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故事,帶您進入社會學領域,增加對自我與社會關係的認識!社會學是針對人類社會生活、團體與社會所從事的研究,研究社會學,我們將更容易瞭解自我,社會學可以開拓視野、增加對社會現象的分析、反省、瞭解能力。
社會學對於瞭解現代社會的演變,解決社會問題,展望二十一世紀後現代世界人類的社會變遷,可說是十分重要而有效的領域。因此,對於社會生活的改造和社會體製的改革,以及認清自我在團體中的定位都有很大的幫助。社會學並不要求從現象和問題中找到終極而確定的答案,而是希望用超越自身和常識,以更加開闊的視野去觀察現象和思考問題。因此,嘗試去做一名「社會學傢」並不意味著是一次枯草乏味的學術之旅,隻需要帶著你的想像力,將社會學的基本理念和你自己生活中的具體情境聯係起來思考就可以瞭。能夠對生活中的「習以為常」問問為什麼,其實人人都可以是一個齣色的「草根社會學傢」。
本書中所選輯的100個社會學故事,不僅是對於社會學的主要研究領域和方法的一次普及,更是一次非正式的「學術訓練」,它可以讓你插上「社會學的想像力」的翅膀,在生活中體會「詩意的思考」所帶來的精神快感。
作者簡介
葛修文
@社會心理學專傢。
@專長人際關係心理學。
@目前從事研究工作。
第一篇:熱點透視
故事1:印度洋海嘯引發的環境威脅論
故事2:手機熱帶來的社會身份的潛隱
故事3:劉心武登上百傢講壇:誰給文學話語權力?
故事4:六閤彩賭齣的弱勢群體
故事5:海藝辱師案摺射的師道尊嚴
故事6:性的社會網路理論中的愛滋病
故事7:黑磚窯事件背後的政府職能缺失
故事8:李先生還沒有底綫公平概念
故事9:減肥減齣的身體社會學處境
故事10:沃爾瑪人文氛圍裏的消費
故事11:打工打齣的政治文化嬗變
故事12:一根棒棒引起的「民工——市民互動」
故事13:貧富懸殊裏的基尼係數
故事14:員警與罪犯:監獄裏的現代規訓
故事15:怎樣和你的說再見——BBS上個人社會身份認定
故事16:鞦菊眼裏的訴訟睏惑
故事17:老虎就醫的醫療社會學問題
故事18:找朋友的六度分隔和150法則
故事19:SARS傳播的集閤行為理論
故事20:伊拉剋戰爭的宗教社會學解讀
故事21:蘇丹式政權下的土皇帝
故事22:大魚吃小魚吃齣的村莊兼併
故事23:年羹堯的睏惑:追問社會資本
故事24:麥當勞化的美國社會學研究
第二篇:概念解析
故事25:禁奢法案禁齣的奢侈品
故事26:馬良神筆劃齣的社會文化
故事27:蜘蛛結網:差序格局下的鄉村傢庭
故事28:七步跨過底綫倫理
故事29:四人過橋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故事30:鬆鞋帶是為瞭給他更多的話語權
故事31:兩個賣蛋的經濟人
故事32:誰給毛驢爬上屋頂的權力
故事33:禁書牽扯的社會互動
故事34:林肯的颱階——人的社會化
故事35:繞綫室實驗揭示齣非正式組織的作用
故事36:袋鼠鑽瞭公共權力中法律權力的空子
故事37:從乞丐違約看社會契約的作用
故事38:夜郎自大拉開的無知之幕
故事39:20美元引齣的資産社會政策
故事40:老鼠被吃是因為沒有人格權力
故事41:班長指揮司令的閤法權力
故事42:女人使用操縱權力馴服瞭獅子
故事43:釀酒釀齣的小樣本統計方法
故事44:密碼開啓的網路空間
故事45:賣雞蛋的個人權利和社會權力
故事46:身心對話:身體倫理的變遷
故事47:一刀戳齣的社會問題
故事48:記者的職業風險與風險社會
故事49:「社會」一詞描述的社會
故事50:透過偉人傢庭看社會初級群體
故事51:李若榖修渠的製度問題
第三篇:理論研究
故事52:四個人分三張餅:從公平到公正
故事53:安逸的美洲虎——社會分層的意義
故事54:從打碎的牛奶瓶看社會的變遷
故事55:一樁婚姻引發的社會整閤
故事56:東山羊和西山羊的公共空間之爭
故事57:滄海桑田話發展
故事58:從林肯的獨斷體會韋伯權力的內涵
故事59:黑點白闆界定國傢、市場和社會的界限
故事60:釣魚釣齣的知識與行動說
故事61:彩票引齣的居民的社會網路資本與個人資本
故事62:三個和尚沒水吃的塗爾乾集體情感說
故事63:看電視看齣日常生活批判
故事64:魚鷹誘蝦引發的實踐衝突論
故事65:窮人的夢想與哈貝馬斯「生活世界」的意蘊
故事66: 洗澡的「大眾社會」理論與現實
故事67:從「嚴管妻」到「妻管嚴」
故事68:從國王製作牛皮鞋看國傢社會資本的功效
故事69:兩個半片的子爵體現的人性
故事70:上訪事件裏的弱者反抗力學
故事71:100萬支票上的資本、習性與社會階級關係
故事72:公尺開朗基羅雕齣文化資本化
故事73:絞繩斷裂處的符號暴力
故事74:搭便車搭齣的搭便車理論
故事75:飛機引擎熄火引齣的溝通行動論
故事76:吃肉吃齣的恩格爾定律
第四篇:流派學說
故事77:蜜蜂寓言的曼德維爾悖論
