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妲莉說你一旦嘗過寫作的真滋味,就很難無憾地放棄。到底什麼是寫作的真滋味?除非親自動筆寫寫看,很難具體形容。好在娜妲莉的書寫方法適用所有人,你未必想成為作傢,但一定可以在自由書寫裏找到專屬於你自己的剎那的狂喜。』 -------詹美涓
生命是無秩序可言的。在生命旅途中,意外隨時會齣現。我們努力耕耘齣一畦井然有序的花園,之後卻開始嚮往森林,那裏的一切如此雜然無序,卻生氣勃勃、充滿能量。 我們藉著書寫來瞭解自己。寫作練習如同禪修般,可以帶你迴到心靈的荒野,讓你看見廣闊的蒼穹。我們的心宛若一個迷失的、害怕的士兵,在猛然撞見荒野心靈時,會感到驚訝不已,但它終於與自己相遇瞭。我們看到瞭自己真正的模樣,意識心與荒野心靈不再各行其是,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
繼全美風行的經典作品《心靈寫作:創造你的異想世界》之後,娜妲莉.高柏再推齣《狂野寫作》,以豐富的故事和各種練習技巧,鼓舞你走進寫作的迷人世界。
作者簡介
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
大學時迷戀文學,畢業後正逢七○年代初期的嬉皮風潮,跟朋友閤開健康食品餐廳,在做菜和閱讀間,突然體會到寫作可以從生活齣發,從此投入文字創作的世界,並於一九七四年開始靜坐、修禪,持續至今。
她經常在全美巡迴帶領寫作班課程,教過各式各樣的學生,包括嬉皮、修女、喇嘛、男同誌、大學生等,並曾擔任明尼蘇達州的校際詩人。
她認為,寫作跟修行一樣,都要學習相信自己的心,珍惜並洞察生命經驗的種種精髓,以專注、自我紀律、活潑創意和開放的態度,讓心中的迴鏇之歌,從筆端流唱而齣。 多年來,娜妲莉.高柏力行簡樸環保的生活,屋捨用迴收的啤酒罐再製為建材,並運用太陽能係統,每日晨起打坐、創作不懈。
其他著作有:創意寫作經典作品《心靈寫作─創造你的異想世界》,心靈工坊齣版。
譯者簡介
詹美涓
一九六三年生,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碩士。現為自由作傢,並在呂旭立基金會、颱中市教育局傢庭教育中心、颱中市文山社區大學帶領「心靈書寫工作坊」及「繪畫工作坊」課程。曾任職閤報讀書人版編輯、中學教師、弘光科技大學講師。作品曾獲聯閤報小說奬、聯閤文學小說新人奬、師大文學奬、耕莘文學奬等;著有小說集《移站》(遠流),譯有《長鼻子豬》(上誼)。
前言
生命是無秩序可言的,無論我們如何嘗試,終究無法使其條理井然。在生命旅途中,我們可能死去,失去一條腿,陷入熱戀,或者失手掉落一罐蘋果醬。我們在夏天辛勤耕耘齣一畦井然有序的花園,三色蓳錯落有緻地環繞著成列與成叢的劍蘭、喇叭花和龍吐珠;然後卻發現自己其實嚮往森林,那裏的一切看來如此雜然無序,卻讓我們覓得平靜。
寫作練習如同禪修,正是要帶你迴到心靈的自然狀態,那個沒有劍蘭優雅成列的心靈荒野。心靈是原始而充滿能量、生氣勃勃且飢渴的,它並不會照著我們從小養成的那種和諧有禮的思惟模式來思考。
當我完成《心靈寫作》這本書,而參加寫作班的人們也已經讀過它之後,我以為自己再也毋需贅言。我不好意思對學生說:「史提夫,這個地方你得對細節再多著墨些。」我想他一定會反駁:「知道瞭,你已經在書裏的第八章說過瞭。」我以為自己會成為多餘的人。然而閱讀有關寫作的書和實際投入進行寫作大不相同,我太天真瞭,早該想到拜讀過《西藏生死書》之後,我還是一樣害怕死亡。
隻讀一本關於寫作的書是不夠的。成為作傢是一種整體的生活方式,一種觀看、思考以及存在的方式。如同血統的傳承,作傢得將他們的所知傳遞齣去。我對禪的學習,多半是由我所師承的片桐老師(Katagiri Roshi),以現身說法的方式親自教導給我。
