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科學人:100科學大發現

小小科學人:100科學大發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Alex Frith, Minna Lacey, Jerome Martin, Jonathan Melmoth
圖書標籤:
  • 科學普及
  • 兒童科普
  • 科學史
  • 科學實驗
  • STEM教育
  • 啓濛認知
  • 知識拓展
  • 趣味科學
  • 少兒讀物
  • 經典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科學知識輕鬆學,一個主題隻要10分鍾!
透過圖像思考→訓練理解力
透過圖像記憶→培養組織力

  100%新奇好玩
  100%難以忘記
  100%你一定想
  和朋友分享的圖解酷知識!

  不管你覺得科學是什麼,任何尋常事物的背後,都藏著神奇的科學奧祕!

  這本書裏沒有長篇大論的科學知識,隻有──
  ★100種最新鮮的科學角度,帶你重新認識一切!
  ★100件你所不知道的天空、海洋、動植物、人體、地球與太空、建築與機械……統統化成圖錶的奧祕!
  ★100個小朋友、大朋友可以隨心所欲、隨時探索的科學小主題!
  ★色彩豐富、顔色鮮明的可愛圖錶+小小科學人,陪著你穿梭過去到未來、上天下地、認識科學傢和他們的大發現!

  這是真的嗎?──天空的藍不是真的藍,顔色隻是光的小把戲!
  你聽說過嗎?──有一種奇妙的環,隻有一條邊、一個麵!
  你相信嗎?──宇宙的大部分是由我們不瞭解、也無法偵測的東西組成的!
  你能夠想像嗎?──如果把地球上的昆蟲分給所有人,每個人可以分到至少2億隻!

  這是為所有具備全方位好奇心的小小科學傢特彆設計的知識大櫥窗!

  你可以從任何一頁開始,透過書中的100種科學角度,瞭解各種最新鮮的酷知識,例如:我們的鼻子可以分辨多少種味道?科幻小說為我們帶來哪些前所未有的神奇發明?糞金龜會利用銀河來導航?摩天大樓其實可以隨風擺動?並且認識可以改變氣候的微生物、能夠從北極飛到南極,再迴到北極的燕鷗、世界上最早的蒸氣動力電腦……從100件你從沒聽過的大發現,探索科學世界數不清的的迷人之處!

國際媒體推薦

  這本書的科學絕對不枯燥!這趟迷人的旅程帶我們探索周圍的世界如何運作,易懂又能激發思考地引導孩子進入這門最重要的學科之一。──《英國蘭開郡晚報》Lancashire Evening Post

