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準位置,隻賺不賠:掌握投資11大關鍵理論,買股不受傷

看準位置,隻賺不賠:掌握投資11大關鍵理論,買股不受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投資
  • 股票
  • 價值投資
  • 選股
  • 風險管理
  • 投資理論
  • 財務分析
  • 股市
  • 新手入門
  • 投資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股市新手看價、老手看量、高手看勢。
股市教戰專傢郭泰
教你用11大關鍵理論看懂股市大盤走勢,
錢進股市,買對位置,獲利滾滾來!
 
  人人都想賺股市的大錢,但真正能從股票獲利中晉身財務自由之列者卻寥寥無幾,關鍵在於投資人投入股市之前,是否清楚知道目前股價所處位置究竟在底部、中部還是頭部。股市教戰專傢郭泰發現,股價有上漲、下跌及盤整三種走勢,而股價位置正好也有底部、頭部及中部三區,進而提齣「位置理論」之創見,也就是股價在底部時大膽買進,處在中部時耐心等待,跑到頭部時則果斷賣齣。

  作者郭泰投入股市30年,他清楚知道,要想在股市大有斬獲不能心存僥倖,必須悟透其中漲跌規則纔有機會全勝。他將自己多年來的股票實戰心得,歸納分析齣11個投資的經典理論,包括價值理論、循環理論、位置理論、時間理論、籌碼理論、棄取理論、順勢理論、停損理論、抱股理論、主力理論、選股理論。隻要通透這11大關鍵理論,徵戰股市幾乎無往不利。

  本書為郭泰30年的股票投資經驗與智慧精華,如果你正茫然於進場時機、焦慮於股價高低,本書帶你深透股市波動原理,看準股價所處位置、準確齣手,你也會是個快樂的投資人。
 
強力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99啪│財經作傢
  杜金龍│資深證券分析師
  林宏文│《今周刊》顧問、財經節目主持人
  陳忠慶│前群益投信總經理、中國多傢基金公司顧問
 
  藉由作者在書中濃縮的投資智慧、整理的11大理論及實戰經驗分享,讀者看完後,等於一次吸收20本股市經典名著的精華,就像站上巨人的肩膀,可以在投資的道路上看得更高、走得更遠。──99啪│財經作傢
 
  讀完瞭《看準位置,隻賺不賠》這本書之後,深覺無論是剛要開始進行投資理財的年輕人,或者是已經在股市進齣一段時間的朋友──特彆是受過傷的── 都應該來讀一讀郭兄這本書。──杜金龍│資深證券分析師
 
  郭泰先生這本書《看準位置,隻賺不賠》,整閤齣最基礎的11大理論,歸納齣股票投資的基本觀念, 讓投資人熟悉股市的生態與規律,並且能夠化繁為簡、舉一反三,是一本淺顯易懂的股市操作入門書。──林宏文│《今周刊》顧問、財經節目主持人
 
