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如此尊崇黃埔軍校:三次拯救中國,短短二十三屆培育數百位將軍的奇蹟學校

中國為什麼如此尊崇黃埔軍校:三次拯救中國,短短二十三屆培育數百位將軍的奇蹟學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黃埔軍校
  • 近代史
  • 軍事史
  • 中國近現代史
  • 國民黨
  • 革命
  • 教育
  • 曆史
  • 將帥
  • 軍校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國民黨創辦的「專屬」軍校,卻吸收很多共産黨員,為什麼?
◎什麼樣的師資與教育,讓黃埔纔短短23屆,就培養齣49位上將、數百位中將?
中共十大元帥、上將、司令……有多少人齣身黃埔?人數多到你驚呆瞭
◎黃埔軍校招收過女生?錄取率超低的黃埔女軍官,是中國第一代正規建製的女兵,
比美國西點軍校早幾十年。
◎國民黨打輸共産黨,丟掉大陸江山,原來這和蔣介石治理黃埔軍校的方式有關。
◎黃埔軍官打贏的戰爭,豈止教科書上寫的那些,他們三次拯救瞭中國。


  1924年,國父孫中山被自己的老搭檔陳炯明叛變後,苦於沒有軍隊無法落實革命夢想,
  於是在廣州珠江黃埔島上成立黃埔軍校籌備委員會,創建黃埔軍校,
  讓中國從此擺脫晚清時期,野心軍人擁兵割據的時代,開辦真正的軍事教育,
  此後,黃埔學生軍就從操場走入戰場,在討伐軍閥、抗日、國共內戰關係中,
  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一角,改寫瞭中國近代史。

  ◎不當兵會被看不起,這是時代風尚──熱血教師從軍,變身大將軍

  .原本在五颱山教書的小學老師徐嚮前,在教室裏講辛亥革命講到被校長革職,看到軍校招生簡章超熱血,決定從軍去。多年後成為毛澤東的總參謀長。
  .陝西鄉巴佬杜聿明因把路費花光,報名遲到,幸好於右任的一副對聯挽救危機,後來還成為中國遠徵軍司令官。
  .個子矮不要緊,是人纔就要你,身高號稱159公分、在老傢當瞭七年老師的鬍宗南,因太矮被淘汰,內心的憤恨和眼淚居然打動瞭主考官,成為肩扛三顆星的陸軍上將。

  ◎黃埔軍從操場走入戰場,平定陳炯明、打敗吳佩孚:東徵北伐統一中國

  .淡水城攻城戰,這是毫無作戰經驗的黃埔學生軍麵臨的第一場硬戰,由蔡光舉等人組成的敢死隊,在槍林彈雨中衝鋒搶城,由此打齣名聲。
  .棉湖之戰,黃埔軍迎擊的桂係林虎軍,一韆多人對兩萬多人,這場仗你說怎麼打?黃埔軍若敗,世上再也沒有「黃埔」兩字,曆史也將被改寫。
  .賀勝橋之戰,黃埔第七軍大戰直係軍閥吳佩孚,上過時代雜誌封麵的吳佩孚,曾是當時最有可能掌控中國的人,短短兩年卻被黃埔軍的年輕人從巔峰推落榖底。
  黃埔第七軍也因賀勝橋戰役,贏得「鋼七軍」的美名。
    
  ◎破天荒,黃埔軍校收女生:中國史上第一代女兵

  .掙脫傳統女性的枷鎖 : 女生當兵麵臨種種歧視,傢庭不認女兒、學校不認學生,女兵們一無所有,唯有犧牲的決心,在戰場上證明自己的價值。
  有中國第一女兵之稱的醫療隊員謝冰瑩,在西徵戰地寫下《從軍日記》,記述女兵們犧牲奉獻的事蹟,被翻譯成多國語言。
  豪門閨秀鬍筠是有名的神槍手,令男兵也敬佩不已,後來成為紅軍第一個女司令員。

  ◎敵前與敵後的抗日重要將領,原來,他們都齣身黃埔:

  .淞滬會戰:打瞭91天,挫敗日軍速戰速勝的戰略意圖,黃埔軍更打破「中國軍隊不堪一擊」的豪語。
  .四行倉庫保衛戰中,由黃埔四期生謝晉元帶領的「八百壯士」,譜寫震驚中外的抗戰經典,僅犧牲十多人,消滅兩百多日軍。
  .仁安羌之戰,黃埔六期生劉放吾帶領中國遠徵軍,在緬甸解救被日軍圍睏的七韆多名英、美盟軍,半個世紀後還受到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接見。
 
  ◎戰場上的黃埔同學會──國共大決戰,昔日同學、師生反目成仇,相互廝殺:


  .國共內戰初期,國民黨擁有430萬兵力,共産黨隻有127萬解放軍,遼西會戰後,國共雙方兵力優勢卻對換,國民黨軍開始顯露齣敗象。
  .國共雙方的黃埔將士,這時多已手握重兵,指揮韆軍萬馬,統率著中國最主要的軍事力量。
  .徐蚌會戰時,國共兩方的黃埔師生在戰場上對陣,有學生被老師俘虜後,
  跟老師搏交情;也有學生拒絕接受老師的勸降書,奮戰至死,死後老師還特彆找到學生屍體將他安葬。
  .國民黨打輸共産黨,這和蔣介石治理黃埔軍校的方式有關,蔣介石對於不願跟他站在同一陣綫的學生,都推到敵對麵,導緻人纔都投奔共産黨。

  三次拯救中國,短短二十三屆培育數百位將軍的奇蹟學校,黃埔人見證瞭中國的近代史,也反映瞭國共紛爭和兩岸變遷。

名人推薦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黃剋武
  成功大學曆史係教授  林德政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曾慶榴


  1945年5月生。中山大學曆史係畢業。現任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巡視員,曆史學、黨史學教授。

  主要論文有︰《蔣介石在黃埔軍校政治思想的矛盾及其演變》、《北伐時期的「迎汪」運動與中國共産黨的方針》、《孫中山大元帥大本營述論》、《廣州國民政府述論》、《對和平與人道的肆虐》、《關於楊匏安〈馬剋思主義〉的考證》、《1923年中共中央遷粵始末》等。
 

圖書目錄

推薦序 黃埔軍人的曆史身影
序 推動中國命運的黃埔軍校

第一章   時代風尚──到黃埔從軍
黃埔軍校開始招生瞭!/國共兩黨閤作籌辦黃埔軍校/兵變事件與革命的慘痛教訓,孫中山決心創辦軍校/黃埔軍校招生,蘇聯參與/今日鄉巴佬,來日大將軍/沒經費沒設備,校長蔣中正辭職/時代風尚:到黃埔去!/不等蔣介石復職,入學考試如期實施/入學考試:個子矮不要緊,是人纔就要你/報名已截止,鄭洞國冒名考試/蔣介石離職風波落幕/孫中山蒞臨開學典禮

第二章   黃埔一期教齣上將數十名,辦學奇蹟
大師們教菁英,黃埔奇蹟/黃埔軍校教官陣容,驚呆瞭/學員第一次齣任務──商團私運軍火案/成大事不能隻靠熱血,要有紀律/沒飯吃不是因為沒經費,而是「訓練挨餓」/蔣介石的治軍哲學──閉門談話/黃埔軍校參與農工運動/戰場是最好的教室──商團事變/蘇聯的援助:載滿槍械彈藥的輪船/變調的週年紀念日──雙十慘案/黃埔一期生結業式

第三章   周恩來對黃埔軍校的影響
第一個「走齣」黃埔:宣俠父遭退學/軍人要關心政治,而不隻是服從/創辦血花劇社,通過藝術錶演宣傳革命/攻無不剋的軍隊──以政治思想為武器/血花劇社舞颱上的流血衝突/國共閤作關係首次分裂──中山艦事件/蔣下令每人隻準有一種黨籍/走齣中山艦事件陰影,國共繼續閤作/黃埔學子的精神導師/黃埔新版校歌誕生,主義建校釋放齣巨大能量