  雖然這是給孩子看的書,但我們認為大人也會愛上它,因為它將喚起你那些埋藏在記憶深處的科學課!──英國閱讀推薦網Lovereading4kids

  書中滿是獨特的插畫、奇特有趣的事實和圖錶數據,這本書非常棒,很適閤七歲以上、渴望知識的孩子們。──《英國衛報》The Guardian
 
探索未知的奧秘:一部關於宇宙、生命與物質的宏偉史詩 本書並非聚焦於廣為人知的一百項科學發現,而是一次深入宇宙深處、追溯生命起源、解構物質構成的哲學與科學之旅。它帶領讀者跳齣教科書的框架,去探尋那些定義瞭我們認知邊界,卻鮮少被大眾深入探討的科學前沿與曆史轉摺點。 第一部:宇宙的織錦——時空、物質與引力的邊界 第一章:暗物質的低語與暗能量的推手 我們所能觀測到的宇宙,不過是全部物質和能量的冰山一角。本書將詳細剖析現代宇宙學如何從引力不平衡的謎團中,推導齣“暗物質”這一不可見實體的存在。我們不會簡單羅列發現暗物質的實驗,而是深入探討引力透鏡效應的數學美感,以及鏇轉麯綫測量背後隱藏的物理悖論。 接著,我們將目光投嚮“暗能量”。這種神秘的力量正驅動著宇宙加速膨脹,挑戰著愛因斯坦的靜態宇宙觀。本書將迴顧哈勃常數測量的演變,從最初的欣喜若狂到如今對“哈勃張力”的深度焦慮,探討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對宇宙膨脹模型的基本假設需要徹底重構。我們還會探討“真空能”的理論睏境——理論預測的真空能密度比觀測到的高齣驚人的 $10^{120}$ 倍,這種驚人的不匹配,是物理學中最深刻的尷尬。 第二章:時空幾何學的精妙手術——廣義相對論的後續探索 愛因斯坦的場方程是描述引力的優美工具,但其解的復雜性催生瞭無數的哲學與物理猜想。本書將側重於研究那些尚未被完全證實的預言。例如,蟲洞(Wormholes)的理論可行性。我們不會停留在科幻層麵的描述,而是深入探討愛因斯坦-羅森橋的數學結構,以及維持一個可穿越蟲洞所需的“負能量密度”的理論構建——這種物質在經典物理學中是不存在的,它指嚮瞭量子引力的深刻需求。 此外,我們將聚焦於“奇點”的命運。黑洞內部的奇點,是時空麯率無限大的終結之地。霍金與彭羅斯的奇點定理證明瞭其必然性,但物理學不能接受無限大。本書將探討對奇點的“柔化”處理,例如“火牆悖論”如何挑戰信息守恒,以及“奇點定理”在量子效應下的失效可能性,暗示著量子引力理論的最終形態或許會“抹平”這些尖銳的數學終點。 第三章:弦理論的共振與M理論的統一嘗試 超弦理論試圖將所有基本粒子和四種基本力統一於一個單一的數學框架中。本書將超越對“額外維度”的錶層介紹,而是深入解析“對偶性”的概念——不同理論在特定極限下如何相互映射,揭示瞭數學結構的統一性。我們探討Calabi-Yau流形的幾何學復雜性,以及它們如何決定瞭我們宇宙中粒子的質量和相互作用強度。 M理論,被認為是包含所有五種超弦理論的更宏大框架,它要求十維或十一維時空。本書將討論“膜(Branes)”的概念,物質和光子被限製在三維膜上,而引力子卻可以泄露到更高維度的“體(Bulk)”中。這種維度泄漏如何解釋引力相對於其他基本力的微弱性,將是本部分的核心討論點。 第二部:生命的密碼與進化的長河 第四章:DNA之外的遺傳信息——錶觀遺傳學的革命 生命藍圖遠不止於A、T、C、G的綫性排列。本書將深入探討“錶觀遺傳學”——那些不改變DNA序列,卻能調控基因錶達的機製。甲基化、組蛋白修飾以及非編碼RNA(如siRNA和miRNA)構成瞭第二層信息係統。 我們將探討環境因素(如壓力、飲食)如何通過這些標記,將信息傳遞給下一代,甚至跨代傳遞。這挑戰瞭“基因決定一切”的舊有觀念,揭示瞭基因錶達的動態可塑性,以及生物體對環境的即時反饋機製。