故事78:誇誇其談阿倫特的極權主義的宣傳
故事79:越軌社會學下的偷渡者
故事80:小馬過河支持孔德的實證主義
故事81:短箭裏的反實證主義社會學
故事82:章魚鑽進瞭結構功能學說的瓶子
故事83:一個半朋友再次證明瞭社會交換學說
故事84:旅遊帶來的衝突學說
故事85:愛情發現瞭方法論的女性主義
故事86:高牆倒塌蘊含的社會安全學
故事87:有其父必有其子的社會達爾文主義
故事88:幫助烏龜幫齣的社會學乾預法
故事89:藉錘子藉齣的社會學的社會學
故事90:買柿子引發的「文明衝突論」
故事91:從侯淵放虎歸山看科爾曼的理性選擇理論
故事92:乞巧話民俗
故事93:清掃落葉掃齣的社會行為主義
故事94:氣球放飛的形式社會學
故事95:買鸚鵡解讀韋伯的官僚組織理論
故事96:報紙裏的社會傳播理論
故事97:富人和窮人擔心的社會學習論
故事98:張大爺嘮叨齣的老年社會學
故事99:地主眼裏的城市社會學
故事100:社會學的想像力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頭,也是愚昧的年頭;這是信仰的時期,也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鼕天……
一一Charles Dickens《雙城記》
置身21世紀之初,我們迎來瞭一個交織著睏惑和期望的世界,一個充滿著變革的世界。深刻的矛盾、劇烈的碰撞、社會分化的張力、科技發展對於自然環境的破壞……都將我們引嚮對於自我和世界的思考,而這背後潛藏著一種更大的關懷一一對於人類命運的美好前景的憧憬。
世界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我們和其他人之間存在差異?為什麼我們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狀況和以前的人們那麼不同?社會究竟是怎樣變化的?將來又會朝什麼方嚮變化?這些問題,恰恰是作為現代思想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社會學所關心的研究領域。
坦率地說,一個完整的學科領域的建立並非一朝一夕,僅憑一己之力所可以完成的。然而,因為法國學者奧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創造瞭「社會學」這一術語,我們還是必須把他視作是現代意義上的社會學的創始人。
盡管與孔德同時代的其他社會學傢,像我們所熟悉的史賓塞、塗爾乾、韋伯等在認知社會的視角和方法上和其不盡相同,但是對於社會學所要研究的領域,他們還是能基本達成共識:社會學是對於人類總體的生活進行研究的一門科學。既然把作為社會存在的我們自身作為研究物件,那麼社會學的研究領域也就無限寬廣:從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到都市生活中的邊緣人群,再到浩浩蕩蕩的全球化進程。從微觀到宏觀,無所不包,不一而足。
當然,社會學中自然包含著形形色色的理論觀點,但社會學並不止是一個抽象的研究領域,其對於人們的生活還是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大部分人都是依據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熟悉的特徵一一一種常識來認識和解釋這個世界的,我們常常都生活在「生活的慣性」之中。而社會學則是需要我們拋開個人對於世界的片麵看法,從而更加仔細地考察那些塑造我們以及他人的生活的因素的一門學科。那意味著我們需要用更寬廣的視角來理解我們為什麼會是這樣以及我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它忠告我們,生活中被稱為是「天意」或者「命運」的東西,可能往往是曆史和社會力量的産物;那些所謂的「理所當然」或「確證無疑」,實際上並非簡單地是那樣。社會學,讓我們聽齣「生活中的弦外之音」。
綜閤以上,社會學並不要求從現象和問題中找到終極而確定的答案,唯希望用超越自身和常識的更加開闊的視野去觀察現象和思考問題,換句話說,形成社會學的洞察力。因此,嘗試去做一名「社會學傢」並不意味著是一次枯草乏味的學術之旅,隻需要帶著你的想像力,將社會學的基本理念和你自己生活中的具體情境聯係起來思考就可以瞭。唯有多對生活中的「習以為常」問問為什麼,其實人人都可以是一個齣色的「草根社會學傢」。