第四章   東徵!黃埔初上陣,孤軍平定陳炯明
從學校操場走上戰場,齣發東徵/親眼見識戰爭的殘酷──淡水城攻城戰/援軍按兵不動,學生軍孤軍奮戰/奮勇敢死隊衝鋒搶城,隊長身先士卒衝第一/淡水之戰告捷,黃埔軍校東徵勢如破竹/攸關東徵成敗與曆史格局的一戰──棉湖之戰/後世對棉湖之戰的評價與紀念/孫中山病逝,滇軍、桂軍趁機占據廣州/第二次東徵與陳炯明決戰,進攻堅城惠州城/惠州城下一戰,竟成陰陽兩隔/橫江之戰,黃埔一期生陳賡救蔣/東徵勝利靠的是黃埔精神

第五章   北伐:吳佩孚是當時最有能力統一中國的人
葉挺獨立團打頭陣,孤軍深入奏捷/北伐誓師,廣州萬人空巷/醴陵之役/北伐軍勢如破竹,因為得民心/突破汨羅江防綫,北伐軍大舉追敵/老百姓幫忙渡河,突破天險汀泗橋/戰況激烈的賀勝橋大戰/黃埔各期學生總動員,北上進攻/「強攻」武昌城──蔣介石有辦法/受人民擁戴的「鐵軍」/北伐軍兵分三路,占領長江下遊全區/南京黃埔軍校成立,改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二次北伐,榜首狀元蔣先雲戰死

第六章   黃埔女軍官
破天荒,黃埔軍校招收女生!/錄取率超低的黃埔女軍官考試/謝鳴岡為首,反對校方縮減錄取名額/入學第一件事:剪掉辮子/女兵們像男兒般穿上軍裝/開學典禮,女兵站在主席颱上當衛兵/緊湊、嚴格的軍事訓練開始瞭/女兵不怕苦,訓練時不願接受特彆待遇/女生隊從事婦女解放運動,上街演戲宣傳/民眾熱烈歡送──黃埔女兵隊上前綫/中國第一女兵:謝冰瑩/西徵歸來軍校即宣告解散,女兵們麵臨新選擇

第七章   抗日,盧溝橋開第一槍,最慘烈在淞滬會戰
國共第二次閤作:抗日/上海八字橋激戰/匯山碼頭一戰,打破日軍「中國軍隊不堪一擊」的認知/黃埔生提前畢業,奔赴戰場抗日/平型關大捷/聽命撤退到後方,還是抗令上前綫參戰?/全國部隊集結於上海,投入淞滬會戰/「血肉磨坊」──羅店爭奪戰/抗戰形勢緊迫,黃埔軍校西遷/「八百壯士」,孤軍奮守四行倉庫/粉碎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

第八章   武漢保衛戰後,抗日從正麵轉入遊擊
忻口防禦戰,創下殺敵紀錄/神頭嶺伏擊戰,埋伏大殺日本援軍/正麵戰場上的首次大勝──颱兒莊戰役/響堂鋪之戰/善打遊擊戰的八路軍,抵抗日軍的大掃蕩/郭沫若接手抗日宣傳工作/黃埔女兵與颱胞起身抗日/武漢保衛戰/遊擊戰重於正規戰,南嶽遊擊乾部訓練班開辦/活躍於敵後抗日戰場的黃埔人/百團大戰,軍民閤作破襲日軍交通綫/「擠敵人去!」,焦土作戰/黃崖洞兵工廠保衛戰/日軍韆方百計想暗殺的東北抗日猛將──趙尚誌/「黃埔新星」──左權壯烈犧牲

第九章    日軍的垂死攻勢與中國遠徵軍
戴安瀾率中國遠徵軍先頭部隊進入緬甸/第二○○師誓死固守同古城/一一三團圍攻日軍、解救受睏的英軍/日軍截斷中國遠徵軍退路/遠徵軍返國途中深陷叢林,戴安瀾壯烈犧牲/黃埔軍校發展的鼎盛期:成都本校時期/引起中外關注的常德守城惡戰/「苦難的戰役」──衡陽之戰/日本無條件投降,投降簽字儀式在黃埔

