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戲真作:EX-亞洲劇團劇本選

假戲真作:EX-亞洲劇團劇本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戲劇
  • 亞洲戲劇
  • 劇本
  • EX-亞洲劇團
  • 假戲真作
  • 舞颱劇
  • 文學
  • 藝術
  • 文化
  • 錶演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EX-亞洲劇團的戲劇作品嚮以融閤亞洲錶演傳統與身體美學、使用多種語言著稱,展現印度及颱灣多元文化,創造獨樹一幟的風格。本書收錄三部體現EX-亞洲特色與精神之作:《假戲真作》、《猴賽雷》、《沒日沒夜》,改編自繪本與印度傳統故事,不論是入戲太深的戲子、反抗暴政的人民英雄,或是想成為人的猴子,以象徵手法反映社會議題,更藉此對人性提齣新的詮釋。

  《假戲真作》
  一位戲子以扮演各種角色維生,遇到瞭雖有萬貫傢財、卻隻希望找到心靈寄託的商人,以及隻知道尋歡作樂的蠻橫國王。戲子盡瞭自己的責任,扮演雙方最希望他成為的角色,卻入戲太深,造成難以挽迴的後果。

  《猴賽雷》
  故事靈感來自Hy. Mayer繪本《一隻猴子的自傳》,描述猴子從叢林進入人類世界的一場冒險。牠不僅穿上人的衣服、學人說話,竟然還參與選舉、踏入政壇!最終卻體悟「人類不是從猴子進化而來,反而是退化」,引發什麼是「文明」的省思。

  《沒日沒夜》
  改編自印度的「射日」傳說。劇中的孿生君王阿汗拔與阿通拔是太陽與火燄之神,不分日夜地用高熱光芒荼毒土地與人民,此時琵巴挺身而齣,為瞭人民的生存反抗兩位殘暴的君王。雖然成功擊拜阿汗拔,但琵巴不願為王,隻想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本書特色

  1、劇本中使用多種語言,並附加原文,呈現多元文化觀點。
  2、附有英文劇本,可供國外觀眾與讀者欣賞及演齣。

好評推薦

  王孟超、耿一偉、閻鴻亞、鄭雅麗

  颱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係 林偉瑜
  颱北藝術大學戲劇學係 於善祿        專文導讀

  亞洲混血 + 颱灣在地 = EX-亞洲劇團。――颱北藝術中心主任 王孟超

  可讀又可演的最佳跨文化戲劇教材。――颱北藝術節藝術總監 耿一偉

  EX-亞洲的劇本風格獨樹一幟,既有引人入勝的敘事趣味,充滿民間寓言的活力,又齣入劇場與現實當中,含帶藝術的反思;賦予錶演極大的錶現空間,也讓觀眾享受聽故事的樂趣。――詩人、導演、藝術傢 閻鴻亞

  EX-亞洲劇團核心成員組閤上的多重文化養分,讓劇團每一個作品都展現異質殊光,而劇本是作品的基底,這本原創劇本集讓人期待!――颱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鄭雅麗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江譚佳彥(Chongtham Jayanta Meetei)


  EX-亞洲劇團藝術總監。齣生於印度東北方曼尼普爾邦(Manipur),因印度各地使用不同方言,使人民習於肢體語言的運用,也令他尤其關注身體和語言的錶達及思考。於印度新德裏國立戲劇學院(National School of Drama)獲得戲劇碩士學位,曾受聘為印度國傢級演員。2001年赴新加坡跨文化劇場學院進修,2006年與林浿安於苗栗共創EX-亞洲劇團,結閤亞洲古典、西方寫實、後現代的前衛肢體劇場等不同文化根源,轉化為當代劇場美學。在颱創作的多部作品受邀巡迴海內外各藝術節且獲得許多奬項,如《島》、《赤鬼》、《馬頭人頭馬》等,《假戲真作》榮獲第九屆颱新藝術奬年度十大錶演節目。

剋薛椎‧薩納加歐巴(Kshetri Sanajaoba)

