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現在坊間講 Power BI 的書多到爆炸,內容大同小異,大多是把微軟的官方文件翻譯一遍,然後配幾張截圖瞭事。我比較好奇的是,這本《實作大數據篩選分析與商業圖錶設計》在「篩選分析」這塊會不會真的有什麼獨到的見解?畢竟,數據量一上來,光是拖拉欄位是沒用的,如何設定高效能的篩選器、利用參數報錶來達到動態下鑽(Drill-through),甚至是利用書籤(Bookmarks)來創造多層次的互動體驗,這些纔是真功夫。我期望它能提供一些進階的互動設計邏輯,而不是停留在基礎的視覺化物件操作。畢竟,一個好的商業圖錶,重點從來都不是圖錶本身多漂亮,而是它能不能引導決策者快速聚焦到問題點。如果書裡有提到如何設計那種一目瞭然、讓高層看瞭三分鐘就知道營運狀況的儀錶闆結構,那這本書的價值就大大提升瞭。
评分現在的商業環境,數據來源五花八門,從 Google Analytics 到 SAP ERP,資料格式亂七八糟是常態。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處理這些「非標準」數據的整閤問題?光是資料清洗和轉換,就可以佔掉我一整個下午的時間。如果這本書能針對幾種常見的數據源,提供一套快速建立數據模型(Data Model)的範本流程,那就太神瞭。特別是涉及多個關聯錶之間的邏輯設定,如果能用非常口語化的方式解釋 M 語言中那些看似深奧的函式,例如 `Table.NestedJoin` 或 `List.Accumulate` 的實際應用場景,而不是隻停留在語法教學,我會覺得作者真的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在寫書。
评分其實我對書名中「大數據」這三個字有點保留,畢竟 Power BI 本身在處理 TB 級別的數據時,性能優化會是一個挑戰。我比較在乎的是,這本書在性能調優方麵有沒有給齣實質的建議?例如,如何有效利用 DirectQuery 模式,還是乾脆建議使用者在導入前,先在資料倉儲端做好預先彙總(Pre-aggregation)。如果書中能提到幾個針對大型報錶優化 DAX 計算的關鍵技巧,例如避免使用迭代函數(Iterator Functions)在不必要的上下文中,或是如何結構化地管理量值(Measures)與計算欄位(Calculated Columns)的區別與使用時機,那對我這種正在處理規模日漸擴大的專案的人來說,其參考價值就會遠高於那些隻教基礎操作的入門書籍。
评分從書名來看,「商業圖錶設計」這個部分應該是它的強項,這讓我想起有一次嚮主管簡報時,我做的圖錶被酸「看起來像學生的作業」,當下真的超糗。後來纔發現,原來不同的數據類型,適閤的圖錶樣式是完全不一樣的,例如時間序列分析跟產品結構比較,用的圖錶邏輯完全是兩迴事。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套完整的「視覺化決策樹」,告訴我們在什麼情況下該用瀑布圖、在什麼情況下該用樹狀圖,甚至是那些很花俏但實用性很高的氛圍圖(Variance Charts)。如果它能像一本設計師的工具書那樣,提供各種圖錶的視覺化規範和錯誤示範,那對我這種想把報告質感拉上去的實務工作者來說,絕對是及時雨。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色彩飽和度處理得相當大膽,那種深藍配上亮黃的對比,第一眼就讓人覺得這不是一本枯燥的技術手冊,比較像是給想快速上手、又有點設計魂的商業人士看的工具書。我猜作者在排版上應該花瞭不少心思,畢竟 Power BI 這種工具,如果內容排得亂七八糟,光是看說明文件就會讓人打退堂鼓。我對這種實戰取嚮的書特別有興趣,因為理論講再多,不如實際動手做一個報錶來得實在。我希望它能深入介紹幾個市麵上常見的數據模樣,例如電商的交易明細或是製造業的生產履歷,然後教我們怎麼把那些雜亂無章的數據,透過 DAX 語法做一次徹底的清洗和轉換,畢竟數據品質纔是決定視覺化成果好壞的關鍵。如果能提供幾個「黑魔法」級的報錶模闆,那就更棒瞭,這樣我就能省下很多調整視覺細節的時間,直接把精力放在數據洞察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