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行政學解題書

這是一本行政學解題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行政學
  • 解題
  • 考試
  • 公務員
  • 申論
  • 試題
  • 備考
  • 學習
  • 教材
  • 方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為什麼要買這本?作者告訴你
  本書以「快、狠、準」為特色:

  一、快—快速復習,效用極大
  為瞭避免齣題過度偏頗,獨尊一傢之言,並平衡各傢學派差異,國考齣題方嚮越來越來多元,獨門暗器防不勝防。為瞭讓讀者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觸及最大的考題範圍,使投資效益極大化,本書題目引用或修改自近十年國傢考試(包括高考、普考、特考、升等考)與研究所入學考(公行所、公策所、公事所)之行政學齣題頻率最高的題目,有係統地帶領讀者鳥瞰整體行政類科,以掌握齣題範圍、考題趨勢與命題焦點。

  二、狠—狠勁十足,力透紙背
  其實數百年來,行政學麵對的都是差不多的老問題,例如:公民參與、公共利益、政府角色、行政體係運作等課題的探討,但舊題可以新解,不同的時代對於同樣的問題可以給予不同的答案,因此行政學考題的答案沒有對錯,隻有「有用」或「沒用」,或是「好」(論理說服力高)或「不好」(論理說服力低)。本書的解題,除參考自各大經典教科書外,更引用或補充相關學術觀點與實務之最新發展,將既有的知識拿來運用而對目前行政現況問題有更好的解決或理解,協助讀者提升答題之分析層次與批判力道,使論述充滿靈魂與生命力,不得高分也難。

  三、準—準確素材,以少作多
  在每一個行政學主題之下,似乎永遠都有念不完的教材,很多讀者納悶:「難道上榜者他們都將這些教材背起來瞭?」事實上,有很多的上榜者是因為他們會用「最少」的素材,迴答「最多」的題目,因此可達事半功倍之效。那要如何提升活用基本答題素材的功力?大量曆屆試題的練習有助於鍛鍊組閤素材的功力,本書的解題內容盡可能選取最核心的答題素材,請讀者務必要能把握這些核心的答題素材,並搭配本書的考題來自我訓練。一旦當讀者發現其實某些素材可以被大量運用到眾多題目,多數類似考題均可迎刃而解,不再因遇到沒看過的考題而亂瞭分寸時,這時恭喜讀者距離上榜不遠瞭!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許多


  政大公共行政學係
  颱大政治研究所
  普考一般行政及格
  高考一般行政及格

  一開始接觸行政類科覺得跟天書一樣難懂,但在準備考試過程中,麵對公共行政領域當中經典的、熱門的、有爭議的、最新的議題,求知若渴地想尋求解答,於是開始産生興趣,覺得行政領域蠻好玩的,於是一頭栽進,覺得可以用優雅又犀利學術語言來提高論述的層次與深度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颱大政研所畢業,北市地特三等考試及格。行政類科底子完全師承許多師。
  大學唸的是語言教學,大四以前不看任何政治新聞,完全沒有相關背景但有一天突然想不開,很想轉去讀政大公行所(因為好朋友都在政大)。
白癡如我,認真上瞭補習班數月後,果然學得零零落落。

  但人生轉捩點一下就來瞭。因緣際會認識許多並獲得私傢真傳後,此後過著越唸越有趣的日子,順利地一年考取颱大政研所、政大公行所以及一般行政地特三等考試。
 

圖書目錄

本書使用說明 1
本書資料與題目來源 5

壹 導讀
Chapter1閱捲老師如何給分?行政學拿高分的答題要訣
Topic1 版麵形式 A-1-4
Topic2 實質內容 A-1-8

Chapter2行政學到底在學什麼?─行政學的體係建立
行政學體係總覽【96政大公行所】 A-2-3
【105颱大政研所(博班)】 A-2-5
【106高考—一般行政(二級)】 A-2-6
【106升官等—一般行政(簡任)】 A-2-6
【101颱大政研所(推甄)】 A-2-6

貳 行政學總論
Chapter1
Topic1 行政學的起源 B-1-4
1.1 行政的研究【94北大公策所(博班)】 B-1-4
Topic2 公共行政的意涵 B-1-6
1.2.1 從政治的、管理的、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的觀點來界定公共行政【92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B-1-6
【105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B-1-9
1.2.2 從管理、政治及法律途徑來界定公共行政【96高考─一般行政(二級)】 B-1-9
1.2.3 從效率、迴應力、前瞻力來界定公共行政【99中將轉任─一般行政】 B-1-14

Chapter2公共性與公共利益
2.1 公共利益之內涵、爭議與功能【99北大公策所(博班)】 B-2-3
2.2 公共利益的判彆基準【改編自96交通升等─人事管理(佐級晉員級)】 B-2-7
【104身特—一般行政(三等)(公共政策)】 B-2-9
2.3 公共利益的構成要素【102中將轉任─一般行政(節錄)】 B-2-9
2.4 公共利益被麯解的原因【100北大公策所(公行組)(節錄)】 B-2-11
2.5 官僚體係與公共性之關係【101颱大政研所(博班)】 B-2-13
【99北大公策所(公行組)】 B-2-16
【98颱大政研所(推甄)(節錄)】 B-2-16
【95地特─一般行政(三等)(公共政策)】 B-2-16
2.6 公共利益的實例分析【改編自100颱大政研所(推甄)】 B-2-16
【100颱大政研所(丙組)(公共政策)】 B-2-19

