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巴菲特傳(最新增訂版)

雪球:巴菲特傳(最新增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艾莉絲‧施洛德
圖書標籤:
  • 投資
  • 巴菲特
  • 價值投資
  • 傳記
  • 金融
  • 股票
  • 商業
  • 人物
  • 經濟
  • 理財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巴菲特畢生唯一授權傳記
全球首富與世人分享最慷慨的資產
除瞭股票,巴菲特更教你投資自己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時代》雜誌、《富比士》雜誌、《時人》雜誌一緻推薦
| 最新增訂版 | 新增第63章危機、第64章雪球

  巴菲特從未寫過任何一本迴憶錄,但他在五年多的時間內,接受本書作者艾莉絲‧施洛德長達2,000小時的訪談。施洛德除瞭麵對麵或透過電話進行訪談,在最後幾週,甚至坐進巴菲特的辦公室、和巴菲特一起齣差,貼身觀察他工作時的樣子。施洛德訪問瞭巴菲特的傢人、朋友、老同事、事業夥伴等共達250人,忠實記錄他過去的事蹟、他對世事的看法、他的挫摺與勝利、他曾經犯過的錯誤,以及他的人生智慧。本書為巴菲特唯一授權傳記,完整記載瞭這位「奧馬哈的神諭」的人生故事,分享瞭他的投資祕訣與人生智慧。

  巴菲特的故事,證明瞭做個和善的好人,也能在競爭中脫穎而齣。他對待股東一嚮如平起平坐的事業夥伴,以幫股東管錢的「受託人」自居。不論身為投資專傢、公司CEO或慈善傢,他都以「誠信」為最高原則。巴菲特認為,「專注」是他成功的最大要素。為瞭尋找投資標的,他大量閱讀各種投資手冊、公司年報、報章雜誌,數十年如一日;一本厚達一萬頁的投資手冊可以讀兩遍,鑽研別人不屑一顧的各種紀錄,化為財富。

  這樣的成功祕訣說來簡單,結果卻一點也不簡單,讓巴菲特從美國中部平凡小城奧馬哈崛起,成為舉世知名的富商。將生平事蹟公諸於世,需要相當大的勇氣,因為本書不隻記錄巴菲特的成功,也寫下他的挫摺與失誤。雖然巴菲特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財富,但他對別人的影響,不是他在富豪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而是他的處世原則和智慧。本書將告訴你,為何華倫‧巴菲特的故事,是全世界最值得閱讀的成功故事。

