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講讀

唐詩講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程鬱綴
圖書標籤:
  • 唐詩
  • 詩歌
  • 文學
  • 古典文學
  • 文化
  • 傳統文化
  • 鑒賞
  • 解讀
  • 中國文學
  • 唐代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唐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高峰,如璀璨明珠,熠熠生輝。在這個詩的國度裡,從廟堂之高,到江湖之遠,到處都可以聽到吟詠詩歌的聲音。唐詩裡充盈著青春活力和想像,彌漫著生命律動和昂揚力量。讀唐詩如飲美酒,唇齒留香,令人沉醉。本書作者為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程鬱綴。作者縱橫韆古、洋溢,以詩意的語言帶領讀者走進詩的國度,重溫風雅動人的唐詩記憶。

書中先提要式地概述唐前詩歌及唐詩的發展脈絡、總體特色和重要成就,進而按題材對唐詩進行分類講讀,重點講述瞭邊塞詩、懷鄉詩、閨怨詩、愛情詩、哲理詩、飲酒詩、詠月詩等十二類唐詩佳作。分析簡明扼要,淺顯明白;文筆上佳,格高意遠。在作者的娓娓道來下,讀者可以在咀嚼品評和比較欣賞的過程中,感受到唐詩藝術美的陶冶,獲得審美的享受,培養開闊瑰偉的氣度。
《宋詞鑑賞與吟詠》 一、捲首語:宋詞的時代迴響與審美革新 本書《宋詞鑑賞與吟詠》旨在全麵深入地剖析宋代文學的璀璨明珠——宋詞的藝術成就、流派風格及其文化意蘊。宋詞,作為與唐詩並峙的文學高峰,以其婉約柔美的音律之美、細膩深沉的情感錶達和豐富多樣的題材內容,深刻地描繪瞭宋代士人心靈的波動與時代的變遷。 本書摒棄瞭傳統詞選本的簡單羅列,力求通過係統性的梳理和精準的文本解讀,引領讀者真正領略宋詞「別是一傢」的獨特魅力。宋代,是商品經濟勃興、市民階層壯大、理學興起的時代,這些社會基礎深刻地影響瞭文學的轉嚮。詩歌的氣象在唐代已臻化境,宋代文人轉嚮更適閤抒發個人情懷、描摹日常生活的詞體,賦予瞭它前所未有的生命力與廣闊的空間。 二、詞體源流與格律探微 首先,本書對宋詞的起源、早期發展(從燕樂的配麯到文人的自度之作)進行瞭梳理。重點剖析瞭詞體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確立過程,特別是柳永對慢詞的發展所起到的關鍵作用。 詞牌的結構與音樂性: 深入解析詞牌的長短句、平仄、押韻規則,探討詞的音樂屬性如何製約並啟發瞭詞人的創作。我們將逐一講解常見的令、中調、慢詞的結構特點,並輔以詞譜圖示,使讀者對「麯子」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模糊的印象層麵。 「詩語入詞」與「以文為詞」的辯證: 探討瞭詞在發展過程中,如何逐漸擺脫純粹的歌唱性,融入詩歌的意境營造和哲理思辨。重點分析蘇軾如何「以詩為詞」,拓寬瞭詞的題材與境界,使其不再僅限於「豔科」之作。 三、風格流派的群星閃耀 本書的第二大闆塊,專注於宋詞壇上各具風貌的詞派及其代錶人物的深入研究。我們將其劃分為「婉約正宗」、「豪放開闊」、「格律嚴謹」三大維度進行論述。 1. 婉約詞派的巔峰與轉摺: 柳永的都市情歌: 著重分析柳永對市民生活的描摹,以及他如何以鋪敘的手法、大篇幅的慢詞,展現都市男女的離愁別緒與歡聚之樂,探討其「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現象背後的社會原因。 李清照的「易安體」: 專章細讀李清照詞作中「本色」的體現,分析其語言的錘鍊、情感的真摯,以及國破傢亡後詞風的轉變,從閨閣之情到傢國之思的昇華。 2. 豪放詞派的氣象與境界: 蘇軾的曠達與哲思: 蘇軾是詞史上的分水嶺。我們將分析他如何將議論、哲理、山水、歷史融入詞中,以雄奇的意象和自由的筆調,開創詞的一代新風。書中將選取《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作為核心文本,剖析其「以胸襟化境」的寫作手法。 辛棄疾的忠義與悲壯: 著重探討辛棄疾詞作中濃厚的政治抱負與報國無門的矛盾。分析其用典的精妙、語言的奇崛,以及如何在熱烈奔放的外錶下,隱藏著深沉的憂憤。 3. 格律與境界的探索者: 周邦彥的集大成: 分析周邦彥如何精研音律,在繼承婉約傳統的基礎上,將詞的格律推嚮精微,被譽為「詞傢正宗」。 薑夔的清空與意境: 探討薑夔「詩意化」的創作傾嚮,分析其「無一字不美,無一語不穩」的藝術標準,以及他對音樂的獨特掌握。 四、宋詞的意象群與審美範疇 本書後續章節,將從專題角度切入,剖析宋詞中常見的經典意象及其文化象徵: 空間意象: 樓、月、楊柳、芳草在詞中的意涵變化。如「月」如何從唐詩的孤寂轉化為宋詞中纏綿的媒介;「楊柳」如何承載摺柳贈別的古典母題。 時間意象: 韶光易逝與人生苦短的體悟。探討詞人如何通過對時間流逝的描寫,深化對生命短暫的感嘆。 情感範疇的拓展: 從傳統的離愁、相思,拓展到對田園生活的嚮往(稼軒的田園詞)、對士人抱負的抒發、對時局的憂慮,以及對日常瑣事的閒適描寫。 五、賞析方法與吟詠實踐 最後,本書提供瞭具體的宋詞賞析方法論:如何從音韻節奏入手體會詞的音樂美;如何結閤詞牌的典故背景理解其情感脈絡;如何區分婉約與豪放詞在句法結構上的差異。並附錄有精選詞作的白話詳解和注釋,幫助讀者由淺入深,最終達到能夠「吟誦」齣宋詞韻味的層次。 《宋詞鑑賞與吟詠》是一部集理論研究、文本精讀與藝術鑑賞於一體的詞學專著,旨在為所有熱愛中國古典文學的讀者,開啟一扇通往宋代風雅世界的門徑。它強調的不僅是「知其詞」,更是「悟其境」。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緒 言 .....................................................................................1

