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部署企業雲 非懂不可:最強圖解虛擬化,openstack企業雲一日即成

超前部署企業雲 非懂不可:最強圖解虛擬化,openstack企業雲一日即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羅偉立
圖書標籤:
  • 虛擬化
  • OpenStack
  • 企業雲
  • 雲計算
  • 部署
  • 圖解
  • IT技術
  • 網絡
  • 服務器
  • Linux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配閤案例分享,加深讀者的印象。

  多重節點:企業級負載生產環境。
  動態擴充:無停機時間快速增加資源節點,反嚮也能動態卸除。
  整閤儲存:後端掛載多元儲存環境,動態調整管理底層磁碟。
  創新部署:提供雲端部署容器開發環境。
  創新開發:使用API方式,客製化開發的遠端管理,隨時隨地掌握雲端環境。
 
好的,這裏為您提供一本關於企業數字化轉型與人工智能應用的書籍簡介,內容詳實,不涉及您提及的書籍信息。 --- 《智能驅動未來:企業數字化轉型與人工智能應用實戰指南》 本書導讀: 在當前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數字化轉型已不再是“可選項”,而是決定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必答題”。然而,轉型之路充滿挑戰,如何將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有效地融入企業運營、優化決策流程並構建核心競爭力,是擺在每一位管理者和技術人員麵前的緊迫課題。 《智能驅動未來:企業數字化轉型與人工智能應用實戰指南》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係統、前瞻且極具操作性的框架,幫助企業從戰略規劃到落地實施,全方位擁抱數字化浪潮,並釋放人工智能的巨大潛能。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羅列,更是基於大量成功和失敗案例的深度剖析,旨在為讀者提供清晰的行動路徑。 核心內容聚焦: 第一部分:數字化轉型的戰略基石與認知重塑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驅動力、戰略誤區以及企業文化重塑的重要性。 1. 認知重塑:從“效率提升”到“價值重塑” 新範式下的企業定位: 分析當前全球經濟格局如何重塑企業價值鏈,以及數據如何成為新的生産要素。 數字化成熟度評估模型: 提供一套實用的自評估工具,幫助企業識彆自身在技術、流程、人纔和文化四個維度上的差距。 高層領導力的角色: 探討數字化轉型中,CEO和高管團隊必須具備的“數字素養”和“變革驅動力”,強調自上而下的承諾是轉型的首要前提。 2. 戰略規劃:構建麵嚮未來的業務藍圖 敏捷戰略製定: 介紹如何摒棄傳統的五年規劃模式,采用基於“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敏捷戰略框架,以應對市場快速變化。 核心業務重構(BPR 2.0): 詳細闡述如何利用數字化手段對核心業務流程進行根本性優化,而非僅僅是“流程電子化”。重點剖析客戶體驗旅程(Customer Journey Mapping)如何指導流程再造。 生態係統思維: 闡述企業如何從封閉的內部運營轉嚮開放的生態閤作模式,通過API和平颱戰略整閤外部資源,共同創造價值。 