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整體綜論篇
1 颱灣戰後初期的政權轉替與法律體係的承接(1945-1949)∕5
2 近代西方法對颱灣華人的影響∕113
3 中華民國法體製的颱灣化∕149
4 變遷中的颱灣人民法律觀∕195
貳、個案研究篇
5 論颱灣法律史在司法實務上的運作∕219
6 從日本公文書館史料探究日治颱灣立法權運作實況∕263
7 重現颱灣第一座法學專業圖書館:颱灣高等法院舊藏法律資料簡介∕295
8 颱大法律係幾歲瞭∕307
9 中國國民黨的接收「日産」為「黨産」∕317
索引
序言
在上一本論文集宣告「颱灣法律史的建立」之後,從一九九七年到二○○一年,已陸續就近代颱灣法律的斷裂性與連續性,發錶不少文章。按颱灣於日治時期(1895-1945)與國治時期(1945-2000)的法律規範,分屬兩個不同的國傢法體製(法秩序),堪稱存在著「斷裂」現象。高階執法人員之分彆來自日本與中國,更加深其斷裂性。然而,日治與國治兩法製,同樣源自近代西方,特彆是德國法學,使得法規範的實質內容,經常屬於「連續」的。尤其是原受日本統治的族群,仍佔颱灣人口的絕大多數,故其於日治時期所形成的法律生活模式,仍是整個法律社會的主流,而呈現連續性。本書的九篇論文,剛好都是環繞著這個共同的關懷,來探討各項議題。
「颱灣戰後初期的政權轉替與法律體係的承接(1945 -1949)」,係本於筆者對前後兩個法律體係既有的背景知識,直接針對前述的「斷裂與連續」,所做的較為細緻的論述,實為本書立論的基礎。「近代西方法對颱灣華人的影響」,則從實質內容具連續性的兩套「近代式」法體製齣發,觀察其如何共同地改造颱灣華人(福佬、客傢、外省等族群)的憲法、以及民商事法律生活。「中華民國法體製的颱灣化」,敘述導緻法規範形式上斷裂、原本在颱灣社會沒有「根」的中華民國法體製,一步一步嚮颱灣社會靠攏的過程。「變遷中的颱灣人民法律觀」,試圖說明颱灣在上述兩個「斷裂」和兩個「連續」的衝擊底下,一般人民正麵臨兩種法律價值觀的相互拉扯。
在個案分析部份,「論颱灣法律史在司法實務上的運作」,主要在處理因兩個國傢法的形式上斷裂,所引發的司法實務上睏擾。「從日本公文書館史料探究日治颱灣立法權運作實況」,專就颱灣第一個近代國傢法體製,討論其實際上由哪些機關決定颱灣的立法事項。在「重現颱灣第一座法學專業圖書館:颱灣高等法院舊藏法律資料簡介」中,之所以用「重現」一詞,即因後一個國傢法體製,一直漠視與前一個國傢法體製有關的研究,直到最近方有改變。「颱大法律係幾歲瞭?」之所以有疑惑,也與國民黨政權嚮來貶抑日本政權的在颱統治有關。而『中國國民黨的接收「日産」為「黨産」』,卻恰好揭露國民黨政權,竟趁「國傢法斷裂」之際,劫取颱灣人民的財産。
2002年1月1日結束在美國半年的進修,搭機返國,於飛臨颱灣上空時,曾寫下這段話:「不論世局怎樣演變,颱灣島上永遠有一群可愛的人,守著這塊土地,守著他們的生活方式。」的確,今天住在颱灣的人們,不管是在何時、來自何地,都有責任讓颱灣的下一代,在一個不虞「法的斷裂」的環境下,得以自主、連續地調整其法規範,以因應不同時代的挑戰與需求。
本書的完成,要感謝一路伴我成長的師長和學生們。雖然我沒寫齣您們的名字,但我們就是有那種默契,不是嗎?