  印度曼尼普爾邦知名劇作傢,自擔任高中教師時便已開始撰寫劇本,直至今日,創作劇本從未間斷,作品風格多元,包括荒謬劇、現代錶現主義、神話故事題材的編撰、改寫等。薩納加歐巴在文學翻譯方麵亦貢獻良多,為當地劇場翻譯、編寫許多西方英文文學作品,從1999到2001年連續獲得「州立文學貢獻奬」,以及印度劇作傢的最大殊榮「Janmiguha文學貢獻奬」。他的作品風格反映社會現狀和小市民對於政局的無力感,刻劃人性及生活,透過文本,為個人主義和政府權勢的二元關係找到平衡。主要作品有:The Sun with No Shine、A Piece of Drama, a Piece of History、Let’s the Sun Rise。

譯者簡介

白斐嵐


  颱大外文係學士,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IUC)戲劇碩士。曾任《藝術之島——颱灣當代藝術名人錄》英文編輯,翻譯作品包括《身心閤一:後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跨文化演技》(閤譯)、EX-亞洲劇團《假戲真作》、電影《絕命派對》、《靈魂的旅程》與《過去的樣子,未來的樣子:莎賓娜費洛奇作品集》、北美館《帕剋特 X 藝術傢》特展專刊、《你的品牌夠OPEN嗎?》。《錶演藝術》雜誌與《錶演藝術評論颱》網站特約撰稿。2010年以《從侷限到無限,從瞬間到永恆》一文獲得國藝會藝評奬首奬。

薩高任‧桑拿通巴‧辛(Sagolsem Sanatomba Singh)

  印度知名翻譯傢,將《沒日沒夜》劇本以曼尼普爾文譯為英文。於2012年獲得康格蘭陸海紀念卓越奬(Kanglam Luk Hoi Meritorious Award for PGDCA),現於曼尼普爾邦警察電訊組織擔任助理副督察一職。

圖書目錄

作者序   江譚佳彥 Chongtham Jayanta Meetai
導讀  劇本裏看不到的錶演文本――EX-亞洲劇團的劇場美學   林偉瑜
導讀  不是「前度」(EX-),而是有所作為的「亞洲」足跡   於善祿

假戲真作   
猴塞雷
沒日沒夜

關於EX-亞洲劇團
作者簡介

Author’s Notes   Chongtham Jayanta Meetai
The Unseen Connotation in the scripts: the theatrical aesthetics of EX-Theatre Asia―Wei Yu LIN
Not about the “EX-” but the Footsteps of “Asia” that Leads upward: Review on EX-Theatre Asia―Shan-Lu YU

A True Calling
Monkey the Great
Numit Kappa

About EX-Theatre Asia
About the Authors

 

圖書序言

作者序

江譚佳彥(Chongtham Jayanta Meetei,EX-亞洲劇團藝術總監)
劉禹伸 譯


  截至目前為止,人類文明無庸置疑地是透過韆百年來人類分享智慧成果,並傳承、纍積而成。自從亙古人類立足於世上開始,這樣的分享傳統也將持續流傳,直至世界重歸洪荒。正由於這個唯人類獨有的傳承模式,我們纔能在演化的路徑上,遙遙領先其他物種。身為人類的一份子,我也感到傳承的重要,於是將竭盡所能地傳承下去。我由衷相信,每個人都能透過盡力傳承自己的經驗,進而拓展人類的文明疆域。

  於是,知識的分享、交換就成瞭人類本性中最重要的部分,時至今日,則藉由網路的力量,更趨頻繁而無遠弗屆。現代科技的便利革新瞭商業、交通、通訊、藝術等領域,而世代之間以口耳相傳的模式傳遞知識、文化及習俗,在電子媒體的影響下,也已不復存。以往可能需要百年以上,方能從地球一角傳遞至另一角落,而今萬事萬物似乎都可在分秒內,以滑鼠輕點、穿越萬裏。

  同時,我等必須明白,目前如此輕易取得的知識及資訊,都是來自於願意將其作品、想法、創意、遠見等記錄下來,並分享齣去的偉大人們。沒有這些先人,我們事事都得獨自從頭學起。於我來說,如此生活無疑是世界上最苦痛的體驗。

  有幸生長在這個時代,我也得承認,我所有的創意、夢想、作品、藝術成果、生命體驗……或多或少都受到這些偉大人們及其成果點燃、觸發、驅策。我立於這些成果之上,毫無猶豫、大方地啓程飛翔,並藉由藝術創作,為此生寫下新的意義。

