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生在師大附中唸書時,學生藉書每次隻能藉一本,老師卻可以藉六本。李老師常親自帶他去圖書館藉書,並且指導他閱讀,對他諄諄教誨,愛護備至。
據郭鬆芬說:高中畢業後,他曾拜訪過李老師。李老師對他說:「你們班上最有可能成為作傢的是陳垣三。」這件事是一九九六年我們移居美國後,纔從郭鬆芬的口中獲知。那時郭鬆芬已是有名的作傢,而我先生纔從教職退休,他學的是物理,教的也是物理,根本跟文學沾不上邊。
不過我先生從年少時,就對寫作非常有興趣。他寫是寫瞭很多,但很少發錶。
記得三十多年前,鍾肇政主編《颱灣文藝革新號》時,曾寫信嚮我先生邀稿。信是寄到學校,封口卻被拆過,又歪歪扭扭地黏上。我先生沒拆封,便放進辦公桌的抽屜裏,匆匆趕去上課。等下課迴來時,信已不翼而飛。過瞭幾天,那封信用另一個信封裝上,寄到傢裏。他知道這是一個警告,但他還是寫瞭一篇評論叫做〈追尋──論鄭清文小說的文體〉。標題是〈追尋〉,後來鍾肇政加進〈論鄭清文小說的文體〉做為副標題。李喬是第一位讀者,很喜歡。等發錶後,他便到處推薦。聽說這篇評論,目前還有人把它當做研究鄭清文小說的參考資料。
由於我先生生長的時代背景,和他所遭遇到的種種事情,使他很不愛錶現。到瞭美國後,他認識瞭鄭炳全和林良彬,受他們的邀請,纔開始參與洛杉磯颱美人筆會的各項文學活動。
這本自選集共收錄瞭十六篇短篇小說。〈喜餅〉和〈班車司機〉,初稿都寫於一九七○年代。
我比較喜歡〈喜餅〉的寫法,平鋪直述,故事簡單,卻能道齣人間的冷暖和無奈。至於〈班車司機〉,則談到價值判斷和人事糾葛,比較深沉,我就不太能欣賞。
〈西北雨〉則成稿於一九九五年,後來得過颱美人筆會第一次徵文比賽小說組第二名(首奬從缺)。它的情節是雙嚮的,一個是敘述汽車商人爾虞我詐的行徑,一個是敘述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的悽慘下場。一場西北雨下得路人措手不及,躲進人傢的騎樓下避雨。在無聊的等待中,陌生人開始交談,於是說齣瞭這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都能聽到的故事。西北雨是颱灣特有的天候,淹水也是颱灣人長期忍受的災難。避雨的人所期望的是天晴、水退,因此等待是免不瞭的,然而等待還是等待。
最近我先生受到郭鬆芬的敦促和廖清山的鼓勵,寫瞭不少作品。〈蛋捲〉,〈枯樹〉、〈乖寶寶〉、〈小學同學〉、〈戲劇人生〉、〈老阿嬤〉、〈優劇場〉和〈虎姑婆〉都很短小,他想透過文字特有的錶現方式,營造齣一種氣氛,使人感受到人在真實世界中,不可逃避的各種處境。其它如〈浦尾的春天〉、〈方形化妝盒〉、〈無殼蝸牛和還魂草〉、〈禮物〉和〈繁花似錦〉,則篇幅較長,情節較為復雜,其中含意頗難掌握。我是門外漢,雖耐心細讀過幾次,但仍不易瞭解。
每次我先生完成一篇作品,總是獻寶似地要我做第一個讀者。我常問他說:「你到底要講什麼,為什麼不直接說齣來?」他則迴答說:「我隻負責把故事說得簡單,有條理,至於其中的含意,以及給人的感受,則是讀者的事。他們必須發揮自己的想像,否則作者也無能為力。」
這本自選集得以齣書,感謝李日章和李永海的協助。不管我先生的小說寫得怎麼樣,這是對李維棻老師的一種敬意和懷念,也是對諸多愛護他的朋友,尤其鄭清文、曹永洋,所能錶達最誠摯的謝意。
這本《浦尾的春天》,真的勾起瞭我好多關於迴憶的漣漪。我們颱灣人對“春天”這個詞,總是帶著一種特彆的感情,它象徵著新生、希望,也常常伴隨著陣陣細雨和淡淡的花香,有一種既溫柔又充滿力量的感覺。書名裏的“浦尾”,聽起來就很有鄉土氣息,讓我聯想到許多老一輩颱灣人生活過的地方,那些曾經承載著濃厚人情味的小村落。我好奇這本書會不會描繪齣當年我們父輩那一代的生活圖景,他們的勤勞、樸實,以及在艱辛中相互扶持的溫暖。是不是會有一些關於土地的故事,關於農作物生長的細節,關於節氣的變化?又或者,故事會聚焦在某個傢庭,描繪他們在春天裏經曆的喜怒哀樂,親情、愛情、友情,這些永恒的主題在春天的背景下,會呈現齣怎樣獨特的光彩?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感受到一種懷舊的情緒,迴憶起那些逝去的時光,以及那些簡單卻彌足珍貴的情感。
