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旅程:世界華文作傢看廈門

心的旅程:世界華文作傢看廈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廈門
  • 華文文學
  • 作傢
  • 文化
  • 旅行
  • 散文
  • 城市文學
  • 海峽兩岸
  • 文學評論
  • 地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旅行真正的意義不在於目的地,而在於它的過程……

  廈門和武夷山之旅,是一次心靈的旅遊嗎?是不是在某個轉角的地方,采風者已經遇見願意改變的自己?重新踏上〈心的旅程〉,發現〈美好的廈門人〉;還是〈霧裏看廈門〉,又領略另一番景緻,好像〈人在畫中遊〉一樣,直到七天行旅結束,以〈歸鳥〉的姿態迴到原來的地方,感悟人世間的美好。

本書特色

  為未曾蒞臨廈門與武夷山的讀者們、傳達景點之美與當地文化風俗,開捲而能有所收益。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世界華文作傢交流協會


  由澳洲的資深作傢黃玉液(心水)所創辦,目的是為瞭促進世界各地區的華文作傢及詩人們有一個全麵的交流平颱,互相交換創作經驗,建立各國華文文友、詩友的聯係。交流會也希望通過各地區作傢們的彼此交流,互通文學訊息、交換發錶作品的報刊及網站、介紹齣版社等資訊,使文學交流走嚮全球化。

圖書目錄

代序/心水
 
心水/散文
大夫第門前古井
華安奇石韆姿百態
 
林繼宗/散文
美好的廈門人
心中的廈門
 
婉冰/漢俳‧/散文
廈門采風速描──短歌九首
漢俳詩作品十六首
廈門今昔觀
 
艾禺/小說
心的旅程
與風箏邂逅
 
朵拉/散文
花影廈門
三上武夷
同安花事
 
張記書/散文
廈門您早
賴昌星也是一顆「星」──賴昌星「故居」前的思考
寫給采風團文友
 
張奧列/散文
「霧」裏看廈門
 
高關中/散文
采風廈門鼓浪嶼
黃添福──海歸華僑創業之星
 
楊菊清/散文
廈門說羊
廈門鄉村行
 
秀實/散文
一峰一溪一鎮
 
曹蕙/散文
九麯溪漫遊
廈門散記
 
倪娜/散文
迴國雜感
 
王學忠/散文
閩南采風
 
姚茵/小說
歸鳥
 
辛鏞/散文
同安探古
武夷山訪水
 
林錦/詩
廈門武夷山之旅
 
世界華文作傢交流協會廈門采風團名單
詩意廈門四月天──世界華文交流協會廈門采風遊記/倪娜
世界華文作傢交流協會第二屆顧問團與秘書處職守名單(Nov 3 - Oct 6)

圖書序言

代序

  世界華文作傢交流協會部分文友、應本會名譽顧問、廈門福佳斯集團董事長黃添福先生之邀,到廈門與武夷山觀光一週,組成瞭十六人的采風團。於2015年4月11日、文友們分從歐洲、美洲、亞洲與澳洲等地區蒞臨廈門福佑大酒店報到,展開瞭為期七天愉快的閩南與閩北的文化采風活動。

  作傢文化采風團與一般的旅行觀光者差彆是,後者星散後個彆留下大量景點照片紀念;前者則除瞭相片外,尚會將見聞、感想化為優美文章再結集成書。選集齣版後不但是個人生活記錄的雪泥鴻爪,也將會在個彆讀者及各地區圖書館留存,成為浩瀚文學史中的點滴。

  讓我代錶本會同仁、衷心感謝黃添福董事長的慷慨解囊,促成瞭此次機緣,使分散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文友們,從神交而能相見相識,更因此選集的發行、彼此能從作品中交流,恰恰是符閤瞭本會創立宗旨。

  初始在邀請函中的君子協定,是每位參加的文友,都要交功課,每人至少提交五韆字的散文作品。沒想到書成時,呈現給讀者們的是繽紛多元的選集,包括瞭散文、小說、漢俳、短歌、詩作品、報導等多類文體。

  包括林繼宗、楊菊清、林錦與姚茵等四位博士學者的文類已含括瞭小說、散文、詩作。新彊羊毛專傢楊菊清文友利用采風後還專程訪問瞭在廈門的同業,因而撰文介紹瞭有關廈門人對羊的喜愛,雖是題外話,卻頗有閱讀價值。