第十章    戰場上的黃埔同學會:國共大決戰
攸關國傢命運的重慶談判/邊打邊談,簽訂雙十協定/談判破裂,黃埔同學兵戎相嚮/聶榮臻見羅曆戎,黃埔師生戰場重逢/遼西會戰,國共優勢地位輪轉/徐蚌會戰,老師寫給學生的勸降書/平津會戰,侯鏡如率軍叛變起義/平津會戰,侯鏡如率軍叛變起義/和平的最後一綫希望──北平和談/解放軍渡長江南下/蔣介石最後一次踏入成都黃埔軍校/大勢已去,黃埔將領紛紛投奔中共/蔣介石的失敗與其治校方式有關

第十一章  開國大將與功德林思想改造
被俘國民黨軍官淪為功德林戰犯,進行思想改造/朝鮮戰爭爆發,戰犯見識解放軍戰力/陳明仁:名列「開國」上將的國軍將領/昔日戰友同學獄中相見/國民黨昔日大將走入平民之列/戰俘思想改造十年,大赦重獲自由/管理所總動員:黃維的永動機試驗/仁安羌大捷真正的指揮將軍劉放吾/李仙洲口述颱兒莊戰役,改編成電影/戰犯全部特赦,老兵申請返颱遭拒

第十二章  大陸黃埔同學會與颱灣黃埔的往來
中共發錶《告颱灣同胞書》/幼時好友廖承誌緻信蔣經國,叩開兩岸對話之門/侯鏡如赴美聯係黃埔同學,緻力於促進兩岸統一/黃埔軍校同學會正式成立/建校六十週年慶祝活動,黃埔島重現生機/颱灣開放老兵返鄉探親,掀起尋親潮/兩鄧相會,兩岸昔日同窗重逢/颱灣黃埔四海同心會率團訪京/黃埔精神的真正涵義
 

圖書序言

前言

推動中國命運的黃埔軍校


  辛亥革命推翻瞭清王朝的統治,結束統治中國幾韆年的君主專製製度,傳播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響力,推動近代中國社會變革。但是,由於當時社會條件的製約,辛亥革命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境遇,也沒有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任務。

  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先生以百摺不撓的氣勢,繼續從事革命的偉大事業,為實現統一中國、振興中華的宏願而不懈奮鬥。1924年,在第一次國共閤作的基礎上,孫中山先生與中國共産黨人,一起創建瞭黃埔軍校,緻力為中國革命培養軍事、政治乾部。在國共兩黨許多重要人士,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之下,以及在蘇聯的支持和幫助下,黃埔軍校辦學卓有成效。短短幾年內,成韆上萬的青年學子,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和政治教育,脫穎而齣,成為國民革命軍的骨乾力量。他們走齣黃埔,邁嚮東徵、北伐的戰場,力敵韆軍,所嚮披靡,為反對帝國主義、剷除軍閥、統一中國,建立不可磨滅的功勛。

  此後,黃埔軍校在南京、成都繼續辦學,並在全國許多地方創辦分校,至1949年為止,共辦學23期,培養數十萬名學生。在抗日戰爭中,黃埔軍人同仇敵愾,並肩作戰,在正麵戰場、敵後戰場和印緬戰場上英勇抗日,為取得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齣偉大的貢獻。黃埔軍校是在中國革命中誕生,又對中國革命産生巨大影響的軍事政治名校,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長期艱苦的革命進程中,無數黃埔教官和學生共同培育、弘揚的黃埔精神,是與辛亥精神一脈相承的愛國革命精神。

  我的一傢,與辛亥革命和黃埔軍校都有著密切的關係。我的祖父張難先是辛亥革命元老,參加過武昌首義,後來到廣東投身國民革命,任廣州國民政府瓊崖各屬行政委員(當時周恩來任東江各屬行政委員)。我的父親林熏南,畢業於保定軍校和日本陸軍大學,是黃埔軍校教官,大革命時期任黃埔軍校編譯處高級編譯。在祖輩的影響下,我也考上瞭黃埔軍校,畢業於黃埔軍校第18期。1949年10月1日,外祖父張難先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見證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的時刻。我的傢庭,經曆過辛亥革命、國共閤作的國民革命、抗日戰爭,到締造新中國的不凡曆史進程,是激盪百年史的縮影。

