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時讀通植物學

3小時讀通植物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植物學
  • 科普
  • 入門
  • 速讀
  • 學習
  • 知識
  • 自然科學
  • 生物學
  • 植物
  • 3小時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從農業經濟實用角度切入
瞭解植物學原理,控製植物生長

  柵狀組織、須根、乙烯、光週期性……115個關鍵字,進入植物學的世界!

  植物學並不是一門枯燥的學問,從農業經濟學「利用」的角度切入,首先瞭解植物生存的機製,進而利用這些機製,轉而控製植物的生長,研究植物栽培的技術,呈現最新植物工廠科技。

  植物學入門的第一本書,帶你走入植物奇妙的世界!

名人推薦

  輔仁大學理工學院生命科學係副教授兼係主任◎蘇睿智 審訂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田中修


  1947年生於日本京都。畢業於京都大學農學部,修完同大學研究所之博士課程。曾於美國史密森尼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現任於甲南大學理工學部教授。為農學博士。在NHK廣播節目「暑假兒童科學電話問答」擔任解答老師。日文著作有:《種子的不可思議》、《花的不可思議100》、《不可思議的葉子》(Science I 新書),還有《植物真奇妙  七大不可思議篇》、《植物真奇妙》、《都會的花與樹》、《雜草的故事》、《神奇的植物學》(中公新書);《捨命求子的植物》(中公文庫);《植物是人類最佳的夥伴》(PHP新書);《植物驚人的生存方式》(幻鼕捨新書);《一果實一故事》(講談社現代新書)等書。

審訂者簡介

蘇睿智


  輔仁大學理工學院生命科學係副教授兼係主任,主持植物分子生物學研究室。颱灣大學農藝係學士,美國普渡大學植物及植病博士。專長為:農藝學、植物學、分子生物學、植物生理學。主要研究方嚮為:基因轉殖作物生産醫藥用蛋白之研究、植物逆境反應基因之分子研究。

譯者簡介

林築茵


  生於1985年。嘉義人。畢業於中興大學生命科學係碩士班,曾於嘉義大學生物農業科技學係擔任研究助理。喜歡探索生物的奧妙,也醉心於日語的細膩與意境,不僅兩種興趣一次滿足,並希望能將兩者的美妙之處傳遞給大眾,我很享受這份初衷。

  賜教Email:forestmushroom@gmail.com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嚮「植物的成長」學習
Section 1 嚮植物幼苗學習
1-1  「子葉」與「根」
1-2  「細胞」的發現與「細胞學說」
1-3  沒有骨骼卻能站立「細胞壁」
1-4  葉子綠色物質的真麵目「葉綠素」
1-5  葉子的「吸收光譜」    
1-6  幼苗的「嚮性」
1-7  根的「正嚮重性(正嚮地性)」
1-8  使莖粗壯的「乙烯」
1-9  受到「接觸刺激」會開齣漂亮的花
Section 2 植物生長的特性
1-10  「導管」與「篩管」
1-11  水分藉由「根壓」、「蒸散」、「內聚力」嚮上運輸    
1-12  莖的「徒長」受「光敏素」調控
1-13 「嚮光素」感應藍光
1-14  讓身體再生的「頂芽優勢」
COLUMN 1  先有種子還是先有植物?

第2章  嚮「光閤作用」學習
Section1  認識光閤作用
2-1  「光閤作用」是什麼?
2-2  光閤作用的「光反應麯綫」
2-3  葉子的「柵狀組織」和「海綿組織」
2-4  妨礙二氧化碳吸收的「葉子界麵層」
2-5  「溫室效應」與光閤作用
2-6  進行光閤作用的「葉綠體」
2-7  光閤作用的「作用光譜」是什麼是什麼?
2-8  綠光的「繞道效應」
Section2  以光閤作用機製來區分植物類型
2-9  光閤作用的「限製因子」是二氧化碳
2-10  「C3植物」與「C4植物」
2-11  在晚上吸收二氧化碳的CAM型植物
2-12  「需水量」是什麼?
COLUMN 2  「芽菜」是什麼?    

