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動人的真實故事。
從童年開始,不可思議的預知能力,以及所做的夢幾乎在現實中都會實現,使她將自己和人群間築起瞭一道牆。
成為醫學院的學生後,她讓自己埋首在絕對的科學中,以抗拒自己那「可恥的祕密」。直到預知到一個病人會自殺的前兆,纔使得已經是心理醫師的她,對自己珍貴的天賦價值得到瞭證實。
在她生動的道齣在她生命的旅程中的一切,你看到瞭一個人如何從漠視到瞭解,從孤獨到平和,從失望到希望。「並不是隻有那些特彆優異的人纔會擁有這些天賦這種子早己種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我們每個人都有著這多麵的、燦爛的、豐富的潛能。」正如她故事中所告訴你的,茱狄絲.歐蘿芙醫學博士現在將教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察知你自己的靈能經驗,鼓勵你喚起自己的超凡洞察力,和如何以特彆的心力練習、冥想、祈禱和夢的解析,打開你的視覺和拓寬你的能力。你會和她一樣,很快的重新檢視你的生命,你的信仰,你的未來……及你自己的神奇潛能。「感性地溶閤瞭靈性世界及物質世界,帶引讀者接觸更深的生命奧祕。」………Deepak Chopra, M.D.(《the Seven Spiritual Laws of Sucess》作者)
「要說這是一本理性的書,倒不如說這是一本用心寫的書。我非常的感動。在此我邀請讀者用開放的心來讀它,也許你們就能發現到那鼕眠在我們生命底下、能讓我們充滿活力,讓我們振奮的神祕之能。」……Thomas Moore(《 Care of Soul》作者)
~作者簡介~
茱狄絲.歐蘿芙醫學博士(Judith Orloff, M.D.),美國精神科學研究中心臨床助教,曾在執法機關和考古學遠徵隊擔任過靈媒角色。是李察.吉爾所拍的「伴你情深」的心理顧問。目前於洛杉磯自行開業,是美國心理醫師協會的活躍分子,並在幾傢聲譽良好的醫院擔任主治醫師。~譯者簡介~
廖世德,專業譯者。譯有《物理之舞》《寶瓶同謀》《論自由》《論關係》《論上帝》《生與死》《謀生之道》《自然與生態》《漫遊前世今生》《穿梭幻相實相》《時間預言》《天文學傢哈伯》《讓腦子變變變》等書。
前言
智慧之始
確實有聲音
喪失純真
治療分裂癥
各種療法的融匯
女性的傳承
為看做準備
夢的煉金術
日常生活的靈能經驗
平衡的靈能
靈能人的靈性之路
崇敬上天的恩賜
後記
前 言
星期天一早,電話就響瞭。我的病人剋莉絲汀的男朋友,發現她昏倒在她傢的地上。她服藥過量──其中有一些是我開的──現在住進瞭附近一傢醫院的加護病房,人還在昏迷中。
我非常驚愕,坐在那裏好幾分鍾沒辦法動。怎麼會這樣呢?我從她的治療過程中,看不齣她有什麼自殺的念頭。我的醫學教育並沒有教我如何準備麵對這種事情。我很難過,一直責怪自己。可是接下來,我突然發現,自己其實已經有一部分一直在預期有這種事發生。早已經有預感在提醒我,可是我不相信,我沒聽它的話。
初次見到剋莉絲汀時,我從事精神醫師這行業纔六個月。她從一開始就很難應付。我們之間有一道障礙,使我覺得又氣又無奈。詢問她病情時,我已經試過最有技巧的方法,可是她還是不高興,似乎我已經侵犯瞭她的隱私。我需要她開放心胸,可是這種頭腦體操卻叫我筋疲力盡。於是我得到一種印象,那就是她每次都想趕快結束治療,離開我的診療室。
剋莉絲汀多年來為瞭解除憂鬱癥,已經一個醫生換過一個醫生。她已經吃下多少抗憂鬱藥物,可是這些藥物不是沒有效,就是副作用太大。她來我這裏治療時,我告訴她,有一種新藥已經有彆的病人試過,效果不錯。她勉強答應試看看。此後的幾個月,我一直在注意她的病情發展。
有一天上午,是她的例行門診。可是我卻因為塞車陷在公路上。置身在一片車海中,我開始想起昨天晚上夢境的片段。夢中我看見剋莉絲汀深夜在曼哈頓市區內徘徊。周圍的市聲籠罩著她,似乎不久她就會給黑夜吞噬掉,消失不見瞭。我從遠遠的地方看她,覺得她好像在找什麼東西,孤獨而失落。我叫瞭齣來,可是她離我太遠瞭,聽不到我的聲音。
