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Angular開發入門:打造高靈活度的網頁應用程式【第二版】(iT邦幫忙鐵人賽係列書)

圖像Angular開發入門:打造高靈活度的網頁應用程式【第二版】(iT邦幫忙鐵人賽係列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黃俊壹 (阿壹)
圖書標籤:
  • Angular
  • 前端開發
  • Web開發
  • JavaScript
  • TypeScript
  • iT邦幫忙
  • 鐵人賽
  • 第二版
  • 框架
  • 應用開發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內容改編自第 12 屆 iT 邦幫忙鐵人賽
Modern Web 組佳作網路係列文章
《Angular 全集中筆記》

  Angular 是 Google 所發展齣來的完整前端框架,可以用來開發網頁、桌麵與行動等各種應用程式;也提供瞭 Angular CLI 來簡化開發過程中事務型的作業。

  本書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一層一層地由淺入深的介紹 Angular 前端框架,並搭配著圖像說明與實務案例,讓讀者更容易瞭解如何利用 Angular 開發高靈活性的應用程式。

書籍特色

  ◾ 從零開始介紹 Angular 的基礎知識、各種類型的元件、依賴注入等核心內容,幫助讀者快速入門。
  ◾ 利用圖像化方式說明 Angular 各種觀念,幫助讀者更容易地瞭解在多種不同程式或元件間的抽象互動。
  ◾ 透過持續發展的待辦事項功能,從簡入深的使用 Angular 各種概念,帶領讀者更容易地連結前端技術與使用者需求。
  ◾ 完整介紹 Angular CLI 各種命令,讓讀者熟悉在開發過程中,利用 CLI 命令簡化事務型的作業。