第二部分:人工智能的深入應用與技術棧解析 本部分是本書的技術核心,側重於將復雜的人工智能概念轉化為可落地的企業級解決方案。 3. AI技術棧全景掃描與選型指南 機器學習(ML)與深度學習(DL)的業務邊界: 區分監督學習、無監督學習、強化學習在不同業務場景中的適用性,如預測性維護、欺詐檢測和個性化推薦。 自然語言處理(NLP)的商業化落地: 聚焦於企業級應用,例如智能客服、閤同文本分析(CLM)、知識圖譜構建,以及如何處理企業內部海量非結構化數據。 計算機視覺(CV)在工業和零售中的賦能: 探討質量檢測自動化、庫存管理優化(如“貨架感知”)以及安全監控的實際案例。 生成式AI(Generative AI)的早期部署策略: 深入分析大型語言模型(LLMs)如何改變內容創作、代碼輔助和內部知識檢索,並討論“幻覺”問題及企業私有化部署的考量。 4. 數據治理與“可信賴AI”的構建 數據資産化管理體係: 從數據采集、清洗、存儲到流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強調數據質量對AI模型性能的決定性影響。介紹數據湖、數據中颱的架構選型。 模型生命周期管理(MLOps): 詳細介紹如何實現模型的自動化訓練、版本控製、部署監控和再訓練閉環,確保AI模型的穩定性和及時性。 AI倫理、偏見與可解釋性(XAI): 探討在金融、招聘等敏感領域,如何確保模型決策的公平性、透明度和可追溯性,滿足日益嚴格的監管要求。 第三部分:組織變革、人纔培養與投資迴報(ROI) 成功的轉型不僅依賴技術,更依賴於組織適應性和人纔結構。 5. 組織敏捷化與跨職能協作 構建數據驅動的組織文化: 探討如何打破部門牆,建立跨職能的“數字大使”團隊,鼓勵試驗和快速失敗的文化。 精益開發與DevOps實踐: 介紹如何通過精益方法論加速數字化産品的交付速度,實現從概念到價值的快速驗證。 技術賦能業務: 強調IT部門必須從傳統的“支持者”轉變為創新的“賦能者”,通過低代碼/無代碼平颱(Low-Code/No-Code)將部分開發能力下放到業務一綫。 6. 人纔戰略:培養“T型人纔”與引進尖端能力 “T型人纔”的定義與培養路徑: 側重於業務深度理解(垂直一竪)與跨領域知識廣度(水平一橫)的復閤型人纔的培養。 再培訓與技能提升計劃: 針對現有員工,提供定製化的AI素養、數據分析工具和雲技術培訓方案。 應對技術人纔的競爭: 分析如何通過優化的雇主品牌和有吸引力的項目,留住頂尖的數據科學傢和架構師。 7. 量化轉型成效:ROI的科學測算 數字化效益衡量指標(KPIs): 區彆於傳統財務指標,本書提齣瞭創新性的指標,如“數據變現率”、“客戶生命周期價值增長”和“決策周期縮短率”。 風險管理與投資組閤優化: 如何科學評估數字化項目的風險敞口,並建立動態的投資組閤,確保資源投入與企業戰略高度一緻。 本書特色: 案例驅動: 融閤瞭全球領先企業在零售、製造、金融和醫療等行業的真實轉型案例,剖析其決策過程與技術選型。 架構清晰: 提供瞭從宏觀戰略到微觀技術實施的完整路綫圖,避免瞭讀者在轉型過程中陷入“為技術而技術”的誤區。 實戰工具箱: 附錄提供瞭一係列可直接使用的評估模闆、項目啓動清單和關鍵決策矩陣,助力讀者立即上手。 目標讀者: 企業CEO、CIO、CTO等高層決策者。 企業中高層管理者及業務部門負責人。 IT部門架構師、數據科學傢、項目經理。 渴望係統學習數字化轉型和人工智能應用的企業技術人員與戰略規劃師。 通過閱讀《智能驅動未來》,您將獲得駕馭復雜變革所需的清晰視角、實用的工具和堅實的信心,確保您的企業在智能時代中占據先機,實現可持續的、智能驅動的增長。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羅偉立


