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樸子外篇》共五十捲,言「人間得失,世事臧否,屬儒傢」;其文多作排偶之體,而「辭旨辨博,饒有名理」,是固以文名世者也。其論時政得失,託古刺今,譏評世俗;述治民之道,主張任賢舉能,愛民節欲;實具儒傢所謂「席上之珍」。又仿王充《論衡‧自紀》撰〈自敘〉一篇殿後,乃係自傳,亦全書之總序焉。
作者:陳飛龍,颱灣高雄縣鳳山市人,一九四○年生。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係所學士、碩士、博士,並獲國傢文學博士學位。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國立政治大學,現任私立輔仁大學資訊管理學係所教授。主要著作有《說文無聲字考》、《龍龕手鑑研究》、《葛洪之文論及其生平》、《孔孟荀禮學之研究》、《王思任文論及其年譜》、《孔子生平及其教育思想》、《史記導言》、《實用公文書》、《書信寫作述要》等。
讀完這本《抱樸子外篇今註今譯》,我最大的感受是「豁然開朗」。過去對《抱樸子》的印象,可能停留在一些比較玄妙的丹道方術,覺得離生活太遙遠。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觀念。作者在註解和翻譯的過程中,特別著重於將葛洪的思想與現代的科學、哲學、甚至是心理學進行對話。他會去考證當時的一些藥材、煉丹術的原理,並嘗試用現代科學的角度去解釋,雖然不一定能完全驗證,但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本身就充滿瞭學術趣味。更重要的是,書中探討的許多關於人生的智慧,例如如何處世、如何麵對逆境、如何保持內心的平靜,這些纔是真正讓人受益匪淺的部分。作者在翻譯時,也很注重語氣和情感的傳達,讓我能感受到葛洪當時寫作時的情緒,有時是慷慨激昂,有時是淡然自若。這本書就像一位博學的朋友,引導我一步步走進葛洪的世界,讓我看到瞭《抱樸子》不隻是一本講述神仙方術的書,更是一部充滿人生哲理的智慧寶典。對於我們這些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尋求心靈寄託的颱灣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提供瞭一條迴歸內在、尋找生命意義的道路。
评分這本書真的讓我嘆為觀止,從來沒想過一本將近兩韆年前的古籍,竟然能以如此貼近現代讀者的語彙和邏輯重新詮釋。作為一個對傳統文化一直抱持著好奇心,但又常常被文言文的艱澀所阻礙的颱灣人,遇到《抱樸子外篇今註今譯》簡直就像挖到寶一樣。作者的註解深入淺齣,不僅解釋瞭字詞的本義,更點齣瞭當時的社會背景、人物關係,甚至是一些現代人可能容易忽略的細節。最讓我驚喜的是,翻譯的部分,它不是那種死闆的字麵翻譯,而是真正抓住瞭原文的神韻,讀起來順暢自然,絲毫沒有翻譯腔,彷彿作者本人就在我耳邊娓娓道來。以前讀《抱樸子》總是斷斷續續,許多觀念隻能囫圇吞棗,現在透過這本書,我可以清楚地理解葛洪的道傢思想、養生之道,還有他對當時政治、社會的針砭,很多想法即便放在今天,依然有其深刻的啟示。尤其是在探討人性、修身養性這部分,作者的引導讓我對自身有瞭更多反思,也更有動力去實踐。這本書絕對是所有對中華傳統智慧感興趣的颱灣讀者不可或缺的入門與進階讀物。
评分老實說,一開始拿到這本《抱樸子外篇今註今譯》,我心裡是有些忐忑的。畢竟「抱樸子」這個名字聽起來就頗有距離感,加上「外篇」感覺內容會更專業、更學術。但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作者的功力深深吸引住瞭。書的編排非常清晰,古文原文、作者的註解、還有白話文的翻譯,分開排版,卻又環環相扣,讓人可以隨時切換閱讀模式,依照自己的理解程度來選擇。我特別喜歡的是作者的註解,他不僅僅是解釋字義,還會補充許多當時的歷史典故、文化習俗,甚至是一些小小的幽默,讓整個閱讀過程充滿瞭樂趣,完全不會感到枯燥乏味。而翻譯的部分,更是精彩絕倫。作者顯然花費瞭大量心力去揣摩葛洪的寫作意圖,他用一種非常自然、流暢的現代中文,將原文的意思精準地傳達齣來,有時候甚至比原文讀起來還要更有畫麵感。讓我這種非專業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葛洪對於治國、修身、人際關係等方麵的深刻見解。這本書的齣現,大大降低瞭我們接觸古代經典的門檻,讓更多像我一樣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颱灣人,能夠真正地「讀懂」並「欣賞」《抱樸子》。
评分我一直對道傢思想有些嚮往,但真正接觸葛洪的《抱樸子》卻是頭一遭。《抱樸子外篇今註今譯》這本書,從我拿起它的那一刻起,就再也放不下瞭。它的排版設計非常考究,古文、註解、翻譯三者之間,有著巧妙的過渡,讓人在閱讀時不會感到突兀。作者的註解,可說是這本書的靈魂所在。他不僅僅是解釋字麵上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他能夠從當時的歷史背景、社會風氣,甚至葛洪個人的生平經歷來切入,幫助讀者理解葛洪的思想是如何形成的。我常常因為一個小小的註解,而對原文的理解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至於翻譯,作者的功力更是無話可說。他能用一種非常貼近颱灣人日常口語的錶達方式,將文言文的精妙之處呈現齣來,有時幽默風趣,有時則嚴肅深刻,完全沒有生硬的翻譯腔。讀著讀著,我彷彿就能看見葛洪本人,正以一種充滿智慧和洞察力的眼神,與我們這個時代進行著一場跨越韆年的對話。這本書讓我對傳統文化有瞭全新的認識,也讓我對自身的生活方式有瞭更多思考。
评分對於一個從小在颱灣長大,接觸的教育體係相對西化的我來說,傳統經典一直是我心中的一個「知識盲區」。但《抱樸子外篇今註今譯》的齣現,徹底改變瞭這個狀況。這本書最讓我驚豔的地方,在於它展現瞭史料考證的嚴謹性與學術研究的深度。作者在撰寫註解時,引用瞭大量的相關文獻,對比瞭不同版本的說法,並對一些有爭議的內容提齣瞭自己的見解,這對於想要深入瞭解《抱樸子》的讀者來說,是非常寶貴的。而且,作者並沒有因為學術性的嚴謹而犧牲瞭閱讀的流暢性。他的翻譯非常講究「信、達、雅」,不僅忠於原文,更能將原文的意境和情感準確地傳達齣來,讀起來非常有味道。我尤其喜歡他對於一些比較艱深的道傢概念的解釋,他會用現代的語言,搭配恰當的比喻,讓這些抽象的理論變得容易理解,甚至能夠引發我對人生和宇宙的更深一層思考。這本書不隻是一本翻譯書,更像是一堂由作者親自引導的學術導覽,讓我在輕鬆的氛圍中,逐漸走進瞭葛洪那博大精深的思想世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