例如,研究揭示瞭飢荒時期幸存者的後代在代謝模式上錶現齣的長期變化。 第五章:從單細胞到復雜智能——形態發生的數學邏輯 生命的復雜性並非隨機堆砌,而是遵循精妙的數學模式。本書將探討“形態發生場”(Morphogenetic Fields)的概念及其現代詮釋,即通過反應-擴散係統(如Turing Pattern)如何從均勻的化學濃度中自發産生斑點、條紋等復雜結構。 我們還會追溯“同源異形基因”(Hox Genes)在進化中的核心作用。這些“總開關”基因的微小變動,如何在生物發育的早期階段,引發截然不同的身體結構。本書將分析這些基因如何構建瞭動物界基本體的“模塊化”藍圖,揭示瞭看似迥異的生命形式背後,共享的深層結構代碼。 第六章:神經元的集成與意識的湧現 意識,是科學中最難觸及的領域。本書將避開簡單的神經元數量堆砌,聚焦於“整閤信息理論”(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 IIT)等前沿模型。IIT試圖用數學量度($Phi$值)來量化係統的整閤程度,嘗試迴答一個係統需要具備何種信息處理結構纔能被稱為“有意識”。 我們還將探討“預測編碼”(Predictive Coding)理論,該理論認為大腦並非被動接收信息,而是一個持續産生預測模型的機器,隻對預測誤差進行處理和學習。這種“自上而下”的主動建構過程,如何解釋瞭錯覺、聯想和心智理論的形成,是理解高級認知的關鍵。 第三部:物質的深層結構與量子世界的悖論 第七章:標準模型的坍塌與規範玻色子的局限 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在描述基本粒子和三種相互作用方麵取得瞭巨大成功,但它本身存在明顯的缺陷。本書將詳細探討這些裂痕。例如,為什麼希格斯玻色子質量需要如此精細的調節(Hierarchy Problem);以及為何中微子具有質量,而標準模型最初假設它們是無質量的。 我們將深入研究“規範對稱性”的破缺機製,不僅僅是希格斯機製,還包括更深層次的對稱性,例如某些理論中存在的“手性”不對稱性,這是早期宇宙演化中物質遠多於反物質的關鍵。 第八章:量子糾纏的非定域性與貝爾不等式的哲學意義 量子糾纏,愛因斯坦所謂的“幽靈般的超距作用”,是量子力學的核心怪異之處。本書將不隻是介紹EPR悖論,而是深入貝爾不等式的數學構造。該不等式清晰地量化瞭“定域實在論”與量子力學的預測之間的差異。 我們將探討“無通訊定理”(No-Communication Theorem),解釋為何糾纏盡管瞬時關聯,卻不能用來超光速傳遞信息。這種關聯的非定域性,迫使我們重新審視“實在性”的定義——在我們觀測之前,一個粒子是否真的擁有確定的屬性? 第九章:量子場論與物質的“海洋” 現代物理學認為,基本粒子並非點狀實體,而是量子場的激發態。本書將以“費曼圖”為工具,解釋物質如何通過虛粒子(Virtual Particles)的交換發生相互作用。我們探討量子電動力學(QED)的驚人精度,以及“重整化”過程的哲學意義——如何處理理論計算中齣現的無限大,這曾是物理學傢們最大的數學障礙。 最後,我們將展望“圈量子引力”(Loop Quantum Gravity)等嘗試將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融閤的替代方案。這些理論提齣,時空本身可能不是連續的,而是由離散的“量子環”編織而成,暗示著在普朗剋尺度下,我們所熟悉的平滑時空概念將徹底瓦解。 --- 本書旨在為那些對科學充滿好奇心,渴望理解我們宇宙深層運作規律的求知者提供一個非綫性的、充滿挑戰性的閱讀體驗。它不提供標準答案,而是展示科學是如何在不斷的自我修正、理論猜想和實驗驗證中,艱難地逼近真相的曆程。

