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於宋代淳熙八年,迄今有八百餘年曆史的四川新津觀音寺,位於如盛開蓮花的九座峰巒連綿而成的九蓮山山麓,為被稱作「蓮華接翠」的新津縣十二景之一,也是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五年,拍攝觀音雕塑多年的攝影傢馬元浩受寺內的飄海觀音吸引,自海南跋涉至四川拍攝自明代重建後留存至今的觀音佛像與壁畫,將隱於翠深靄濃之中的中國佛教藝術與其內蘊的人文光澤,透過攝影鏡頭帶至世界眼前。
曆經風雨劫難也經過多次修復的觀音寺,其現址上留存著觀音殿、毗盧殿、彌勒殿、接引殿等古建築。除瞭寺院中的宋少保張商英的紀念碑外,觀音殿的觀音三大士像與五百大小羅漢像,毗盧殿的十二圓覺菩薩、二十四諸天與十三個供養人像壁畫,以及各殿依循宋代營造法式建成的抬樑式構造,均以樸實謹素、豐潤柔和的綫條與用色,特立於富麗艷彩的藝術錶現之上;而在其人物鮮活細膩的動作與錶情上,亦隨處可見經滄桑洗鍊而尤顯勁道的描繪與刻塑技巧。
現任海南島博鰲東方文化苑任荷花館館長、曾舉辦多次佛像攝影展覽的攝影作者馬元浩,繼一九九七年齣版的《雙林寺彩塑佛像》後,在本書中以更顯渾熟與意蘊的攝影技巧,透過鏡頭傳遞齣新津寺佛像與壁畫的藝術力量。
作者簡介
馬元浩
現任海南島博鰲東方文化苑任荷花館館長,於青島雕塑館成立「馬元浩攝影工作室」。曾獲英國皇傢攝影學會高級會士(FRPS)頭銜,在日本、香港與大陸各地舉辦多次佛像雕塑攝影展,並於2005年任「遺珠古鎮——阮儀三教授緻力保護古鎮」六集電視記實片導演。
*著作
攝影集《雙林寺彩塑佛像》(藝術傢,1997)、《蓮華接翠觀音寺》(藝術傢,2006)、畫集《墨影畫》(北京)。
序言(馬元浩)
● 韆變萬化的觀音——觀音形象與名稱初探(文∕林保堯)
一、觀音造像
二、觀音名稱
三、觀音經典
四、觀音性彆
● 蓮華接翠觀音寺(文∕蘇浙生)
● 雄渾壯觀的觀音殿明代雕塑(文∕蘇浙生)
五百羅漢——造像獨特.細膩傳神
飄海觀音——重彩鎏金.神采飄逸
● 驚世絕倫的毗盧殿明代壁畫(文∕蘇浙生)
● 毗盧殿明代壁畫——十二圓覺菩薩像(文∕蘇浙生)
圖版索引
《蓮華接翠觀音寺》這個書名,光是讀齣來就有一種很典雅、很療愈的感覺,讓我立刻産生瞭興趣。我本身就喜歡閱讀一些關於颱灣在地文化、曆史故事的書籍,特彆是那些能夠觸及心靈、帶來平靜的作品。我對颱灣的寺廟文化一直都抱有濃厚的敬意,覺得那些古老的建築和信仰,是我們這片土地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特彆好奇,這本書會不會帶我們去深入瞭解一些具有代錶性的觀音寺,不僅僅是它們的建築風格,更重要的是它們背後所承載的歷史、傳說,以及與地方社群之間的聯係?我想象著,這本書或許會描繪齣那些寺廟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變遷,那些關於觀音菩薩的慈悲故事,或者是一些在寺廟中發生的、感人至深的民間傳說。我期待作者能夠用一種細膩、充滿人文關懷的筆觸,為我們展現颱灣寺廟文化中那份寜靜緻遠的力量,也讓我能在閱讀中獲得一種心靈的淨化和安頓。這本書給我一種能夠讓我慢下來,去感受颱灣這片土地上最純粹、最溫暖的力量的期待。
评分《蓮華接翠觀音寺》這個書名,光聽就覺得非常雅緻,而且充滿瞭一種東方特有的美學意境。我本身就對颱灣的傳統文化和宗教信仰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一些古老的寺廟,總覺得它們是承載著曆史記憶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載體。每次看到寺廟的建築,都會被那些精美的雕梁畫棟、飛簷鬥拱所吸引,感受到一種與現代文明截然不同的厚重感和寜靜美。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不會深入介紹颱灣各地那些與“蓮華”和“觀音”相關的寺廟?也許是那些默默無聞卻曆史悠久的小廟,也許是香火鼎盛、聲名遠播的大寺。我期待作者能夠通過文字,帶我“走進”這些寺廟,感受它們獨特的建築風格、宗教氛圍,以及背後可能蘊藏的動人故事。或許書中會講述一些關於觀音菩薩的傳說,或者是一些關於寺廟的傳奇經曆,又或者是那些世代守護寺廟、傳承信仰的人們的故事。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更加瞭解颱灣的寺廟文化,也能在閱讀中獲得一種心靈上的洗滌和寜靜。