  【目標讀者】
  1. 對前端框架有興趣的初學者。
  2. 想要完整瞭解 Angular 前端框架的前端工程師。
  3. 想轉職前端工程師的大大們。

專業推薦

  目前世麵上講授 Angular 的中文書籍很少,但這本「圖像 Angular 開發入門」非常適閤新手入門,對於想要進入前端框架領域的新手來說,是個相當不錯的選擇。書中講解不少 Angular 實戰開發中必須瞭解的重要觀念,搭配著完整的範例程式碼,初學者可以直接從線上就能體驗 Angular 的開發過程,也可以透過互動的方式快速掌握精髓之處。
  多奇數位創意 技術總監、Google Developer Expert、Microsoft MVP
  ———————————————Will 保哥 | 2021/8/16
  部落格:blog.miniasp.com/
  臉書專頁:www.facebook.com/will.fans/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一本假設的圖書的詳細簡介,內容聚焦於現代網頁應用開發的通用原則、技術選型以及項目管理實踐,但不涉及您提供的特定書籍名稱。 --- 書名(假設): 《現代前端架構師實戰指南:從基礎組件到全棧部署的係統化構建》 內容簡介 在當今快速迭代的數字世界中,構建健壯、可維護且性能優異的網頁應用是每一位前端工程師的核心挑戰。《現代前端架構師實戰指南》並非一本專注於某一特定框架的入門手冊,而是一部麵嚮中高級開發者的綜閤性參考書,旨在指導讀者建立起一套全麵、係統化的現代前端項目構建與維護體係。 本書的核心理念在於“解耦、擴展與優化”。我們深知,一個成功的應用不僅僅依賴於漂亮的界麵,更依賴於其底層架構的穩固性、數據流管理的清晰性以及跨團隊協作的效率。因此,本書內容將圍繞以下幾個關鍵支柱展開,幫助讀者從“實現功能”升級到“設計係統”。 第一部分:構建高性能基石——現代基礎技術深化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支撐現代前端應用的兩大核心技術——JavaScript與TypeScript的進階應用。我們不隻是停留在ES6語法的羅列,而是著重於如何利用這些語言特性來提升代碼的健壯性和可讀性。 1. JavaScript引擎優化與性能感知: 我們將剖析V8等主流引擎的工作原理,詳細講解垃圾迴收機製(GC)對應用性能的影響,並指導讀者如何使用性能監測工具(如Chrome DevTools的Performance麵闆)進行深度的內存和CPU分析。重點討論異步編程模型(如Worker Threads和SharedArrayBuffer)在處理復雜計算任務時的實際應用策略,確保應用在多核環境下實現最大效率。 2. TypeScript在大型項目中的類型係統設計: 類型編程是保證大型代碼庫穩定性的關鍵。本章將超越基礎的接口和類型定義,探討如何設計復雜的泛型約束、條件類型(Conditional Types)以及類型體操(Type Manipulation)來精確建模應用的狀態和數據結構。書中提供瞭大量實用模式,例如如何使用Utility Types來統一處理API響應的錯誤狀態和成功載荷,以及如何利用模塊化的類型庫來管理整個項目的類型契約。 第二部分:應用狀態與數據流的哲學 在單頁應用(SPA)日益復雜的背景下,狀態管理已成為架構設計的重中之重。本部分旨在提供一套超越框架限製的狀態管理哲學。 1. 響應式編程範式解析: 我們將係統地介紹響應式編程(Reactive Programming)的核心概念,如流(Stream)、操作符(Operators)以及背壓(Backpressure)機製。通過對比不同的響應式庫的實現哲學,讀者將學會如何選擇最適閤自身業務場景的響應式數據流模型,無論是用於復雜的事件序列處理還是用於高性能的數據綁定。 2. 狀態持久化與同步策略: 現代應用要求數據在客戶端與服務端之間無縫同步。本書詳細對比瞭樂觀更新(Optimistic UI)、悲觀更新以及服務端驅動的緩存策略。重點章節將介紹如何設計一個統一的數據獲取層(Data Fetching Layer),它能智能地管理緩存失效、請求閤並(Deduplication)以及離綫優先(Offline-First)的交互體驗,確保用戶界麵始終與真實數據狀態保持一緻,即使在網絡受限的環境下。 第三部分:架構演進與組件化深度剖析 組件化是前端開發的基礎,但如何將組件化提升到架構層麵,是資深工程師必須掌握的技能。 1. 設計係統與原子設計方法論的實踐: 本章將詳細介紹如何從零開始構建一個可復用的設計係統。我們不僅關注組件的外觀,更關注其“行為”和“接入點”。內容涵蓋瞭如何定義組件的API契約(Props/Attributes)、如何處理主題化(Theming)與國際化(i18n)的注入機製,以及如何通過Storybook或類似工具構建交互式的文檔環境,實現組件與業務邏輯的徹底分離。 2. 跨架構模式的比較與應用: 深入剖析MVC、MVVM之外的現代組件模式,如HOC(高階組件)、Render Props以及Hooks模式的演變。本書提供瞭一套評估框架,幫助開發者判斷在特定場景下,哪種組件組閤模式(Composition Pattern)能帶來最高的代碼復用率和最低的心智負擔。同時,也會探討如何將狀態管理邏輯有效地注入到組件樹中,避免Prop Drilling的發生。 第四部分:麵嚮生産環境的工程化與可觀測性 一個優秀的架構必須是可部署、可監控和可維護的。本部分聚焦於將開發環境無縫遷移到生産環境的工程實踐。 1. 現代構建工具鏈深度定製: 告彆默認配置。本書將指導讀者如何深入理解和定製Webpack、Rollup或Vite等構建工具的內部機製。內容包括如何優化Tree Shaking的精確性、如何配置並行編譯以加速冷啓動,以及如何通過模塊聯邦(Module Federation)或類似技術實現微前端架構的拆分與動態加載,從而實現團隊間的並行開發和部署。 2. 應用性能指標與可觀測性(Observability): 我們將從用戶體驗角度定義關鍵性能指標(Core Web Vitals的實際優化策略)。重點講解如何集成閤成監測(Synthetic Monitoring)與真實用戶監測(RUM)係統,設置有效的錯誤邊界(Error Boundaries)和日誌捕獲機製。目標是建立一個閉環係統:發現問題、快速定位根源、驗證修復,並衡量改進效果。 3. 部署策略與自動化CI/CD流程: 本章涵蓋瞭從代碼提交到生産上綫的全流程自動化。討論A/B測試部署、金絲雀發布(Canary Releases)和藍綠部署(Blue/Green Deployment)等高級策略。同時,也涉及如何利用基礎設施即代碼(IaC)的概念來管理前端應用的CDN、邊緣函數(Edge Functions)和服務器端渲染(SSR/SSG)的托管環境,實現高效、低風險的發布流程。 本書旨在成為前端架構師案頭的“工具箱”與“參考手冊”,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個麵嚮未來、具備高度適應性和擴展性的網頁應用開發體係。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俊壹 (阿壹)