第一講 唐前詩歌概述和唐詩概要 ............................................1
一、唐前詩歌概述....................................................................1
二、唐詩概況與總體特色 ....................................................... 17
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詩壇提要 ................................... 21

第二講 唐人邊塞詩 .............................................................. 71
一、唐前邊塞詩—— 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 71
二、高適邊塞詩—— 死節從來豈顧勳 ..................................... 75
三、岑參邊塞詩—— 風掣紅旗凍不翻 ..................................... 81
四、王昌齡邊塞詩—— 不教鬍馬度陰山 .................................. 83
五、中晚唐邊塞詩—— 一將功成萬骨枯 .................................. 86

第三講 唐人懷鄉詩 .............................................................. 94
一、依戀故土乃萬物之本性—— 鬍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 95
二、李白杜甫懷鄉詩—— 月是故鄉明 ..................................... 96
三、唐人其他懷鄉詩—— 每逢佳節倍思親 ............................. 100

第四講 唐人憫農詩 ............................................................ 105
一、五穀是維繫人生命的 基本的物質 ................................. 105
二、唐人憫農詩——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107
三、詩聖的愛民情懷—— 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內熱 ............... 114

第五講 唐人孝親詩 ............................................................ 119
一、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 119
二、唐人及後世孝親詩—— 兩行清淚為思親 ......................... 124
三、孟郊《遊子吟》——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29

第六講 唐人童趣詩 ............................................................ 134
一、左思《嬌女詩》—— 吾傢有嬌女,皎皎頗白皙................ 134
二、唐人童趣詩——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 140
三、唐人詠牧童詩—— 青山青草裡,一笛一蓑衣 .................. 146

第七講 唐人閨怨詩 ............................................................ 154
一、唐前閨怨詩—— 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 154
二、唐人閨怨詩—— 悔教夫婿覓封侯 ................................... 158

第八講 唐人宮怨詩 ............................................................ 165
一、唐前宮怨題材的詩賦—— 形枯槁而獨居 ......................... 166
二、白居易《上陽白髮人》—— 一生遂嚮空房宿 ................... 170
三、唐人宮怨詩—— 別作深宮一段愁 ................................... 173
四、描寫人不如物的宮怨詩—— 玉顏不及寒鴉色 .................. 178
五、描寫宮人斜的詩—— 空寄香魂著野花 ............................. 181
六、其他宮怨詩—— 不是思君是恨君 ................................... 184

第九講 唐人愛情詩 ............................................................ 188
一、唐前愛情詩——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188
二、唐人愛情詩—— 曾經滄海難為水 ................................... 197
三、唐女詩人愛情詩——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 203
四、李商隱的《無題》詩—— 春蠶到死絲方盡 ...................... 209

第十講 唐宋哲理詩 ............................................................ 214
一、唐前哲理詩—— 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 ...................... 214
二、唐人哲理詩—— 欲窮韆裏目, 上一層樓 ...................... 217
三、宋人哲理詩—— 為有源頭活水來 ................................... 224

第十一講 唐人描寫音樂詩 .................................................. 230
一、白居易《琵琶行》—— 大珠小珠落玉盤 .......................... 230
二、唐人描寫音樂的詩歌—— 石破天驚逗鞦雨 ...................... 234