  本書收錄的三部劇作是上述所言的例證。《假戲真作》取材自作傢維傑丹‧德特(Vijayadan Dheta)改編自印度古茶拉底省口耳相傳的民間故事;《猴賽雷》取材自美國作傢邁爾(Mayer)的繪本作品;《沒日沒夜》則是由印度劇作傢剋薛椎‧薩納加歐巴(Kshetri Sanajaoba)改編自印度曼尼普爾韆年前由佚名作傢創作的當地文學。得到靈感來源以後,我將自己的想像和創作意念融入作品之中,也就是說,此刻輪到我把這些改編作品記錄下來,以供讀者參考,希望我不會讓這些原作者們失望。

  定居颱灣匆匆已過十載,期間我持續地和眾多國內外錶演藝術工作者協力創作戲劇作品。這些年來,我發現我們對於亞洲國傢的瞭解不足,不論亞洲劇本的搬演或文本研究都還不夠。有時即使在亞洲其他國傢的文本中挖掘齣瞭珍寶,仍需剋服語言隔閡,而有些亞洲劇本因此已譯成瞭英語或其他語言。身為亞洲錶演工作者,我們幾乎完全不瞭解鄰國的著名劇本(不論傳統或是現代),卻對歐美的作品如數傢珍。當然這僅是我個人的觀察及感想,在此也不批判他人的偏好選擇,但基於如是觀察,本書將附上英語版劇本以供中文世界以外的讀者參考,希望能藉此做為彼此間相互溝通、理解的橋樑。

  我們多半在劇場中找尋故事,渴望看見一些能認同的角色做齣我們在乎的行為,也許我們隻是在劇場內找尋生活中熟悉的浮光掠影。或許這樣的動機可形容做「亞裏斯多德式的感性」;這位哲人認為觀眾前往劇場,往往是為瞭找到場中錶演可與場外世界呼應的片段。這類型的觀劇偏好,通常也植於觀者對於劇本主題及角色動機的心理評價。以西方傳統藝術中的歌劇和芭蕾為例,通常多為綫性敘事,具有開頭、過程、結尾;但對於觀眾來說,劇情卻往往僅是陪襯,重點在於錶演者優美的歌喉,以及身段展現齣的真正藝術價值。或許歌劇或芭蕾這類錶演藝術較著重美學方麵,相形之下,亞裏斯多德式的劇場則著重心理層麵的連結。

  我嘗試從傳統亞洲錶演架構齣發,結閤當代美學概念,找尋新的創作方式。在我腦海中構思的劇場錶演,有彆於傳統中架構嚴謹的劇本。

  當然我仍同時心係所有劇場元素:劇情、戲劇構作、角色創作,但未必是以日常生活可見的形式齣發。我心目中的劇場錶演著重身段、詩意、音樂(包括樂器、人聲)、情感錶現,以及藉由妝容、造型等藝術元素的配閤,使肢體得以風格化呈現。這些元素對劇作而言至關重要,甚至跟劇情和角色佔有同等地位。

  考慮到肢體錶現的風格美學(而不是心理層麵的展現),我在寓言、民間傳說、神話、詩歌和短篇故事中找到可運用的要素。這些故事裏包含瞭掙紮、恐懼、焦慮,並且突顯、放大這些特質。其中的故事、情節、主題及角色都無須特意辨識,卻在在體現齣生活中的細緻感受。如此的錶演能將所有元素熔於一爐,自然地錶現齣生活的細緻風景。

  實際上,在颱灣定居反而是在劇場創作過程中最艱難的挑戰。我必須放棄在印度劇場深耕十五年的基礎,來到颱灣,從零開始。當時真是夜夜噩夢。但在此也必須稍微離題,感謝颱灣劇場界的親朋好友及觀眾們熱情的包容和愛,多虧瞭你們的支持,纔有今日本書的發行。

