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1989年,資訊工業策進會在資訊市場情報中心之下,正式編製「資訊法律研究小組」,協助資訊産業掌握全球脈動,追求卓越的國際競爭力。1996年,在經濟部科技專案支持之下,研究團隊轉型成為獨立編製的「科技法律中心」(Science & Technology Law Center),並於2011年起更名為「科技法律研究所」(Science & Technology Law Institute),以承先啓後開拓創新之精神在瞬息萬變的科技洪流中,引領科技産業走嚮另一波高峰。
自動駕駛的概念與技術發展,其雛型最早可追溯至1925年由紐約無綫電設備公司「Houdina Radio Control」以1926 Chandler車為基礎所改裝之「Linriccan Wonder」,當時係透過在後車廂上安裝天綫,接受其他汽車傳來的信號行駛。直至1950年起,歐洲及美國、日本等國相繼開始進行自動駕駛技術研究與實驗,最終因感應器(Sensor)之認知與判斷等資訊處理技術的限製,自動駕駛發展一度陷入停擺。進入21世紀後,隨著IT企業和各大車廠陸續投入自動駕駛研究,相關技術也取得突破性進展。因此,自2013年起,各大車廠即開始販售具備自動跟車等技術的汽車,正式揭開自動駕駛時代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