  資深技術經理,目前任職於國內知名遊戲公司,從事係統開發經歷12年。
  RedHat RHCE/RHCA Cloud國際認證。
  openstack社區貢獻(Havana Oct 2013~)。
  知名遊戲公司第一代私有雲端環境規劃建置者之一。
  知名遊戲公司第二代大型混閤雲端環境規劃建置者之一。

楊文智

  資深技術支援主任,目前任職於國內知名遊戲公司,擁有20年係統技術經驗,負責IT基礎架構、係統建置與維運管理、善於Citrix XenServer/Microsoft Hyper-V/KVM等虛擬化技術建置與管理。  
  具有LPIC Level 2/LPIC Level 1/SCNA/SCSA/CIW/CCNA等專業國際認證。
 

圖書目錄

實戰篇
CHAPTER 1 虛擬化技術是啥?
1.1 常見虛擬化技術
1.1.1 CPU 虛擬化
1.1.2 伺服器虛擬化
1.1.3 網路虛擬化
1.1.4 儲存虛擬化
1.1.5 應用虛擬化
1.1.6 容器化
1.2 openstack 最佳戰友- KVM
1.2.1 KVM 的歷史
1.2.2 認識KVM 虛擬化技術
1.2.3 KVM 虛擬化原理
1.2.4 QEMU-KVM
1.2.5 KVM 管理工具
1.2.6 範例- 建立Windows 虛擬主機
1.2.7 範例- 建立Windows 範本製作
1.2.8 範例- 套用Windows 範本
1.2.9 範例- 建立Linux 範本製作
1.2.10 範例- 套用Linux 範本
1.3 遇見openstack
1.3.1 openstack 簡介
1.3.2 認識openstack 模組
1.3.3 理解openstack 運作架構
1.3.4 使用openstack 好處
CHAPTER 2 快速部署第一個私有雲
2.1 部署前的準備
2.2 安裝Centos7 作業係統(最小化安裝)
2.3 建置openstack 的部署主機
2.3.1 加掛Docker Registry 的儲存空間
2.3.2 Docker 簡介
2.3.3 安裝Docker
2.3.4 建置私有的Docker Registry
2.3.5 ansible 簡介
2.3.6 Kolla 簡介
2.3.7 開始部署openstack
2.3.8 第一次登入openstack
2.4 透過Web 控製颱管理openstack
2.4.1 控製颱主畫麵
2.4.2 使用者設定
2.4.3 管理使用者
2.4.4 管理映像檔
2.4.5 管理網路
2.4.6 管理Flavors 資源規格
2.4.7 管理Key Pairs 金鑰對
2.4.8 部署您的第一颱虛擬主機
2.5 openstack 高可用節點測試
2.5.1 Nova 運算節點的可用性測試
2.5.2 控製節點的可用性測試
2.6 HAProxy Web 監控介麵
2.7 openstack 常用指令
CHAPTER 3 建置分散式儲存-CEPH
3.1 Ceph 簡介
3.2 開始部署您的第一個Ceph 叢集
3.3 透過Web 控製颱管理Ceph
3.3.1 儀錶闆(Dashboard)
3.3.2 叢集(Cluster)
3.3.3 儲存池(Pools)
3.3.4 區塊裝置(Block)
3.3.5 NFS
3.3.6 Ceph 檔案係統(Filesystems)
3.3.7 物件閘道(Object Gateway)
3.3.8 管理使用者和角色
3.4 Ceph 節點管理
3.4.1 新增Ceph OSD 節點
3.4.2 移除Ceph OSD 節點
3.4.3 更換OSD 硬碟
3.4.4 新增Ceph Monitor 節點
3.4.5 移除Ceph Monitor 節點
3.4.6 刪除叢集
3.5 應用範例
3.5.1 如何掛載RBD 區塊儲存
3.5.2 如何使用CephFS
3.5.3 透過FUSE 方式掛載CephFS
3.5.4 如何使用NFS
3.5.5 如何使用iSCSI 掛載Ceph 儲存
3.6 Ceph 常用管理指令
CHAPTER 4 openstack 與Ceph 整閤
4.1 Ceph 整閤- 操作步驟
4.2 與Ceph 相關的選項
4.3 測試Cinder 整閤功能
4.4 測試Glance 整閤功能
4.5 測試VM 熱遷移功能
CHAPTER 5 使用Magnum 快速佈署Kubernetes
5.1 安裝及配置Magnum
5.2 建立magnum 儲存類型
5.3 部署Kubernetes 叢集
5.4 檢視COE 叢集
5.5 擴展COE 叢集節點
5.6 移除COE 叢集
5.7 檢視Kubernetes 叢集環境
5.8 設定Kubernetes dashboard
5.9 登入Kubernetes dashboard
5.10 建立服務帳號
5.11 快速部署第一個應用程式容器
5.12 驗證容器服務
5.13 上傳YAML 或者JSON 檔案
5.14 以kubelet 指令部署應用程式容器
5.15 範例- 架設WordPress 部落格網站
5.16 常用的kubelet 指令

應用開發篇
CHAPTER 6 使用API 操作
6.1 openstack 支援的API 方式
6.1.1 openstack 客戶端(OSC)
6.1.2 openstack SDK 開發工具
6.1.3 cURL with APIs
6.2 實作REST API 範例
6.2.1 cURL with Compute API
6.3 客製化WEB 介麵開發
6.3.1 Web 環境建置
6.3.2 驗證與操作

附錄
APPENDIX A 自動化網路安裝作業係統(PXE+Kickstart)
A.1 部署Installation Server
A.2 驗證自動化安裝
APPENDIX B 如何更改實體網卡名稱(以openstack-1 主機為例)
APPENDIX C 常用docker 管理指令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5005252
  • 規格:平裝 / 592頁 / 17 x 23 x 2.9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為什麼要寫這本書呢?撰寫這本書著實也花費蠻多時間與心力。目的為瞭讓更多人瞭解什麼是虛擬化, 虛擬化為現代人帶來什麼樣的便利性, 以往隻能在機房操作實體主機那種令人受凍的痛苦,或是半夜跑機房的這些體驗,都應該讓他變成過去。如何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私有雲環境, 高可用性的遠端控管是我們這世代的人要做的事情。為瞭將這個想法發散齣去,我們想到透過寫書來將經驗傳承齣去。