  投資不外將本求利,希望透過趨吉避凶、減少錯誤而做到能有獲利,郭泰在書中所提供的11種理論確能發揮這樣的效用,值得一讀再讀,多加運用。──陳忠慶│前群益投信總經理、中國多傢基金公司顧問
《洞悉趨勢,穩健前行:現代金融市場投資實戰指南》 導言:在不確定的時代,尋找確定的投資邏輯 麵對瞬息萬變的全球經濟格局和日益復雜的金融工具,傳統的投資方法正在逐漸失靈。投資者迫切需要一套係統化、可操作的框架,來穿越市場的迷霧,實現財富的穩健增長。本書並非提供快速緻富的秘籍,而是緻力於構建一套嚴謹、基於曆史數據和邏輯推演的投資決策體係。我們聚焦於宏觀經濟分析、行業景氣度判斷以及公司基本麵研究的深度融閤,旨在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套“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投資心法。 第一部分:宏觀經濟的“天氣預報”——洞察周期與風險 投資的起點,是對我們所處經濟環境的深刻理解。金融市場是宏觀經濟的晴雨錶,理解經濟周期的運行規律,是構建有效投資組閤的前提。 第一章:理解經濟周期的內在驅動力 本章深入剖析瞭經濟周期的主要構成要素:庫存周期、信貸周期和技術創新周期。我們詳細闡述瞭“康德拉季耶夫長波”和“硃格拉周期”在現代經濟中的體現,並結閤最新的全球貨幣政策動嚮,分析當前全球經濟正處於周期的哪個階段。讀者將學會如何通過關鍵的宏觀經濟指標——如PMI、CPI、利率麯綫倒掛等——來判斷經濟的冷暖,從而在衰退初期提前布局,在過熱階段適時收緊。 第二章: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交織影響 現代金融市場深受央行操作的影響。本章聚焦於美聯儲、歐洲央行等主要央行的政策工具及其對資産價格的影響路徑。我們不僅講解量化寬鬆(QE)和量化緊縮(QT)的機製,更重要的是,探討在不同利率環境下,不同資産類彆(如債券、股票、大宗商品)的相對吸引力變化。同時,分析財政刺激政策如何通過拉動需求側,間接影響特定行業的盈利能力。 第三章:地緣政治風險的量化評估 地緣政治衝突不再是小概率事件,而是影響市場情緒和供應鏈穩定的重要變量。本章提供瞭一套評估地緣政治風險對特定國傢和行業影響程度的分析模型,側重於分析貿易戰、技術封鎖和資源短缺等事件對跨國企業盈利能力和估值中樞的長期影響。 第二部分:行業選擇的“賽道哲學”——尋找未來增長的引擎 選股的成功,往往在於選對瞭賽道。本部分強調自上而下的行業分析方法,重點識彆那些具有結構性增長潛力、不易受周期性波動侵蝕的“永恒賽道”。 第四章:結構性增長與技術範式轉移 本章著重區分瞭周期性增長和結構性增長。我們通過曆史案例(如互聯網、移動通信的普及),闡述技術範式轉移如何創造全新的市場空間。重點分析當前正在發生的幾大結構性變革領域:深度學習與人工智能的産業化應用、新能源轉型中的儲能與材料科學突破、以及生物技術領域的前沿進展。如何識彆真正具有顛覆性而非炒作概念的技術,是本章的核心議題。 第五章:行業競爭格局與護城河的構建 巴菲特所強調的“護城河”是價值投資的基石。本章將行業競爭結構模型(如波特五力模型)應用於現代高科技行業。我們分析瞭網絡效應、規模經濟、轉換成本和無形資産壁壘在數字經濟中的新形態。如何通過分析專利布局、數據優勢和生態係統粘性來評估一傢公司的長期競爭地位,將提供具體的操作指南。 第六章:盈利質量與現金流的深層透視 高營收不等於高利潤,高利潤不等於高自由現金流。本章引導讀者超越簡單的淨利潤指標,深入挖掘財務報錶中的真實盈利質量。我們詳細講解瞭自由現金流(FCF)的計算與應用,以及如何識彆通過激進會計處理虛增利潤的陷阱。判斷一傢公司是否能持續産生可自由支配的現金,是衡量其投資價值的關鍵所在。 第三部分:公司基本麵的深度挖掘——從財務報錶到管理層洞察 在確定瞭宏觀環境和優質賽道後,精選齣具體投資標的,需要對公司進行細緻入微的盡職調查。 第七章:財務報錶的“讀心術”——資産負債錶的秘密 資産負債錶反映瞭企業的財務健康狀況和資源配置效率。本章教授如何分析商譽減值風險、存貨周轉率與現金迴收能力的匹配性,以及負債結構對未來盈利穩定性的潛在威脅。特彆關注對或有負債和錶外融資的識彆,避免因“看不見的負債”而誤判風險。 第八章:利潤錶的“利潤質量畫像” 本章關注收入確認的閤理性與成本結構的彈性。我們探討瞭不同行業(如SaaS、製造業)的收入確認標準差異,並教授如何通過分析毛利率、營業費用率的變化趨勢,來判斷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變化。理解“一次性損益”與“持續性經營利潤”的剝離,是準確評估未來盈利能力的關鍵步驟。 第九章:管理層的戰略眼光與激勵機製 優秀的管理層是穿越周期的“壓艙石”。本章側重於非財務指標的分析:管理層過往資本配置的成功率、對長期戰略的堅持與靈活性的平衡、股權激勵計劃的設計是否真正與股東利益綁定。我們將分析如何通過公開信息(如年報中的CEO信函、路演記錄)來評估管理層的誠信度和遠見。 第四部分:風險管理與投資心理的修煉 沒有絕對的“不賠錢”策略,隻有對風險的有效控製。本部分關注如何在投資決策中融入風險預算和心理紀律。 第十章:投資組閤的構建與動態再平衡 資産配置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需要根據宏觀經濟環境和個人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動態調整。本章提供瞭核心-衛星策略(Core-Satellite Strategy)的實戰應用,並探討瞭如何利用對衝工具(如期貨和期權的基礎應用)來管理係統性風險,而非僅僅是追求高迴報。重點講解瞭在市場大幅波動時,如何科學地執行再平衡操作,避免追漲殺跌。 第十一章:認知偏差與情緒控製的實戰訓練 行為金融學的研究錶明,人性的弱點是投資迴報的主要殺手。本章係統梳理瞭確認偏誤、羊群效應、處置效應等常見認知偏差,並提供瞭一套實用的工具——如建立“投資日誌”和“決策清單”——來強製性地對抗非理性衝動。真正的投資紀律,是建立在對自身局限性清晰認知之上的。 結語:長期主義與復利的力量 投資是一場馬拉鬆,而非百米衝刺。本書的最終目的,是幫助讀者建立一個持續學習、不斷修正的投資係統,堅持長期主義的價值判斷,讓時間成為我們最強大的盟友,最終實現財務上的自由與穩健。 --- 適閤讀者: 渴望從“憑感覺交易”轉嚮“基於邏輯決策”的個人投資者。 已經有一定投資經驗,但希望係統化梳理宏觀、行業、個股分析框架的進階者。 追求長期、穩健資本增值,對市場波動有清醒認識的財富管理者。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郭泰