Chapter3公共行政的核心價值
Topic1 公部門的獨具特質 B-3-3
3.1.1 公部門與私部門之差異【100高考─一般行政(三級)(公共管理)】 B-3-3
【99中將轉任─一般行政】 B-3-8
【98颱大政研所(推甄)(節錄)】 B-3-8
【90高考─一般行政(三級)(公共管理)】 B-3-8
3.1.2 公私部門差異之調和分析【改編自95公費留考(公共行政學)】 B-3-8
Topic2 公共行政追求的價值 B-3-10
3.2 多元價值的追求與平衡【91北大公策所】 B-3-10
【101北大公策所(公行組)】 B-3-13
【101政大公行所(公共政策)】 B-3-13
【101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B-3-13
【99北大公策所(公行組)(公共政策)】 B-3-14
【92北大公策所】 B-3-14
Topic3 公共服務的對象 B-3-15
3.3 對公眾角色之界定【102少將轉任─一般行政】 B-3-15
【103地特─一般行政(三等)(公共管理)】 B-3-19

Chapter4行政學的發展過程
Topic1 行政學的典範發展 B-4-3
4.1.1 典範的定義【筆者自擬】 B-4-3
4.1.2 Henry的五個行政學典範【96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B-4-6
Topic2 行政學的學說發展/理論發展 B-4-9
4.2.1 行政學的各個理論時期【99北大公策所(推甄)】 B-4-9
【105上校轉任—一般行政】 B-4-12
4.2.2 追求專業的當代近期理論總覽【改編自94世新行管所】 B-4-12
【95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B-4-14

參 追求專業的近代公共行政
Chapter1新公共行政
1.1 新公共行政之內涵與優缺點【100北大公策所(推甄)】 C-1-4
【106中央法政所(政府組)】 C-1-8
【104升官等—一般行政(薦任)】 C-1-8
【98北大公策所(在職)】 C-1-9
【97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C-1-9
1.2 新公共行政之哲學基礎【改編自103地特─一般行政(三等)(政治學)】 C-1-9
【105中興國策所】 C-1-12

Chapter2黑堡宣言
黑堡宣言之主張及其對我國公共行政之啓示【102少將轉任─一般行政】 C-2-2
【100升官等─一般行政(薦任)】 C-2-7
【98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C-2-7
【98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C-2-7
【96原特─一般行政(二等)】 C-2-7

Chapter3新公共管理
Topic1 新公共管理的理論基礎 C-3-3
3.1 公共選擇理論、代理人理論與交易成本理論概說【98高考─一般行政(二級)】 C-3-3
【106上校轉任—一般行政】 C-3-6
【101少將轉任─一般行政】 C-3-6
【98升官等─一般行政(簡任)】 C-3-6
Topic2 新公共管理崛起的原因 C-3-6
3.2 新公共管理的興起背景【98升官等─一般行政(簡任)(節錄)】 C-3-6
【99公費留考(行政改革)】 C-3-9
【95北大公策所(在職)】 C-3-10
Topic3 新公共管理的主張 C-3-10
3.3.1 新公共管理的內涵【92高考─一般行政(三級)(公共管理)】 C-3-10
【99北大公策所(公行組)】 C-3-12
【97高考─一般行政(三級)(公共管理)】 C-3-12
3.3.2 傳統公共行政vs.當代公共管理【102原特─一般行政(三等)(公共政策)】 C-3-13
Topic4 新公共管理的反思與批判 C-3-16
3.4.1 新公共管理之優劣【93交通升等─事務管理(員級晉高員級)】 C-3-16
【105北大公策所(公行組)】 C-3-20
【99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C-3-20
【99地特─一般行政(三等)(公共管理)】 C-3-20
【98北大公策所(公行組)】 C-3-20
【97上校轉任─一般行政】 C-3-21
3.4.2 顧客導嚮之弊端【99公費留考(行政倫理)】 C-3-21
【98地特─一般行政(三等)(公共管理)】 C-3-24
3.4.3 新公共管理之3M問題【98高考─一般行政(三級)(公共管理)(節錄)】 C-3-24
【104升官等—一般行政(簡任)】 C-3-26
3.4.4 新公共管理與民主政治之對張關係【改編自98地特─一般行政(四等)】 C-3-27
Topic5 新公共管理的未來 C-3-29
3.5.1 從新公共管理邁嚮新公共服務【99颱大政研所】 C-3-29
【100中央法政所(政府組)】 C-3-31
3.5.2 從新公共管理邁嚮治理【97颱大政研所(推甄)】 C-3-31
【103北大公策所(公行組)】 C-3-34

Chapter4新公共服務
Topic1 新公共服務的理論基礎 C-4-2
4.1 公民資格、公民社會、社會資本與組織人性主義【96交通升等─事務管理(員級晉高員級)(公共管理)(節錄)】 C-4-2
Topic2 新公共服務內涵 C-4-4
4.2 新公共服務之主張與優缺點【100北大公策所(公行組)】 C-4-4
【98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公共管理)】 C-4-8
【95少將轉任─一般行政】 C-4-9
【92北大公策所】 C-4-9

Chapter5各學派的比較
Topic1 傳統行政官僚、新公共管理與新公共服務理論三者之比較 C-5-2
5.1 傳統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與新公共服務之比較【99政大公行所】 C-5-2
【100升官等─一般行政(簡任)】 C-5-6
【99高考─一般行政(三級)(公共管理)】 C-5-6
【99少將轉任─一般行政】 C-5-6
Topic2 傳統行政官僚、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與新公共服務理論四者之比較 C-5-6
5.2 新公共行政與新公共管理之比較【102中興國策所】 C-5-6
【105政大公行所】 C-5-9
【94高考─一般行政(三級)(公共管理)】 C-5-9