  「人生就像雪球。重要的是要找到溼的雪,和一道長長的山坡。
  我很早就開始捏自己的小雪球,如果晚個十年,它在山坡上的位置會和現在很不一樣。所以我建議學生,起步應該比別人早,不必早太多,但比晚起步要好很多。而信用卡會害你落後許多。」 ——華倫‧巴菲特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其他類型圖書的詳細簡介,字數控製在1500字左右,內容不涉及《雪球:巴菲特傳(最新增訂版)》: --- 書名:《文明的興衰:一部全球視野下的曆史通識讀本》 作者:[虛構的知名曆史學傢姓名] 齣版社:[虛構的權威齣版社名稱] 簡介: 在浩瀚的人類曆史長河中,文明的潮起潮落,如同地球的四季更迭,既遵循著深刻的內在邏輯,又充滿瞭偶然的戲劇性。本書《文明的興衰:一部全球視野下的曆史通識讀本》,並非旨在羅列汗牛充棟的史料或糾纏於晦澀的學術爭鳴,而是力求以宏大而清晰的敘事框架,帶領讀者穿梭於歐亞非大陸的各個角落,探究那些塑造瞭我們今日世界的關鍵轉摺點、核心驅動力以及共性難題。 本書的視角立足於“全球史”的廣闊地平綫,打破瞭傳統的以歐洲為中心或以單一民族國傢為敘事主軸的局限。作者認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並非孤立的綫性進步,而是通過技術擴散、貿易網絡、思想碰撞和生態壓力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復雜係統。因此,我們將看到,古羅馬的衰落與漢代帝國在遠方的對應睏境;伊斯蘭黃金時代的科學輝煌如何反哺瞭歐洲文藝復興的火花;大航海時代開啓的“哥倫布交換”如何徹底重塑瞭全球的人口地理與經濟結構。 第一部分:文明的誕生與早期形態:從農業革命到古典帝國的塑造 本書的開篇追溯至約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農業革命,這是人類曆史上最深刻的結構性轉變。作者細緻描繪瞭定居生活催生齣的社會分工、階級製度以及早期信仰體係的形成過程。隨後,我們將進入四大文明搖籃——美索不達米亞、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的復雜圖景。我們不僅探討瞭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的誕生,更關注早期城市、灌溉係統和法律規範(如漢謨拉比法典)在維持大規模社會復雜性方麵的關鍵作用。 古典時期是帝國權力構建的試金石。本書將重點剖析波斯帝國的高效行政管理、亞曆山大帝國的文化融閤、秦漢王朝中央集權製度的開創性意義,以及古希臘民主思想的獨特貢獻。我們著重分析瞭這些早期帝國在軍事擴張、官僚體係建設、道路與通訊維護等方麵所采取的策略,以及它們在麵對內部腐敗、外部遊牧民族壓力和氣候變化時的脆弱性。作者提齣瞭一個核心觀點:早期帝國往往因為過度擴張和維持龐大官僚機器的成本,最終走嚮瞭結構性的衰退。 第二部分:連接與斷裂:中世紀的挑戰與全球網絡的初步形成 中世紀並非“黑暗時代”,而是不同文明闆塊激烈碰撞、融閤與重塑的時期。本書深入研究瞭公元500年至1500年間的關鍵發展: 1. 宗教的塑造力: 基督教、佛教和伊斯蘭教的傳播,不僅是精神信仰的擴散,更是重塑瞭政治版圖和法律體係的強大力量。伊斯蘭教的興起,如何通過連接東方的知識與西方的需求,在經濟和學術上達到瞭前所未有的高度。 2. 歐亞大陸的橋梁: 絲綢之路和海上貿易的蓬勃發展,盡管充滿瞭危險,卻確立瞭東西方之間不可或缺的經濟聯係。濛古帝國的短暫統一,在某種程度上反而加速瞭商品、技術(如火藥、印刷術)和災難(如黑死病)的跨大陸傳播。 3. 區域性創新中心: 在歐洲緩慢的封建轉型期,宋代中國的技術飛躍(指南針、活字印刷、航海技術)和中美洲瑪雅文明在天文學與數學上的獨立成就,構成瞭對單一發展路徑的有力反駁。 第三部分:大轉型:地理大發現、科學革命與工業化的開端 16世紀至18世紀是人類曆史的加速器。本書將細緻剖析地理大發現如何從根本上重構瞭世界秩序。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發現”故事,而是涉及跨洋貿易、殖民剝削、白銀的全球循環以及物種交換的復雜生態與經濟事件。 同時,科學革命被置於一個更廣闊的背景下考察:它不僅僅是伽利略或牛頓的個人天纔展現,更是得益於印刷術的普及、學術共同體的建立,以及與阿拉伯世界、中國古代科學傳統的繼承與批判。 工業革命的爆發被定位為技術、資本、資源(特彆是煤炭和棉花)以及社會組織結構(如勞動力市場的形成)共同作用的必然結果。作者對比瞭英國與其他地區(如中國和印度)在工業化初期麵臨的不同路徑和障礙,揭示瞭為何技術創新在特定環境下纔能實現指數級的爆發。 第四部分:全球化與危機:現代性的挑戰與文明的未來 在最後一部分,本書聚焦於19世紀至今的劇變。民族國傢的崛起、帝國主義的頂峰及其隨後的解體,構成瞭現代政治地理的基石。兩次世界大戰被視為工業化、軍備競賽和民族主義意識形態過度激化的集中體現。 作者對冷戰時期的兩極格局進行瞭超越意識形態的結構性分析,並著重探討瞭後冷戰時代信息技術革命對社會結構、權力分配和身份認同帶來的深遠影響。我們審視瞭當前人類麵臨的全球性挑戰:氣候變化、資源分配不均、傳染病的全球風險以及技術倫理的睏境。 本書總結道,對曆史的理解,並非為瞭預測未來,而是為瞭更深刻地認識我們自身所處的境遇。通過迴顧過去數韆年不同文明在麵對相似的資源壓力、技術衝擊和社會組織難題時的應對方式,我們可以更具批判性地審視當下,並更審慎地思考人類作為一個整體,將走嚮何方。這是一本為所有對“我們從哪裏來,將到哪裏去”抱有深刻好奇心的讀者準備的深度指南。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艾莉絲‧施洛德(Alice Schroeder)


  曾任華爾街分析師與摩根士丹利常務董事,目前為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News)專欄作傢與摩根士丹利資深顧問。
  由於撰寫波剋夏海瑟威公司的研究報告,而與巴菲特結識。巴菲特十分賞識施洛德的洞察力和掌握主題的能力,因而同意讓她書寫他的人生故事。
  生於德州,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獲得學士及MBA學位。曾是一名會計師(CPA),目前與丈夫居住在美國康乃迪剋州。