  政大新聞係畢業。曾任中國時報記者、世新大學講師、哈佛企管顧問公司副總經理等職。年逾70仍筆耕不輟,苦心鑽研股票30年,悟齣其中漲跌道理,並提齣「位置理論」,成為股市分析之重要技術理論。

  著作達35本,深入淺齣的筆法為其一貫的寫作風格。曾榮獲「金鼎奬」與「金書奬」等殊榮。

  作品共有四大係列:

  ●企業人物係列:《王永慶經營理念研究》、《王永慶奮鬥傳奇》、《王永慶的人生智慧》、《鼓舞》、《霸氣》、《堅忍》、《悟──鬆下幸之助的經營智慧》、《鬆下幸之助傳》、《鬆下幸之助之不景氣、不裁員、不減薪經營法》等。

  ●理財投資係列:《股市實戰100問》(狂銷近10萬本)、《股票操作100訣》、《颱股指數期貨100問》、《外匯入門100問》、《逮到底部,大膽進場》、《看準位置,隻賺不賠》等。

  ●個人競爭力係列:《識人學》、《怎樣寫好企劃案》、《怎樣成為企劃高手》、《企劃新鮮人必修的50堂課》等。

  ●勵誌係列:《幽默100》、《智囊100》、《拜動物為師》、《從杜拉剋到郭颱銘的101個智慧》等。

  作品深又廣,不但暢銷,而且長銷,其中多部著作更是跨世代必讀經典。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推薦文一

學習投資大師的智慧,買股不再受傷
99啪(財經作傢)

 
  《看準位置,隻賺不賠》是郭泰先生經典大作《這樣買股,不會受傷》的全新修訂版,作者自述他過去長期在股海浮沉,直到50多歲下定決心,花瞭10個月苦讀20本股市經典名著後,終於融會貫通,進而結閤實務經驗,粹煉齣11個最重要的投資經典理論。
   
  當我看完書稿後,除瞭佩服作者歸納整理、深入淺齣的功力外,也頗有共鳴,因為書中提過的經典名著我大部分都讀過。同時,我也經曆過類似作者的學習過程。
 
  股市門派多,無所適從

  30歲纔初入股市,剛開始就賠光本金,一直都是在股海中不斷受傷的菜籃族。直到某次意外後痛定思痛,開始大量閱讀財經名著,廣泛學習理財知識,纔逐漸找到股市生存之道,達到穩定獲利的目標。

  所以我相信,隻要讀者有足夠的決心跟毅力,確實有機會在短時間內,透過有係統的閱讀,掌握到投資最重要的觀念及原則。

  隻不過,麵對股市各種門派學說,彼此間常大相逕庭,甚或互相矛盾,初學者剛開始入門,難免會覺得眼花撩亂,無所適從。

  隨便舉個例子,比如麵對投資要不要「加碼攤平」,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就主張:「危機入市,逢低攤平。」「當彆人貪婪時我恐懼;當彆人恐懼時我貪婪。」但成長股投資大師威廉‧歐尼爾(William J. O’Neil)卻告訴我們:「『攤平』是一種可能造成嚴重虧損的業餘策略。」

  又或是研究股市該用技術分析或基本分析,著名的商品大王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就持否定看法,錶示從未碰過有錢的技術分析師。但最傳奇的冠軍交易員馬蒂‧史華茲(Marty Schwartz)卻對這個說法嗤之以鼻,錶示他花瞭九年研究基本分析卻徒勞無功,最後還是得靠技術分析纔賺到大錢。

  活用投資工具,貴在時機掌握

  同樣的,當讀者讀完本書後,運用在實務上,或許也可能産生類似的疑問,比如碰到股價下跌時,究竟是要使用書中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棄捨理論」,抑或是即時認錯、快速齣場的「停損理論」?碰到選股操作時,究竟要採取低買高賣、重視安全邊際的「價值理論」,抑或是買高賣更高、賣低賣更低的「順勢理論」?

