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的競爭優勢從何而來? ——摩根 · 豪塞爾(Morgan Housel)
大衛 · 保羅 · 葛雷格發明了光碟,這是一種改變了歷史的神奇產品。可是,或許你沒聽說過他的名字,因為CD並不是難以製造的東西,而且正隨著時間經過而漸漸被淘汰。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某種巧妙的產品或生意點子一旦普及,仿製的動力與商品化發展的趨力,都儼然成為最可觀的經濟力量。傑夫 · 貝佐斯做了一個微妙的結論:「你的利潤,就是我的機會。」
不論做生意或投資,成功的關鍵不在於找到優勢。真正的關鍵是持續性的優勢。換言之,即使你的點子曝光或專利到期,其他人仍然不能,或不願意模仿。
尋找某種別人沒有能力做的東西,幾乎是不可能的。聰明智慧不是競爭優勢的可靠來源,因為這個世界到處都有聰明人,而且很多過去被視為聰明智慧的東西,現在都已經自動化了。
於是,只有別人不願意模仿的東西,才是取得持續性競爭優勢的可靠來源。
這裡將列舉出五種重要來源。
比你的對手學得更快 某個智商110,卻有能力發現世界正在改變的人,永遠都能擊敗那些智商高達140而堅持頑固信念的人。世界上有許多聰明人無所作為,因為他們的智識都是在二、三十年前那個不同於今天的世界裡得到的。智識涉及大量沉沒成本,例如大學教育的昂貴學費,以及辛苦的學習過程;因此,人們總是牢牢抓住他們過去學會的東西,即使周遭世界不斷在變動。有能力察覺自己犯錯的時刻,或事物變化的時刻,可能比那些早已不適用的解決問題能力更有效。這道理說來似乎理所當然,直到我們看到某些現象,譬如柯達(Kodak)與希爾斯(Sears)之類的公司試圖以1980 年代的方法解決2000年代的問題。馬克 · 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倡導「堅定信念,靈活持有」的態度,我相當認同。堅定信念(聚焦),但只要這些信念被證明為錯誤或過時,就瀟灑放手(謙卑)。
——世間沒有什麼東西比這種態度更有力量。
比對手更善於對客戶展現同理心 根據晨星(Morningstar)的資料,高達47%的共同基金經理人未持有自己管理的基金。這太驚人了。可是,我相信其他行業的情況也大概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