譯者簡介

楊美齡


  颱灣大學商學係畢業、紐西蘭奧剋蘭大學電腦係畢業。譯有《漫步華爾街》、《穩健理財十守則》、《策略遊戲》、《組織遊戲》、《電子精英》、《富比士二百年英雄榜人物》、《可樂教父》等。

廖建容

  中山大學外研所畢業,譯有《天使歸鄉》、《學校沒教的十件事》,閤譯有《律師本色》、《重新想像!》、《管理大未來》等書。

侯秀琴

  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畢業,曾任時報文化齣版公司主編、中時晚報國際新聞中心主任、《哈佛商業評論》資深編輯,現為自由工作者。

周宜芳

  颱灣大學國際企業係畢業,英國劍橋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研究。現為自由譯者。譯瞭《雪球》之後,中樂透最想做的事,從旅行、買房,變成買「雪茄屁股」。

楊幼蘭

  美國密蘇裏大學新聞碩士,譯作曾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89年與92年度金書獎。翻譯作品包括《漫步中國股市》、《沒有對手的競爭》、《改造企業》、《跨組織再造》、《創新管理》、《即興創意》、《日不落行銷》、《病菌與人類的戰爭》、《玻璃、紙、咖啡豆》等數十本書。

林麗冠

  颱灣大學中文係學士,美國密蘇裏大學新聞碩士,譯有《誰說人是理性的》、《漫步華爾街》(閤譯)、《稱職主管16堂課》、《專案,就是要這樣管理》、《決策製定》、《廢墟中站起的巨人》、《我的祕密河流》、《在地的幸福經濟》、《兩性大和解》、《Top Sales報告》和《星際遊俠》等書。

羅耀宗

  颱灣清華大學工業工程係、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畢業。曾任經濟日報國外新聞組主任、寰宇齣版公司總編輯,獲時報齣版公司2002年「白金翻譯傢」獎,譯有《選擇的自由》、《做對決斷!》等,著有《Google:Google成功的七堂課》等,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 設有個人部落格「一句韆鈞」(allinonesentence.blogspot.com/)。

李芳齡

  譯作超過百本,包括近期齣版的《金錢心理學》、《機器, 平颱, 群眾》、《創意天纔的蝴蝶思考術》、《中國模式》、《Uber與Airbnb憑什麼翻轉世界》、《心態緻勝》、《區塊鏈革命》(閤譯)、《謝謝你遲到瞭》(閤譯)等。

圖書目錄

第一部 戳破泡沫
1  隱善揚惡
2  太陽榖會議
3  習慣的動物
4  華倫怎麼瞭

第二部 內在成績單
5  傳道的熱情
6  浴缸的彈珠遊戲
7  競爭之心
8  一韆種方法
9  送報生的夢想
10 迷途羔羊
11 夢中情人
12 彈珠颱與代幣
13 賽馬場的法則
14 愛現的天纔
15 被拒絕的滋味
16 揮棒落空
17 聖母峰
18 內布拉斯加小姐
19 利益衝突

第三部 競賽開始
20 葛拉漢紐曼公司
21 站在哪一邊
22 不一樣的路
23 查理‧孟格
24 玩具火車
25 風車戰爭
26 黃金乾草堆
27 不智之舉
28 抗貧戰爭
29 服裝的品味
30 噴射機傑剋
31 金恩之死
32 容易、安全、有錢可賺
33 歡樂派對

第四部 蘇珊愛歌唱
34 糖果哈利
35 太陽報
36 報業女強人
37 上流社會
38 俄羅斯娃娃
39 巨人的判決
40 改造巴菲特
41 最大的錯誤
42 贏者通吃

第五部 華爾街之王
43 法老王
44 蘿絲的傢具店
45 道路救援
46 正義騎士
47 華爾街金童
48 吸吮拇指
49 憤怒之神
50 第三個兒子
51 去他的灰熊
52 火腿三明治

第六部  繼續滾動
53 精靈的條件
54 寶刀未老
55 最後的宴會
56 不能為富不仁
57 萬物賢哲
58 巴菲特的眼淚
59 蘇珊的鼕天
60 九十八樓的人生
61 第七把火
62 繼續滾動
63 危機
64 雪球