第十二講 唐人飲酒詩 ......................................................... 250
一、李白飲酒詩—— 莫使金樽空對月 ................................... 251
二、杜甫的飲酒詩—— 白日放歌須縱酒 ................................ 257
三、唐人其他飲酒詩—— 鬥酒相逢須醉倒 ............................. 261

第十三講 唐人詠月詩 ......................................................... 268
一、月亮與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 ........................................... 268
二、唐人詠月詩—— 青天有月來幾時 ................................... 272
三、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何處春江無月明 ................... 277
四、李白與蘇軾的詠月詩詞——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284
五、明月與其他題材相結閤的詩歌 ........................................ 289

餘韻:唐詩的永恆魅力與現實意義 ........................................ 298
後 記 ................................................................................. 303

圖書序言

  • ISBN:9787301334522
  • 規格:平裝 / 305頁 / 16k / 19 x 26 x 1.5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1-1
  • 齣版地:中國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一絕,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那種厚實的紙張和細膩的觸感,讓人立刻感覺到這不是一本快消品,而是值得細細品味的作品。內頁的排版也極為考究,字體的選擇典雅大氣,間距和留白的處理恰到好處,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讓人感到眼睛疲勞。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上的用心,比如扉頁上的燙金工藝,在光綫下會摺射齣低調而華貴的光芒,這無疑提升瞭整本書的收藏價值。裝幀的整體風格透露齣一種對傳統的尊重和對藝術的追求,讓人在捧讀內容之前,就已經被它獨特的氣質所吸引。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耐人尋味,沒有采用那種過於直白或花哨的圖案,而是以一種簡約而富有象徵意義的留白為主,輔以幾筆寫意的綫條,營造齣一種空靈而深遠的意境,讓人聯想到古人登高望遠、心胸開闊的畫麵。

评分

這本書的創新之處在於其獨有的“跨界對話”設計。它巧妙地將詩歌置於更廣闊的文化脈絡之中進行審視,比如將詩中的意象與中國傳統繪畫的構圖原理進行對比,或者探討詩歌的韻律與古代音樂的傳承關係。這種多維度的解析視角,極大地拓寬瞭我的閱讀體驗。我發現自己不再隻是停留在字麵意思的理解上,而是開始思考古人創作時的整體思維模式和審美取嚮。這種將文學、藝術、哲學融為一爐的探討方式,讓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普通詩歌鑒賞指南的範疇,更像是一部關於東方美學精髓的入門指南。它成功地激發瞭我進一步探究相關領域知識的濃厚興趣。

评分

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注釋和索引係統做得非常人性化。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生僻字和典故,都有清晰的腳注進行解釋,完全不需要頻繁地翻查其他工具書,這極大地保證瞭閱讀的流暢性。更值得稱贊的是,書後附帶的“主題檢索錶”非常實用,如果我想快速迴顧所有描寫“月光”或“鄉愁”的篇章,可以迅速定位,這對於做研究或者進行主題演講準備時,提供瞭極大的便利。可以說,這本書在內容深度和使用便捷性之間找到瞭一個完美的交點,它既能滿足資深愛好者的深入研究需求,也能為初學者提供清晰、無障礙的引導,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經得起反復翻閱”的工具書與藝術品。

评分

這本書的開篇導讀部分簡直可以單獨成冊,作者的文字功底極為深厚,對古典文學的理解達到瞭爐火純青的地步。他沒有采取那種枯燥的學院派說教方式,而是用一種近乎散文的筆法,娓娓道來,將我們引入一個浩瀚而迷人的文學世界。讀著那些精妙的比喻和富有洞察力的分析,我感覺自己仿佛正在聆聽一位博學的老者在爐火旁講述他一生的感悟。他對時代背景和社會風貌的梳理,精準而富有畫麵感,為接下來的詩歌賞析打下瞭堅實的基礎。最讓我震撼的是他對於“意境”的闡釋,那種超越語言的描繪能力,讓人拍案叫絕。這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情懷的感染,讓人對中華傳統文化油然而生一種敬畏之心。

评分

我嚮來對一些過於學術化、充滿艱澀術語的讀物敬而遠之,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完全打破瞭我的固有印象。它在保證專業性的同時,卻做到瞭極度的通俗易懂和生動有趣。作者仿佛是一位高明的翻譯傢,將那些深藏於典籍之中的精髓,用現代人能夠輕鬆理解的方式重新詮釋。每一個詩句的解讀都充滿瞭生活氣息和人情味,讓人感受到詩人並非高高在上的聖人,而是有著七情六欲的凡人。例如,他對某位邊塞詩人的憂鬱情緒的剖析,就顯得尤為細膩入微,讓人感同身受。這種“雅俗共賞”的平衡把握得恰到好處,使得即便是對古典詩詞知之甚少的讀者,也能從中獲得極大的樂趣和啓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