第3章  嚮「花朵」學習
3-1  從「營養生長」轉換為「生殖生長」
3-2  「晝長」反應    
3-3  「光照處理」是什麼?
3-4  「光週期性」的發現
3-5「臨界夜長」精確度到15分鍾
3-6  「光中斷」是什麼?
3-7  産生花苞的「開花激素(開花荷爾濛)」
3-8  控製開花的幕後推手「FT蛋白」
3-9  低溫促進「春化作用」
3-10  「抽薹」是什麼?
3-11  綻放花朵「吉貝素」和「乙烯」
3-12  形成花朵的「ABC模式」是什麼?
3-13  A、B、C基因群的突變
Section2  開花
3-14  花鍾與花的開閉運動
3-15  花苞的「傾性」與「生理時鍾」
3-16  花朵色彩「花色素苷」與「類鬍蘿蔔素」
3-17  「自由基」與「抗氧化物」
3-18  透明無色的色素:「黃酮」與「黃酮醇」
COLUMN 3  吉貝素的發現

第4章  嚮「果實」學習
Section 1  從授粉到受精
4-1  「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
4-2  「雌雄同株」與「雌雄異株」
4-3  花粉長齣「花粉管」
4-4  引導花粉管的「輔細胞」
4-5  「雙重受精」是什麼?
4-6  「有胚乳種子」與「無胚乳種子」
4-7  「自交不親和性」與「人工授粉」
4-8  「嫁接」是什麼?
Section 2  果實與種子的形成
4-9  促進果實成熟的「乙烯」
4-10  變成「無籽」的「三倍體」
4-11  「單性結果(單性結實)」是什麼?
4-12  「四倍體」與「鞦水仙素」
4-13  「純品係」與「對偶性狀」
4-14  「孟德爾遺傳法則」是什麼?
4-15  「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的發現
COLUMN 4  維持菠菜新鮮度的存放方式
 
第5章  嚮植物的「生存策略」學習
Section 1  種子與芽的休眠及發芽
5-1  「發芽的3要素」是什麼?
5-2  「休眠」是什麼?
5-3  「光發芽種子」與「暗發芽種子」
5-4  「好光性種子」與「嫌光性種子」
5-5  感光物質:「光敏素」
5-6  「農用銀黑塑膠布」的效果
5-7  過鼕的「低溫需求」
5-8  「變溫需求」是什麼?
5-9  「硬實種子」是什麼?
5-10  「去殼種子」是什麼?
5-11  受吉貝素誘導的「澱粉水解酶」
5-12  光敏素與吉貝素的關係是什麼?
5-13  會休眠的「休眠芽」
Section 2  嚮逆境挑戰
5-14  「地下莖」的蔓生
5-15  忍受寒鼕的「簇生化」
5-16  「毒他物質」是什麼?
5-17  「芬多精」是什麼?
5-18  植物具有的「抗菌物質」
5-19  「植物抗菌素」是什麼?
5-20  以「有毒物質」來保護自身
5-21  既是毒也是藥的「鞦水仙素」
Section 3  葉子的老化與落葉
5-22  黃葉是「類鬍蘿蔔素」的顔色
5-23  楓紅是「花色素苷」的顔色
5-24  「落葉」是什麼?
5-25  「離層」的形成
5-26  「常綠」的機製
5-27  應用「凝固點下降」原理的常綠樹
5-28  「鼕季低溫處理」是什麼?
Section 4  多樣化的生存方式
5-29  「食蟲植物」是什麼?
5-30  「蛋白質」是由「胺基酸」串連而成
5-31  「寄生植物」與「附生植物」
5-32  與眾不同的植物「 大王花」
5-33  「腐生植物」是什麼?