《颱灣法的斷裂與連續》這個名字,讓我覺得這本書一定是在探討一些深層次的議題,而不僅僅是停留在法律條文的錶麵。我腦海中浮現的,是颱灣在近代曆史中,不同文化、不同政治體係碰撞、融閤的過程,而法律無疑是這個過程的核心載體之一。我好奇,作者會如何去梳理和呈現這種“斷裂”與“連續”?是沿著時間軸,從清朝末年一直講到當下?還是會聚焦於某些關鍵的法律領域,比如憲政體製的演變,或者民事權利的保障?我猜想,書中可能會探討,在法律移植和本土化過程中,颱灣是如何在接收外來法治經驗的同時,又努力建構齣具有自身特色的法律體係的。“斷裂”可能體現在某些製度的引入和廢止,而“連續”則可能體現在某些根本性的法律精神的傳承。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新的視角,讓我能夠從更宏觀的層麵,理解颱灣法律的獨特性,以及它在亞洲乃至世界法律體係中的位置。這本書如果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為什麼颱灣的法律呈現齣今天的樣貌,那我就覺得學到瞭很多。
评分《颱灣法的斷裂與連續》這個書名,讓我立刻聯想到颱灣這個島嶼本身所承載的豐富而復雜的曆史。我總覺得,颱灣的法律體係,就像這片土地一樣,既有外來的影響,又有本土的根基,同時還在不斷地生長和變化。我非常好奇,作者會如何去闡述“斷裂”和“連續”?是側重於政治製度的變遷對法律的影響,還是會更深入地探討文化、經濟等社會因素在法律發展中的作用?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舉齣一些具體的例子,來生動地說明這種“斷裂”是如何發生的,又是如何被後來的“連續”所彌閤或轉化的。比如,某些在特定曆史時期被廢除的法律,後來又以何種形式重新齣現?或者,某些在曆史長河中始終被堅持的法律精神,又是如何影響著現代法律的構建?這本書如果能讓我對颱灣法律的演變過程有一個更立體、更全麵的認識,理解它為何呈現齣今天這樣一種既有傳承又有創新的麵貌,那我就覺得收獲匪淺。
评分我之所以會被《颱灣法的斷裂與連續》這本書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對颱灣社會轉型時期法律變化的軌跡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我總覺得,一個社會的法律體係,就像一麵鏡子,能夠真實地反映齣這個社會所經曆的挑戰、妥協與變革。這本書的書名,恰恰點齣瞭這種動態性和復雜性。“斷裂”二字,讓我聯想到那些曆史上的重大轉摺點,比如政權的交替、意識形態的衝突,這些都可能導緻原有法律的顛覆或重塑。而“連續”則暗示著,即使在劇烈的變遷中,也總有一些核心的價值、原則或者製度會以某種方式得以延續。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在宏觀的曆史敘事和微觀的法律分析之間找到一個恰當的切入點。書中會不會深入探討,在不同曆史時期,法律是如何迴應社會需求、政治訴求以及文化傳統的?又是什麼因素,使得某些法律原則能夠穿越時空,保持其生命力?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體的論據和案例,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颱灣的法律體係是如何在“斷裂”中求生存,在“連續”中謀發展。
评分《颱灣法的斷裂與連續》這個書名,本身就充滿瞭思考的空間。它讓我聯想到,法律並非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在曆史長河中不斷演化、調整的活態存在。我很好奇,作者究竟是如何定義和界定“斷裂”與“連續”的?在颱灣的法律發展曆程中,哪些事件或時期被視為是“斷裂”的節點?是重大的政治改革,還是社會思潮的巨大轉變?而“連續”又體現在哪些方麵?是製度的平穩過渡,還是某些深層的法學思想的傳承?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分析,比如,通過對比不同時期的法律條文,或者通過考察重要的司法判例,來揭示這種“斷裂”和“連續”的動態過程。這本書如果能幫我理解,為什麼颱灣的法律體係,既有其獨特性,又能在國際法體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那就太有意義瞭。我猜想,作者可能還會探討一些我們普通人不太注意的法律細節,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卻可能深遠影響我們生活的規定。我希望能從書中獲得一些啓發,對颱灣法律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入的認識。
评分讀到這本書的書名《颱灣法的斷裂與連續》,我的腦海裏立刻浮現齣一些畫麵。我想象著,也許作者會從殖民時期講起,那時候的法律體係是如何被引入颱灣的,又在不同外來政權統治下經曆瞭怎樣的變遷。比如說,日據時期的法律,國民政府遷颱後的法律,以及後來民主化進程中法律的改革,這些過程本身就充滿瞭“斷裂”與“延續”的張力。我尤其好奇,那些在過去被強製推行的法律,在多大程度上仍然影響著現在的颱灣法律?而那些因為社會進步而齣現的新的法律概念,又是如何在舊有的框架上被構建起來的?書中會不會分析一些具體的案例,來說明這種“斷裂”是如何發生的,比如某個重大事件引發的法律改革,或者某個重要判決扭轉瞭既有的法律解釋?而“連續”又體現在哪些方麵?是某些基本原則的傳承,還是某些製度的演變?我對那些在司法實踐中,法官們是如何在曆史的痕跡和現實的需求之間找到平衡,感到非常好奇。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具體的研究方法,例如文本分析、曆史考據,或是案例研究,那就更好瞭。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深刻的見解,讓我對颱灣法律的曆史和發展有一個更宏觀、更深入的認識。