  我在這邊補充一些個人經驗給大傢參考,因為這些疑問都曾齣現在我的學習過程中,後來是藉由不斷的摸索與實證,纔能從各門派中截長補短,找到適閤自己的投資方法。

  其實在我眼中,這些都隻是投資的工具或方法,沒有對錯,隻有使用時機的差彆,比如順勢或逆勢操作,我會視標的特性採取不同的策略,其中「價值動能投資法」就是藉由挑選優質的中小型價值股,透過其波動較高的特點,進行動能操作,創造超額報酬;而「價值迴歸投資法」則是挑選大範圍的ETF或大型龍頭權值股,利用均值迴歸的原理進行逆勢操作,賺取穩健報酬。

  前者對應到書中,就是採取「價值理論」、「籌碼理論」、「順勢理論」、「停損理論」,後者是書中的「循環理論」、「棄捨理論」、「抱股理論」等。所以從這裏讀者可以發現,雖然名稱巧妙各有不同,但背後原理都是相通的。本書實已囊括大多數重要的投資理論,但重點是,大傢在研讀過程中仍需將書中內容不斷反芻思考,靈活運用在自己的投資體係中,纔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吸取經典智慧,買股不再受傷

  最後,引用巴菲特曾形容閤夥人查理‧濛格(Charlie Munger)的話:「他用思想的力量,讓我從猩猩進化到人類,否則我會比現在窮得多。」同樣的,散戶想要成為股市的常勝軍,最重要的就是培養獨立判斷的思考能力,透過廣泛的閱讀,不斷充實理財知識。而這本書《看準位置,隻賺不賠》就是一個非常值得推薦、可以幫助投資人進化的最大利器。

  因為藉由作者在書中濃縮的投資智慧、整理的11大理論及實戰經驗分享,讀者看完後,等於一次吸收20本股市經典名著的精華,就像站上巨人的肩膀,可以在投資的道路上看得更高、走得更遠。隻要大傢能熟讀書中內容,再內化為自己的投資心法及技巧,我相信一定可以跟作者一樣,學習投資大師的智慧,掌握股市獲利的關鍵,買股不再受傷。

推薦文二

讀郭泰這本書,買股不會受傷!
杜金龍∣資深證捲分析師

 
  在電視上眾多的「談股論金」節目上,你幾乎看不到《看準位置,隻賺不賠》這本書的作者郭泰兄的身影。事實上,郭兄研究股票的年資已有四分之一個世紀之久,早在十多年前他就開始將研究心得撰寫成書,陸續齣版過《股票操作100 訣》、《股市實戰100 問》等書。

  2010 年,他更一鳴驚人地,將曆年的私房心血和股票的實際操作經驗,寫成《逮到底部,大膽進場》一書,教讀者如何利用11 個市場訊號,準確逮到股市底部,並順利賣在頭部。

  現在,郭兄更進一步讓我們知道,到底他是如何學會相關股票知識,以建立起紮實的股市理論基礎。在自序〈「等」的哲學〉一文中,郭兄有一段十分有趣的描述。原來2005 年間,郭太太的一句天真問話:「你可以把王永慶研究得那麼透徹,股票為什麼沒有辦法?」讓郭兄如大夢初醒般,下決心將所有相關書籍文獻從頭研讀,而於59 歲那一年,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因而整理齣11 個最重要的方嚮,分彆是:價值理論、循環理論、位置理論、時間理論、籌碼理論、棄取理論、順勢理論、停損理論、抱股理論、主力理論以及選股理論。

  而其中的位置理論,是郭兄自己的獨有創見。

  讀完瞭《看準位置,隻賺不賠》這本書之後,深覺無論是剛要開始進行投資理財的年輕人,或者是已經在股市進齣一段時間的朋友──特彆是受過傷的──都應該來讀一讀郭兄這本書。然後你就知道如何買股而不受傷,那樣你纔有機會應用你的耐心,逮到底部時,大膽進場,勝券在握!
 
推薦文三

股市達人的投資基本功
林宏文∣《今周刊》顧問、財經節目主持人

 
  股票投資是一項很普遍的投資方式,但卻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股市充滿瞭各種變數,要在股海茫茫中獲利緻勝,實在是談何容易。許多人窮極一生研究投資,最後還是敗給市場、認輸退場。

  更令人迷惘的是,坊間許多談投資觀念的書,不見得能切中重點,似是而非的觀念,到處充斥的消息、明牌與雜音,不斷乾擾投資人的判斷與決策。

  郭泰先生這本書《看準位置,隻賺不賠》,整閤齣最基礎的十一大理論,歸納齣股票投資的基本觀念,讓投資人熟悉股市的生態與規律,並且能夠化繁為簡、舉一反三,是一本淺顯易懂的股市操作入門書,值得推薦給大傢。

自序

「等」的哲學

 
  這本書所記錄的,是我花10 個月苦讀20 本股市經典之後,深刻體悟齣11 個經典理論的精粹,最後打通投資任督二脈的經過,因此非常樂意提齣來與投資大眾分享。

  說來慚愧,我今年72 歲,在颱灣的股齡長達30年,但我前後於股市跌跌撞撞18 年之後,纔在13 年前、亦即59 歲時悟透瞭股票這一門學問。

  2005 年3 月,當我寫完《王永慶給年輕人的八堂課》時(當時我已經寫瞭3 本有關王永慶的著作),有一天老婆突然冒齣一句:「你可以把王永慶研究得那麼透徹,股票為甚麼沒有辦法?」

  那一剎那,我愣住瞭。老婆說得對極瞭,我跟王永慶素昧平生,憑一己之力苦讀數百萬字的文獻資料,深入抽絲剝繭,經過歸納與分析,再從他的人生奮鬥、經營管理、成功祕訣等不同角度切入,終於寫齣瞭《王永慶奮鬥史》、《王永慶的管理鐵鎚》、《王永慶給年輕人的八堂課》等3 本叫好又叫座的書(後來我陸續又寫瞭《王永慶給經理人的10 堂課》、《王永慶經營理念研究》,一共是5 本)。為什麼股票就沒有辦法呢?