著者信息

譯者簡介

張容瑱


  從小在看得到星星的農村長大,夢想到太空旅行,不過,目前還停留在地球上。因為喜歡閱讀,於是選擇「編輯」為職業,曾在兒童雜誌社、國小教科書公司以及童書齣版社工作,熱中以文字為小朋友介紹自然與科學的奧祕。
 

圖書目錄

P2科學是什麼?
P4宇宙就是……所有存在的一切!
P5「光年」是描述距離的單位,不是時間單位
P6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祖先有相同的起源?
P7地球本身跑得比地球上的任何東西都快!
P8你的身體裏有百分之六十五是氧
P9你傢裏的垃圾可以做成一件新外套
P10摩天大樓必須設計成可以隨風擺動的結構
P12如果沒有大氣層,地球上就沒有生物可以存活!
P13最早齣現的羽毛不是用來飛的?
P14如果毒液跑進你的身體裏,最好什麼都彆做?
P15月球自己不發光,月光其實是來自太陽的光
P16你胃裏的酸液比醋還要酸10倍!
P17想要破空切水,就要有流綫的造型!
P18望遠鏡可以讓我們看到過去?
P19煙火聲比你說話的聲音大瞭十億倍!
P20卡爾.林奈想齣瞭為生物命名和分類的好方法
P21猿和猴是和我們人類關係最相近的親戚
P22汽車可以利用椰子來行駛?
P24地球錶麵大部分是水!
P25蛾的種類非常多,目前科學傢隻認識其中的三分之一
P26生物滅絕不斷在發生!
P28地球不是一顆硬邦邦的球體
P29海嘯的高度可以比摩天大樓還要高!
P30居禮夫人的發現讓她得到諾貝爾奬,卻也讓她失去生命
P31磷是有毒的物質,但也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
P32恆星不斷燃燒、變化,壽命可以長達上百億年!
P34科學傢相信可以在宇宙的某些地方找到外星生命?
P35水中微小到看不見的植物可以改變天氣?
P36世界上最巨大的生物是一種真菌?
P37世界上最微小的生物就算用顯微鏡也幾乎看不到?
P38地底下的石油是數韆萬年前的動物和植物遺骸?
P40地球有兩個北極、兩個南極?
P41地球磁極的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
P42用來支撐橋梁的橋墩距離,最遠可以相距2公裏
P44閃電的溫度比太陽錶麵的溫度高五倍 !
P45糞金龜可以利用銀河來導航 ?
組成宇宙最主要的成分我們根本偵測不到!
P46火山噴發齣來的東西是熔化的地殼?
P47印尼的火山噴發曾經造成歐洲大飢荒!
P48火箭大都在發射升空後的前3分鍾就用掉四分之三的燃料
P50你看見的所有東西都是由數不清的原子構成的!
P51原子非常、 非常微小,所以很難好好看清楚
P52要錶達長到我們難以想像的曆史,最少要以「萬年」作為時間單位!
P53有些生物可以返老還童、長生不死 ?
P54簡單機械可以把睏難的任務變容易 !
P56因為蜜蜂,地球上纔有足夠的糧食?
P57海洋裏最深的地方比世界最高峰的高度還要深!
P58對人類來說,在太空中生活非常艱難!
P60你的身體裏有500億個細胞每天都在自我毀滅?
P61蒼蠅發齣的惱人嗡嗡聲都是F音?
P62蜘蛛絲比鋼絲強韌兩倍?
P63靜電可以用來幫汽車上漆?
P64天空的顔色是怎麼來的 ?
P66分不清內外的環
P67哪種動物長途旅行的距離最遠 ?
P68太空船可以不靠燃料航行嗎?
P69光也能用來産生核融閤?
P70簡單的槓桿可以變成緻命武器!
P72地球的一天愈來愈長瞭!
DNA有多長?
P73種子如何傳播到幾韆公裏外?
P74達爾文提齣的演化論改變瞭我們對生物的看法
P75演化從未停止
P76有些動物鼕眠時會停止呼吸!
P77木星的大紅斑比地球還大!
P78鯨沒有手指卻具有指骨!
P79鯨以前曾經用四肢爬行!
P80科幻小說啓發瞭真實的發明!
P82未來可以搭電梯上太空軌道
P84章魚有3顆心髒!
P85最早的電腦是人類!
P86蝙蝠利用迴聲捕捉獵物
P87水是創造石灰岩洞的藝術傢
P88木星有67顆衛星
P89地球每天大約發生4000次地震!
P90你的記憶會不由自主的改變,甚至扭麯?
P91你的鼻子可以偵測1兆種不同的氣味!
P92愛因斯坦的大腦竟然被一位醫師偷走瞭!
P93愛因斯坦的發現改變瞭世界!
P94好運氣帶來大發現!
P95蝴蝶和蜂會吸食鰐魚的眼淚?
P96地球上的昆蟲數量大約是人類的2億倍!。
P97常用的金屬中95%是鐵
P98鉛筆和鑽石竟然是相同的物質!
P99木星可能會下鑽石雨!
P100電腦的先驅是用蒸氣驅動的機械
P101第一位程式設計師是一位英國伯爵夫人
P102一角鯨是海洋學傢的好幫手
P103太陽占瞭太陽係99.8%的質量!
P104樹大部分的組織是死的?
P105筆尾樹鼩每天晚上都喝酒!
P106太空岩石老是掉到地球上
地球正在減重 ?
P107大自然啓發瞭許多發明
P108亂數不全都是隨機的!
P109黑暗幫科學傢看見更深遠的太空
P110愈吵的珊瑚礁愈健康!
P112你的年紀比你想的還要老!
P113純金的薄片可以薄到透光!
P114網際網路是由電纜串連起來的
P115專有名詞
P120近代科學簡史
P122索引
 

圖書序言

序言

  科學是什麼?

  科學是研究所有事物究竟怎麼運作的方法。因為科學的範圍很廣,不同的科學傢各自專注在不同的領域,但他們都在努力解答各種大問題。

  我是由什麼東西組成的? 該怎麼做纔能輕而易「舉」?

  人類是怎麼齣現的?為什麼要做資源迴收呢?

  宇宙是怎麼齣現的?宇宙中什麼東西移動最快?

  水麵下的大海是什麼樣子?

  你可能覺得科學常常隻是在證實一些大傢已經知道的現象。但事實上,科學傢每天都在提齣新的問題──也時時發現令人吃驚的真相!
 

圖書試讀

P37
 
世界上最微小的生物就算用顯微鏡也幾乎看不到?
 
這種生物叫做裏奇濛礦場嗜酸奈米古菌,最早是在一座老舊的銅礦場發現,生存在酸性很強的熱水裏。因為全名很長,人們常用英文名字縮寫「ARMAN」稱呼牠們。
 
這種生物非常微小,10萬隻聚集起來隻有一粒鹽巴那麼大。
 
其他體型微小的動物
 
(依比例大小呈現)
 
最小的靈長類:馬達加斯加的貝氏倭狐猴,21公分長
最小的鳥類:古巴的吸蜜蜂鳥,5公分長
最小的魚:印尼的壤鯉,俗稱「精靈露比燈」,0.9公分長
最小的兩棲動物: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阿馬烏童蛙,0.7公分長
最小的爬行動物:馬達加斯加的迷你變色龍,2.5公分長
 
P53
 
有些生物可以返老還童、長生不死?
 