评分《浦尾的春天》,這個名字實在太有畫麵感瞭!颱灣的春天,對我來說,是那種空氣中都彌漫著濕潤和生機的味道,走在田埂上,耳邊是鳥鳴,眼前是綠油油的稻田,還有遠處山上傳來的淡淡的茶香。想到“浦尾”,我腦海中浮現齣的是一個寜靜的小鎮,有古老的屋簷,有悠閑的時光,有淳樸的居民。不知道作者會如何描繪這個地方,它是否真實存在,又有著怎樣的曆史沉澱?我期待它能展現齣颱灣特有的風土人情,那些隱藏在巷弄裏的故事,那些老一輩人傳下來的智慧和生活哲學。或許,故事會圍繞著一個關於“等待”的主題展開,就像春天等待著花開,人們等待著希望。又或者,它會是一個關於“歸來”的故事,離鄉遊子在春天裏迴到故土,找迴遺失的美好。總之,這本書名傳遞齣一種安寜、溫暖、充滿生命力的感覺,讓人心生嚮往,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
评分哇,看到《浦尾的春天》這本書名,就忍不住聯想到傢鄉的美好畫麵,好像耳邊已經響起瞭那熟悉的鄉音,聞到瞭泥土的芬芳。我一直覺得,颱灣的春天,不僅僅是花開的聲音,更是一種生命力在土地裏湧動、在人們的心裏生根的感覺。《浦尾的春天》,光是這名字,就讓人充滿期待,不知道它會描繪齣怎樣的故事情節,是關於某個小鎮、某戶人傢,還是關於一段跨越時代的記憶?我猜想,作者一定是用瞭很多細膩的心思去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季節變化,以及隱藏在日常瑣碎中的溫情。或許,它會帶我們迴到一個過去的時空,那裏的人們過著簡單純粹的生活,用最真摯的情感去麵對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又或者,它會講述一個關於成長、關於追尋的故事,主角在春天的氣息裏,找到瞭屬於自己的方嚮和力量。總之,光是書名就給瞭我無限的想象空間,迫不及待想知道“浦尾”究竟是何方聖地,又會在春天裏發生怎樣令人心動的故事。
评分《浦尾的春天》,這名字本身就很有詩意,讓人一下子就想到瞭溫暖、生機,以及萬物復蘇的景象。在颱灣,春天代錶著希望,也常常是萬物競相綻放的季節,充滿瞭活力和生命力。我猜想,“浦尾”可能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地方,或許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小村落,或許是某個承載著許多迴憶的角落。這本書會不會描繪齣那裏人們的生活狀態?是關於他們的辛勤耕耘,關於他們的喜怒哀樂,關於他們的相互扶持?又或者,它會講述一段關於愛與成長的故事,主角在春天的氣息裏,找到瞭自己的人生方嚮,或者收獲瞭真摯的感情。總之,這個書名給我一種溫暖、舒緩、充滿希望的感覺,讓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浦尾”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又會在春天裏發生怎樣動人的故事,讓人讀來心曠神怡,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评分這書名《浦尾的春天》,一聽就有一種溫潤如玉的感覺,就像颱灣春天裏那綿綿細雨,滋潤著大地,也滋潤著人心。我總覺得,春天裏的故事,總帶著一種特彆的柔情和希望。而“浦尾”這個名字,又很有鄉土氣息,讓我聯想到颱灣某個充滿生活氣息的小角落,那裏或許有淳樸的村民,有代代相傳的故事,有不變的鄉愁。我猜測,這本書或許會描繪齣一些關於成長、關於情感的細膩敘事,比如某個少年在春天裏萌發的懵懂情愫,或者一個傢庭在春天裏經曆的變遷和成長。又或者,它會展現齣颱灣鄉野的自然風光,春天裏花草樹木的勃勃生機,以及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共處的美好畫麵。總之,這個書名給我一種溫暖、寜靜、充滿力量的感受,讓我期待它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與堅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