舉個例來說,我剛搬到明尼亞波利市時,想學習佛法。搬傢之前,我在布爾德市,也曾跟隨一位西藏上師學佛。那兒是個很大的佛學中心,依照西藏式的常規,有許多華麗繁復的儀式,我們得等上好幾個月纔能與上師見麵對談,而且還得盛裝赴會。
然而到瞭明尼亞波利,我打電話到禪修中心,詢問是否可以安排一個時間讓我和那裏的禪師會麵。電話那頭的男人說話帶著濃重的日本腔,他叫我直接過去。我意識到他就是禪師本人,立刻穿戴整齊跑去。下樓迎接我的片桐老師身穿牛仔褲,上半身則套著一件有著「Marcy School Is Purr-fect」字樣、上頭還印著一隻貓咪的綠色T恤,因為他的小兒子就讀於瑪西小學。【譯註】我和他交談瞭十分鍾,話題十分稀鬆平常。然後我離去,對這次會麵沒有留下什麼深刻印象。
約莫一個月後,有位任職於〈禪訊〉的人員打電話來,問我能否為他們的鞦季號寫篇禪師訪談,我答應瞭。訪談那天早晨,我在為該買什麼顔色的布料做窗簾的睏擾當中醒來。那是一九七八年,我纔新婚。開車到禪修中心時,窗簾的煩惱還縈繞心中,我打算在訪談之後趕到織品店去。
我把車子停在禪修中心前麵,匆忙從車子裏衝齣去,因為我已經遲到瞭幾分鍾。走到一半纔發現自己把筆記本留在車子的前座,於是又衝迴車子抓起筆記本,再跑迴禪修中心的入口,用力推開門,急忙繞過轉角,卻又猛然停住──因為我看到禪師身穿黑袍站在廚房的水槽邊,為一株粉紅色的蘭花澆水。那株蘭花是三個星期前,有人遠從夏威夷為瞭一場佛教婚禮而帶來的,那場婚禮我也齣席瞭。那株蘭花如今竟還是生意盎然。
「老師……」我驚訝地指著那株蘭花。
「是的,」他轉身微笑,我可以感覺到他全身每個細胞都在嚮我示現禪意,「隻要用心照料,它就會活上很久的時間。」
那是我和片桐老師真正關係的開始。我從片桐老師那裏學到許多事物,我學會體察自己的疏忽、傲慢與倔強,也學到瞭仁慈與悲憫。我並不是在批評與贊美中學會這些,禪師兩者都不用。他與他的生活同在,而且耐心且恆久地等待我也變得和我的生活同在,然後覺醒。
作傢與禪學大師一樣,無法以教學的方式養成。我們可以跟著一位作傢上課,但這並不足夠。在課堂上,我們無法明白一個作傢如何將他的日常生活或夢化為寫作的靈感。我們在課堂上學習什麼是敘事體,卻無法瞭解如何寫齣來。A不指嚮B,我們做不到那種神風特攻隊式的跳躍。所以寫作永遠在另一端,那一端是書架上的小說或是教室黑闆上的討論,而我們在這一端,坐在我們的位子上。我知道很多人想成為作傢想到心痛,卻不知如何開始。那裏橫亙著一個如同開放性傷口般的巨大鴻溝。
一位在聖塔菲極為成功的律師決定成為作傢,他辭去工作,第二個星期就開始寫一部小說,果斷地開始他的第一頁。在此之前,他除瞭法律訴狀外沒寫過一個字。他以為他的律師心靈適用於他的創意寫作,但他辦不到。兩年之後,他還在掙紮。我對他說:「布魯斯,你得用不同的眼光看這個世界,用不同的方式行走其間,你已經邁嚮不一樣的路途,不能再穿著你的三件式西裝跳進寫作的池子裏遊泳,你需要不一樣的行頭。」
某日午後,傑齣的美國南方小說傢賽西兒.道金斯(Cecil Dawkins),在讀過《心靈寫作》的初版之後,以她那特殊的緩慢慵懶音調對我說:「娜—妲—莉,妳知道為什麼這本書會成功嗎?因為讀完這本書之後,你會更瞭解作者,那就是所有讀者想要的,」她點著頭:「更瞭解作者,即使那是一部小說,他們也渴望從中認識作者。」
人類是如此孤獨,因此我們想與作者産生連結,並弄清楚那對寫作的意義。「你如何活?你在想什麼?」我們這樣詢問作者,我們都在尋找暗示、故事與實例。
希望藉著分享我的所做所為,可以幫助我的讀者在寫作的路上前進。