這一場夢使我非常驚訝。在醫學院時,我已經完全不作夢瞭,至少我不記得自己作過什麼夢。多年以後,我纔重新記起一些細節。但是夢見剋莉絲汀對我來說,特彆奇怪,因為我和她在感情上並沒有多少關聯。我除瞭約診之外,很少想到她。
門診遲到當天,我把她從候診室接到診療室,嚮她錶示抱歉。不過她好像沒什麼不悅。這在她很不尋常。平常如果我不準時,她都會不高興。現在,我們麵對麵坐著,她曬得黑黑的,心情很好。
她告訴我:「這麼多年來,我的憂鬱癥終於要消失瞭。新藥對我很有用。我再也不會覺得什麼事情都沒有關係,什麼事情都怕。」
我看著她,想到以前門診時她的模樣:化著濃粧,縮著肩膀,眼神呆滯,聲音沒有錶情。可是今天她卻坐得很挺直,眼神活潑,聲音哄亮,一張臉清亮自然。其實這半年來,我已經注意到她有這些良好的跡象,這種緩慢而穩定的改善現象。這錶示新的抗憂鬱劑已經産生效果。她說她最近交瞭一個男朋友。
我知道她最近已經和她女兒言歸於好,還討論要一起去度假。我很高興,她已經破繭而齣,決心康復,並且計劃著未來。
她一邊講,我看到窗外一片海濤狀的白雲。看著那一片雲,一直在變換形狀,我一時迷住瞭,沒有在聽剋莉絲汀講話。她的聲音變得很遙遠,跑到我的耳朵時,都是慢動作。可是我的心卻異常清澈。我感覺好像身邊在降著新雪,心裏非常平靜。每一樣東西都很清涼、安祥、瀋靜。我呼吸舒暢,身體輕鬆。我不知道我這樣子到底有多久,可是她一邊說話,我卻在心裏一片極度的瀋靜中突然想到:她想自殺。
這突然的洞見感覺像是一把箭穿進牛眼一般,又像是響得清澈又純淨的一聲和弦。但是,身為醫生卻去感覺預感,令我覺得奇怪且不安。有一部分的我想否定它,把它堵住。我覺得自己坐不住,有點暈眩。我的腸胃開始打結。
那一天星期五,她是我最後一個病人。我覺得很纍,於是請人幫我代明天的班,下班時已經很晚。可是我心裏一直在想她可能自殺的事。
當天晚上,我和一個朋友到聖塔莫尼卡峽榖(Santa Monica Canyon)散步。那裏屬於洛杉磯市,林木蓊鬱,遠離市囂。空氣新鮮芳香,好像春天,異常暖和。我們穿過一片寜靜的街坊,看到野外一片盛開的野花。我的心情終於輕鬆下來,可是她的臉老是齣現在我心裏。
我依然看到她在我夢中的模樣,茫然而孤獨,而我在曼哈頓街上追逐著她。我當然沒有證據證實她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事實上,我所知的每一樣事情,閤理的來說,都指嚮反麵。
我心裏謹記著這一點,然後開始分析自己這一份恐懼,想把它解釋開來。散完步,我的朋友告訴我說,我顯得很急燥不安的樣子。這時我纔把我的預感告訴瞭她。她是個很實際的人,沒有說什麼,隻建議我下個禮拜不妨和剋莉絲汀談談這件事,以便緩和我自己的焦慮。我接受她的建議。如果剋莉絲汀的反應符閤我的預感,我們就進一步控製她的情緒。否則,目前她情況還不錯,就不必急著做什麼。
可是此後,剋莉絲汀卻再也無法來門診瞭。我再看到她時,她已經躺在毫無生氣的加護病房,身上吊滿瞭各種管綫。錶麵上我仍然維持著我職業的形象,可是其實心亂如麻。由於我不在意我的預感,因而害到瞭她和我自己。我沒有辦法清晰思考,好像愛麗絲一腳跨進瞭鏡中世界一般,突然間所有的地標都不再明確,什麼東西都是以前沒見過的。
這十年來,我日夜工作。所有的醫學書籍我正看倒看都很清楚。我瞭解病人的病情改善時有什麼跡象,惡化時有什麼徵兆。可是我現在不禁自問,我到底誤掉瞭什麼東西。我事業的整個基礎即將完全崩潰在我的腳下。
我埋首在我那堆醫學書籍中。可是沒有用。於是我打電話給我的朋友兼同事大衛。他在幾年前完成瞭住院醫師服務期。他嚮我保證,我沒有漏掉什麼東西。可是我不相信。從醫學上,他說的沒錯,可是我現在關切的,卻不是我的診治能力。我難過的是我隨便的疏忽瞭原本可以幫助剋莉絲汀的直覺信息。這個信息原本可以使她有生與死的差彆。然而,隻因我的預感不符閤傳統模式,所以我就忽略瞭。
就讀醫學院期間,我一直很相信科學方法,不相信直覺。比較上,直覺似乎不準確,不可靠。如果要做一些是以影響他人生命的決定,我一定選擇具體的、絕對的方法。我已經忘記一件事,那就是,這種方法不論多麼具體,都很少說到全部的真相。
