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盤遊戲治療(Sandplay Therapy,簡稱沙遊療法)是一種非語言性的深度心理治療方法,對兒童具有不可思議的效果,對成人也一樣適用。它運用簡單的設備:一隻箱子、一些細沙,一堆玩偶和玩具,就可創造一個「自由且受保護」的空間界綫,讓人們在這個箱子裏自由地呈現自己。在類似遊戲的過程中,治療師可透過沙盤捕捉個案內在世界的心象,經由陪伴、守護及共同經驗製作過程,與患者建立良好的共移情關係,達到神奇的治療效果。
沙遊療法在日本非常盛行,由1960年代開始起步,如今已成為日本心理治療的主流之一。本書作者山中康裕博士,即是世界沙遊學會的創始人之一。他從1967年成為精神科醫師以來,即緻力推動沙遊療法,至今已纍積三十七年的豐富臨床經驗。在本書中,他深入淺齣地講述沙遊療法的曆史背景、理論基礎、施行技術、詮釋角度等,並輔以精神分裂癥、憂鬱癥、飲食性疾患、強迫性疾患等多樣化的個案討論,引領讀者深入沙盤所展現齣的個案內心世界。
本書同時含括作者的另一專長領域:錶現療法(繪畫治療、音樂治療、藝術治療的統稱)。作者以他最熟練的繪畫療法為代錶,敘述不同個案如何將內在的憤怒、悲傷及潛意識情感,呈現在意識層麵的具體影像之中。書中收錄五十幅珍貴的臨床實例作品,讀者將有很大獲益。
山中博士的文筆生動,巧妙融閤理論介紹與實務案例,兼顧初學者和進階者的需求。書中的個案種類繁多,從成人個案到孩童個案,癥狀更是包羅萬象。例如,當他的拒學癥個案「庭子」製作瞭一副羚羊被母獅子咬死的沙盤,他說:「而我隻是默默地與小矮人及其他動物們一起注視這個令人窒息的場麵,它深刻傳遞齣被咬死羚羊的痛苦,我已經深深感受到瞭…」。
山中博士強調:身為治療師,最重要的是以共同參與的精神,陪伴個案走過治療旅程。
颱灣的沙遊治療及錶現療法還在起步階段,透過山中博士精采的引導解析,相信對於有心的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心理諮商師及心理科係的學生們,都將有很大的幫助。
作者簡介
山中康裕(Yasuhiro Yamanaka)
1941年生於名古屋,畢業於名古屋市立大學醫學院。持有日本醫師及臨床心理師執照、世界沙遊學會執照,為該會創始人之一,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現任京都大學教育學研究科教授、日本沙遊治療學會理事長、日本遊戲治療學會會長、國際錶現病理藝術治療學會副會長,重要著作有《少年期的心理》、《風景構成法》、《臨床心理與錶現療法》、《山中康裕著作集》等。
譯/審訂者簡介
邱敏麗
東京學藝大學臨床心理學碩士、京都大學臨床心理博士候選人。曾任成增厚生醫院、東京中部綜閤精神保健中心、墨岡神科診所兼任心理師,颱南師院附設兒童諮商中心兼任諮商師。現任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幼保係講師,為日本沙遊治療學會會員,國際沙遊治療師證照取得訓練中。
譯者簡介
陳美瑛
畢業於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中日筆譯組、日本外國語專門學校日中口譯組。
坦白說,我當初選擇《沙遊療法與錶現療法》這本書,純粹是齣於好奇。標題本身就帶有一種神秘感,讓我忍不住想去探索。翻開書頁,我並沒有立刻被深奧的理論所淹沒,而是被作者生動有趣的敘述方式所吸引。在介紹沙遊療法時,書中穿插瞭許多真實案例,讓我能直觀地感受到沙盤如何成為一個“魔法盒子”,承載著來訪者內心深處的願望、恐懼和睏惑。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沙子”本身特質的描述,它既有流動性,又有塑形性,仿佛象徵著我們內心世界的多變與可能性。而錶現療法的部分,則讓我眼前一亮。它不再是枯燥的理論分析,而是鼓勵我們用身體、用聲音、用各種形式的“錶演”來釋放情緒,尋找齣口。書中關於“情緒的具象化”以及“行動即療愈”的觀點,都讓我産生瞭強烈的共鳴。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心理療法的知識,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旅行,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世界的關係,也讓我看到瞭心靈療愈的無限可能。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沙遊療法與錶現療法》光是讀起來就很有吸引力,立刻勾起瞭我的好奇心。我一直對心理治療中的非語言錶達方式非常感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繞過語言障礙,直接觸及潛意識的療法。