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

魯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
做夢的人是幸福的;
倘沒有看出可走的路,
最要緊的是不要去驚醒他。
假使尋不出路,我們所要的倒是夢。

  走進咸亨酒店,〈孔乙己〉下五去四的撥指計算他的科舉功名。不過〈一件小事〉,車夫高尚的品格竟使知識分子自愧不如。一心追求婚戀自由,卻只能在現實經濟壓迫下〈傷逝〉隕命的戀人。眾神歆享了牲醴與香煙,卻不能帶給祥林嫂無限的〈祝福〉……

  在閱讀文本的同時,何妨以〈拿來主義〉的思維,辯證二十世紀初中西文化的撞擊;翻開〈狂人日記〉,靜音聆聽魯迅振臂疾呼的字字吶喊。

作品特色

  魯迅是新文學運動後第一位白話小說作家,他的〈狂人日記〉是新文學史上首篇白話小說,〈阿Q正傳〉則是享譽最高的作品。他的小說取材於病態社會不幸的人們,主要針對傳統文化積習與當時社會的種種弊病而發,批判意識強烈,剖析人性深刻而動人,辛辣的筆觸時帶幽默,沉痛的控訴中卻流露出深深的哀憫與同情。除了小說外,魯迅還兼擅隨筆雜文及散文詩。著有小說集《吶喊》、《徬徨》與散文詩集《野草》等多種,今人將其作品編為《魯迅全集》。

代表作

  〈阿Q正傳〉、〈狂人日記〉、〈孔乙己〉、〈拿來主義〉等

名句

  我的取材,多採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我怎麼做起小說來〉)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自嘲詩〉)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 「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吶喊》自序〉)

重要事蹟

  • 1881年9月25日出生於浙江省紹興縣。原名樟壽,字豫山,後改名樹人,字豫才。有周作人及周建人二個弟弟。
  • 12歲時,入三味書屋讀書。13歲那年秋天,祖父因科場案入獄。
  • 14歲,冬,父親病重,魯迅常出入當舖和藥店。家道中落,飽受人間冷暖。翌年10月,父親病逝,享年三十七歲。
  • 1902年4月,22歲,入東京弘文書院學習日語。
  • 1906年1月,26歲,在觀看一部反映日俄戰爭的幻燈片時深受刺激,於是決定棄醫從文,希望能夠透過文藝來改造中國的國民精神。
  • 夏秋間,奉母命回紹興與朱安女士結婚。婚後即返東京。
  • 1918年,38歲,小說〈狂人日記〉寫成,發表於5月15日《新青年》月刊四卷五期。此時開始使用筆名「魯迅」。
  • 1927年魯迅在廣州開始與許廣平(1898—1968)同居。1929年,兒子周海嬰在上海出世。
  •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

    作者簡介

      范銘如,一九六四年生,臺灣嘉義人。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學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文學研究所博士,曾任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女性文學研究室主持人、臺北大學中文系主任、現任臺北大學中文系教授。研究專長為現當代小說、女性文學、當代文學批評理論。著有《眾?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像一盒巧克力--當代文學文化評論》。編有《大頭崁仔的布袋戲》、《挑撥新趨勢》、《島嶼妏聲》、《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

  •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