  同時,有鑑於當前很多企業花費龐大的預算在承租線上公有雲, 作為生產開發環境、小規模網站架設、LAB 係統開發環境;大規模到線上平颱係統、商業電商服務係統。動輒每月至少數萬至幾百萬元的開支。其實綜閤整理下來,有絕大部分的雲端資源使用都是閒置或是線路因為異常流量輸齣導緻必須每月加收超額費用。有些企業其實已經認知到這個問題,開始轉為建立自己企業的混閤雲環境。隻不過在自建虛擬化雲端環境又遇到瞭更龐大的一次性費用成本,就是購買虛擬化服務商的軟體授權,授權費用依據規模大小,費用非常可觀。企業主隻能迴頭繼續使用月費製的公有雲服務。

  本書目的不是要讓你放棄使用商業化的雲端服務,而是希望在上述的這些選擇之外,提供您其他的選擇方嚮。現在的每個人都跟雲端環境息息相關,我們的目的在建立一個更為便捷的雲端環境,如果這樣的雲端技術與作法能夠讓更多人學習到,將會是推動雲端社會更加進一步的發展。我們也算是盡瞭一份微薄力量。本書絕大部分資源都能夠在網路上麵取得,唯獨最後一章節開發項目,內容篇幅過多,所以範例部分可以在Github 官方網站下載 github.com/sa9023025/openstackapidemo。同時我們將不定期在上麵更新本書編錯與修訂。
 
羅偉立



  2014年剛開始接觸使用OpenStack時, 說真的當時完全對它不熟,架構複雜入門有難度,對新手來說,門檻很高不容易入手,要逐一使用指令來安裝各個元件模組是一項非常睏難的事情。如果使用者又完全對Linux係統指令不熟,就更加睏難瞭,往往讓一開始想接觸OpenStack新手們開始慢慢退怯。

  幸運的是,OpenStack開發者們為瞭簡化安裝操作,許多部署工具被開發齣來,透過這些工具,新手們可以快速建置齣一個OpenStack雲環境。在本書中,針對沒有任何係統經驗的管理者或程式開發者,提供一個全新的進入點,從基本的Linux係統安裝到使用Kolla-ansible快速建置OpenStack服務並搭配底層KVM Hypervisor節點及外接Ceph分散式儲存係統來架構齣一套完整企業雲平颱,最後以客製化WEB Dashboard虛擬主機需求,結閤大量的實戰經驗與案例,整閤在本書。試想一下,如果可以很有彈性依照主機需求透過手機或PC申請企業內虛擬主機並管理它,這感覺得是不是蠻方便實用的呢? 或是建置齣目前很流行的超融閤架構呢?

  相信讀者有瞭初體驗之後,對OpenStack、KVM、Ceph、Docker、K8s這些軟體套件會更加的熟識,在係統管理以及開發技術上也有所增長。目前這些軟體套件也不斷地創新、加強新功能,不斷改善現有Bug,不管在安全性、可靠性、可擴充性以及管理功能上,都閤乎管理者與使用者的需求。如此大的魅力,讓我由不自主的愈來愈喜歡上它們瞭~ 也希望藉由此機會嚮讀者推廣這些這麼優秀的開源軟體。

  在這段時間,真的很感謝每一位協助的同事或朋友。感謝同事Vicky Ho(何怡霖)在這段期間網路上的協助。感謝每一位朋友在實際部署測試上所有寶貴的建議,纔能順利完成環境建置。最後要感謝購買本書的讀者們,肯定筆者,大傢一起共同來推廣開源技術,讓世界更美好。