  擁有約十年的前後端開發經驗,熟悉 Angular 與 .Net 相關技術,也自行建置過 Gitea、Jenkins 等 DevOps 相關服務。對資訊技術有無比的喜好與熱誠,希望可以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幫助需要的讀者更容易地瞭解資訊科技技術。
 

圖書目錄

Chapter 01 進入 Angular 世界的大門
1.1 Angular 簡介
1.1.1 Angular 的發展歷史
1.1.2 Angular 特性
1.2 建置 Angular 開發環境
1.2.1 安裝 Node.js
1.2.2 安裝 Angular CLI
1.2.3 利用 Angular CLI 建立專案
1.2.4 啟動 Angular 應用程式
1.3 Angular 專案檔案結構
1.3.1 開發相依套件檔案
1.3.2 Angular 專案定義檔
1.3.3 TypeScript 組態設定檔
1.3.4 Angular 應用程式檔案
1.3.5 環境設定檔

Chapter 02 應用程式的收納盒 – 模組(Module)
2.1 模組的概述
2.1.1 什麼是 Angular 模組
2.1.2 利用 Angular CLI 建立元件
2.1.3 @NgModule 裝飾器的定義
2.2 Angular 內建模組
2.2.1 BrowserModule 與 CommonModule
2.2.2 HttpClientModule
2.2.3 FormModule 與 ReactiveFormsModule
2.2.4 RouterModule

Chapter 03 應用程式的基石– 元件(Component)
3.1 元件的概述
3.1.1 什麼是 Angular 元件
3.1.2 利用 Angular CLI 建立元件
3.1.3 @Component 裝飾器的定義
3.2 單嚮繫結(One-way binding)
3.2.1 文字插值(Text interpolation)
3.2.2 事件繫結(Event Binding)
3.2.3 屬性繫結(Property / Attribute Binding)
3.2.4 樣式繫結(Style Binding)
3.2.5 類別繫結(Class Binding)
3.3 巢狀元件間的互動
3.3.1 利用 @Input 裝飾器接收父元件資料
3.3.2 利用 @Attribute 裝飾器接收父元件資料
3.3.3 利用 @Output 裝飾器通知父元件
3.3.4 雙嚮繫結(Two-way Binding)
3.3.5 利用範本參考變數使用子元件屬性與方法
3.4 頁麵範本的封裝
3.4.1 封裝頁麵範本
3.4.2 動態內容投影
3.5 生命週期
3.5.1 輸入屬性值變更監控
3.5.2 元件初始化作業
3.5.3 自訂變更檢測
3.5.4 動態內容投影的初始與變更檢測
3.5.5 頁麵檢視的初始與變更檢測
3.5.6 元件實體銷毀
3.6 元件樣式
3.6.1 檢視封裝模式(View encapsulation model)
3.6.2 特殊的選擇器
3.7 檢測變更(Change Detection)
3.7.1 Angular 的檢測變更策略
3.7.2 檢測變更的運作
3.7.3 手動觸發檢測變更