她自殺的那個月,我天天都去醫院看她;看她的治療圖錶,看她躺在白色病床上淺淺的呼吸,身上蓋的床單簡直沒有一點摺紋。她的呼吸器持續的呼嚕聲,點滴一滴一滴慢慢滴著。她那麼蒼白,看起來就像個鬼魂。我多麼渴望聽她講話,多麼想看到她齣現一些生命跡象。這樣我的歉咎感可會稍微減輕。可是,我聽到的永遠是一片死寂。
我常常去掀她病床旁的遮簾,坐在她的床沿,在心裏從每一個角度重新檢討她的病況,想著當初原本可能用什麼方式嚮她提起自殺這件事。在我的醫學教育中,我有一些守則必須遵守,並依賴一些規條。我如果靠預感來做診斷,無異是大不諱。老師告訴我們說,大部分人一開始對考慮自殺都不自覺。這種念頭在他們心裏翻攪,隱暐不明,隻有在他們自己一個人時,纔會清楚的顯現在腦海裏。所以那是醫師掌握不到的。我的預感若要對她有用,就得處理她的潛意識。
我的醫學教育中,在教科書裏麵隻看到一次提到預感等心靈能力,而且還是把它列為嚴重的心理失常。我在美國心理醫師協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裏很活躍,曾經在幾傢聲譽良好的醫院擔任主治醫師,深受同僚的尊重。我很引以為傲。可是,現在坐在剋莉絲汀病床邊,我卻發現兩個截然不同的我撞在一起。我看到六○年代少女的我,和現在的我彼此相疊,兩個影像互相一上一下,就要閤在一起。我跑瞭這麼久,到底要逃避什麼?想到這,我心中一陣騷動,一下子覺得很緊張。我立刻小心起來,深恐自己稍微一動,就會破掉,變成韆百片碎片。
我的預感成真使我又驚又鬆瞭一口氣。可是我必須認清剋莉絲汀病例的一些事實。如果我能夠同時運用醫學知識又利用直覺,我就可以趕在病人的前一步,注意病人的情緒和想法,免得他們做齣無法挽迴的事情。隻要能小心利用,我的心靈能力不但沒有害處,甚且還可以防止悲劇的發生,這是更重要的。看著躺在床上的她,鼻子和嘴巴插著管子,我開始明白,自己已經不能夠因為那種信息傳統醫學不接受,我就拒絕。一定要設法把這種心靈能力和交流醫學整閤在一起。兩者相閤,可以互相提示,自己也更加強大。
我一直不知道她會死會生。漫長的幾個禮拜之後,她甦醒瞭。我本來已經做好她活不下去的準備,可是內心深處卻知道,她的死會使我徹底潰敗。我會一直責怪自己沒有聽信預感,採取行動。現在,經過瞭她的昏迷這一場噩夢,我終於鬆瞭一口氣,覺得非常感激。我們兩人都得到瞭緩刑。
我們重新開始治療以後,身為醫師的我,態度變瞭。我立下自己的「醫生誓言」:不隻無害於病人而已,而且還要建立一種醫病關係,將自己所有全部給予病人。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得到。但是,剋莉絲汀讓我確信一點──如果我不盡力,懲罪太大。
我因她而生的掙劄,在我個人和我的工作上都扮演瞭軸心的角色。從這一次經驗,我知道我必須把自己長久以來已經關閉的某一部分打開──不論我多麼害怕都必須。事實上,我從很小就開始走這條路,如今走到瞭這個關鍵的十字路口。多年來,我雖然一直在反抗,可是我卻知道自己有一樣東西和彆人不同。引導我的,好像是另一種節奏,另一種真理。如今迴想起來,纔知道原來一些很不尋常的,無法解釋──對我而言──的事情,早就為我搭起瞭舞颱。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那種神秘而寜靜的藍紫色調,加上若隱若現的、仿佛穿越時空的光暈,讓我立刻就被它勾起瞭好奇心。我一直對心理學和那些探索人類意識邊界的領域非常感興趣,而“第二視覺”這個詞本身就充滿瞭想象空間。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次深入心靈的探索,帶領我進入一個通常不為人知的領域。我希望作者能夠用一種既專業又富有故事性的方式,去解讀那些常人難以理解的感知,而不是流於錶麵的玄學。讀完這本書,我希望自己能夠對“靈視”有一個更深刻、更理性的認識,或許能從中找到一些關於直覺、潛意識或者更高維感知的綫索。我想知道,在作者的眼中,“第二視覺”是如何與心理治療聯係在一起的,它是否能夠幫助人們解決那些根深蒂固的心理睏擾,或者提供一種全新的自我療愈的視角。這本書的氣質讓我感覺它不隻是關於靈異,更可能是一種對人類潛能的挖掘,一種對未知內在世界的勇敢探索。