楊文智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光看書名就覺得很「殺」,「超前部署」這幾個字,就讓人聯想到科技業那種速度感,一定要走在時代最尖端纔行,不然一下子就被淘汰瞭。我之前在公司裡就負責一點點基礎架構的維護,每次遇到什麼新的東西,心裡就會嘀咕,到底要怎麼樣纔能像那些大公司一樣,把基礎設施搞得滴水不漏又靈活。這本書如果真的能把「虛擬化」這種聽起來很硬、很抽象的東西,用「圖解」的方式講清楚,那簡直是救星啊!畢竟很多技術文件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看瞭頭昏眼花,根本不知道實務上該怎麼動手。我特別希望它能針對不同規模的企業,提供一些彈性的建議,畢竟我們這種中小型企業,資源有限,不可能什麼都砸下去,要學會聰明地「部署」,把錢花在刀口上,纔能真正提升營運效率,而不是搞一堆華而不實的東西。希望作者能多分享一些導入過程中的「眉角」和常見的「地雷」,這樣我們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

评分

讀完其他相關書籍的經驗告訴我,很多技術導嚮的書籍,在講解「部署」的環節,常常是草草帶過,然後就把重點放在後續的「運維」或是「進階應用」上。然而,對於我們這種需要從零開始建立私有雲團隊的來說,「第一次部署」的順利與否,幾乎決定瞭整個專案的生死。因此,我非常重視它標榜的「OpenStack企業雲一日即成」這個說法。這聽起來有點像是魔法,但我猜測,作者一定是用非常標準化、自動化的方式來達成這個目標。我期望書中能詳盡地介紹如何利用Ansible或其他自動化工具來進行環境初始化和組態管理,並且詳細說明在部署過程中,對於硬體的要求和前置作業(Pre-requisites)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如果它能提供一套完整的腳本範例或檢查清單,那就太棒瞭,這樣可以大大降低人為失誤的機率,讓部署過程更像是一套可重複執行的SOP。

评分

這本《超前部署企業雲 非懂不可》光是書名就帶有一種「急迫感」,好像告訴讀者,再不學,你就真的落後瞭!這正符閤現在 IT 界快速迭代的現況。我個人對「圖解虛擬化」這個承諾抱持著高度期待,因為在過去學習KVM或Xen的時候,常常會被底層的儲存網路(Storage Networking)和網路虛擬化(如SDN)的概念卡住,那些IPtables、VLAN Tagging、L2/L3的轉發邏輯,常常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理解,而且網路上的教學資源品質參差不齊。如果這本書能把這些複雜的底層技術,透過直覺的圖示呈現,幫助我們建立起清晰的知識地圖,那光是這部分就值迴票價瞭。我希望它在講解OpenStack的Neutron(網路服務)時,能有非常清楚的拓樸圖說明虛擬網路是如何建立在實體網路之上的,這樣我在規劃網路架構時纔能更有信心。

评分

拿到這本書的瞬間,我立刻被它封麵那種簡潔俐落的設計吸引住瞭,感覺裡麵藏著的知識一定非常「到位」,不會拖泥帶水。對於我們這種非本科齣身,但又被指派去研究雲端架構的人來說,最怕的就是那些過於學術化、充滿艱澀術語的參考書。我常常覺得,真正的技術書籍,應該要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資深工程師,手把手帶你從零開始,把複雜的概念拆解成幾個簡單的模組。如果這本書真的能做到「一日即成」這種感覺,那真的是太厲害瞭!我比較好奇它在介紹OpenStack的各個組件時,是怎麼把它們之間的協作關係畫齣來的,畢竟OpenStack的生態係龐大又複雜,常常讓人搞不清楚哪個服務負責哪個環節。我期望它能提供非常具體的實作步驟,最好是搭配截圖,讓我能邊看邊操作,這樣吸收的速度纔會快,而不是看完一堆理論,真正要動手時卻一片茫然。

评分

坦白說,市場上關於雲端技術的書籍琳瑯滿目,但真正能兼顧「企業級應用」和「操作性」的,數量真的不多。很多書光講理論很厲害,但一到實際環境中,你就會發現根本跑不起來,或是效能慘不忍睹。我關注這本書的「超前部署」這部分,是因為我們公司正處於數位轉型的關鍵期,老闆希望我們能建立一個有彈性、未來可擴展的私有雲環境,用來承載我們內部開發的幾套核心係統。所以,我非常看重它對於「企業雲」的定義和架構規劃。它有沒有深入探討資源隔離、高可用性(HA)的設計?在資料安全和備援機製上,有沒有提供符閤業界標準的建議?畢竟,基礎架構是企業營運的命脈,一旦齣問題,後果不堪設想。我希望這本書不隻是教你怎麼「架起來」,更是教你怎麼「穩穩地跑下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