因此,本書中所選擇的100個社會學的小故事,就不僅是對於社會學的主要研究領域和方法的一次普及,更是一次非正式的「學術訓練」,讓你插上「社會學的想像力」的翅膀,在生活中體會「詩意的思考」所帶來的精神快感。對於那些艱澀難耐的術語辭匯,您所要做的就是徹徹底底地「不求甚解」一迴,並且在對這些生動有趣的小故事會心一下之餘,靜靜地沉思片刻,不僅對您自身、更對您身處的社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新鮮認識。
同時,本書還配有精美的插圖,讓您在思維愉悅的同時還能更多一份視覺上的快感。
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瞭解到《關於社會學的100個故事》這本書的,當時是在一個書店的推薦榜單上看到的。我對社會學一直有一種朦朧的好感,總覺得它能夠解釋生活中很多不為人知的現象,但是又不知從何下手。這本書的齣現,就像一盞明燈,為我指明瞭方嚮。整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它不是那種枯燥的學術論文,也不是簡單的故事集,而是將社會學理論巧妙地揉閤進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敘事場景之中。我最欣賞的是作者的敘事技巧,他能夠將一些看似平常的社會現象,剝離齣其背後的深層邏輯,並用非常生動的語言講述齣來。比如,有一篇故事就深刻地剖析瞭“社會流動性”這個概念,通過一個普通人的人生軌跡,展現瞭社會階層固化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個體在這種環境下如何掙紮和突破。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則是關於“身份認同”的。作者通過一個移民傢庭的故事,細膩地刻畫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個體身份認同的復雜性和衝突。這些故事不僅提供瞭知識,更引發瞭我對自身和社會更深層次的思考。我常常在讀完一個故事後,會停下來,迴味其中的細節,並嘗試將其與我自己的生活經曆聯係起來。這本書就像一位睿智的長者,在靜靜地講述著關於我們如何成為“社會人”的故事。
评分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書,它不像市麵上很多社會學讀物那樣,上來就拋齣一堆理論,然後讓你去理解。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敘事性,用一個個真實或虛構的故事,將社會學的知識點巧妙地串聯起來。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從眾效應”的一個案例,講述瞭一個關於地鐵逃票的故事,非常生動地展示瞭在群體壓力下,個體行為是如何被潛移默化地改變的。讀到這裏,我腦海裏不禁閃過很多相似的場景,原來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行為,背後都有著如此普遍的社會心理學原理。還有一篇關於“刻闆印象”的故事,作者通過描繪一個發生在職場中的誤解,深刻地揭示瞭刻闆印象是如何阻礙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交流,並造成不公平待遇的。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流暢,沒有冗餘的學術術語,讀起來很輕鬆。而且,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能夠捕捉到人物內心的微妙情感和行為的細微之處,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勝。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讀書,更像是在經曆一場場生動的社會學實驗。這本書讓我對社會學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並且開始用一種更批判性的眼光去觀察周圍的世界。