一般的水母在繁殖之後就會死亡,但是有一種體型微小的水母卻不是這樣─燈塔水母在成熟之後,細胞會迴到初生的型態,然後重新開始生長,所以這種生物等於擁有不斷延長自己壽命的能力。
 
1. 完成交配的成熟水母沉到海底。
2. 水母迴到初生的階段,也就是水螅。
3. 水螅透過無性生殖長齣水母幼體。
4. 牠們都是原來那隻水母復製齣來的「翻版」。
 
就算受傷、缺乏食物或遇到其他危機,燈塔水母還是可以一再的重生,所以數量愈來愈多,世界各地的海域都有牠們的蹤跡。
 
其他生物也會利用無性生殖來延續生命美國猶他州有一片總數超過4萬株的美洲山楊樹林,這片森林叫做「潘多」(Pando),在拉丁文有「擴散」的意思。
科學傢發現這4萬多棵山楊樹擁有共同的根係,這錶示它們都是從同一顆種子發育而來的。
 
森林火災雖然會摧毀地麵上的樹木,但火災過後,埋在地底下的根又會萌發新的分株。科學傢相信,像「潘多」森林這樣龐大的根係至少已經生長瞭8萬年!

用户评价

评分

哇!拿到這本《小小科學人:100科學大發現》的時候,我真的嚇一跳!原以為隻是本普通的兒童科普書,沒想到內容這麼豐富,而且排版設計超讚!我女兒纔小學一年級,平常對科學的興趣是忽冷忽熱的,有時候問東問西,有時候又對課本裡的東西提不起勁。但是自從我們開始一起閱讀這本書,情況就完全不一樣瞭! 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涵蓋的科學領域真的超廣泛。從我們身邊的日常生活現象,像是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為什麼會有彩虹,到比較宏觀的宇宙知識,像是黑洞是什麼、恆星是如何形成的,應有盡有。而且,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文字堆砌,而是透過大量的插圖、錶格,甚至是一些簡單的小實驗來引導孩子思考。每次讀到一個新發現,女兒都會興奮地跑去翻找傢裡的物品,試著驗證書上的說法。像是關於磁鐵的部分,她就立刻把傢裡所有的磁鐵都拿齣來玩,還問我為什麼有些東西會被吸住,有些不會。這本書真的激發瞭她很多好奇心,讓她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探索。 我個人也很喜歡它講解的方式。它不是直接給答案,而是引導孩子一步步去思考,像是一個偵探解謎一樣。而且,書中的語言非常淺顯易懂,對於小學生來說不會有太大的閱讀障礙。即使有些比較抽象的概念,作者也用很生動的比喻來解釋,讓孩子們能夠輕鬆理解。舉例來說,在講解DNA的部分,書裡用「建築藍圖」來比喻,一下子就讓女兒抓住瞭重點。而且,書本的尺寸也很適閤小朋友閱讀,紙質也很厚實,不怕被孩子們翻爛。

评分

作為一個有點「科學宅」的傢長,我一直想找一本能讓孩子真正愛上科學的書,結果《小小科學人:100科學大發現》就齣現瞭!我必須說,這本書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僅是提供資訊,更是一種激發孩子對未知世界探索慾望的魔法。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將許多複雜的科學原理,用一種非常貼近孩子生活經驗的方式來呈現。例如,關於「物體漂浮與沉沒」的原理,書中不僅有詳細的圖解,還列舉瞭許多生活中的例子,像是船為什麼能浮在水上,但石頭卻會沉下去。我兒子立刻聯想到傢裡的浴缸,然後開始思考不同材質的玩具在水裡的錶現,甚至還動手做瞭小實驗,用各種容器裝水,看看哪些東西會浮,哪些會沉。這種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觀察和思考的能力,是非常難得的。 而且,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有趣,就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導遊,帶著孩子一步一步走進奇妙的科學世界。它沒有使用過於學術的詞彙,而是用一種輕鬆、活潑的語氣來介紹每一個科學發現。有時候,書中的一些提問,還會引導孩子們去思考「為什麼」,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們答案。這讓整個閱讀過程變得更有互動性,孩子們會覺得自己不是在被動接受知識,而是在參與一場智力冒險。我已經看到我兒子開始主動觀察周遭的世界,並且常常問我一些「為什麼」的問題,這讓我感到非常欣慰。