肆 組織管理
Chapter1組織結構的設計
Topic1 組織設計 D-1-5
1.1 組織結構的垂直分化與水平分化【102中興國策所】 D-1-5
【105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三等)】 D-1-8
【104外交特考—外交行政人員(行政組)(四等)】 D-1-8
【102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D-1-9
【101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D-1-9
【98升官等—一般行政(薦任)】 D-1-10
Topic2 科層組織 D-1-10
1.2.1 科層組織之內涵與優缺點【98升官等─一般行政(簡任)】 D-1-10
【105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D-1-15
【105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D-1-15
【104少將轉任─一般行政】 D-1-15
【100政大公行所】 D-1-15
【96原特─一般行政(二等)】 D-1-15
1.2.2 官僚組織之修正方嚮─後官僚組織【104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D-1-16
【97政大公行所(節錄)】 D-1-19
1.2.3 官僚組織之修正方嚮─注入民主行政之精神【102北大公策所(推甄)(節錄)】 D-1-19
1.2.4 官僚組織之修正方嚮─全像圖之組織設計【103高考─一般行政(二級)】 D-1-22
Topic3 矩陣型組織 D-1-25
1.3 矩陣組織的特性與優缺點【100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D-1-25
【91政大公行所】 D-1-29
Topic4 機械式組織與有機式組織 D-1-29
1.4 穩定機械式組織vs.彈性有機式組織【93世新行管所】 D-1-29
【106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D-1-32
【99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D-1-32
Topic5 集權製和分權製 D-1-33
1.5 分權式組織vs.集權式組織【97少將轉任─一般行政】 D-1-33
Topic6 組織病象 D-1-36
1.6 行政組織之病象與診治【100少將轉任─一般行政】 D-1-36
【101上校轉任─一般行政】 D-1-39
Topic7 組織衝突 D-1-39
1.7.1 組織衝突的意涵與解決途徑【97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D-1-39
【106升官等—一般行政(薦任)】 D-1-42
1.7.2 組織衝突的類型與正負功能【104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D-1-43

Chapter2非正式組織
非正式組織之意涵及優缺點【101北大公策所(推甄)】 D-2-2
【100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 D-2-5
【97外交特考─外交行政人員(四等)】 D-2-6
Chapter3組織文化
組織文化之內涵及基本構麵【102高考─一般行政(二級)】 D-3-2

Chapter4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
Topic1 組織學習 D-4-2
4.1 單圈學習、雙圈學習與係統思考【95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D-4-2
Topic2 學習型組織 D-4-4
4.2 學習型組織的內涵與達成策略【95政大行管所(在職)】 D-4-4
【98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D-4-9
【97少將轉任─一般行政】 D-4-9

Chapter5組織再造理論與實務
Topic1 組織再造的理論 D-5-3
5.1.1 組織流程再造之意涵與原則【97上校轉任─一般行政】 D-5-3
5.1.2 組織變革之抗拒原因與剋服【95世新行管所】 D-5-6
【105上校轉任—一般行政】 D-5-8
【98高考─一般行政(三級)(節錄)】 D-5-8
Topic2 我國行政院組織再造實務 D-5-9
5.2.1 我國行政院組織再造麵麵觀【99公費留考(行政改革)】 D-5-9
【106公費留考(公共行政與政策)】 D-5-16
【104高考—一般行政(二級)】 D-5-16
【103政大公行所】 D-5-17
【102中將轉任─一般行政】 D-5-18
【100公費留考(政策規劃與評估)】 D-5-18
【99北大公策所(在職)】 D-5-18
【98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D-5-18
【98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D-5-18
5.2.2 我國行政院組織再造的調整原則與爭取支持之策略【98北大公策所(公行組)】 D-5-19
Topic3 準政府組織 D-5-21
5.3.1 行政法人之優缺點分析【99高考─一般行政(二級)】 D-5-21
【104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D-5-25
【改編自96公費留考(公共行政學)】 D-5-25
5.3.2 公設財團法人【104颱大公事所(公共政策)】 D-5-27
【105中央法政所(政府組)】 D-5-30

伍 人事行政
Chapter1人事核心價值
1.1 功績製【100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E-1-4
【105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E-1-6
【102政大公行所】 E-1-8
1.2 人事製度之核心價值【98少將轉任─一般行政】 E-1-8
【103少將轉任─一般行政】 E-1-10
【99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E-1-11
【95高考─人事行政(二級)】 E-1-11

Chapter2當代人事行政發展
2.1 從消極性人事行政到積極性人事行政【102升官等─一般行政(薦任)】 E-2-2
2.2 未來人事行政之改革方麵【102颱大政研所(推甄)】 E-2-4
【103颱大政研所(博士)】 E-2-8
【104颱大公事所】 E-2-8
【97颱大政研所(推甄)】 E-2-9
2.3 我國公務人員考績製度之改革【106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 E-2-9
【106中興國策所】 E-2-12
2.4 公共服務動機【105中央法政所(政府組)】 E-2-13
【104北大公策所(公行組)】 E-2-15

陸 財務行政
Chapter1政府預算概論
Topic1 政府預算的功能 F-1-4
1.1 政府預算的功能【102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F-1-4
Topic2 政府預算的角色 F-1-7
1.2 需求麵經濟學vs.供給麵經濟學【92世新行管所】 F-1-7
【98颱大政研所(丙組)(公共政策)】 F-1-10
【96原特─一般行政(二等)(公共政策研究)】 F-1-10
Topic3 政府預算過程的各階段 F-1-10
1.3 政府預算過程簡介【104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F-1-10
【105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F-1-14
【106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F-1-15

Chapter2政府預算製度
Topic1 美國預算製度的演變 F-2-3
2.1 政府預算製度之概論【97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F-2-3
【100升官等─一般行政(薦任)(公共管理)】 F-2-7
Topic2 零基預算製度 F-2-7
2.2.1 零基預算製度麵麵觀【101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F-2-7
2.2.2 對零基預算製度之反撲─漸進預算【103上校轉任─一般行政】 F-2-10
【104高考—一般行政(二級)】 F-2-14
【102颱大政研所(丙組)(公共政策)】 F-2-14
【102外交特考─外交行政人員(四等)】 F-2-14
【101少將轉任─一般行政】 F-2-14
【98少將轉任─一般行政】 F-2-14
【95高考─人事行政(二級)】 F-2-14
Topic3 企業化預算製度 F-2-15
2.3 企業化預算製度的美麗與哀愁【99高考─一般行政(二級)】 F-2-15
【105北大公策所(公行組)】 F-2-19
【102颱大政研所(推甄)】 F-2-19
【99颱大政研所(丙組)】 F-2-19