  2005年首次抵達颱北時,我隨即發現瞭解當地語言有多重要:入境一個陌生國傢,卻完全不懂當地語言,實在是太糟糕瞭。但我很快就深深愛上瞭這裏美麗的景緻、和善的人們,以及這個蓬勃發展的國傢蘊含的豐富語言和文化。我當下尋思,這樣的語言、文化、生活方式(包括飲食)差異,就本質上來說,其實很雷同於當年我離開傢鄉,在印度其他地方遭遇到的差異與衝擊。坦米爾的方言和菜餚對我來說其實就和中式料理、颱灣菜一樣陌生。在印度時,我也曾和完全陌生的傳統藝術閤作,在這方麵經驗相當豐富。當時我卻能充滿自信、毫無猶豫地工作下去,但可能也僅是無知使然。不論原因為何,我在颱灣時,完全缺乏當初的自信與勇氣,而要在這個國傢中繼續戲劇創作,我深知這樣的力量不可或缺。日後我漸漸發現,如同當初在印度工作時,雖不瞭解印度境內所有在地文化與傳統,但是頗能從日常生活中積纍的點點滴滴中學習,反而對印度各地的社會-文化、社會-政治情勢心領神會。藉此,我建立起信心,這如同魔法一般,幫助我融入其中。同理,當我剛來到颱灣,我發現這樣的信心似乎消失瞭。但隨著在颱灣生活的時日積纍,信心又慢慢地再次建立起來,似乎給予我某種神妙難言的能力,讓我不再懼怕,嫻熟地與不同文化閤作。

  如果我想繼續在颱灣生活、創作,正需要這樣的神奇魔法。我知道要在颱灣繼續創作,就不可以一直以外人自居,也因此大幅改變思考方嚮,重新考慮該在颱灣的劇場土壤播下什麼樣的種子。也隻有這樣,方能真正成為颱灣戲劇界的一員。當然,我是印度公民,背景和品味恐怕仍與颱灣在地藝術傢們大相逕庭,在颱灣劇場土壤中種下的樹苗也自與其他人的成果迥異。但不管如何,在颱灣結齣的果實總歸是颱灣的榮耀。整個世界融閤的速度和程度越來越快,使人難以跟上腳步。於是,拓展多樣性、麵對多元歧異對未來將有所助益。正因如此,我將自己的語言弱勢轉化為戲劇創作的契機,與在地戲劇圈接軌。也希望能夠藉此手法,找到新興、雙方都能心領神會的劇場語言。

 

圖書試讀

第一幕
 
第一景
 
(兩名樂師進場,演奏歡慶音樂。演員在旁準備,後隨著音樂開始跳舞,沉浸在自己的舞蹈中,甚至忘瞭要演戲。)
 
說書人  今天我來到這裏,是要跟大傢說一個故事。說到故事,平常生活中聽過各式各樣的故事,但常常聽過就忘瞭。什麼時候一個故事纔會深深地刻在你心底,久久難以忘懷呢?我覺得,就是當你想像力打開的時候。那個時候,你的靈魂好像從身體裏麵,飛齣來,跳進角色裏麵。然後,角色的生命和你的生命,好像全部都融閤在一起,於是故事有瞭新的生命。
 
今天我要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關於演員的故事。說到演員,我自己私底下就是一個演員,每天都要扮演各種不同角色,舉個例:武士(扮成武士),有時候還會扮演一個負心漢(扮成負心漢)。
 
〔歌仔調〕:「夢娜,心愛的,我的心頭肉啊!不該不該,是我不該,見一個愛一個,你乾脆把我摑。不理我?夢娜,我知道我錯瞭,你原諒我好嗎?自從你離開,我纔知厲害,夜夜想你我心不開。夢娜,夢娜⋯⋯」
 
有時候,甚至要演一頭兇猛的野獸(畫齣一個滿月)。月亮(接著變成狼人)。這就是一般的演員每天要做的事情:扮演各式各樣的角色,然後享受它。不過,我今天要介紹的演員生活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那個時候我們都把演員叫做戲子。他不是個一般的戲子喔,他是個非常與眾不同的戲子。他相信整個人生就是一個偌大的舞颱,而生活在其中形形色色的人們,都是舞颱上的角色。於是他喜歡進到真實生活中扮演,有時候他會變成一個街邊叫賣的攤販;有時候搖身一變,成為一個王公貴族,沒有人知道他真正的樣子;有時候他甚至喜歡爬、爬、爬、爬、爬到樹上,裝齣鳥的聲音。
 
就這樣,當他發齣聲音,鳥兒們會成群結隊繞著他飛舞,都不知道聲音居然是從人類喉嚨發齣來的。有時候他還會躲到石頭後麵,發齣老虎的叫聲,村子裏的人一聽到,馬上嚇得拔腿就跑:「救命啊!有老虎啊! 」然後他纔從石頭後麵跳齣來:「大傢不要怕,我是一個戲子啊,我是一個戲子!如果你們喜歡我的演齣,麻煩給我一點賞金吧!」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