Chapter 04 功能擴增的黑魔法 – 指令(Directive)
4.1 指令的概述
4.1.1 什麼是 Angular 指令
4.1.2 利用 Angular CLI 建立指令
4.1.3 @Directive 裝飾器的定義
4.2 Angular 內建指令
4.2.1 樣式與類別內建指令 - ngStyle / ngClass
4.2.2 清單列錶 – *ngFor
4.2.3 條件判斷 – *ngIf
4.2.4 多個條件判斷 – ngSwitch
4.2.5 動態元件載入 – *ngComponentOutlet
4.2.6 利用 避免改變頁麵結構
4.2.7 利用 @ViewChild 取得含結構型指令的元素
4.3 自訂 Angular 指令
4.3.1 自訂變更元素樣式的屬性型指令(Attribute Directive)
4.3.2 自訂改變元素行為的屬性型指令(Attribute Directive)
4.3.3 自訂結構型指令(Structural Directive)
4.4 自訂指令內的繫結
4.4.1 @HostListener 裝飾器
4.4.2 @HostBinding 裝飾器

Chapter 05 檢視資料的麵具 – 管道(Pipe)
5.1 Angular 內建管道
5.1.1 檢視物件資料 – JsonPipe
5.1.2 改變字母大小寫 – TitleCasePipe / LowerCasePipe /UpperCasePipe
5.1.3 限製顯示長度 – SlicePipe
5.1.4 物件轉換成陣列 – KeyValuePipe
5.1.5 數值資料的顯示 – DecimalPipe
5.1.6 百分比資料的顯示 – PercentPipe
5.1.7 貨幣資料的顯示 – CurrencyPipe
5.1.8 日期資料的顯示 – DatePipe
5.2 自訂 Angular 管道
5.2.1 利用 Angular CLI 建立管道
5.2.2 利用管道將陣列資料倒序排列
5.2.3 多個管道輸入參數
5.2.4 設定自訂管道的 pure 參數

Chapter 06 應用程式的橋梁 – 服務(Service)
6.1 自訂 Angular 服務
6.1.1 利用 Angular CLI 建立服務
6.1.2 利用 @Injectable 裝飾器配置可注入的服務
6.1.3 獨體設計模式(Singleton)的服務實體
6.1.4 水平元件間的互動
6.2 利用提供者設定抽換服務
6.2.1 利用 useClass 抽象服務
6.2.2 利用 useExisting 抽象服務
6.2.3 利用 useValue 抽象服務
6.2.4 利用 useFactory 抽象服務
6.2.5 提供者範圍
6.3 自訂提供者令牌
6.3.1 類別類型的令牌
6.3.2 字串類型的令牌
6.3.3 InjectionToken 令牌
6.3.4 相同令牌指定多種提供者
6.4 遠端資料的取得
6.4.1 利用 HttpClient 取得遠端資料
6.4.2 利用 AsyncPipe 管道顯示可監控的資料
6.4.3 利用 HttpParams 設定查詢字串
6.4.4 利用 HttpClient 把資料傳到後端服務
6.4.5 利用 HTTP_INTERCEPTORS 攔截請求
6.4.6 利用 HttpContext 傳遞資料
6.5 Angular 內建注入裝飾器
6.5.1 改變服務實體取得的注入器起訖位置 – @Self() / @SkipSelf()
6.5.2 選擇性的注入 – @Optional()
6.5.3 依範本結構取得服務實體 - @Host()

Chapter 07 範本驅動錶單(Template-Driven Form)
7.1 利用範本驅動錶單建立錶單
7.1.1 範本驅動錶單概述
7.1.2 利用 NgModel 指令定義錶單模型屬性
7.1.3 利用範本參考變數取得錶單模型屬性值
7.1.4 取得 NgForm 型別的錶單模型
7.1.5 利用 NgModelGroup 指令定義錶單群組
7.2 錶單狀態的使用
7.2.1 錶單輸入項是否已被點選
7.2.2 錶單輸入項是否曾經輸入過
7.2.3 錶單輸入項是否驗證通過
7.2.4 錶單輸入項是否為可輸入狀態
7.2.5 錶單是否提交過
7.3 錶單的欄位驗證
7.3.1 設定必填的欄位驗證
7.3.2 設定欄位最小與最大長度驗證
7.3.3 設定 Email 格式驗證
7.3.4 數值欄位範圍驗證
7.3.5 設定正規化錶示式驗證
7.3.6 自訂錶單驗證指令

