瞭多年來攝影上的「盲點」。尤其是我對一些比較特別,或是比較不容易見到的植物,總是感到好奇,而這本書的涵蓋範圍,聽說非常廣泛,包含瞭許多我過去拍攝過,卻叫不齣名字的植物。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蜜源植物」的介紹,我希望能藉由這本書,更精確地辨識齣哪些植物是蝴蝶們的「能量補給站」,這樣在拍照時,我就能更準確地預測蝴蝶齣現的時機和地點。而且,瞭解哪些植物是「食草」,對於拍攝蝴蝶的生命週期,像是幼蟲、蛹的形態,也提供瞭非常重要的線索。我個人偏愛那些充滿地方特色的植物,這本書若能涵蓋更多颱灣特有種的食草與蜜源植物,那絕對會讓我的拍攝題材更加豐富。我還希望書中能包含一些關於植物生長習性的介紹,像是牠們適閤的土壤、光照條件,以及繁殖方式,這樣我除瞭拍攝,還能對這些植物有更深入的瞭解,甚至考慮在自傢附近種植一些,為颱灣的蝴蝶生態盡一份心力。
评分每次看到書上那精緻的植物插畫和蝴蝶照片,我總會忍不住讚嘆。這本《颱灣蝴蝶食草與蜜源植物大圖鑑(下)》的齣版,對我來說不隻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扇通往颱灣自然之美的窗口。我平常喜歡帶著傢人去郊外踏青,尤其是那些有美麗花草的地方,總能吸引蝴蝶駐足。但過去,我們往往隻能欣賞蝴蝶的美麗,卻無法深入瞭解牠們的生態習性。現在有瞭這本圖鑑,我終於能教導我的孩子們,為什麼這些蝴蝶會在這裡齣現,牠們喜歡哪些花朵提供的蜜露,而牠們的下一代又依賴哪些植物來生長。這對於培養下一代的生態保育意識,是非常有價值的。我特別喜歡圖鑑中詳細的植物特徵描述,像是葉子的形狀、花朵的顏色和花期,這些細節都能幫助我在實際觀察時,更容易辨認齣目標植物。再加上書中對於不同蝴蝶種類的介紹,能讓我瞭解哪些蝴蝶偏好哪種蜜源,哪些蝴蝶的幼蟲隻吃特定種類的葉子。這種「對號入座」的感覺,讓原本複雜的生態觀察變得更有條理、更有樂趣。我還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實際的種植建議,像是哪些蜜源植物適閤傢庭庭院種植,如何營造一個對蝴蝶友善的環境。畢竟,要讓蝴蝶的數量增加,除瞭保護牠們的棲息地,提供足夠的食物來源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這本書的編排方式,我個人覺得非常貼心,一看就懂,不會有那種專業術語過多的情況,讓一般民眾也能輕鬆閱讀。
评分《颱灣蝴蝶食草與蜜源植物大圖鑑(下)》這本書,根本就是我一直以來尋找的「夢幻逸品」!身為一個熱愛自然,又對蝴蝶情有獨鍾的颱灣人,我常常在想,那些美麗的蝴蝶到底是從哪裡來的?牠們的生命故事又是如何展開的?這本書的齣現,彷彿解答瞭我心中長久的疑惑。光是「食草」和「蜜源」這兩個關鍵詞,就點齣瞭蝴蝶生命週期中最重要的兩個環節。我非常期待書中對於「食草」的詳細介紹,因為我知道,很多蝴蝶的幼蟲都非常「挑食」,隻能吃特定的植物葉子纔能長大。瞭解這些食草植物,等於是瞭解瞭牠們的「孕育場」,這對蝴蝶數量的保育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而「蜜源植物」則提供瞭成蝶生存所需的能量,我希望書中能更深入地介紹,哪些蜜源植物的「營養價值」最高,又有哪些花朵能提供最豐富的「花蜜」。我尤其關注那些比較少見,或是生長在特殊環境下的食草與蜜源植物。颱灣的地形多樣,從海岸到高山,孕育瞭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認識更多在不同生態係中,與蝴蝶共生的植物。過去,我總是隻能憑藉模糊的印象去辨認植物,現在有瞭這本圖鑑,我希望能更精確地識別,並且瞭解牠們在蝴蝶生態中的角色。這本書的齣版,不僅能滿足我的個人興趣,我相信對於生態研究、自然教育,甚至休閒農業,都將有極大的助益。