  不!一定有辦法。

  根據我研究王永慶的經驗與心得,要弄懂一門學問最紮實、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研讀與它們有關的資料和經典,那麼,究竟哪些書籍是股票的有用資料與經典呢?最正確的方法,當然是去請教一些有操盤經驗的專傢。

  經過上網搜尋,我發現《Smart 智富月刊》曾經在2003 年9 月製作一個名叫「花3000 元讀經典,學賺韆萬財富」的專題,教導投資大眾如何閱讀股市的經典,嚮大師學習賺錢智慧。《智富月刊》邀請颱灣30 多位有操盤經驗的專傢(包括杜金龍、陳忠瑞、毛仁傑、黃偉傑、林群、呂宗耀等名傢)票選齣十大必讀之股市經典如下:
 
  一、安德烈. 科斯托蘭尼(André Kostolany, 1906-1999)的《一個投機者的告白》(Die Kunst über Geld nacbzudenken)
  二、埃德溫.勒菲佛(Edwin Lefévre, 1817-1943)的《股票作手迴憶錄》(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
  三、伯頓.墨基爾(Burton G. Malkiel)的《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
  四、彼得.林區(Peter Lynch)與約翰.羅斯查得(John Rothchild) 的《彼得林區選股戰略》(One Up on Wall Street)
  五、彼得.林區與約翰.羅斯查得的《彼得林區徵服股海》(Beating the Street)
  六、羅伯特.海格斯壯(Robert G. Hagstrom, Jr.)的《值得長抱的股票 巴菲特是這麼挑的》(The Warren Buffett Way)
  七、是川銀藏(1897-1992)的《股市之神是川銀藏》
  八、愛德華.錢思樂(Edward Chancellor)的《金融投機史:揭開貪婪時代九大金融泡沫》(Devil Take the Hindmost: A History of Financial Speculation)
  九、羅伯.愛德華(Robert D. Edwards)與約翰.麥基(John Magee)的《股價趨勢技術分析》(TechnicalAnalysis of Stock Trends)
  十、馬剋斯.甘特(Max Gunther, 1927-1998)的《蘇黎士投機定律》(The Zurich Axioms)
 
  於是,我就以這10 本書為藍本,再參考財訊齣版社2000 年齣版的《一次讀完25 本投資經典》一書之書單,加入下列4 本經典:
 
  十一、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 1894-1976)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十二、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的《超越指數》(Soros on Soros: Staying Ahead of the Curve)
  十三、維特.施伯倫(Victor Sperandeo)的《專業投機原理》(Trader Vic: Methods of a Wall Street Master)
  十四、菲利普.費雪(Philip Arthur Fisher, 1907-2004)的《非常潛力股》(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 and Other Writings)
 
  最後,我再加入幾年來四處拜師上課時的1本上課講義,以及幾位老師所推薦的5 本經典:
 
  十五、艾略特(Ralph Nelson Elliott, 1871-1948)的《艾略特波動原理精義》(上課講義)
  十六、孟提(Lawrence Monti)的《艾略特波浪理論》
  十七、江瑞凱的《波浪理論解析——以颱灣股市為例》
  十八、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
  十九、威爾斯.威爾德(Welles Wilder)的《亞當理論》(The Adam Theory of Markets or What Matters is Profit)
  二十、傑西.李佛摩(Jesse Livermore, 1877-1940)的《傑西.李佛摩股市操盤術》(How to Trade in Stocks)
 
  20本書單確立之後,再來就是閉門苦讀,雖然其中有部分書籍早已熟讀過,但為瞭能夠融會貫通,決定逐一重讀,若乾艱澀新書更是一讀再讀,因此進度很慢,平均大約2 週纔讀完1 本,幾乎花瞭10 個月纔把20 本經典讀完。坦白說,剛開始讀,沒什麼感覺,可是在持續半年之後,效果緩緩呈現:價值理論、循環理論、位置理論、時間理論、籌碼理論、棄取理論、順勢理論、停損理論、抱股理論⋯⋯等重要概念逐漸在腦海中浮現,這就是本書11 個章節的由來。(極力建議讀者和我一樣也苦讀一番,說不定有驚人的收獲。)

  嚴格來說,本書原是我在苦讀修鍊時的心得與筆記,為瞭成書特地增補,加入2006 至2018 年的颱股實例,以符閤時效,提高可讀性。

  在苦讀過程中,若乾投資大師給我一個深刻的印象:擅長用簡單的話語說明復雜的道理。見賢思齊,本書中的11 個理論,筆者也嘗試用幾句話去解說,希望能産生畫龍點睛的效果。
 
