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有沒有國考公文的卦 說到公文這件事,公務人員們應該會有滿滿卦,至少我就有很多。
大傢都知道現在推行無紙化,用公文係統傳遞電子公文早已普遍,但是某中央高層單位長官們堅持「不會用電腦批」,所以要同時送紙本公文和綫上公文,自己批紙本的,再請秘書點閱電子版。所以,承辦人要做兩套,綫上完成後再列印齣來送紙本簽核,紙本簽核後再登打上電子公文係統結案。浪費2倍的時間處理行政流程,綫上考核的「形式」做到瞭,但節約用紙的「內涵」卻0分。
難怪大傢說公務人員效率低落。
也曾看過某簡任12職等首長,遲遲不敢批示該機關將印刷齣版的成果報告,因為即將要政黨輪替,而成果報告中有許多她與舊政黨高官的閤照,深怕會影響光明仕途,身為首長公文竟然可以拖欠到30日以上未批。當批示各種採購、簽約、陳情等案件時,最常看到就是她批「依法辦理」,那到底是同意或不同意?甚至清稿再陳數次後,要承辦人另簽字條說明該事項權責與她無關,首長應當決行負責的基本擔當在哪裏?
難怪大傢說公務人員推諉卸責。
在權威階層體係裏,我們學習服從上層權威,許多公務機關承辦人甚至感覺自己像是長官的打字機,依照長官的意誌繕打公文與承辦。公務員喜歡依循前案、援引舊例,也是因為長官不喜歡創新,隻要沒有長官能邀功的直接績效,通常就是陳腐守舊,反正齣事瞭還能說「以前也是這樣」。公文寫作也是,事實上,在公務界實務裏,公文的書寫承載瞭長官的意誌,最安全的做法,就是把前案打開來修改最安全。當公務員從公文開始,習慣失去自我主體性、失去創新熱血的能量時,就是一步步走嚮官僚體製的規訓(discipline)中。
可怕的是,在經典的心理學米爾格倫實驗(Milgram experiment)中,人們對於權威層級的服從超乎想像,有65%的人會服從違背良心、傷害他人的命令(波蘭版的實驗更高達90%)。在現實情境中,更可能是目睹他人在麵對權威層級的不閤理壓迫,卻用瀋默迴應,成為結構暴力的一份子。是的,沉默是一種軟弱的罪惡。如果你希望學習公文寫作打破沉默的結構暴力,或是為自己掌握話語權,那我隻能老實說,學習公文或許能瞭解公務流程與規範的基礎、或許能掌握公務溝通方法,但是,考試與實務的公文是有落差的,兩者未必相通。
甚至,考選部曾經於102年公告國文公文考畢試題答案,卻引來更多質疑而下架瞭(現在考選部網站已經找不到,還好我當時就留存,造福這本書的讀者)。考試的公文還是比實務簡單多瞭,隻要滿足閱捲者的喜好就好。幸運的是,閱捲者有一定的批閱規範,偏好也較為明顯,隻要依照既定的公文格式、公文用語書寫,基本的分數一定會到手。近年來的考題又以情境試題為主流,提供背景情境讓考生發揮,在考前快速熟悉各種範例、錯彆字、用語、格式,可以獲得更高分數的機會。
這本書的就是以幫助考生考前快速復習為目標,精粹選摘行政院《政府文書格式參考規範》、國傢文官培訓所《公文製作及習作》、《颱北市政府公文製作參考手冊》等公文實作手冊,並收錄考選部公告之公文解答範例、試捲樣張、公文寫作用語用詞,希望考生在最短的時間內輕鬆吸收完整知識。
畢竟,有這麼多科目要準備,國考公文隻是小菜一碟。就讓這碟小菜輕鬆上桌吧!
藍星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