评分這本書的“神奇”二字,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同時也抱有一絲審慎。我希望它不是那種故弄玄虛、販賣概念的書,而是真正有深度、有見解的內容。一個心理醫生的視角,讓我覺得這本書至少有一個堅實的立足點——那就是心理學的理論和實踐。我希望作者能夠將“靈視”的體驗,置於心理學的框架下進行解讀,看看它是否能被理解為一種極度發達的直覺,一種對潛意識的超凡洞察,或者是一種與集體無意識的連接。我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區分“靈視”與幻覺、妄想的,以及他如何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來驗證或解釋這些感知。這本書對我來說,可能是一個挑戰,去思考意識的邊界究竟在哪裏,以及我們自身還有多少未被發掘的可能性。我希望通過閱讀,能夠對“看見”這個動作有更廣闊的理解,不僅僅是肉眼所見,也包括心靈的洞察。
评分我被這本書的標題深深吸引瞭,尤其是“心理醫生的靈視之旅”這幾個字。這讓我想到,一個受過嚴謹科學訓練的人,是如何去理解和接納那些超齣常規科學解釋的感知經驗的。這其中一定充滿瞭掙紮、探索和最終的頓悟。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夠分享他從一個旁觀者,或者說一個質疑者,變成一個親曆者和探索者的過程。我想知道,在那些“靈視”的時刻,他看到瞭什麼?這些視覺信息是如何影響他的心理診斷和治療的?他是否因此發展齣瞭獨特的治療方法,或者改變瞭他對心理疾病本質的理解?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關於超常感知,更是關於一個人如何整閤科學理性與非凡體驗,如何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並最終將其運用到幫助他人身上。我好奇,他是否會分享一些具體的案例,那些通過“第二視覺”得以化解的心理睏境,那將是非常震撼人心的。
评分我被“靈視之旅”這個詞所吸引,它暗示著一段充滿未知與探索的旅程。作為一個對人類心靈奧秘著迷的讀者,我渴望瞭解一個專業人士是如何去觸碰和理解那些被我們普遍認為是“神秘”的領域。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獨特的視角,將心理學的嚴謹與“靈視”的非凡體驗相結閤,從而揭示人類意識更深層次的運作方式。我好奇,在作者的臨床實踐中,這些“第二視覺”的感知是如何幫助他更精準地診斷病情,如何引導他找到治療的突破口,甚至是如何影響他對生命、對死亡、對存在的根本理解。我期待書中能夠有一些引人入勝的故事,記錄下那些令人驚嘆的洞察和轉變,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心靈的震撼和啓迪。這本書在我看來,可能是一次關於自我發現和意識升華的邀請。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因為它融閤瞭兩個似乎截然不同的概念:心理學和“第二視覺”。我一直覺得,心理學本身就充滿瞭神秘和探索,而“第二視覺”更是將這種神秘感推嚮瞭一個極緻。我特彆想知道,作者作為一名心理醫生,是如何在這種“靈視”的體驗中,找到與心理治療的連接點的。他是否能通過這些非同尋常的感知,去觸及那些深埋在患者潛意識中的創傷,去理解那些難以言喻的痛苦?我期待作者能夠分享他如何將這些“靈視”的經驗,轉化為一種幫助他人走齣睏境的有效工具。這不僅僅是一個關於超自然能力的故事,更是一個關於如何運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理解和療愈人類心靈的深刻探討。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種全新的認識,關於我們自身內在的無限可能,以及意識超越物質維度的潛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