  一、價值理論:其真諦就是在崩盤時買進物超所值的高殖利率績優股。採行價值理論買股,切記算算每年配息之後復利的驚人效益。

  二、循環理論:股價永遠在上漲與下跌之間循環不已,漲久瞭就會跌,跌久瞭就會漲。聰明的投資人就懂得在循環中找到恰當的買賣點。

  三、位置理論:進入股市之前,你一定要先知道大盤目前所處的位置:底部?中部?頭部?底部時買進,中部時等待,頭部時賣齣,操作股票就是這麼簡單。

  四、時間理論:股價的修正除瞭空間波,就是時間波。時間理論即是探討時間波修正的學問,它能協助投資人準確逮到頭部與底部。

  五、籌碼理論:籌碼就是成交量。成交量是用銀彈堆砌起來的,所以最真實,不會騙人。它能有效地協助投資人找到頭部與底部。

  六、棄取理論:在股市裏大傢都知道要反市場操作,亦即人棄我取、人取我與,這個道理很簡單,但知易行難,大多數人都做不到。

  七、順勢理論:股價走多頭行情時做多,走空頭行情時做空,順勢理論就這麼簡單。難的是,你必須有能力去研判目前是走多頭還是走空頭。

  八、停損理論:股票是高風險的投資,萬一你買錯瞭方嚮,隻有設下停損並嚴格執行,纔能平安地把自己帶齣場。

  九、抱股理論:抓底不難,抱緊最難。投資人在底部買進的股票,一定要緊抱不放,直到大波段走完再齣脫,這樣纔能賺到倍數的利潤。

  十、主力理論:股票若沒主力的拉抬不會飆漲,不論主力是外資、投信,還是公司派、業內,你都必須洞悉他們的心態與手法,纔不會被他們玩弄於股掌之間。

  十一、選股理論:股票是投資工具,也是投機工具。投資者愛績優股,投機者愛投機股,投資與投機並存於股市,分工互補,缺一不可。
 
  拉拉雜雜說瞭這麼多,其實我平常看盤與操盤用到的也僅僅是循環理論、位置理論以及抱股理論而已。我知道股價永遠在漲跌之間循環不已,我會很有耐心地等待股價來到底部區(譬如說2008 年11 月的3955 點),我就挑選幾支股票大膽分批買進,然後緊抱持股,耐心等到股價循環走到第三波(主升段)的高點附近(譬如2015 年4 月的10014 點)。當發現月KD 交叉嚮下形成死亡交叉(發生在2015 年6 月),我就毅然齣脫持股,獲利瞭結。而後,空手四處旅行,耐心地等待下一個循環底部區的到來。總結來說,就是「等」的哲學。

  以上就是筆者撰寫本書的心路曆程,是為序。
 
郭泰
2011年12月1日初稿
2018年2月28日修訂

導讀

讀通11 大理論,幫你在股市趨吉避凶
陳忠慶∣前群益信總經理、中國多傢基金公司顧問

 
  我在雜誌專欄曾談到投資找資訊要當心被專傢、名嘴和臉書誤導,並指齣真正有實力的資金操盤手根本不會拋頭露臉,寜可躲在大傢看不見的地方自己揮灑。

  結果有讀者來信希望我能「多方穿針引綫」,他希望能在這類「能人」門下求藝,做到「有為者亦若是」。

  從來信內容可看齣來,這位讀者如果有投資股票,應該就是一名標準的散戶,平日忙於工作,隻能利用閑時閑錢多少買賣些股票。

  所謂散戶,是上個世紀80 年代在颱灣證券投資圈常被提及的股市用語,早期是與大戶相對,指手上資金不多的個人投資者,後來則與機構投資者(如外資、投信、政府基金等三大法人)相對,泛指所有個人投資者(不論錢多錢少)。在大陸,又有「股民」之稱。
 
  散戶的六大通病
 
  我在金融投資圈內打滾已超過30 年,若以我們圈內的專業標準來看散戶,這些股市裏的螞蟻雄兵通常具有以下特點:
 
  一、專業投資所需的資金、時間及專業知識技能常無法同時具備。

  二、每個人的資金有限,不足以主導市場走勢及個彆股票行情,但資金總量對經濟、股價仍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三、如香港「平民股神」老曹說,散戶還有恐懼與後悔的毛病,恐懼讓他們不敢在低價買進,後悔讓他們不肯停損,長抱「衰股」,越賠越多。

  四、感情用事重於理性分析,往往形勢已變還不知調整看法。

  五、喜歡聽彆人的看法,自己沒能力做研究分析及驗證傳言、走勢及價格變化。

  六、常受過去經驗宰製,投資某類股、個股賺過錢或賠錢,就以為這(些)類股個股是值得追逐或棄絕的標的,造成投資迷信。
 
  若與專業的機構投資人相較,機構在買進一支股票前,要對該股做長時間的研究、調查、分析,訂定周密的計畫,並等各項市場指標調整到位,纔循序漸進行動;散戶往往是看看電視螢幕或聽聽「專傢」的說法,三、五分鍾就可決定進齣。

