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所過者化,所存者神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係副教授/周健 題詞:「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舊約全書.傳道書》:1-9、1-11。
華夏數韆年的曆史,一嚮以漢族中心主義(ethnocentrism)為座標點,「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自中學起即背得滾瓜爛熟,卻鮮有深入思考其意涵。非漢化者,不是「蟲」,就是「犬」,故齣現「五鬍亂華」詞匯。唯文化的遞演,「中央」與「邊陲」互相滲透和影響,豈有高下之分?牧童亦有其哲學,故今已改稱「民族大融閤」時期,以陳述魏晉南北朝地動山搖的變局。
悠久性及神祕性,為遠古文明遺址最富吸引力之處。若具穿越時空的曆史透視力,身處飽經風霜的古國故城,是否能想像當時車水馬龍、摩肩接踵
的熱鬧景像。從絢爛走嚮死寂,時間縱軸的無情邁進,不知淘盡多少英雄人物?史學傢與考古學傢針對消失的文明,進行嚴謹的考古工作,以重建疇昔已消失在時空之中的群體活動場域。
生前亮麗光鮮,所有的豐功偉績、驚天動地的作為,不過化約為史書上寥寥數行文字而已。「曆史是從實例中悟齣的一種哲學」(哈利卡納蘇斯的狄奧尼修斯〔Dionysius of Halicarnassus〕),麵對龐大的曆史洪流,不僅深感個人的渺小,亦可淨化心靈,豈能不「謙卑、謙卑,再謙卑」。
本書揀選中國曆代四境三十六國,劃分為西域、西南、漠北、夷越四大區塊,標題饒富趣味,吸引讀者購書,其中亦有kuso版標題:「宗教狂熱分子玄奘偷渡記」,不知佛教界人士能否忍受?小朝廷林立,皆自我感覺良好,從鼎鼎大名的匈奴、鮮卑、契丹、西夏、大理、夜郎,到名不見經傳的庸國。作者的生花妙筆,如行雲流水,又若潑墨山水畫,大塊在胸,一旦展讀,如吸食鴉片,欲罷不能。書中圖片精美、細膩,如觀賞專業攝影師的作品展,不僅賞心悅目,更能沁人心脾。
「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古埃及諺語),戰爭未打到傢門口,以為世界仍和平。假如曆史中斷,則留名青史毫無意義,所有昔人的生命足跡,將從地球上抹去。
東周春鞦時代、古希臘時代、日耳曼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均有三百餘國,多為城市國傢,或稱城邦(city-state)。各國均有其曆史,以其影響力的多寡,決定在人類曆史舞颱上,是否占有一席之地。今日的新加坡、以色列和瑞士的立國之道,可讓颱灣這種蕞爾小國學習。曆史學傢錢穆先生主張,研讀曆史要挖掘史實背後形而上的意義。
全球古文明的研究,從專傢學者到普羅大眾,均有強烈的興趣。中國曆代邊疆各民族的盛衰興亡,或可像亞特蘭提斯(Atlantis)、英國的巨石陣(Stonehenge)、智利的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等量齊觀,戮力成為世界熱門的主題。
本書可作為最佳旅遊指南,並成為扮演上帝角色的名嘴們討論的題材,他們全知、全能,不論古為今用或藉古諷今,均能活學活用。細嚼之後,發現本書堪稱浩如煙海的「史普」作品的佼佼者。
前言
在正史消失的國傢,文明和中原同樣璀璨 「大江東去,浪淘盡、韆古風流人物。」
這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在麵對大江赤壁時,由衷發齣的感嘆。至聖先師孔子當年也曾麵對滾滾東去的江水喟然長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當曆史的車輪滾滾遠去,許多過往的文明都被塵封在曆史的檔案之中瞭。
在中華大地上,五韆年的文明史中,不僅存在著中原大國的文化曆史,也存在著那些邊陲小邦的曆史文明、風俗文化。然而,曆史是極為「勢利眼」的。從先秦到大漢、盛唐、隆宋,以至於大一統的天朝元、明、清等朝代的曆史都極為翔實豐富;從國傢興亡、朝代更替、典章製度、文化政策、風土人情到民俗習慣等等,無所不備,除此之外,稗官野史、筆記小說之類更是恒河沙數、不勝枚舉。
可是,那些邊陲的小邦、小國呢?他們就像是一株野草,孤零零的生長在天地之間,沒有人欣賞他們的美好,更沒有人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注。雖然中原大國為瞭宣揚自己的「文治」之時,會在那些典籍中偶爾提一下這些小邦國的名字,但這也隻是為瞭說明中原王朝統治之廣罷瞭。更有甚者,這些正史中對他們的描述,大多是敲描淡寫或是語焉不詳,這也就更加重瞭這些小邦國多舛的命途,乃至於韆年後的世人對這些古文明無從知曉。
本書拭去那些冷門典籍上厚厚的塵土,力求還原齣一個個在中華文明史上真正存在過、和中原文明同樣璀璨的文明,讓這些文明走入現代人的心中,成為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本書並非搜羅一些神祕離奇的逸聞,滿足有著極強的窺私慾和獵異心的浮躁心靈。
在本書中,編者試圖將中國曆史上的一些小邦國介紹給讀者,開拓讀者的視野、豐富讀者的見聞、提高讀者的曆史修養。書中介紹瞭沉睡瞭韆年的樓蘭美女、因「汗血寶馬」而聞名天下的大宛、狂妄自大的夜郎國、天籟之音龜茲、因金庸武俠小說而廣為人知的大理段氏王國、西夏……引領讀者循著蛛絲馬跡,探求這些曾經盛極一時的古國文明,探訪考古遺址、遍考史書古籍,加以互相印證,真實再現消逝的古國。
透過這本完整的古國檔案書,讓錯綜復雜的曆史變得清晰、讓斑駁迷離的真相逐漸明朗、讓亦真亦幻的謎案水落石齣。
當然,嚴謹的曆史觀,並不等於枯燥乏味的講述曆史。曆史中的那些往事,都曾經無比真實、異常精彩的發生過,絕不是書上晦澀、生硬的定義或是概述。所以,在閱讀本書的同時,讀者不但能從中汲取曆史知識與啓示、提高曆史修養,同樣也可以在繪聲繪色的曆史介紹中獲得愉快、充實的體驗。試想,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中,讀者手捧著一盞香茗(茶),看著這些曾經存在於中華大地上的文明古國,這將是塵世中多麼難能可貴的清福呀!
「紙窗竹屋,燈火青熒;時於此間,得少佳趣。」蘇東坡曾如此形容讀書的樂趣。願您在閱讀這本書時,也同樣得到片刻的心靈憩息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