索引
 

圖書序言



  「一起來認識植物奇妙的力量吧!」每當我這麼發齣邀請,總會有人反問我「請問要怎麼做呢?」我迴答「學習植物的生存策略」,他們又會繼續問「怎樣學習呢?」

  我認為要「從關鍵字將學習者帶領入門」。本書是按照我的想法,運用關鍵字來學習植物奇妙的力量與魅力,是一本植物學的入門書。

  聽到關鍵字,想必有些人會覺得很艱澀。翻閱字典查詢「關鍵字」的意思,發現定義有點深奧。不過,如果不侷限於定義而是換另一種方式來解釋,所謂的關鍵字是用來解答「疑問」和「奇妙現象」的一個字詞。知道這個詞的意義,能解答「疑問」和「奇妙現象」,瞭解藏在背後的機製。說得誇張一點,關鍵字像是魔法般的詞。

  本書列舉很多關鍵字。雖然不能很嚴謹地區分這些關鍵字,不過主要能夠分成三大類彆。

  第一大類是組織和器官,或者說是用來標示植物部位的名稱。例如在第2章裏麵,錶示葉子構造的「柵狀組織」和「海綿組織」等名詞。

  這些雖然是相對比較枯燥乏味的專有名詞,不過植物各部位名稱,都具有重要的功能,而且認識這些功能,對於瞭解植物的生存方式來說是必需的。

  另外,想要仔細去推敲專有名詞的意義,會發現他們的名字也很有趣。例如,在第1章所介紹的「須根」,是長得像鬍須的根的意思,而它的型態正如其名。

  第2部份是物質名詞。例如,在第1章會介紹的「乙烯」。這是一種化學物質,會植物感受「觸摸」的刺激,使莖長得又粗又短。如果植物從小接受觸摸到長大,結果會造成植物開齣大朵美麗的花。此外,如第4章所述,乙烯具有讓果實成熟的作用。所以,透過認識「乙烯」這個詞,對植物會更加産生興趣,延伸學習更多的知識。

  第3章會介紹一個叫「花色素苷」的關鍵字。這是紅色或藍色的花色素名稱。存在於花瓣中,妝點花朵美麗的外錶。不僅如此,還會保護在花朵中孕育的種子(後代)免於紫外綫的傷害,具有防止紫外綫傷害的作用。

  花色素苷的顔色也呈現如藍莓或是紅酒、紫色高麗菜等顔色,會守護我們的健康。瞭解瞭這個名詞,可以瞭解植物的生存策略,同時也瞭解植物和我們生命的關聯性。

  第三類是象徵植物的生存方式,說明植物栽培的特性應用或作用的章節。例如「光週期性」一詞。如第3章中所述,光週期性說明植物會受到白天與夜晚長度影響的特性。多數的植物在形成花苞的時候會,利用到這個特性。

  我們一起學習有關植物的關鍵字和生理特性,算忘記專門用語,也還會記得「花苞形成會受到日夜長短變化調控」。這是由於學會光週期性這個關鍵字,進而徹底瞭解意義的一個例子。

  在第3章裏麵有介紹到「光照處理」這一關鍵字。這種植物栽培法,是以電燈照明溫室,調節日夜長短,讓菊花整年都可以開花。當我們瞭解之後,雖然可能最後會忘記光照處理這個專門用語怎麼說,但隻要看到溫室裏接受光照處理的菊花,會想起為什麼溫室要開燈照明。

  所謂的關鍵字,有如魔法一般可喚醒記憶的名詞。我希望透過本書所介紹的各種的關鍵字,讓大傢瞭解植物生存方式的機製,以及應用於植物栽培的技術,提高大傢對植物的興趣。在閱讀過程中,請盡情享受,一起來認識植物奇妙的力量與魅力吧!
 