柒 行政管理
Chapter1行政領導
1.1 領導者vs.管理者【100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G-1-4
【97颱大政研所(丙組)(節錄)】 G-1-7
【91北大公策所(在職)(節錄)】 G-1-9
1.2 轉換型領導之構成要素以及達成策略【102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 G-1-9
【104升官等—一般行政(簡任)】 G-1-13
【102少將轉任─一般行政】 G-1-13
【99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G-1-13
【98少將轉任─一般行政】 G-1-13
【95國防特考─一般行政(二等)】 G-1-13
1.3 交易型領導vs.魅力型領導vs.轉換型領導【97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G-1-14
【105北大公策所(公行組)】 G-1-17
【101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G-1-17
【100高考—一般行政(二級)】 G-1-17
1.4 領導理論的實務運用─Fiedler的權變領導理論與House的途徑目標理論【改編自94政大公行係(轉學)】 G-1-18
【104外交特考—外交行政人員(四等)】 G-1-22
【95國防特考─一般行政(一等)】 G-1-22

Chapter2行政決策
2.1 決策模型之總覽【96高考─一般行政(二級)】 G-2-2
【106高考—一般行政(二級)】 G-2-5
2.2 不同「理性型態」下的決策途徑─丘昌泰版本【95北大公策所(公共政策)】 G-2-6
【105颱大公事所】 G-2-8
【102淡江公行所(公共政策)】 G-2-9
2.3 各「理性程度」下的決策途徑─空大版本【改編自101高考─一般行政(三級)(公共政策)】 G-2-9

Chapter3行政激勵
3.1 激勵理論
【97政大公行所(博班)(行政組織與管理)(節錄)】 G-3-3
【106北大公策所(公策組)】 G-3-6
【105少將轉任—一般行政】 G-3-7
【105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G-3-7
【104上校轉任─一般行政】 G-3-7
【103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G-3-7
3.2 有效激勵之方法【96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G-3-7
【103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G-3-12

Chapter4行政溝通
4.1 行政溝通麵麵觀【100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G-4-2
4.2 民眾溝通【97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G-4-5
【105高考—一般行政(二級)】 G-4-8
【100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G-4-9

Chapter5行政授權
行政職權與授權【105外交特考—外交行政人員(四等)】 G-5-2
【104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G-5-4

捌 公共管理技術
Chapter1公共管理技術概說
Topic1 策略管理 H-1-4
Topic2 目標管理 H-1-9
Topic3 標竿學習 H-1-13
Topic4 全麵品質管理與顧客導嚮 H-1-14
Topic5 知識管理 H-1-16

Chapter2績效管理
2.1 4E指標【103高考─一般行政(二級)】 H-2-2
【104升官等—一般行政(簡任)】 H-2-5
2.2 設計績效指標之問題與成功條件【100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公共管理)】 H-2-6
【 102升官等─一般行政(簡任)(策略規劃與問題解決)】 H-2-9
2.3 實施績效管理之原因與作法【99颱大政研所(推甄)(節錄)】 H-2-10
【100北大公策所(博班)(節錄)】 H-2-13
2.4 績效管理之實施睏難與成功原則【102地特─一般行政(四等)(公共管理概要)】 H-2-14
【101北大公策所(推甄)】 H-2-17
【100地特─一般行政(三等)(公共管理)】 H-2-17
【101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H-2-18
【104少將轉任─一般行政】 H-2-18

玖 政治管理
Chapter1府際關係
1.1 單一製vs.聯邦製vs.邦聯製【105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I-1-4
1.2 美國府際關係之發展【筆者自擬】 I-1-7
【95高考─人事行政(二級)】 I-1-10
1.3 財政集權vs.財政分權【103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I-1-10

Chapter2公私協力:民營化與BOT
Topic1 公私夥伴關係 I-2-3
2.1.1 公私協力之概述
【100身特─一般行政(三等)(公共政策)】 I-2-3
【105上校轉任—一般行政】 I-2-7
【103少將轉任─一般行政(節錄)】 I-2-7
【99政大公行所】 I-2-7
【99地特—一般行政(三等)(公共管理)】 I-2-7
【96北大公策所(公行組)】 I-2-8
2.1.2 公私協力之問題與解決【改編自92颱大政研所(公共政策)】 I-2-8
【101地特─一般行政(三等)(公共管理)】 I-2-11
【98地特─一般行政(三等)(公共管理)】 I-2-11
Topic2 民營化 I-2-12
2.2.1 民營化之內涵與優缺點【97普考─一般行政(公共管理概要)】 I-2-12
【106退役轉任—一般行政(四等)(公共管理概要)】 I-2-16
【96颱大政研所(丙組)】 I-2-17
【96政大公行所】 I-2-17
2.2.2 推動民營化之策略【95少將轉任─一般行政(節錄)】 I-2-18
【98北大公策所(推甄)】 I-2-21
2.2.3 民營化之動力來源【87高考─一般行政(三級)(公共管理)】 I-2-21
Topic3 BOT I-2-23
2.3 BOT麵麵觀【95交通升等─事務管理(士級晉佐級)】 I-2-23
【104颱大公事所】 I-2-29
【102公費留考(政策規劃與評估)】 I-2-29
【102颱大政研所(丙組)】 I-2-29
【98升官等─一般行政(簡任)】 I-2-29
【97北大公策所(在職)】 I-2-29
【改編自97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I-2-29

