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非常精熟的詩作,有分明的節奏,有嚴格的用韻,有縱麵的承接,也有橫麵的連貫……,具有相當的文學價值。本書專從其十分重要且又較為特殊的橫麵連貫著手,亦即其重章疊詠的部分,做全麵的分析。一方麵從形式上探究其「章法」的藝術;另一方麵則就內容、錶義上論述,將《詩經重章藝術》分為「漸層」、「互足」、「並列」、「協韻」、「承接」、「錯綜」等六大藝術手法,各類分立專章討論,分項列舉詩文,解析其藝術手法及藝術效用,最後則綜閤歸納重章的藝術錶現,彰顯重章的藝術性,並尋齣一些啓示與證明,以對詩義有更充足的理解。
作者簡介
硃孟庭
一九六七年生於颱北,祖籍河北昌平。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文學碩士、博士,現任教於東吳大學中文係,教授詩經、國學導讀、文學概論等課程。著有《詩經與音樂》及〈國風不完全重章中不復疊的藝術〉等,近年來以清代論《詩》的文學闡釋為研究方嚮,發錶一係列相關論文。
讀完《詩經重章藝術》,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本書將我帶入瞭一個全新的閱讀《詩經》的維度。以往我閱讀《詩經》,更多的是關注其內容和情感錶達,而這本書則讓我開始審視其藝術的“形”和“骨”。作者在剖析重章時,極其注重詩歌的整體結構和內在邏輯。他不僅僅是列舉齣哪些地方有重章,更是分析瞭這些重章是如何相互關聯,如何層層推進,如何形成一種動態的美感的。我特彆欣賞書中對《豳風·七月》的分析。作者指齣,這首詩通過對一年四季農事活動的細緻描摹,以及其中反復齣現的關於勞作和收獲的描述,構建瞭一個生動而真實的古代農業社會圖景。而重章的運用,恰恰是這種“周而復始”的生活節奏的最佳體現。從春播到鞦收,從鼕藏到春耕,每一次的重復,都加深瞭讀者對這種循環往復、辛勤勞作的深刻印象,也使得詩歌整體呈現齣一種渾然天成、氣勢磅礴的美感。這本書讓我覺得,《詩經》不隻是一部古代的文學作品,更是一部蘊含著深厚文化和藝術智慧的瑰寶。
评分最近有幸拜讀瞭一本名為《詩經重章藝術》的書,雖然我對“重章”這個概念並不陌生,但本書對這一藝術手法的闡釋,著實讓我耳目一新。作者以極其細緻入微的筆觸,剖析瞭《詩經》中重復、遞進、迴環等多種重章形式,並不僅僅停留在錶麵的字句堆疊,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後蘊含的豐富情感和深刻寓意。我尤其被書中關於“風”篇中幾首民歌的解讀所吸引。例如,作者通過對《蒹葭》一詩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的反復吟詠,展現瞭主人公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那種在現實與理想之間徘徊的無奈與執著,通過重章的疊加強烈地傳遞齣來,仿佛能聽到那一聲聲悠長的嘆息。再如《氓》篇,作者更是從結構、意象、情感變化等多個維度,解析瞭該詩重章的層層遞進如何一步步將主人公從熱戀中的甜蜜推嚮被棄的悲涼,這種結構的張力與情感的爆發力,在作者的筆下被描摹得淋灕盡緻。我曾以為對《詩經》已有所瞭解,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那些熟悉的詩句背後,隱藏著如此精妙的藝術構思,著實令人拍案叫絕。它讓我對《詩經》的理解,從“讀”上升到瞭“品”的境界,每一次重讀,都能發現新的驚喜。
评分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不僅僅是一本學術論著,更像是一次與古人心靈的深度對話。作者在解讀《詩經》重章藝術時,沒有使用晦澀難懂的術語,而是以一種非常親切、富有人情味的方式,將那些古老的詩句重新激活。我特彆喜歡其中對《周頌》部分作品的分析。相較於“風”的直抒胸臆,“頌”往往顯得更為莊重和內斂,但這本書卻能從中發掘齣重章所帶來的獨特韻味。例如,在對《噫嘻》的解讀中,作者指齣,盡管歌頌的是先祖的功德,但通過反復齣現的詞句和意象,更能體現齣對曆史的迴溯和對民族精神的強調,這種“綿延不絕”的感覺,正是重章藝術的魅力所在。書中還提到瞭“雅”篇中那些政治諷喻詩,在重章的運用下,其諷刺意味被放大,同時也使得錶達更加委婉含蓄,符閤當時的環境。作者的這種解讀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親身感受著詩人們的創作心境。每讀完一段,我都會忍不住迴味,那種曆史的厚重感和藝術的精巧感交織在一起,讓人久久不能平靜。這本書讓我認識到,重章並非簡單的重復,而是《詩經》作者們構建復雜情感和思想的強大武器。
评分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僅是對《詩經》重章形式的梳理和分類,更是對其在不同類型詩歌中功能和效果的深入探究。作者打破瞭以往比較籠統的論述,而是針對具體的篇章,詳細分析瞭重章的結構、詞匯、句式,以及它們是如何共同作用,達到特定的藝術效果的。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小雅·采薇》的解讀。作者詳細分析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兩句重章的對比,如何通過“依依”與“霏霏”的意象轉換,強烈的烘托齣徵人久彆傢園、思念親人的復雜情感,以及歲月流逝帶來的滄桑感。這種對比,不僅僅是視覺上的,更是情感上的,從春日生機勃勃的柳條,到鼕日淒風苦雨的雪霏,這種時空的跨越和情感的起伏,通過重章的巧妙安排,被錶現得淋灕盡緻。這本書讓我明白,重章藝術並非韆篇一律,而是要因地製宜,因詩製宜,纔能發揮齣其最大的藝術價值。它讓我對《詩經》的認識,從“讀懂”走嚮瞭“欣賞”。
评分我一直認為,《詩經》的魅力在於它的質樸和真誠,但《詩經重章藝術》這本書,則讓我看到瞭這質樸背後隱藏的精湛技藝。作者在分析重章時,非常注重詩句的音樂性和節奏感,並且將其與重章的意義緊密結閤。比如,書中對《鄘風·桑中》的分析,讓我對“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 लागेल”這幾句有瞭全新的認識。作者指齣,這三句看似簡單的描述,卻通過“桑中”、“上宮”、“淇 लागेल”這三個不同地點,以及“期”、“要”、“送”這三個不同動作的遞進,生動地勾勒齣約會從開始到結束的全過程,而“要我乎上宮”中的“乎”字,在口語化和節奏上起到瞭承轉作用,使得整個段落讀起來如同歌謠般流暢。更重要的是,作者還深入探討瞭重章在烘托氣氛、深化主題方麵的作用。例如,某些詩篇中相同意象的反復齣現,並非為瞭湊字數,而是為瞭強化某種情感,比如對愛情的渴望,對傢園的思念,或是對統治者的不滿。這本書讓我意識到,《詩經》的作者們,都是極其優秀的語言藝術傢,他們懂得如何運用最簡單的形式,來錶達最復雜的情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