  機構用幾億、十幾億元買一支股票,散戶用幾萬、十萬、幾十萬元做十幾支股票。機構一支股票投資一年甚至數年,散戶一支股票投資數週甚至幾天。機構一年買賣幾支股票,散戶一年進齣幾十支股票,甚至破百。

  機構會集中資金打殲滅戰,散戶喜歡買多支股票分散投資,結果賺賠相抵,最終還賠錢。機構會發掘冷門股,然後炒熱賺錢;散戶喜歡熱門股,由熱握冷賠錢。
 
  散戶成為股市多數的賠錢者
 
  也因此,散戶就成為股市「八十二十法則」(20%的人賺錢,80% 賠錢)的多數賠錢人。麵對這樣的散戶來信,我要怎麼迴應呢?我以電話和他聯係上,告訴他專業操盤手的工作就是操盤,他們不會收徒授藝,散戶要自求多福,自己學習求精進,自己去掌握財經情勢、市場走勢,慎選買賣時點與標的。

  他迴說,很多散戶根本有如股市文盲,怎可能做到一切自己來,這時我想到老友郭泰的投資係列專書,強調必須自己先花時間精神自修學習,先學會看懂或聽懂媒體或專傢在談論市場或各股的情勢判斷、趨勢推斷,市場走勢及個股研析,這時郭泰兄的《股市實戰100 問》和《股市操作100 訣》就是最佳入門書。

  接下來就是找金融機構取得相關資訊,我覺得投信(正式名稱為證券投資信託公司,及一般所稱基金公司)是較適當的對象,因為它們屬於所謂三大法人之一,手上資金以兆元計,在市場中進齣頻繁,交易量龐大,它們怎麼看市場買賣那些股票,是很好的參考指標。

  最重要的是,投信是三大法人中散戶唯一可以接觸到的機構投資人,你可以登門錶示想買它們的基金或有意加碼投資,它們都很願意派專人為你解析市場情勢及可考慮投資哪些標的。如果你已學會看懂或聽懂對方提供的資訊,必然會有大收獲。

  接下來我告訴這位讀者,從基金的季報或年報也可以看到基金的持股,尤其是長期持股,如果基金長期績效良好,它(們)的持股就是很好的投資參考。

  另外,基金公司網站也常有市場資訊,應時的投資建議,不定時推齣的專題探討,常常還會舉辦投資說明會或投資展望研討會,這些都是取得資訊可幫助投資的好管道。

  所以我建議先買基金,先和投信打交道,等自己有較充分準備,並設法剋製前述的散戶種種特點及毛病,就可以自己做股票瞭。

  跟著大師的研究,解除你的投資睏惑

  所謂較充分準備,指股票從投資相關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及充實,郭泰的投資係列書是最佳的自我學習教材,從完全不懂股票開始,可以循序漸進自求精進。

  尤其是郭泰兄新推齣的專著《看準位置,隻賺不賠》,再進一步提供瞭要在股海爭戰緻勝賺錢的完整理論依據,還可讓投資人強化在市場中的獨立作戰能力。

  這是郭泰花10 個月時間研讀20 本股市投資經典名著後,將所整理齣來的11 個實用的投資理論匯整成書的新著。有這些理論做為指引,已經可以去除或解決我們在進行實際投資時所遭遇的睏惑或問題。

  例如,現在可以進場買股票嗎?我們關心的是現在是市場高點還是低點?進場會不會被套牢?未來走勢有利於買進嗎?透過「循環理論」和「位置理論」就可判斷進場時機和適當的買賣點。

  另外,常有人在買股票時擔心是不是買貴瞭,還有上漲空間嗎?這可以用「價值理論」來衡量,不僅可研判股價高低,還可進一步盤算配息在內的實質獲利能力。

  過去我就曾指齣,郭泰兄寫投資相關專書,是為需要而寫,因為相對於金融圈內的操盤手而言,他也是散戶,會需要較專業的指引和參考。但最令我欽佩的是,他不是隻找一些相關論著來研讀參考而已,他會深入剖析並融會貫通,並整理齣實用的投資法則或操作策略,這本談理論的新作也一樣,是綜閤瞭諸多大師級的投資理論及操作法則,加上親身投資體驗所匯整齣來的投資操作指引,融閤理論與實際,對散戶甚至業內操盤手都深具實用價值。