Chapter3非營利組織
3.1 非營利組織的理論基礎【97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I-3-3
3.2 非營利組織之概念界定【97原特─一般行政(四等)(公共管理概要)】 I-3-5
【99高考─一般行政(三級)(公共管理)】 I-3-8
3.3 非營利組織之角色與功能【95颱大政研所(公共政策)】 I-3-8
【100颱大政研所(推甄)】 I-3-11
【99北大公策所(在職)】 I-3-11
【94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I-3-11
【93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公共管理)(節錄)】 I-3-11
3.4 非營利組織所麵臨之睏境與因應之道【102高考─一般行政(三級)(公共管理)】 I-3-12
【102升官等─一般行政(薦任)】 I-3-16
【96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I-3-16
【89高考─一般行政(三級)(公共管理)(節錄)】 I-3-16
3.5 非營利組織與政府之互動模式【102原特─一般行政(三等)(節錄)】 I-3-16
【97上校轉任─一般行政】 I-3-18
3.6 非營利組織對公共行政之啓示【98高考─一般行政(三級)(公共管理)】 I-3-19

Chapter4民意
4.1 民意之內涵、蒐集方式以及運用【改編自98公費留考(政策分析方法)】 I-4-2
【98政大公行所(公共政策)】 I-4-6
4.2 民意之限製與正確認知【93警大行管所(公共政策)】 I-4-6

Chapter5政府公眾關係
5.1 公眾關係之意涵與工作原則【95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I-5-2
5.2 公共關係之正確觀念與錯誤觀念【改編自98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 I-5-5
5.3 政府公關之策略【98地特─一般行政(四等)(公共管理概要)(節錄)】 I-5-8

Chapter6危機管理
6.1 危機之意涵與特性【99北大公策所(公行組)(節錄)】 I-6-3
6.2 危機管理之作法【98退役轉任─一般行政(四等)(公共管理概要)】 I-6-5
【105高考─一般行政(二級)】 I-6-9
【102高考─一般行政(三級)(公共管理)】 I-6-10
【101高考─一般行政(三級)(公共管理)】 I-6-10
【99國安特考─政經組(三等)】 I-6-10
【96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公共管理)】 I-6-10
【89高考─一般行政(三級)(公共管理)】 I-6-11
6.3 危機管理之目的與障礙【101地特─一般行政(三級)(公共管理)】 I-6-11
【99颱大政研所(推甄)】 I-6-15
【96地特─一般行政(三等)(公共管理)】 I-6-15
6.4 危機之預測方式【102原特─一般行政(四等)(公共管理概要)(節錄)】 I-6-15

拾 行政學的經典問題
Chapter1政治與行政
Topic1 政治與行政的分與閤 J-1-5
1.1 政治與行政二分之辯論【101政大公行所】 J-1-5
【102中興國策所】 J-1-10
【100北大公策所(推甄)】 J-1-10
Topic2 行政人員於政治係絡中的自我定位 J-1-11
1.2 行政人員在政治環境中應扮演的角色【98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J-1-11
Topic3 政務官與事務官 J-1-15
1.3.1 政治與行政之互動模式【97北大公策所(公行組)】 J-1-15
【106北大公策所(公行組)】 J-1-18
1.3.2 政務官與事務官之衝突【102中將轉任─一般行政】 J-1-20
【103身特─一般行政(三等)(公共政策)】 J-1-22

Chapter2官僚與民主
Topic1 官僚與民主之衝突與調和 J-2-2
2.1.1 專業理性vs.政治迴應【改編自97少將轉任─一般行政】 J-2-2
【106升官等—一般行政(薦任)】 J-2-5
【106公費留考(公共行政與政策)】 J-2-6
2.1.2 調和民意與專傢衝突之機製【101政大公行所(公共政策)】 J-2-6
【101颱大政研所(丙組)(公共政策)】 J-2-8
2.1.3 民主行政【改編自93颱大政研所(丙組)】 J-2-8
【105高考─一般行政(二級)】 J-2-12
【102北大公策所(推甄)】 J-2-12
【95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J-2-13
Topic2 資訊公開與公民參與 J-2-13
2.2.1 行政運作民主化【101高考─一般行政(二級)(節錄)】 J-2-13
2.2.2 行政運作過程中的資訊不對稱【95北大公策所(公行組)】 J-2-18
2.2.3 行政透明之目的、內涵與檢視標準【104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 J-2-21
【103颱大公事所】 J-2-25
2.2.4 開放政府【104高考—一般行政(二級)】 J-2-25
【106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 J-2-31
【106颱大公事所】 J-2-31
【106中興國策所】 J-2-31
2.2.5 參與式預算【105公費留考(公共政策與行政)】 J-2-32
【106中央法政所(政府組)】 J-2-36
【106中興國策所】 J-2-36

Chapter3責任政府
Topic1 行政責任 J-3-2
3.1.1 內控機製與外控機製【102中將轉任─一般行政】 J-3-2
【102政大公行所】 J-3-5
【91北大公策所(在職)(節錄)】 J-3-5
3.1.2 行政責任之內涵─Starling版本【101少將轉任─一般行政】 J-3-5
【94高考─一般行政(三級)(公共管理)(節錄)】 J-3-7
3.1.3 行政責任之弔詭─Harmon版本【99公費留考(行政倫理)】 J-3-8
Topic2 課責 J-3-12
3.2.1 課責的意涵、問題與成功條件【97颱大政研所(公共政策)】 J-3-12
【94高考─一般行政(三級)(公共管理)(節錄)】 J-3-16
3.2.2 課責的機製【99國安特考─政經組(三等)】 J-3-16
【106高考—一般行政(二級)】 J-3-21
【106少將轉任—一般行政】 J-3-21
【106升官等—一般行政(簡任)】 J-3-21
【105政大公行所】 J-3-21
【100中央客政所(公共管理)】 J-3-21
【94政大公行所】 J-3-22
Topic3 行政權的擴大與控製 J-3-23
3.3 行政權力擴張之原因【98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J-3-23
【105高考─一般行政(二級)】 J-3-28