  迴想當年,五湖四海的熱血青年,雲集於黃埔軍校,共同參加兩次東徵、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國共兩黨的許多抗日將士,左權、戴安瀾、黃梅興、謝晉元、趙尚誌、趙一曼等大批抗日英雄,都齣自黃埔軍校。從曆史上看,盡管兩岸黃埔同學有著政見分歧,但在傳承辛亥革命精神和黃埔精神、謀求國傢統一、振興中華民族的大方嚮上是一緻的。多年來,即使在海峽兩岸處於不相往來的年代裏,黃埔同學之間的關係仍保持相對穩定。這種深厚的人文、曆史淵源,對促進兩岸的交流,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後,本著「發揚黃埔精神、聯絡同學感情、促進祖國統一、緻力振興中華」的宗旨,積極展開多方麵的活動,團結祖國大陸的黃埔同學,聯絡颱灣、港澳和海外的黃埔同學和黃埔同學組織,為促進兩岸交流搭起橋樑。

  在曆屆黃埔軍校同學、熱心關注黃埔軍校的各方人士推動下,以及在黃埔軍校同學會的幫助下,經過眾多史學工作者、影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大型曆史紀錄片《黃埔軍校》,已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攝製完成,與曆史記錄片相關的著述《黃埔軍校》也已經撰寫完畢。此片的播放和本書的齣版,對廣大觀眾和讀者正確認識黃埔軍校的曆史,有極大的幫助,並有助於瞭解黃埔軍人的烽火徵程,對藉鑒曆史經驗,繼往開來,弘揚黃埔精神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是黃埔軍校史研究領域中,取得的豐碩成果,值得熱烈祝賀。

推薦序

黃埔軍人的曆史身影


  這是一本以嶄新角度書寫、鋪陳黃埔曆史的史書,也是透過黃埔描繪現代中國的書籍。過去有關黃埔的書籍不是沒有,但能夠把黃埔的特點與貢獻敘述清楚、讓人一目瞭然的實不多見,而讀瞭本書後,則能讓人立刻抓住黃埔精髓。

  任何人想進入現代中國史的堂奧,豈能忽略史冊裏邊處處可見的黃埔身影?不瞭解黃埔,如何能瞭解現代中國、進而瞭解國共兩黨之間的分分閤閤?

  黃埔軍校是一所鏇乾轉坤的軍事學府,在國民黨聯俄容共的背景下,1924年創立於廣東黃埔島,從此以它為主體,先後完成東徵,統一廣東,再齣師北伐,初步統一中國。讀者不免有疑問,它到底有何能耐,怎麼能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完成那樣艱難的任務?它扭轉曆史的祕密武器是什麼?

  黃埔軍校的祕密武器就在於「政治教育」,軍事操練之外,更有政治課,它以三民主義為宗旨,教導學生愛國傢、愛民族,反軍閥、反帝國主義,結閤武力與民眾力量,目標是訓練齣一批弔民伐罪的革命隊伍。校內的教官與隊職官也都是「一時之選」,大大不同於當時的軍閥部隊,它吸引熱血青年前來報考的原因在此,成軍後所嚮無敵的原因也在於此。

  本書前半段以深厚的曆史功力、消化浩瀚的材料,用生花妙筆描繪上述問題的核心。書一開始,就寫之後成為一期生的蔣先雲,踏入湖南長沙清水塘21號軍校招生辦事處的大門報考,接著配上一張「陸軍軍官學校詳細調查錶」,讓讀者明白學、經曆俱豐富的蔣先雲,是為瞭「磨練革命精神,成為一名健全的革命分子」而報考黃埔的。這麼樣絕妙的描繪,讀者一下子就被吸引住瞭。

  此後國民黨總理孫中山、校長蔣介石、黨代錶廖仲愷、政治部主任周恩來、學生隊長金佛莊等,這些黃埔的靈魂人物一一登場,既不教條,也不生吞活剝的塞材料給讀者,而是夾敘夾議的書寫,主體文用細明體排印,為讓讀者進一步明白事情的背景,其中特地穿插「史海鈎沉」和「相關連結」,這兩部分則是用標楷體排印,相互對照,非常清晰,讀者不知不覺的就進入瞭1920、1930年代的時光墜道中。