评分說實話,一開始拿到《關於社會學的100個故事》這本書,我並沒有抱有多大的期望。我一直覺得社會學是一門高深的學科,充斥著各種抽象的理論和概念,很難與日常生活聯係起來。但這本書卻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社會學的精髓展現在我們麵前。書中收錄的每一個故事,都仿佛是作者親身經曆或者觀察到的,充滿瞭生活的氣息。比如,有一個關於“社會規範”的故事,講述瞭一個小鎮上關於“送禮”的風俗習慣,以及這種習俗是如何在人們之間形成並維係的,其中對於人們行為的微妙影響的描繪,簡直是入木三分。還有一篇關於“社會分層”的故事,作者通過對不同職業人群的描繪,生動地展現瞭社會經濟地位對個人生活的影響,讀來讓人深有感觸,甚至會反思自己所處的社會位置。這本書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它不是在“教導”你什麼,而是在“分享”和“啓發”。你會在故事中看到自己,看到周圍的人,看到我們這個社會。那些曾經睏擾你的生活中的不解,似乎都能在這些故事的脈絡中找到答案。我感覺自己好像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開始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審視我所處的世界。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充滿瞭故事感,淡雅的色彩搭配上抽象的圖案,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一直對社會學這個領域感到好奇,但又覺得它有些遙不可及,充滿瞭晦澀的理論和復雜的概念。拿到《關於社會學的100個故事》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打破瞭我之前對社會學的刻闆印象。作者並非直接灌輸知識,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生動的小故事,將抽象的社會學原理巧妙地融入其中。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群體思維”的那一部分,講述瞭一個關於誤判的經典案例,讓我深刻理解瞭信息如何在群體中傳播,以及個體在群體壓力下是如何做齣非理性選擇的。還有關於“社會資本”的故事,通過一個創業者的經曆,展現瞭人脈和信任在商業成功中的重要作用。這些故事並沒有長篇大論的理論分析,而是通過人物的對話、事件的起伏,以及細節的描繪,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背後的社會學道理。讀完這個故事,我發現原來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現象,背後都有著深刻的社會學邏輯。這本書的語言也非常樸實易懂,沒有使用過多的專業術語,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閱讀。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下一頁,看看接下來又會有怎樣的精彩故事等著我。
评分我一直覺得,理解社會就像在解一道復雜的謎題,總是充滿瞭各種各樣的未知和睏惑。直到我讀瞭《關於社會學的100個故事》,纔感覺自己離解開這道謎題更近瞭一步。《關於社會學的100個故事》這本書,顧名思義,就是用一百個故事來講解社會學。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教科書,也不是那些空洞無物的理論堆砌,而是將那些抽象的社會學概念,轉化成瞭一個個鮮活、生動、貼近生活的故事。我特彆喜歡其中一個關於“信息繭房”的故事,作者通過一個年輕人沉迷於網絡信息的故事,生動地展示瞭在算法推薦下,人們是如何被封閉在自己的信息世界裏,而逐漸失去對多元觀點的接觸。這個故事讓我警醒,也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信息獲取方式。還有一篇關於“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故事,作者通過一個關於弱肉強食的自然界比喻,巧妙地解釋瞭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思想在社會中的影響,讓我對這個曾經隻是聽過的概念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這本書的語言非常平實,卻又充滿智慧。它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能直擊人心,引人深思。讀這本書,就像是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智者聊天,他會用最簡單易懂的方式,告訴你關於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律。我感覺自己的視野因此變得更加開闊,看待問題也多瞭幾個角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