Chapter4行政裁量與行政倫理
4.1 行政裁量麵麵觀【改編自93政大公行所】 J-4-3
【101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J-4-8
【100北大公策所(推甄)】 J-4-8
【96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J-4-8
4.2 行政倫理之內涵【98公費留考(行政倫理)】 J-4-8
【100地特─一般行政(三等)(節錄)】 J-4-11
【106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J-4-11
【96原特─一般行政(二等)】 J-4-11
4.3 實踐行政倫理之策略【91北大公策所(節錄)】 J-4-12
【100地特─一般行政(三等)(節錄)】 J-4-15
4.4 不倫理行為之態樣與公務倫理之教育【95政大公行所(節錄)】 J-4-16
4.5 貪腐之原因、類型與防治【98北大公策所(推甄)】 J-4-18
【102政大行管所(在職)】 J-4-20
4.6 倫理守則之優缺點【95高考—人事行政(二級)】 J-4-21
【102升官等—一般行政(簡任)(節錄)】 J-4-23
4.7 我國公務人員之核心價值【100升官等—一般行政(簡任)】 J-4-23
【105少將轉任—一般行政】 J-4-27
【98公費留考(行政倫理)】 J-4-27
【94颱大政研所(丙組)】 J-4-27

Chapter5行政中立與行政文化
5.1 行政中立的概念辯正【97外交特考—外交行政人員(四等)(節錄)】 J-5-2
【97上校轉任—一般行政】 J-5-5
5.2 行政中立之重要性與我國行政中立法製化之進展【105原特—一般行政(三等)】 J-5-5
5.3 落實行政中立之難題與改進【100北大公策所(公行組)(節錄)】 J-5-9
【99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J-5-12
【97外交特考—外交行政人員(四等)】 J-5-12
5.4 已開發國傢與開發中國傢之行政文化比較【102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J-5-12
【99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J-5-17

拾壹 行政學的新興議題
Chapter1行政學的新興議題
行政學麵臨的新興議題與因應【改編自99颱大政研所(推甄)】 K-1-4
【102北大公策所(推甄)(節錄)】 K-1-6
【96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K-1-6
【90颱大政研所(丙組)】 K-1-7

Chapter2全球化
全球化之意涵、挑戰與因應【100高考—一般行政(三級)】 K-2-3
【102政大公行所(公共政策)】 K-2-9
【102身特—一般行政(三等)】 K-2-9
【96政大行管所(在職)(節錄)】 K-2-9
【93政大公行所(公共政策)】 K-2-10

Chapter3治理
3.1 治理的意涵【97北大公策所(公行組)(節錄)】 K-3-3
【104高考—一般行政(二級)】 K-3-8
3.2 治理vs.統治【103高考─一般行政(二級)】 K-3-8
【106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K-3-11
【101政大公行所(公共政策)(節錄)】 K-3-11
【改編自101北大公策所(推甄)(節錄)】 K-3-11
3.3 治理之運用─跨域治理【98升官等─一般行政(簡任)】 K-3-11
【101公費留考(公共行政)】 K-3-14
【101地特─一般行政(三等)(公共管理)】 K-3-14
3.4 政府在治理過程應扮演之角色【98地特─一般行政(三等)(公共管理)】 K-3-15
【104少將轉任─一般行政】 K-3-17
【102北大公策所(推甄)(節錄)】 K-3-17
3.5 治理的挑戰與因應【改編自96高考—一般行政(三級)(公共管理)(節錄)】 K-3-17
【106高考—一般行政(二級)】 K-3-21
【103高考—一般行政(三級)(公共管理)】 K-3-21
【95地特—一般行政(三等)(公共管理)(節錄)】 K-3-21
3.6 治理的未來發展趨勢─善治【95地特─一般行政(三等)(公共管理)(節錄)】 K-3-21
3.7 治理的四種運作模式【96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 K-3-24
【106北大公策所(公行組)】 K-3-29
【97高考—一般行政(三級)(公共管理)】 K-3-29

Chapter4資訊化與電子化政府
4.1 電子治理的興起背景【101少將轉任—一般行政(節錄)】 K-4-2
【97地特—一般行政(三等)(節錄)】 K-4-4
4.2 E治理=E行政+E民主【98世新行管所】 K-4-5
【106升官等—一般行政(簡任)】 K-4-8
【105公費留考(公共行政與政策)】 K-4-8
【94高考—一般行政(三級)(公共管理)(節錄)】 K-4-8
4.3 電子化政府之發展【96退役轉任—一般行政(四等)(公共管理概要)】 K-4-9
【105一般警察—行政警察人員(三等)】 K-4-11
【100普考—一般行政(公共管理概要)(節錄)】 K-4-12
4.4 ICTs對行政運作之衝擊【97地特—一般行政(三等)(節錄)】 K-4-13
【102颱大政研所(推甄)】 K-4-19
【101颱大政研所(丙組)】 K-4-19
4.5 電子化政府之發展難題與迴應原則【102退役轉任—一般行政(三等)(公共管理)】 K-4-20
【103高考—一般行政(三級)(公共管理)】 K-4-25
【102升官等—一般行政(薦任)】 K-4-25
【100升官等—一般行政(簡任)】 K-4-25
 

圖書序言

作者序

  自本書2016年第一版齣版以來,看到不少讀者因本書而PO上榜感謝文,真心為這些讀者感到高興,內心也暗自因本書幫助不少考生而感到欣慰。

  行政學是一門龐雜的科目,多數初學者還來不及領略行政學精神,就被排山倒海的海量學者人名、分量驚人的理論壓的喘不過氣來,更遑論要有效吸收行政學內容,這似乎是天方夜譚。本書的寫作初衷,就是希望能夠透過淺白文字與清楚圖錶帶領讀者遨遊行政學世界,點齣各重要考點而不迷失在文字叢林,並讓讀者保有探索行政學的興趣,也讓讀者看到行政學性感的一麵(疑?)!

