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版序
民主在鞏固中,或仍在沉淪中 依美國學者杭廷頓(Samuel P.Huntington 1927-2008)的看法,認為檢驗一個國傢民主是否鞏固的重要指標,是經曆兩次政黨輪替(two-turnover)。因為隻有在兩個相互競爭的主要政黨,在輸掉選舉後,都能把政權和平轉移給對方,使政治菁英和民眾都能接受以選舉,而非用暴力或軍事革命的方式,來移轉政權,纔能說是「民主鞏固」(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我國在民國八十九年發生首次政黨輪替,由中國國民黨將政權和平轉移給民主進步黨;民國九十七年發生第二次政黨輪替,由民主進步黨將政權和平轉移給中國國民黨;民國一○五年五月二十日,又發生第三次政黨輪替,由中國國民黨將政權和平轉移給民主進步黨的蔡英文總統。這種經曆三次政黨輪替的憲政情勢,似乎已達到杭廷頓所說的「民主鞏固」。
然而,在現時的憲法架構下及黨政體製的現實運作下,距離「選賢與能,天下為公」的民主理想境界,仍舊非常遙遠。此因當前的選舉製度,難以選齣賢能及以天下為公之士。民主進步黨在民國一○五年一月十六日的立法委員的選舉中,雖已取得絕大多數席次,而發生行憲以來的國會首次政黨輪替。但立法院自今年二月開議以來,至五月三十一日之憲法所規定的立法院常會中,沒有製定半個福國利民的法律,以解決我國當前財政、經濟、青年失業、人口老化等的迫切問題。而在延長至七月的會期中也隻製定遠洋漁業條例及資恐防製法兩個法律而已。
尤其令人難以接受的是,立法院幾已淪為臨時國會,又和以往一樣,經常的召開臨時會,且在七月的臨時會中隻製定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産處理條例一個法律,及審而沒能議的國營事業預算,完全沒有二十一世紀國會應有的效能!
同樣的,在總統有權無責的憲法框架下,自蔡英文總統宣佈兼任民主進步黨主席,且仿照中國國民黨在每星期三召開民主進步黨中常會後,黨國體製的幽靈,隻是從中國國民黨改名為民主進步黨,而威權獨斷的決策模式,也沒有隨著第三次政黨輪替而改變,尤其在悠關司法改革的重大人事上,如司法院院長謝文定、副院長林錦芳的提名,遭到法學界、民間司改會及民主進步黨內之強烈異議,以緻在不到兩個月時,被迫撤迴提名。又涉及世代間分配正義,影響國傢財政健全之年金改革,也將在一年內議而不決,陷入難解的拖延中,亳無新人新政的新氣象,而蔡英文總統在享用其權力時,也毫不提及其在野時,所要矯正總統有權無責的憲政改革,以緻民主仍在虛空中沉淪!
誠如本書再版序所言,憲法雖是人們從事社會生活的必要工具,但因人們的無知與輕忽,而未認真學習與珍惜使用,以緻被威權式的政黨所扭麯、耍弄而失去其效能,使人民應有的生存、自由、平等之基本人權,以及應該享有的公共資源、空間、環境與公共服務,日益減縮。
因此,本書七版序以「民主在鞏固中,或仍在沉淪中」為題,希望能喚起民眾的憲政警覺、認真學習憲法、珍惜憲法,並積極投入憲政民主的守護與鞏固!
林騰鷂 謹識
民國一○五年八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