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格勒發源自西元十六世紀窩瓦河畔的一座堡壘兼貿易站,最早稱作察里津(Tsaritsyn),韃靼語(Tartar)的意思為「窩瓦河之城」。一九二○年代至一九三○年代期間,七千多名共產黨青年團(Komsomol)的成員前往該城建設。他們打造了許多現代化的公寓、商店、學校、醫院、火車站和工廠,包括龐大的史達林格勒第澤爾辛斯基牽引機工廠(Stalingradsky Tractor Factory named after Dzerzhinsky, STZ),是烏拉山西側最重要的履帶式農用牽引機製造廠之一,戰爭爆發後則成為T-34型戰車的生產中心。
史達林格勒橫臥在窩瓦河拐彎處的西岸,綿延二十五哩(四十.二公里),但縱深僅五哩(八公里)。它主要分為兩區,北區有勞工的公寓大樓及第澤爾辛斯基牽引機工廠、障礙兵工廠(Barrikady Ordnance Factory)與紅色十月鋼鐵廠(Red October Steel Factory),每一座工廠皆附設各式各樣的商店、公園、職業學校和宿舍;南區則是繁華的鬧區,有第1與第2火車站及「百貨公司」(Univermag)、高爾基劇院(Gorky Theatre)、大穀倉(Grain Elevator)和德國人稱作「紅場」(Red Square)的「陣亡戰士廣場」(Square of the Fallen Figh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