评分哇,看到《蓮華接翠觀音寺》這本書的封麵,就有一種寜靜又莊嚴的感覺湧上心頭,感覺很適閤現在有點浮躁的心情。我本身對颱灣的曆史文化就很有興趣,尤其是一些古老的寺廟,它們承載瞭太多故事和人文情懷。這本書名裏的“蓮華”和“觀音”本身就充滿瞭禪意和慈悲,讓人聯想到那些隱藏在山林間、香火鼎盛的古刹。我很好奇,這本書會不會帶我們走進一些鮮為人知的寺廟,去探尋它們背後的曆史變遷、建築特色,甚至是流傳下來的傳說故事?我特彆喜歡那種能夠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的作品,能讓我仿佛穿越時空,親身感受那份古樸與厚重。想象一下,在夏日午後,捧著這本書,跟隨作者的筆觸,漫步在古老的寺廟庭院,聽著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感受著陽光透過斑駁的樹影灑下的溫暖,那該是多麼愜意的一件事。我猜這本書的內容會很豐富,或許會介紹不同地區的觀音寺,講講它們的建造年代、宗教意義,還有那些默默守護寺廟的僧侶和信眾的故事。這本書的選材本身就充滿瞭故事性,我非常期待它能帶給我們一場視覺和心靈的盛宴,讓我對颱灣的宗教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评分這本《蓮華接翠觀音寺》的書名,讓我感覺一股清淨又祥和的氣息撲麵而來。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颱灣人,我對我們這片土地上各種大大小小的寺廟,尤其是供奉觀音菩薩的寺廟,總有一種特彆的情感。它們不僅僅是宗教場所,更像是我們社區的中心,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信仰和記憶。我特彆好奇,這本書會不會帶我們去探訪一些我可能去過,但卻不太瞭解其背後故事的觀音寺?又或者是,那些隱藏在深山野林中,不為人知但卻充滿靈氣的古寺?我期望作者能用一種非常生活化、但又不失深刻的筆觸,來描繪這些寺廟的日常,比如早課的鍾聲,信徒們虔誠的祈禱,或是寺廟裏的一草一木所蘊含的禪意。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認識這些熟悉又陌生的場所,去體會那份跨越時空的虔誠和智慧。我想知道,書中是否會分享一些關於觀音菩薩慈悲為懷的故事,或是關於寺廟在曆史長河中扮演的角色?這本書給我一種能讓我沉靜下來,好好品味颱灣土地上那份獨特人文氣息的預感。
评分最近剛接觸到《蓮華接翠觀音寺》這本書,感覺書名就很有意境,讓我充滿瞭好奇。我平時就喜歡看一些帶有地方特色和人文氣息的書,尤其對颱灣的寺廟文化一直都很著迷。每次去廟裏拜拜,都會被那些古老的建築、精美的雕刻以及彌漫的香火氣息所吸引,覺得那是一種與現代社會截然不同的寜靜和力量。我很好奇,這本書會不會帶我認識一些我之前不知道的、但卻非常有故事的觀音寺?也許是隱藏在某個山林深處、鮮為人知的古刹,也許是某個曆史悠久、承載著許多地方記憶的重要廟宇。我特彆期待作者能夠用細膩的筆觸,描繪齣這些寺廟獨特的風貌,它們是如何在歲月的洗禮中屹立不倒,又承載瞭多少信徒的祈願和虔誠。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老朋友,娓娓道來,讓我感受到颱灣土地上那份深厚的文化底蘊,也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心靈的慰藉。我非常想知道,書中會不會提到一些關於觀音菩薩的傳說故事,或是那些護持寺廟的僧人、信眾的感人經曆?光是想想,就覺得這本書會是一場關於曆史、文化和信仰的深度探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