  黃埔是國共並陳的革命搖籃,除瞭蔣先雲外,書裏也記述瞭國民黨籍一期生鬍宗南與鄭洞國的事蹟。入學考試時,鬍宗南因身高太矮被淘汰而大哭,驚動黨代錶廖仲愷關切;鄭洞國冒彆人名字考上卻未被退學,於此可見黃埔創校即是有彈性的。再如招收女生入校訓練,也是黃埔創舉,保定軍校就無此事。

  黃埔軍人對國傢最大的貢獻,就是走嚮抗日戰場。本書後半段詳細介紹,從淞滬大會戰、平型關戰役、忻口會戰、武漢大會戰、衡陽戰役、百團大戰到滇緬戰役,黃埔軍人喋血戰場,功在國傢。作者於書中寫道:「每一次戰役,無不灑有他們(指黃埔軍人)的鮮血,每一個戰場,無不埋有他們的忠骨」,讀來令人震動。

  本書唯一可提齣商榷的地方,即因本書作者是齣自中國大陸的史傢,他在敘述黃埔生的貢獻時,在史觀方麵難免帶有中共色彩。因此,書中較刻意突顯中共的黃埔生,而事實上,中共黨籍的黃埔生數量遠低於國民黨籍。不過,小瑕不掩大瑜,本書是具體而微的黃埔軍校百科全書,它不僅是黃埔軍校的曆史,其實更是一部現代中國的軍政、文化史,謹為之推薦。

成功大學曆史係教授/林德政

圖書試讀

黃埔軍校開始招生瞭!

1924年2月,寬闊的珠江江麵上,韆帆匯湧,百船爭流。北岸天字碼頭一帶,人群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碼頭附近,有一座三層洋樓,編號為南堤2號,門口掛著「陸軍軍官學校籌備處」的招牌。

這一天,籌備處的門外貼齣一張布告。人群被吸引到布告前,嚮布告投以各式各樣的目光。這是一所學校的招生廣告,上麵寫明,要求報考者身體健康、具有中學或相當於中學畢業的學曆,還要求信仰「主義」等等。

招生的學校名叫「陸軍軍官學校」。這所學校後來通稱「黃埔軍校」。當時人們怎麼也想不到,這張看似普通的布告,後來竟深深影響瞭中國曆史的進程。

【國父與黃埔】

開辦黃埔軍校可說是孫中山軍事上失敗的結果。辛亥革命時,孫中山發起兩個運動,其一是新軍運動,另一個是會黨運動。辛亥革命後,他的活動漸漸變成拉攏軍閥,結果是不斷遭受失敗。孫中山學到教訓,體認到建立革命軍隊的重要性,便在蘇聯和中國共産黨的幫助下,於1923年決策,1924年正式開辦黃埔軍校,並決定由蔣介石擔任校長。

——周恩來:《關於1924至1926年黨對國民黨的關係》

國共兩黨閤作籌辦黃埔軍校

孫中山在廣州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錶大會。從興中會算起,國民黨已有二十多年的曆史瞭,過去從沒開過全國性的代錶大會;現在,在蘇聯的幫助、共産黨員的參與下,大會得以順利舉行。中共黨員李大釗、譚平山、於樹德、毛澤東等人齣席大會。這次會議對於與中國共産黨閤作的問題做齣瞭決定,也推動、促進陸軍軍官學校的籌備和創辦,此次大會對中國革命史有著深遠的影響。

在孫中山、廖仲愷(編按:中國國民黨革命元勛之一,為黃埔軍校黨代錶)的領導和推動下,國民黨一大決定對國民黨實行全麵改組,容許共産黨員、社會主義青年團員以個人身分加入國民黨,在曆史上,這被稱為國共兩黨的「黨內閤作」。李大釗、譚平山、於樹德在會上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毛澤東、瞿鞦白、林伯渠等人當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

國民黨一大期間,孫中山宣布成立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並任命蔣介石為籌備委員長。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