  為瞭幫助更多讀者,本次改版作者加入瞭新生軍—羊(灑花)。羊為教育部公費奬學金得主,接下來要前往美國念博士,本次加入寫作陣容,將學界與實務界最前端、最熱門的概念都帶入本書,例如開放政府(Open Government)、參與式預算(Participatory Budgeting)以及公共服務動機(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等,為本書增色不少。這些最新行政學主題都是近年各大考試陸續齣現的考題趨勢,因此我們特彆專章為讀者深入解析。

  同時,當代的現代行政講究「循證(Evidence-based)」,意思就是,話不能亂講,凡事要講求證據,實事求是。身為本書行政學的作者,自然要以身作則,嚮大傢示範「循證」精神,證明本書的好用。在2017年,羊報考瞭一般行政高考二級練筆,用本書答題模式應考,結果在行政學四題申論拿瞭75分,在公共政策四題申論更是破天荒拿瞭89分!真是有夠猛!

  我們長年接觸行政領域,對於行政學有一套自己的心得。現在我們把多年學習行政學的心法集結成本書,希望可以把成功的考試經驗傾囊相授給讀享的讀者,讓讀者用最短時間傲視行政學,火力十足的戰勝各大考試!

許多、羊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認為,學習一門學科,尤其是像行政學這樣偏重理論與實踐結閤的學科,光是理解理論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運用這些理論去解決實際問題。而《這是一本行政學解題書》正是這樣一本書,它很好地連接瞭理論與實踐的橋梁。我最欣賞它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僅是枯燥的理論講解,而是非常有針對性地提供瞭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每當讀完一個章節的理論,我都會立刻翻到後麵的例題部分,嘗試著去獨立完成。書中的例題都非常具有代錶性,能夠很好地檢驗我對理論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書中對例題的解析非常詳細,它會分析齣題者的意圖,教我如何抓住題目的關鍵點,以及如何構建一個邏輯清晰、論證有力的答案。我從中學習到瞭很多答題的技巧,比如如何恰當地運用行政學中的專業術語,如何讓自己的論述更具說服力,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內有效地錶達觀點。這些技巧對我來說非常寶貴,它們幫助我提升瞭答題的效率和質量,讓我對考試充滿瞭信心。

评分

我記得我是在準備某場考試的時候,朋友推薦我這本《這是一本行政學解題書》。當時我正為大量的理論知識和復雜的申論題感到頭疼,覺得自己像是在迷宮裏打轉,不知道從何下手。拿到書後,我第一時間翻閱瞭目錄,發現它涵蓋瞭行政學考試中絕大多數的核心考點,而且每個考點都對應著詳細的解題思路和範例。這讓我覺得非常實用,不像有些書那樣隻是羅列理論,而是真正地指導你如何去運用這些理論解決問題。我特彆欣賞書中的案例分析部分,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給齣標準答案,而是詳細地剖析瞭齣題者的意圖,如何拆解題目,如何構建答題框架,以及在答題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例如,對於某個涉及政策執行的題目,書中會從不同角度分析可能齣現的問題,並給齣相應的對策,這讓我明白,解題不僅僅是背誦,更是對現實情境的理解和應用。我還注意到,書中在解釋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時,會使用一些貼近生活或者具有時代感的例子,這讓我更容易産生共鳴,也更容易記住。有時候,我甚至會把書中的例子拿來和現實生活中的一些行政現象進行對比,加深自己的理解。此外,書中的語言風格也比較平實易懂,沒有過多的學術術語堆砌,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夠輕鬆上手。這種“接地氣”的講解方式,讓我覺得學習過程不再是枯燥的記憶,而是一種有趣的探索。

评分

這本《這是一本行政學解題書》在我備考的後期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我手裏已經有瞭一些基礎的行政學教材,但總感覺缺乏一種“實戰指導”。這本書正好彌補瞭這一空缺。它不僅僅是講解瞭理論,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如何將理論“落地”。我最看重的是它對“如何答題”的細緻指導。例如,在講解某個理論時,書中會立刻緊接著給齣相應的題目,並詳細分析這道題的考察點,然後一步步教你如何構思答案。它會告訴你,在答題時,哪些點是必須包含的,哪些點是加分項,以及如何避免一些常見的答題誤區。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在分析一個復雜案例時,會畫齣思維導圖,清晰地展示齣問題的癥結所在,以及可以采取的解決方案。這種可視化的呈現方式,讓我瞬間茅塞頓開,也讓我學會瞭在自己思考問題時,也能嘗試使用類似的圖示方法來整理思路。另外,書中提供瞭一些“萬能句式”或者“常用錶達”,雖然我不會生搬硬套,但它們為我提供瞭一個很好的參考,讓我在寫作時不再感到詞窮。這種“授人以漁”的學習方式,比直接告訴答案更有價值。

评分

說實話,我購買《這是一本行政學解題書》的初衷,就是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夠幫我“打通任督二脈”的教材。行政學這門學科,對我來說,一直以來都像是隔著一層紗,總覺得似懂非懂,尤其是在麵對那些需要論述的題目時,更是無從下手。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解題”的定位,而非單純的“理論介紹”。我通常會先讀完一章的理論部分,然後立刻轉嚮對應的解題指導。書中的解題步驟非常細緻,會告訴你如何審題,如何提取關鍵詞,如何組織論點,以及如何進行論證。我喜歡它提供多種解題思路,並沒有局限於某一種固定模式,而是鼓勵讀者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靈活變通。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考試題目韆變萬化,死記硬背是行不通的。而且,書中對於不同類型題目的解題技巧也有專門的講解,比如案例分析題、論述題、比較分析題等等,每一種都有其獨特的解題方法。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方法去做題,發現自己的答題邏輯變得清晰瞭很多,錶達也更加有條理。以前,我寫一篇申論文章可能會花很長時間,而且寫完後總覺得哪裏不對勁,但現在,我能更快速地抓住題目的核心,並且能夠用更專業、更有邏輯的方式錶達齣來。這種進步讓我對學習行政學重拾瞭信心。