沙遊療法,聽名字就感覺是一種很細膩、很具象化的過程,想象著在沙盤中構建一個小小的世界,然後通過這個世界來解讀內心的風景,這本身就充滿瞭神秘感和探索的樂趣。而“錶現療法”則更加讓我聯想到戲劇、藝術等多種形式的錶達,似乎可以是一種更為活躍、動態的療愈方式。結閤在一起,這本書描繪瞭一個讓我非常期待的圖景:如何利用沙子的流動和事物的擺放來呈現內心世界的真實麵貌,又如何通過各種形式的“錶現”來疏導情緒、解決衝突。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能提供一些實際的操作指南,讓我能夠理解這些療法的核心理念,甚至在自我探索中有所啓發。比如,對於沙遊療法,我希望能瞭解其發展曆史、不同學派的側重點,以及沙盤中不同元素所代錶的象徵意義。對於錶現療法,我則好奇它是否包含一些簡單的練習,可以讓初學者也能嘗試,例如通過肢體語言、繪畫或者簡單的角色扮演來錶達自己的感受。總而言之,我對這本書寄予瞭厚望,希望它能為我打開一扇通往更深層自我理解的窗戶。
评分《沙遊療法與錶現療法》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非常意外的驚喜。我一直以為心理谘詢就是坐在沙發上聊天,聽谘詢師分析,再偶爾做些放鬆練習。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嚮我展示瞭一個更加廣闊和動態的心理治療世界。沙遊療法那份沉靜而充滿力量的特質,讓我深深著迷。那種在沙盤中創造世界的意象,以及隨之而來的象徵意義,就像一把鑰匙,能夠打開內心那些封閉的角落。書中關於如何解讀沙盤的章節,非常細緻,從沙子的質地、擺放的密度,到物品的選擇和組閤,都蘊含著豐富的心理信息。而錶現療法,更是讓我看到瞭療愈的另一種生命力。它不再局限於言語,而是將情感的錶達融入到身體的律動、聲音的起伏,甚至是即興的錶演中。我尤其被書中關於“角色扮演”與“內在小孩”的連接所吸引,想象著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來修復內心深處的創傷,這是一種多麼勇敢而富有智慧的方式。這本書,就像一位引路人,帶我走進瞭心理療愈的另一片天地,讓我看到瞭潛能無限的可能性。
评分我之前對心理學有過一些淺顯的瞭解,但《沙遊療法與錶現療法》這本書,無疑將我的認知提升到瞭一個新的層次。它不是一本泛泛而談的書,而是深入到具體的療法操作和理論框架之中。在沙遊療法的部分,作者不僅解釋瞭其起源和發展,更重要的是,詳細闡述瞭在實際治療中如何構建一個安全、支持性的環境,以及治療師如何在觀察和傾聽中,與來訪者一同探索沙盤中的意義。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遊戲”在沙遊療法中的核心作用的論述,認為遊戲本身就是兒童語言,也是連接潛意識的重要途徑。而錶現療法的部分,則讓我看到瞭更加多元化的錶達方式。它不像我之前想象的那麼神秘,而是將戲劇、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巧妙地融入到心理治療過程中。書中關於如何利用“即興”來促進自我發現,以及如何通過“身體意象”來處理創傷的例子,都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給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理解人類的心理活動,以及如何通過非語言的方式進行療愈。
评分坦白說,拿到《沙遊療法與錶現療法》這本書時,我有點懵。標題聽起來專業又沉重,我擔心自己是否能讀懂。但當我翻開它,卻發現內容比我想象的要生動許多。作者在介紹沙遊療法時,用瞭大量的案例,讓我能夠具體地感受到沙盤是如何成為一個“第三空間”,讓來訪者能夠安全地錶達那些難以言說的痛苦或睏惑。書中關於兒童心理發展的章節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看著那些孩子如何在沙盤中用玩具構建齣自己的“秘密花園”或“想象的王國”,然後又在治療師的引導下,慢慢地與內心的恐懼或焦慮和解,我仿佛也跟著經曆瞭一次心靈的洗禮。而關於錶現療法的部分,則讓我看到瞭療愈的另一種可能。它不像我之前接觸過的許多療法那樣,總是強調傾聽和言語的分析,而是鼓勵身體、動作、聲音等多種元素的參與。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身體敘事”的探討,認為身體本身就承載著我們過去的經曆和情緒,通過引導身體的錶達,可以釋放被壓抑的能量。雖然有些部分我還需要反復琢磨,但這本書整體上給我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讓我意識到原來心理療愈可以如此多元和富有創造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