  投資不外將本求利,希望透過趨吉避凶、減少錯誤而做到能有獲利,郭泰在書中所提供的11 種理論確能發揮這樣的效用,值得一讀再讀,多加運用。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簡直是我投資路上的“定海神針”!我一直以來對股票投資都心存敬畏,總覺得自己像個盲人摸象,知道一點皮毛,但真正買進賣齣時就變得猶豫不決,生怕踏錯一步就損失慘重。讀瞭這本書,我纔發現之前很多擔憂都是源於缺乏係統性的知識和正確的投資思維。作者深入淺齣地剖析瞭投資領域的核心邏輯,尤其是在“看準位置”這一點上,他提供瞭許多實用的分析框架和判斷依據,讓我不再僅僅依賴市場的漲跌情緒,而是能夠通過基本麵、技術麵等多個維度去評估一隻股票的真實價值和潛在風險。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價值投資”和“成長投資”的對比分析,過去我總是混淆不清,覺得哪種看起來好就追哪種,結果常常是追高被套。這本書讓我明白瞭不同投資風格的適用場景和核心理念,並且教會我如何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和市場情況選擇閤適的策略。現在,我再看K綫圖,不再是隻看到一堆雜亂的綫條,而是能從中讀齣更多有用的信息,對“買股不受傷”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我曾是一名對股市一竅不通的“小白”,每次看到周圍的朋友談論股票都覺得像是聽天書。直到偶然的機會,我朋友推薦瞭這本書,說裏麵講的內容特彆實在,不像市麵上很多“速成”的投資指南那樣空洞。我帶著試試看的心態翻開瞭它,結果一發不可收拾。這本書真的顛覆瞭我對投資的認知。作者沒有直接教你“明天買什麼股票”,而是從最基礎的投資理論講起,一點一點地構建起我的投資知識體係。尤其是關於“風險管理”和“情緒控製”的章節,讓我恍然大悟。我之前總是把精力放在“怎麼賺錢”上,卻忽略瞭“怎麼保住本金”。這本書強調瞭風險控製的重要性,教會我如何通過分散投資、設置止損等方式來降低潛在損失。更重要的是,它讓我認識到情緒對投資決策的巨大影響,學會瞭如何在市場波動時保持冷靜,不被貪婪和恐懼左右。現在,我雖然還在學習階段,但已經敢於獨立思考,不再盲目跟風,對自己的投資決策更有信心瞭。

评分

作為一名在市場摸爬滾打多年的老股民,我一直覺得自己在投資方麵已經積纍瞭不少經驗,但總感覺進步的空間不大,尤其是在麵對一些突發性的市場波動時,還是會感到措手不及。直到我讀瞭這本書,纔意識到之前很多看似“經驗”的東西,其實都缺乏係統性的理論支撐。作者在這本書裏提齣的“11大關鍵理論”,雖然有些我似曾相識,但經過作者的重新解讀和梳理,讓我有瞭豁然開朗的感覺。特彆是關於“宏觀經濟分析”和“行業周期判斷”的論述,對我啓發很大。我過去更側重於個股的微觀分析,而忽略瞭宏觀環境對投資的影響。這本書讓我學會瞭如何將宏觀經濟的走嚮與具體行業的景氣度聯係起來,從而更精準地把握市場的整體趨勢,做齣更明智的投資決策。這本書讓我看到瞭自己在投資理論上的短闆,也為我後續的進階學習指明瞭方嚮。

评分

說實話,當初買這本書,主要是被“隻賺不賠”這個字眼吸引瞭。雖然知道投資不可能真的“隻賺不賠”,但還是希望能找到一些能大幅提高勝率的方法。讀完之後,我發現作者並沒有誇大其詞,而是通過講解“11大關鍵理論”,為我們構建瞭一個更加科學、理性的投資框架。這些理論雖然聽起來很高大上,但作者的解讀卻非常接地氣,能夠與實際操作相結閤。我尤其喜歡關於“資産配置”和“投資組閤構建”的內容,過去我總是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風險非常高。這本書教會我如何根據不同的市場環境和個人風險承受能力,來閤理地配置不同類型的資産,從而達到分散風險、穩健增值的目的。雖然我還沒有完全掌握所有的理論,但至少我已經建立瞭一個更清晰的投資目標和操作思路,不再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瞭。

评分

這本書就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股民,坐在你對麵,掏心掏肺地跟你分享他的投資心得。我之前也看過不少投資類的書籍,但很多都過於理論化,或者充斥著華麗的辭藻,讀完之後感覺依舊抓不到重點。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樸實,作者用自己真實的經曆和深入的觀察,為我們揭示瞭投資背後的“潛規則”。他提到的“市場情緒的非理性”以及“信息不對稱”這些概念,我之前雖然零星聽過,但這本書給瞭我一個清晰的框架去理解它們是如何影響股價的。特彆是關於“均值迴歸”的論點,讓我明白瞭為什麼很多時候追逐短期熱門股最終會迴歸到閤理估值,而那些被低估的優質資産反而更有長期投資價值。書中的一些案例分析也讓我印象深刻,作者並沒有迴避失敗的經驗,而是從中提煉齣寶貴的教訓,這對於我們這些初學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幫助,能少走很多彎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