圖書試讀

1-5  葉子「吸收光譜」

葉子在暗處不是綠色的。所以並不是葉子本身會發著綠色的光。當照射到白光,葉子看起來纔呈現綠色。

白光是由藍光、綠光、紅光三種顔色的光混閤而成。為此,「為什麼葉子是綠色」,這個疑問,可以置換成以下更具體的問法:「為什麼葉子被藍光、綠光、紅光三種顔色的光混閤而成的白光照射時,看起來會是綠色?」

葉子裏所含有的葉綠素有一個特性。是「一照白光會積極地吸收裏麵的藍光和紅光,但不太吸收綠光」。不被葉綠素吸收的綠光,會被反射迴去,或是穿過葉子。

由上方往下觀察照射白光的葉子,此時藍光和紅光會被葉子吸收,不會反射迴去。因此不會進入上方觀察者的眼睛裏。所以葉子看起來不是藍色或紅色。相反地,綠光照射到葉子則會反射,進入上方觀察者的眼睛裏。所以葉子看起來是綠色的。

葉子由下往上看也是綠色的。照射葉子的白光裏所含的藍光和紅光,會被葉子吸收,不會嚮下穿過葉子。所以由下往上看,葉子也不會是藍色或紅色的。

反之,照射到葉子的綠光,有一部份沒有反射迴去,而是進入葉子中,穿過葉子內部。因此,由下往上看時,綠光會從葉子跑齣來進入觀察者的眼睛,所以葉子看起來是綠色的。說到底,不管由上麵看或由下麵看,葉子都是綠色的。

1-6  幼苗的「嚮性」

在照得到太陽的地方,種子一發芽,胚芽一定會嚮上生長。種子會在某個固定位置長齣胚芽。但是,將小小顆的種子播到土裏麵時,我們不會去考慮「胚芽會從種子的哪裏長齣來?」也不會特意將未來長齣胚芽的那個點朝上。

所以種子發芽的時候,長齣胚芽的那個點會朝上或朝下不一定。即使如此,胚芽還是一定會嚮上生長。「為什麼胚芽會嚮上生長」,覺得很不可思議。

在日本國中小自然科教科書裏提過一個實驗,在全黑的箱子裏放入盆栽,然後在箱子側麵鑽開一個小洞,讓光綫可以從小洞照進去。箱子裏盆栽的莖桿會彎嚮光綫進來的方嚮生長(參照1-13節圖)。所以,大傢很容易想成「胚芽會嚮著來自上方的光源,朝上生長」,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3小時讀通植物學》,光是書名就讓我感到一股莫名的親切感。我本身並非科班齣身,對學術性的知識總是有點望而卻步,但又對身邊的綠色世界充滿瞭好奇。尤其是在颱灣,春夏鞦鼕都有不同的植物展現齣獨特的生命力,從北部的山林到南部的海岸,植物的多樣性總是令人驚嘆。我一直很想瞭解,這些植物是如何在這片土地上紮根、生長,並且與我們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我猜測這本書可能不會深究到最微觀的細胞層級,而是會從一個更宏觀、更易於理解的角度來介紹植物學。我期待它能解釋一些基本的概念,例如植物的演化、植物的生態位,以及它們如何影響著我們的食物、藥物,甚至環境。我尤其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關於植物與人類互動的案例,比如過去人們如何利用植物、現在我們又如何保護這些珍貴的資源。如果書中能包含一些有趣的冷知識,或是跟颱灣在地植物相關的小故事,那一定能讓閱讀的過程更加生動有趣。這本書的「3小時」時間設定,讓我感覺可以輕鬆無負擔地,為自己的知識庫增加一塊與大自然相關的拼圖,並且用全新的視角去觀察周遭的植物。

评分

這本《3小時讀通植物學》的齣現,簡直是為我解開瞭長久以來的疑惑。身為一個熱愛園藝的傢庭主婦,我總是想讓我的陽颱和庭院變得更有生命力,但每次去花市,看到琳瑯滿目的花草,卻常常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也不知道它們是否適閤颱灣的氣候。很多時候,明明很喜歡一盆植物,買迴傢後卻因為照顧不當而枯萎,那種失落感真的很令人沮喪。我一直相信,瞭解植物的基本原理,就能更好地與它們建立連結。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立刻就覺得它可能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解答。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清楚地解釋植物的生長需求,例如光照、水分、土壤,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植物種類來調整這些條件。我也想知道,如何纔能培養齣健康、強壯的植物,並且預防常見的病蟲害。當然,能夠學到一些關於繁殖的技巧,像是扡插、播種,那將會是錦上添花。我平常跟鄰居們交流園藝心得,如果我能掌握更多科學的知識,相信也能成為社群裡的小小專傢,跟大傢分享更多實用的經驗。這本書的「3小時」承諾,讓我感覺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實用的園藝知識,讓我的綠手指更加名副其實。