【譯註】Purrfect應為Perfect之諧音,Purr是貓叫聲。Marcy School是位於明尼亞波利的一所另類學校。
《狂野寫作》這個書名,我個人覺得非常有吸引力。它不像很多市麵上那些寫著“如何寫好小說”、“如何成為暢銷作傢”的工具書,反而給人一種更自由、更原始的感覺。我一直覺得,寫作中最寶貴的就是那種不受約束的創造力,而“狂野”這個詞,恰恰捕捉到瞭這種精髓。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看到寫作的更多可能性,也許裏麵會有一些不尋常的寫作方法,或者一些能夠顛覆我固有思維的觀點。我期待它能帶給我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重新認識寫作這件事,並從中獲得靈感,敢於去嘗試那些我以前從未想過的寫作方式。
评分《狂野寫作》這個書名一齣來,就讓人眼睛一亮!那種不受拘束、天馬行空的自由感,仿佛一股清流,瞬間就吸引瞭我。我一直很喜歡那些能打破常規、勇於嘗試新事物的作品,而“狂野”這個詞,恰恰就傳達瞭這種精神。不知道書裏麵會是怎樣一種創作的狂歡,是文字的奔放,還是故事的野性?總之,光是書名就足以讓我充滿好奇,期待著它能夠帶給我一次意想不到的閱讀體驗。我腦海中浮現齣許多畫麵,可能是充滿激情的文字,可能是顛覆想象的情節,也可能是作者對創作本身那種不羈的熱愛。希望這本書能真的讓我感受到一種“狂野”的力量,讓我對寫作這件事,對創作這件事情,有瞭全新的認識和啓發。
评分哇,看到《狂野寫作》的書名,我腦海裏立刻跳齣好多畫麵。這名字本身就很有畫麵感,感覺像是要衝破什麼東西,或者是在一個很開放的空間裏自由創作。我猜這本書應該不會是什麼循規蹈矩的寫作指導書,更不會是那些教你如何寫齣“暢銷書”的攻略。它更像是一種精神上的召喚,一種對寫作狀態的描繪,或者是一種對創意火花的捕捉。我特彆好奇它會如何定義“狂野”,是題材上的不設限,還是錶達方式上的大膽突破?會不會裏麵有很多作者在創作過程中的真實心聲,那些掙紮、那些靈感迸發、那些不為人知的努力?我期待它能給我帶來一些思考,關於寫作的本質,關於如何釋放自己的創造力,而不是被條條框框所束縛。
评分“狂野寫作”,光聽這名字就讓人覺得充滿瞭張力!就像是聽到瞭一陣鼓點,一下子就把人的情緒給調動起來瞭。我猜這本書應該不會是那種一本正經的學術論著,或者死闆的教科書。它更像是一種邀請,邀請讀者一起進入一個自由奔放的創作世界。我不知道裏麵具體會有什麼內容,但我已經開始想象,也許是作者分享瞭他/她自己那些充滿野性、不拘一格的創作經曆,也許是裏麵有很多激發人想象力的寫作練習,也許是探討如何找到自己內心最真實、最原始的創作衝動。總之,這個書名讓我覺得它充滿瞭生命力,充滿瞭無限的可能性,讓我迫不及待想翻開它。
评分《狂野寫作》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帶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在現在這個什麼都追求效率、追求“標準答案”的時代,能有這樣一本鼓勵“狂野”的書,我覺得非常難得。我本身就很喜歡那些挑戰傳統、敢於另闢蹊徑的作品。這本書會不會是在探討一種不受限製的寫作方式?會不會介紹一些非常有創意、甚至有點“瘋狂”的寫作技巧?又或者,它是在分享一些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如何剋服內心的束縛,找到自己獨特的“狂野”聲音的故事?我希望它能夠激發我內心深處的寫作潛能,讓我不再害怕犯錯,勇於嘗試各種不同的錶達方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