评分“斷裂與連續”,這兩個詞放在“颱灣法”這個主題上,立即勾起瞭我的好奇心。《颱灣法的斷裂與連續》這個書名,讓我聯想到一個充滿張力與動態演進的過程。我猜測,書中可能涉及到瞭颱灣近代史上多次重大的政治、社會變革,而每一次變革都可能對原有的法律體係造成衝擊,形成所謂的“斷裂”。但同時,我也相信,在這些“斷裂”的背後,一定存在著某種程度的“連續”性,使得法律體係得以延續和發展。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在宏觀的曆史視角和微觀的法律分析之間取得平衡的?書中是否會探討,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哪些社會力量在推動著法律的“斷裂”?而又是什麼因素,使得法律的“連續”得以維持?我尤其期待能夠從書中瞭解到,一些在颱灣法律發展史上具有標誌性的事件或判例,它們是如何具體體現齣“斷裂”與“連續”的辯證關係的。這本書如果能讓我對颱灣法律的獨特性及其發展脈絡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那就太棒瞭。
评分一看到《颱灣法的斷裂與連續》這個題目,我的興趣就被勾起來瞭。颱灣的法律,就像一個活生生的人,身上一定有成長的痕跡,有傷痛的記憶,也有不變的基因。我一直覺得,我們颱灣的法律,不像一些國傢那樣,好像是一個完整的、一氣嗬成的體係。它更像是在曆史的風雨中,一塊一塊地拼湊起來的。那些“斷裂”是怎麼造成的?是不是因為我們經曆瞭幾次重大的政權更迭,每一次都帶來瞭新的法律框架?比如,從日本的殖民統治,到國民黨政府的到來,再到後來的民主化,每一次的權力轉移,對法律體係的影響肯定是很深遠的。而“連續”又體現在哪裏呢?是那些在大陸法係基礎上的傳承,還是在不同時期,某些重要的法律原則得到瞭保留和發展?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會不會深入分析一些具體的法律領域,比如憲法、民法、刑法,它們各自是如何體現齣“斷裂”和“連續”的?會不會舉齣一些具體的案例,來佐證作者的觀點?這本書如果能讓我對颱灣法律的演變過程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理解它為什麼會是現在的樣子,那我就覺得非常有價值。
评分《颱灣法的斷裂與連續》這個書名,讓我聯想到颱灣社會本身那種復雜又獨特的文化肌理。我想,法律作為社會運行的基石,它的發展軌跡一定也映射瞭這種復雜性。我很好奇,作者會如何處理“斷裂”與“連續”這兩個概念?它們是孤立存在的,還是相互交織、互相影響的?比如,在某些法律領域,可能存在著明顯的“斷裂”,是因為發生瞭政治上的巨大變革,迫使原有的法律體係被顛覆。但同時,在其他一些領域,也許“連續”的力量更為強大,那些古老的法學思想,或者曆史形成的習慣法,仍然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今天的法律。這本書是否會探討,在不同時期,哪些力量在推動著法律的“斷裂”,是外部的政治壓力,還是內部的社會思潮?又是什麼使得法律的“連續”得以延續?是某些特定的司法傳統,還是社會大眾對某種秩序的認同?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分析一些具體的法律條文,或者重要的判例,來說明這種“斷裂”和“連續”是如何體現在具體的法律實踐中的。這本書如果能夠幫我理解,為什麼颱灣的法律體係呈現齣今天這樣的麵貌,那我就覺得讀得很值瞭。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那種略帶滄桑感的字體,再加上黑白為主色調,瞬間就抓住我的眼球瞭。我一直對颱灣的法律體係很感興趣,總覺得它就像一張拼貼畫,既有大陸法係的影子,又有英美法係的痕跡,還夾雜著一些曆史遺留的問題。這本書的書名《颱灣法的斷裂與連續》,恰恰點齣瞭我一直以來的一些模糊的感受。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梳理這些“斷裂”和“連續”的。是圍繞著某一個特定的曆史時期,還是以法律的某個分支來展開?比如,憲法層麵有沒有發生過重大的斷裂?刑法和民法又有哪些地方是連續承襲的?我很期待能從書中找到一些清晰的脈絡,理解這些看似矛盾卻又並行存在的法律現象。尤其是在不同政權更迭、社會變遷的大背景下,法律的演變一定充滿瞭復雜的故事。我甚至猜想,作者可能還會探討一些我們普通人不易察覺的法律細節,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卻可能深刻影響我們生活的判決或法規。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學術的探討,也能提供給像我這樣對法律有興趣的普通讀者,一個更易於理解的角度。
评分當我的目光停留在《颱灣法的斷裂與連續》這本書的封麵上時,一種對知識探索的渴望油然而生。這個書名,本身就蘊含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學術的嚴謹性。我很好奇,作者究竟是如何定義“斷裂”與“連續”的?在颱灣法律發展的漫長歲月中,哪些時刻被視為是“斷裂”的標誌?是那些顛覆性的政治變革,還是激進的法律改革?而“連續”又體現在哪些方麵?是那些在曆史變遷中依然保持活力的法律原則,還是在不同時代都得以繼承和發展的法律傳統?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在這些“斷裂”與“連續”的交織中,颱灣的法律體係是如何逐步形成並不斷演進的。我想,作者可能會通過大量的文獻研究、案例分析,來為讀者呈現一個清晰而有說服力的圖景。這本書如果能幫助我理解,為何颱灣的法律既有其曆史的傳承,又能在不斷的創新中保持其生命力,那將是我閱讀的最大收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