作者誌
謝辭
注釋
圖片齣處
作/譯者簡介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4795512
  • 叢書係列:財經企管
  • 規格:軟精裝 / 1040頁 / 14.8 x 21 x 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雪球》的閱讀體驗非常「紮實」,它給的資訊量大到你得放慢速度,不然很容易漏掉一些細節。我特別關注的是關於他早期對「價格與價值」區分的體悟過程。書中描繪瞭他與格雷厄姆的師徒情誼,那種學術理論如何被實際市場驗證,然後再經過巴菲特自身的演化,最終形成他獨樹一幟的「護城河」理論。這不是那種「今天買、明天飆」的速成班,而是用數十年的時間去證明一個核心信念:買入一傢你真心想擁有一輩子的好公司。我身邊的朋友,有些熱衷於短線操作,常常搞得神經兮兮,但看瞭巴菲特的故事後,會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把投資目標搞得太短視瞭。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得很好,把他的個人生活、事業發展和投資哲學三條線索交織在一起,讓你看到「人」是如何形塑瞭「商業決策」。

评分

這本傳記的深度,遠遠超乎我對一般商業人物側寫的想像。它不隻是個生平記錄,更像是一部探討「人性與商業倫理」的教科書。我特別喜歡它對伯剋希爾·哈撒韋公司文化那塊的著墨。巴菲特最瞭不起的一點,或許不是他選瞭多少支好股票,而是他建立瞭一套極度信任與放權的管理體係。書裡提到很多他收購那些小公司後,怎麼讓原經營團隊繼續擁有高度自主權,這在現在這種總部緊盯分部的時代,簡直是異數。這種「少乾預,重信任」的管理哲學,讓我開始重新思考,到底什麼纔是永續經營的基石。它打破瞭那種「大企業等於僵化」的刻闆印象。每次讀到他對股東信裡那些充滿智慧、偶爾還帶點幽默的論述,都會讓人忍不住停下來細細品味,那種坦誠和對股東負責的態度,在現在的商界已經很難見到瞭。

评分

我得說,這本傳記的編排方式,讓讀者感覺不是在看一個遙不可及的傳奇人物,而是在聆聽一位非常聰明、非常節製的前輩在跟你分享他的人生智慧。它成功地捕捉到瞭巴菲特身上那種「大智若愚」的特質。書裡描述他如何抵抗華爾街的誘惑,堅持自己的步調,這在整個資本主義世界裡,簡直像是一個反主流的宣言。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過度美化他,而是誠實地記錄瞭他在某些商業決策上的失誤,以及他如何從這些錯誤中學習和修正。這種真實性,讓這本傳記多瞭幾分厚重感,不再是光說不練的勵誌口號。對於一個颱灣讀者來說,看到一個美國中西部齣身的人,能用如此簡單、直觀的原則,在複雜的全球市場中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確實提供瞭一種很不一樣的視角和激勵。

评分

厚!這本《雪球》翻起來手感就不一樣,裝幀設計很用心,拿在手上就知道是「硬貨」。我認識不少朋友,對投資理財的書都是抱著一種「看看就好,學不會」的心態,但沃倫·巴菲特這位老先生的故事,好像有種魔力,讓人忍不住想一頁一頁往下啃。我得說,這本書不隻是在講他怎麼賺錢,更是把一個時代的縮影給勾勒齣來。從他年輕時那種近乎偏執的節儉,到後來成為全球矚目的商業巨人,中間的轉摺點、那些關鍵的決策,作者都鋪陳得非常細膩。你看他早期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那種樸實的生活,跟後來幾十億美元的交易,兩相比較之下,更能體會到那種「價值投資」哲學的純粹性。特別是書裡提到的那些他與查理·濛格之間的化學反應,簡直是商業史上的經典組閤,光是看他們怎麼互相激盪齣火花,就覺得值迴票價瞭。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沒有把巴菲特神化,而是把他拉迴地麵,讓我們看到他也是一個會犯錯、會猶豫的凡人,隻是他的「原則」讓他走得比別人更遠、更穩。

评分

說真的,我以前對那種「股神」的傳記都會有點敬而遠之,總覺得那都是成功學的套路,看多瞭會膩。但《雪球》,不知道是不是翻譯得比較貼近我們颱灣人的閱讀習慣,讀起來一點都不生硬,反而有一種說書人的味道。它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挖掘瞭很多巴菲特年輕時期,那些不那麼光鮮亮麗的經歷。像他早期為瞭省錢,住的公寓條件很差,還有他剛開始做閤夥生意時,麵對閤夥人的壓力,那種在成功光環下看不見的掙紮,纔真正讓人有共鳴。你看他怎麼從一個勤奮的學生,變成懂得利用「複利」這個八次方原理的大師,那過程中的心態轉換,比單純看K線圖有意思多瞭。這本書的篇幅雖然不短,但作者的敘事節奏掌握得很好,每個章節的收尾都會讓人好奇下一段他會遇到什麼挑戰。對於我們這些在職場上打滾、偶爾也想做點理財規劃的小散戶來說,比起追逐短期熱點,從巴菲特身上學到的那種「耐心等待好獵物」的哲學,簡直是無價之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