Chapter 08 響應式錶單(Reactive Form)
8.1 利用響應式錶單建立錶單
8.1.1 響應式錶單概述
8.1.2 利用 FormControl 建立單一欄位的錶單
8.1.3 利用 FormGroup 建立錶單群組
8.1.4 利用 FormArray 建立錶單陣列
8.1.5 利用 FormBuilder 建立錶單
8.2 錶單的欄位驗證
8.2.1 設定錶單欄位驗證
8.2.2 自訂欄位同步驗證方法
8.2.3 自訂欄位非同步驗證方法
8.3 錶單模型常用方法
8.3.1 錶單值的存取與監控
8.3.2 錶單陣列結構的操作
8.3.3 錶單狀態的設定與監控
8.3.4 錶單驗證的設定
8.4 自訂錶單元件
8.4.1 實作 ControlValueAccessor 介麵
8.4.2 設定 NG_VALUE_ACCESSOR 令牌提供者
8.4.3 實作 Validator 介麵
8.4.4 設定 NG_VALIDATORS 令牌提供者

Chapter 09 功能頁麵的切換 – 路由(Router)
9.1 利用路由切換頁麵
9.1.1 應用程式的路由模組
9.1.2 基本路由定義
9.1.3 轉址路由定義
9.1.4 萬用路由(wildcard route)定義
9.1.5 利用 routerLink 指令切換路由頁麵
9.1.6 利用 Router 服務方法切換路由頁麵
9.2 路由的參數與資料傳遞
9.2.1 路由參數的傳遞與取得
9.2.2 查詢字串的傳遞與取得
9.2.3 路由資料的傳遞與取得
9.3 子路由與延遲載入(Lazy Loading)
9.3.1 子路由的設定
9.3.2 延遲載入的設定
9.4 路由守門員(Router Guard)
9.4.1 利用 Angular CLI 建立路由守門員
9.4.2 檢查是否有權限進入頁麵
9.4.3 檢查是否可以離開頁麵
9.5 其他路由設定
9.5.1 Angular 內建路由策略
9.5.2 追蹤與訂閱路由事件
9.5.3 強製重新整理頁麵

Chapter 10 應用程式的檢驗 – 測試
10.1 測試的概述
10.1.1 什麼是單元測試
10.1.2 在 Angular 專案的單元測試
10.2 Jasmine 測試語法
10.2.1 測試案例的撰寫
10.2.2 驗證斷言方法
10.2.3 生命週期鉤子
10.3 Angular 各種元件的測試
10.3.1 測試 Angular 管道
10.3.2 測試 Angular 服務
10.3.3 測試 Angular 元件
10.3.4 建立相依的假服務
10.3.5 測試錶單元件
10.3.6 測試非同步作業
10.3.7 測試環境設置的變更
10.3.8 測試路由元件
11.3.9 封裝測試頁麵物件
10.3.10 測試 Angular 指令
10.3.11 測試預先載入資料方法

Chapter 11 Angular 全新特性
11.1 獨立元件與指令組閤 API
11.1.1 什麼是獨立元件
11.1.2 獨立元件的使用
11.1.3 用獨立元件啟動應用程式
11.1.4 透過模組引用獨立元件
11.1.5 指令組閤 API
11.2 全新檢測變更機製 - 訊號(Signal)
11.2.1 使用 Signal 機製開發元件
11.2.2 結閤 RxJS 作業開發元件
11.3 全新控製流程語法
11.3.1 條件判斷 - @if
11.3.2 清單列錶 - @for
11.3.3 多個條件判斷 - @switch
11.3.4 可延遲載入頁麵 - @defer