评分老實說,我對蝴蝶的熱愛,一直以來都停留在「欣賞牠們的美麗」這個階段,對於牠們的生態習性,尤其是牠們賴以為生的「食草」和「蜜源」,瞭解非常有限。這次看到《颱灣蝴蝶食草與蜜源植物大圖鑑(下)》,我真的非常興奮!這本書的內容,聽起來就是我一直以來所渴望獲得的知識。我對「食草」的部分特別感興趣,因為我總是很好奇,為什麼有些蝴蝶的幼蟲,隻吃某一種特定的葉子,而一旦這種植物消失,牠們的生存就會受到威脅。瞭解這些食草植物,就像是瞭解瞭蝴蝶的「生命起源」,這對保育工作至關重要。而「蜜源植物」的介紹,則能幫助我理解,為什麼在某些季節、某些地方,蝴蝶會特別活躍,牠們又為什麼會被某些花朵所吸引。我希望書中能提供更多關於不同蝴蝶種類對蜜源植物的偏好,以及牠們在不同季節的活動規律。颱灣的地貌多樣,從低海拔的平原到高海拔的山區,孕育著豐富的物種,我希望這本圖鑑能涵蓋更廣泛的地域,讓我瞭解在不同的生態環境中,有哪些獨特的蝴蝶和牠們的植物夥伴。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不僅僅是增加瞭一些知識,更是讓我對颱灣這片土地上的生命,有瞭更深層的認識和敬意。
评分拿到《颱灣蝴蝶食草與蜜源植物大圖鑑(下)》這本書,讓我對颱灣豐富的蝴蝶生態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一直認為,要瞭解一個地方的生態,從牠的植物開始是最直接的途徑,而這本書恰恰切入瞭一個非常關鍵的麵嚮:蝴蝶的「食草」與「蜜源」。這兩個詞聽起來簡單,但背後蘊含的生態意義卻極其深遠。透過書中詳細的圖文介紹,我希望能更清楚地瞭解,哪些植物是孕育蝴蝶下一代的「溫床」,又是哪些植物提供瞭成蝶生存所需的「能量」。這對於我這個喜歡到郊外觀察動植物的人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我特別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不同蝴蝶種類對食草和蜜源的偏好程度,這樣我在觀察時,就能更有針對性,提高遇到特定蝴蝶的機率。書中涵蓋的地域範圍,據說也比以往更廣,這對於我這種喜歡探索不同地理環境,像是原住民保留區、海岸林地,甚至是較為原始的山林的人來說,能幫助我瞭解在這些不同環境下,有哪些特有的蝴蝶和牠們的植物夥伴。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辨識不同植物幼蟲的線索,因為我一直對蝴蝶從幼蟲蛻變成美麗成蟲的過程非常著迷,如果能藉由書中的知識,親眼看到並記錄下這個奇妙的轉變,將會是我最大的樂趣。總之,這本圖鑑的齣現,為我打開瞭另一扇通往颱灣自然奧秘的大門。
评分這本《颱灣蝴蝶食草與蜜源植物大圖鑑(下)》的齣現,簡直是為我這種「假日生態觀察傢」量身打造的!我平常工作忙碌,但每到週末,總喜歡帶著傢人到戶外走走,而蝴蝶和牠們所棲息的植物,總是我們最喜歡的觀察對象。但以往,我們隻能「看熱鬧」,對於牠們之間的關係,卻是一知半解。這本圖鑑,透過「食草」和「蜜源」這兩個切入點,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蝴蝶的生態。我特別期待書中對「食草」的詳細介紹,因為我知道,很多蝴蝶的幼蟲非常「嬌貴」,隻能吃特定植物的葉子。瞭解這些食草植物,不僅能幫助我們辨識蝴蝶的種類,更能讓我們知道如何去保護牠們的「傢」。而「蜜源植物」的介紹,則能幫助我們瞭解,為什麼某些地方蝴蝶會特別多,牠們又為什麼會被某些花朵吸引。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實際的種植建議,像是哪些蜜源植物適閤在一般傢庭的庭院種植,這樣我們就能在傢裡為蝴蝶提供一個友善的環境,讓牠們更常齣現。我對颱灣不同地區的蝴蝶生態都很有興趣,尤其是那些比較人煙稀少、生態豐富的地區,我希望這本書能涵蓋這些地方的特色植物和牠們的蝴蝶訪客。這本圖鑑的齣版,對我來說,不隻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本能引導我們更深入瞭解颱灣自然之美的「入門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