评分

我必須承認,一開始我對這本《小小科學人:100科學大發現》並沒有抱持太高的期待,畢竟市麵上的兒童科普書琳瑯滿目,很多都隻是換湯不換藥。但是,這本書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原有的看法,甚至可以說,它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讓我重新認識到科學的魅力,以及如何將這種魅力傳達給我的孩子。 書中在介紹「天氣的形成」這一章節時,我整個驚呆瞭!它不僅僅解釋瞭雲、雨、雪的成因,更進一步探討瞭氣候變遷的議題,而且是用一種非常溫和、但不迴避的方式。我兒子看完後,跑來問我說,為什麼有時候會下酸雨,而且酸雨對植物有什麼影響。我本來想簡單帶過,但書中提供的額外資訊,讓我能夠更深入地和他討論環保的重要性。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培養瞭孩子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對世界的關懷。 讓我特別欣賞的是,書中對於每一個科學發現的介紹,都充滿瞭故事性。它會追溯科學傢的發現過程,分享他們的實驗趣事,甚至是一些失敗的經歷。這讓科學傢不再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人物,而是變得更加鮮活、 relatable。我兒子聽完愛迪生的發明故事後,就跟我說,原來發明傢也不是一開始就成功的,他們也會遇到很多睏難。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啟示。我認為,這本書最核心的價值,就是它將科學的過程與人文的溫度完美結閤,讓孩子們在汲取知識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科學傢們的熱情和毅力。

评分

這本《小小科學人:100科學大發現》真的讓我傢的小小科學傢瞬間爆發瞭!我兒子,今年小學三年級,平常對電動和卡通的熱情遠大於書本,每次要他安靜下來看書都像在打仗。但這本書完全改變瞭我對他的看法。他拿到手後,幾乎是愛不釋手,每天放學迴來第一件事就是衝到書架前拿齣這本書,坐在沙發上就開始看得津津有味。 我偷偷觀察他,發現他不是漫無目的地翻閱,而是非常有係統地在閱讀。他會把書裡提到的幾個相關的科學發現串聯起來,然後跑來問我一些更深入的問題。例如,他看到書裡介紹瞭「光閤作用」後,又看到瞭「植物的生長」和「氧氣的製造」,他竟然自己總結齣植物對地球的重要性,還跑去跟我討論為什麼我們要種樹。這種舉一反三的能力,是我從來沒在他身上看過的。 書中的「科學實驗室」單元更是他的最愛。雖然有些實驗需要一些簡單的材料,但他都會認真地把我拉去幫他準備,然後自己動手操作。很多時候,我都隻是在一旁看著,他自己就能按照書上的步驟完成。即使有些小小的失敗,他也不會氣餒,反而會更仔細地研究書,找齣問題所在,然後重新嘗試。這本書不僅給瞭他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瞭他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我真的覺得這是一本非常棒的啟濛讀物,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而且是真正學到東西!

评分

我是一位職業婦女,每天工作已經夠忙碌瞭,平常陪伴孩子們的時間非常有限。所以,當我看到《小小科學人:100科學大發現》這本書時,我第一個想法就是,有沒有可能利用零碎的時間,讓孩子們也能夠接觸到優質的科普知識?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完全符閤我的需求! 這本書的編排方式非常適閤現代孩子的生活節奏。每一個科學大發現都獨立成一個小篇章,圖文並茂,而且講解精煉,不會讓孩子們感到冗長。就算隻有十分鐘的空檔,孩子們也能夠讀完一個有趣的科學故事。最棒的是,書中還提供瞭很多「動手玩科學」的互動單元,讓孩子們可以利用傢裡常見的物品,在傢裡進行一些簡單的科學實驗。我女兒最近就迷上瞭「空氣的壓力」這個單元,她利用吸管和水,做瞭很多有趣的實驗,還把實驗結果記錄在筆記本上。 讓我特別感動的是,這本書的設計,非常能夠引起孩子們的好奇心。它會提齣一些很貼近孩子生活經驗的問題,然後引導他們去尋找答案。例如,書中提到「為什麼聲音會傳播?」,然後就跟著一係列的解釋和簡單的實驗。這讓孩子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地去探索和發現。我覺得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就是它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化地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並且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讓科學不再是課堂上的死知識,而是生活中的樂趣和驚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