Chapter 12 開發、建置與部署
12.1 Angular CLI 常用指令
12.1.1 建立函式庫專案
12.1.2 利用 Schematics 管理套件與建立元件
12.1.3 程式碼風格檢查
12.2 應用程式的建置組態
12.2.1 工作空間組態
12.2.2 靜態檔案的設定
12.2.3 全域樣式與 JavaScript 檔案配置
12.2.4 不同執行環境變數的配置
12.3 部署應用程式
12.3.1 利用 ng build 命令建置應用程式
12.3.2 IIS 站別設定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336698
  • 規格:平裝 / 448頁 / 17 x 23 x 2.3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作為一名資深的前端開發者,我通常對所謂的“入門”書籍持保留態度,因為很多這類書籍往往隻是簡單地羅列 API,缺乏對設計思想的深入剖析。然而,這本書的副標題提到瞭“iT邦幫忙鐵人賽係列書”,這讓我對它的實戰性和前沿性有瞭更高的期望。這暗示著書中的內容可能融閤瞭社區前沿的討論和經過實戰檢驗的解決方案。我非常關注它在處理異步數據流和構建可維護性高的模塊化結構方麵的論述。如果它能提供一套完整的、從零開始構建企業級應用的藍圖,並輔以現代工具鏈的集成說明,那麼對於希望將理論知識轉化為生産力代碼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價值將無可估量。我希望它能超越基礎的“CRUD”操作,直擊架構決策的核心。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和整體排版真的深得我心,那種簡潔而專業的風格,一看就知道是精心打磨過的作品。拿到手的時候,就感覺這本書的質量非常紮實,紙張的觸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令人滿意,這對於需要長時間閱讀技術書籍的讀者來說至關重要。光是翻閱目錄,就能感受到作者在內容組織上的匠心獨運,邏輯結構清晰,層層遞進,讓人有種強烈的學習欲望。這種細節上的用心,往往能決定一本技術書的閱讀體驗能否達到最佳狀態。從封麵的視覺衝擊力到內頁的閱讀舒適度,這本書在外觀上已經為讀者提供瞭一個極佳的開端,預示著接下來將是一段高效且愉快的學習旅程。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精心準備的工具包,讓人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期待。

评分

從閱讀體驗的角度來看,我非常看重技術書籍的“可調試性”。這意味著書中的例子不僅要能跑通,而且要能讓讀者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快速定位到錯誤發生的原因。我希望作者在闡述每一個復雜概念時,都能提供一係列精心設計的、由淺入深的練習和自我檢測點。比如,當講解依賴注入或者服務模式時,書中是否包含瞭常見的錯誤情景模擬,並指導我們如何使用內置的調試工具進行診斷?技術書籍的價值,往往體現在它能多大程度上減少讀者在“試錯”上花費的時間。如果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那樣,預判我們可能在哪裏絆倒,並提前鋪好路標,那它絕對是值得推薦的。

评分

我個人對用戶界麵(UI)的交互設計和動畫效果的平滑過渡有著近乎偏執的要求。一本優秀的框架入門書,不應該隻停留在邏輯層麵的講解,更要關注最終呈現給用戶的視覺體驗。我好奇這本書在描述視圖更新機製時,是否會深入探討變更檢測策略的優化,以及如何利用框架的內置能力實現流暢的過渡動畫,而不是僅僅依賴外部庫。在當今這個用戶對界麵流暢度要求極高的時代,能夠構建齣“絲滑”的應用是區分平庸和卓越的關鍵。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平衡開發效率和極緻用戶體驗的實用技巧,指導讀者如何構建齣不僅強大而且“賞心悅目”的應用,那麼它無疑會成為我工具箱裏的必備良品。

评分

我最近沉迷於探索現代前端框架的深度優化技巧,而這本書的題目雖然直指基礎,但從它的“第二版”和“高靈活度”的宣傳語來看,我猜測它在基礎之上一定涵蓋瞭許多關於性能調優和架構設計的實戰經驗。我特彆期待書中能詳細闡述組件生命周期的高級應用,比如如何在復雜狀態管理下保證視圖渲染的效率和一緻性。一個好的入門指南,不應止步於“如何實現功能”,更應該深入探討“如何高效、健壯地實現功能”。我希望作者能用清晰的圖示和代碼示例,揭示那些在日常開發中容易被忽略的性能陷阱,並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規避策略。畢竟,在項目規模日益龐大的今天,靈活性和性能是衡量應用質量的兩把標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