评分

老實說,我當初選擇《這是一本行政學解題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書名就直接點齣瞭核心功能——“解題”。當時我雖然學過一些行政學的理論,但一到實際的考題麵前,就感覺腦袋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組織語言,如何搭建邏輯。這本書恰恰解決瞭我的痛點。它不同於市麵上那些隻側重理論講解的書籍,而是將理論知識與大量的實際解題過程緊密結閤。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完某個知識點後,會立刻附上與之相關的典型試題,並且對這些試題進行極其詳盡的解析。這種解析不僅僅是給齣標準答案,而是會深入剖析齣題者的意圖,告訴你如何解讀題目中的關鍵詞,如何構建一個有層次、有邏輯的答題框架,甚至會提供一些“萬能公式”或者“萬能句式”,幫助你在寫作時更加得心應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於一些復雜的案例分析題,會采用圖文結閤的方式,將抽象的行政過程可視化,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其中的邏輯關係。這種“授人以漁”的方式,讓我真正學會瞭如何去思考問題,如何去解決問題,而不僅僅是死記硬背。

评分

這本書的特點在於它的“實戰性”和“指導性”都非常強。我記得當時我還在為行政學的考試焦頭爛額,感覺很多理論都隻是停留在書本上,一旦遇到實際的問題,就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瞭這本《這是一本行政學解題書》,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入手瞭。拿到書後,我被它詳細的解題步驟和豐富的案例分析所吸引。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告訴你“怎麼做”。例如,對於某個行政行為的分析,書中會指導你如何從不同的法律和理論視角去切入,如何識彆其中的關鍵要素,以及如何提齣有理有據的結論。我尤其喜歡它提供的“解題框架”,這些框架能夠幫助我快速地梳理思路,並且能夠有條理地組織答案。而且,書中提供的案例也非常貼閤實際,讓我能夠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現實中的行政現象聯係起來,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這種“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的學習方式,對我來說非常有幫助。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我一直覺得很有意思,那種簡約卻又不失專業感的風格,在眾多教科書中算是鶴立雞群瞭。當初選擇它,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被這封麵吸引。拿到手後,翻開第一頁,紙張的質感也很棒,不是那種廉價的印刷紙,摸起來很舒服,翻頁的聲音也很清脆,感覺很有書捲氣。我特彆喜歡它內文的排版,行距適中,字體大小也剛剛好,不會覺得擁擠,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章節的劃分很清晰,目錄的設計也很人性化,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部分。而且,書中的一些插圖和圖錶,雖然不算是特彆精美,但都恰到好處地解釋瞭復雜的概念,讓原本枯燥的理論變得生動形象起來。我經常會邊看書邊做筆記,這本書的頁邊留白也足夠我寫下各種心得和疑問,這一點對很多和我一樣喜歡在書上塗塗寫寫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當然,更重要的是,它整體的結構邏輯性很強,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層層遞進,逐步深入到復雜的案例分析,讓人感覺學習的過程是有條理、有方嚮的。我通常會選擇在通勤的路上閱讀,這本書的開本大小也剛好適閤隨身攜帶,不會顯得笨重。每次打開它,都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知識感,仿佛它承載瞭無數前輩的心血和經驗,讓我對即將開始的學習充滿瞭期待。

评分

這本書的特點在於它非常注重“實操性”。我不是一個擅長死記硬背的人,總是需要通過大量的練習和實踐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而《這是一本行政學解題書》正好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一套完整的解題方法論。我喜歡它在講解每個知識點時,都會緊接著給齣相應的解題思路和步驟,並且附帶瞭許多精心挑選的題目。我通常會按照書中的步驟,先自己思考,然後對比書中的解析,這樣可以有效地找齣自己的知識盲點和思維誤區。我發現,書中的解題技巧非常實用,能夠幫助我係統地分析題目,並且能夠更有條理地組織答案。例如,在麵對一些比較復雜的案例分析題時,它會教我如何一步步地拆解問題,如何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以及如何有效地運用相關的理論來支撐我的觀點。這種“手把手”的教學方式,讓我覺得學習過程更加輕鬆和有效。而且,書中的題目覆蓋麵很廣,能夠幫助我熟悉各種類型的考試題型,並且能夠有效地提升我的應試能力。

评分

拿到《這是一本行政學解題書》之後,我首先被它的內容編排深深吸引。它不像很多傳統的教科書那樣,上來就堆砌大量的理論,而是非常有條理地將知識點與實際應用結閤起來。我尤其喜歡它在介紹完一個理論概念後,會緊接著提供與之相關的典型例題,並且對這些例題進行詳細的解析。這種“理論+實踐”的模式,讓我覺得學習起來非常高效。它能幫助我快速地將抽象的理論轉化為具體的解題思路。我常常會自己先嘗試著做一下例題,然後對照書中的解析,找齣自己的不足之處。書中對於例題的解析也非常深入,不僅僅是給齣答案,還會分析齣題者的意圖,以及答題時應該注意的側重點。我從中學習到瞭很多答題技巧,比如如何運用一些特定的術語來提升答案的專業性,如何構建清晰的邏輯層次,以及如何在有限的字數內有效地錶達自己的觀點。我發現,通過學習這本書,我對於行政學理論的理解不再停留在錶麵,而是能夠更深層次地把握其內涵和應用價值。這種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轉變,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收獲。

评分

當我收到《這是一本行政學解題書》時,我第一眼就被它清晰的結構和內容排版吸引瞭。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圍繞著一個核心的主題展開,並且以非常係統的方式進行講解。它不僅僅是羅列理論知識,而是非常注重如何將這些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的解題過程中。我特彆喜歡它在每個章節的最後,都提供瞭一係列的練習題,並且對這些練習題進行瞭詳細的解析。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學習模式,讓我覺得非常高效。我經常會先自己嘗試著做完練習題,然後再對照書中的解析,找齣自己理解上的偏差和知識上的盲點。書中對練習題的解析非常深入,它不僅僅是給齣正確答案,還會分析齣題者的思路,以及在答題時應該注意的要點。我從中學習到瞭很多寶貴的解題經驗,比如如何準確地理解題意,如何有效地組織論點,以及如何用簡潔明瞭的語言錶達自己的觀點。這些經驗對我來說非常有價值,它們幫助我提升瞭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我對行政學這門學科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