评分

哇,看到這本《3小時讀通植物學》的書名,真的讓我躍躍欲試!我一直對身邊的綠色生命充滿好奇,但每次想深入瞭解,不是翻開厚重的課本就頭昏眼花,就是網路上的資訊零散難尋。這本書的標題實在太吸引人瞭,尤其是「3小時」這個時間點,感覺就像是為我這種忙碌的現代人量身打造的。我住在新北,平常下班後或假日,很喜歡去河濱公園散步,看著那些盛開的花朵、挺拔的樹木,總是會忍不住想知道它們的名字、特性,甚至它們背後的故事。我知道植物是整個生態係的重要基石,它們的光閤作用提供瞭氧氣,也養育瞭無數的動物。但過去的學習經驗,總讓我對這些知識感到遙遠。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用一種輕鬆、有趣的方式,快速掌握植物學的核心概念,像是植物的構造、生長、繁殖,甚至植物與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我尤其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實際的觀察指南,讓我在實際散步時,能更有係統地去認識和欣賞這些綠色朋友。如果能學到如何辨識一些常見的颱灣本土植物,那就更棒瞭!總之,這本書的齣現,讓我感覺植物學不再是枯燥的學術名詞堆砌,而是一扇通往大自然奧秘的捷徑。

评分

看到《3小時讀通植物學》這個書名,我第一個反應就是:「這真的可能嗎?」畢竟,植物學聽起來就是一門需要花時間、花力氣去鑽研的學問。但我平常對大自然充滿好奇,尤其是在颱灣這個物種豐富的地方,隨處可見的各種植物都讓我想一探究竟。我常常在爬山或到郊外旅遊時,看到一些奇形怪狀的花朵或樹木,總會想知道它們的名字、它們的生態習性。過去我嘗試過閱讀一些植物圖鑑,但往往因為缺乏係統性的知識,所以很難將圖鑑上的資訊融會貫通。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快速建立植物學基本概念的途徑。也許它會從植物的分類、植物的基本構造(像是根、莖、葉、花、果實)開始,然後再延伸到它們如何適應環境、如何進行繁殖。我特別期待它能包含一些關於颱灣特有植物的介紹,或是如何辨識常見的植物種類。如果它能提供一些觀察植物的技巧,讓我能夠在野外或公園裡,更有目的地去欣賞和瞭解它們,那就太有幫助瞭。這本書的「3小時」承諾,讓我覺得它可能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入門工具,能讓我快速啟動對植物世界的探索。

评分

我其實對植物學一直抱持著一種既敬畏又有點距離的態度。總覺得它是一門非常專業的學科,需要深厚的基礎纔能入門。但身為一個對生命科學有基本興趣的人,我常常在思考,我們周遭的植物是如何運作的?它們如何在不同的環境下生存、演化?《3小時讀通植物學》這個書名,真的很有意思。它不隻是強調「植物學」,更強調瞭「讀通」這個動作,而且時間設定這麼短,讓人不禁好奇它到底是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做到這件事。我猜測,這本書可能不會像傳統的教科書那樣,钜細靡遺地介紹每一個細節,而是會聚焦在最核心、最關鍵的概念上。我希望它能幫我建立起一個清晰的知識架構,讓我能夠理解植物的基本生理過程,像是養分如何從土壤中吸收、如何進行光閤作用、以及如何開花結果。我也想知道,植物與動物之間的演化關係,以及植物在地球生態係統中扮演的獨特角色。畢竟,我們人類也是依賴植物而生存的。如果這本書能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輔以生動的圖解,來解釋這些看似複雜的科學原理,那我絕對會非常喜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