  艾禺文友不愧是本會稱職的中文秘書,去年主編瞭《寶島閃爍》文選後,此次又被我委託再次擔任編務工作。以極其快速的效率,在截稿後不到三週就完成瞭此書的編輯。當然、接下來的校對是另一位中文秘書婉冰的任務啦,特此嚮這兩位文友緻謝。

  讀艾禺的小說《心的旅程》令我擊掌、題目完全符閤本會采風團的定義,思量後決定藉用這篇佳作之題當書名。

  來自長沙的曹誌輝文友、在旅途中很高興的嚮我展示她剛剛接獲喜訊,被國傢評為「一級作傢」,她創作散文之典雅優美,絕對無愧於這個稱號。團隊中另一位「一級作傢」是居住邯鄲市、本會副秘書長張記書兄。他早已被評為中國微型小說十大作傢之一。此次不但提交瞭〈廈門您早〉,令我意外的是給團隊中的文友們贈送詩作。

  林繼宗是潮汕文學院院長、作品推崇瞭廈門人種種美好;因其慈親與母舅兩位至親定居廈門、有感而發的文章自然真情流露。

  兩位著名詩人是香港秀實與河南王學忠,提交散文而非詩作品,詩人撰散文,必然是「詩情畫意」;秀實不忘在散文中嵌入其詩作,頗有匠心。王學忠的詩作品名聞中國詩壇,是有名的當代華文詩人之一。在武夷山下山時、受內子婉冰之託、照顧扶持老朽,實在令我感激萬分呢。

  朵拉副秘書長是東南亞華文文壇極負盛名的多産作傢,本身又是畫傢,因而對花情有獨鍾,畫花寫花,真是意在筆先,文字功力獨到。

  張奧列是澳洲著名文學評論傢,也是主編,描述廈門的霧,在霧中看廈門的朦朧美,筆鋒一轉又介紹瞭武夷山見聞。

  高關中是現代徐霞客,到過世界一百零幾個國傢;寫起人物來,彷彿是得心應手的記者;專文推介瞭黃添福董事長,讓讀者們對這位樂善好施、為富而仁的成功創業之星有所瞭解。

  住在柏林的倪娜,分彆撰瞭散文與雜文,以敏銳眼光看故國種種,去過大陸觀光的讀者們必會有同感。

  姚茵博士的短篇小說《歸鳥》、與艾禺不約而同的將采風景點作為背景;由於她錯過瞭首日行程,在自由活動的賦歸前一日,還專程去鼓浪嶼獨遊,是為瞭能提交作品,認真創作精神值得嚮她學習。

  全團最年輕的作傢是來自潮汕、隻有三十餘歲的辛鏞,散文優美,難怪深獲林繼宗院長的厚愛,他如能堅持創作將來必成大傢。

  林錦博士的多篇詩作品,與婉冰的漢俳詩、短歌真有異麯同功之妙,為選集增添瞭幾種文體。

  朵拉的推薦、采風行程結束後、愚夫婦始有緣到漳州觀光兩天,除瞭和她一同在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與同學們分享創作心得外;更濛黃金明院長導遊名聞遐邇的土樓與華安區奇石。因此收錄〈華安奇石韆姿百態〉的拙文,另一篇介紹我童稚期居住過的傢鄉古宅大路。

  盼望心的旅程這冊文選,能為未曾蒞臨廈門與武夷山的讀者們、傳達景點之美與當地文化風俗,開捲而能有所收益。最後、為本會文友們有此機緣在老朽傢鄉相聚共遊,再次感恩黃添福董事長的慷慨贊助與熱情招待,也謝謝艾禺、婉冰兩位中文秘書的辛勞,有緣希望采風團的文友們能再相逢話舊,是為序。

心水
2015年7月22日於墨爾本仲鼕

圖書試讀

大夫第門前古井
 
我稚齡四歲時與纔兩歲的二弟玉湖,隨著雙親從齣生地越南巴川省迴歸福建故鄉;當時隻懂得講潮州話的我,被鄉裏童伴們視為「番仔」,成瞭他們嘲笑對象。在住下來的兩年裏、我終於完全掌握瞭閩南鄉音,再變迴道地的福建人瞭。
 
由於先父是南洋海歸的資産階級,在中國即將全部飄揚五星紅旗的初期、匆匆攜帶妻兒再次拋鄉棄國,重返南越。鄉情濃厚的父母,閑談中經常對我兄弟描述福建新墟農村古宅大路的傢園。每說起唐山,雙親在濃濃鄉愁中、總有談不完的話題。其實我們早已不復記憶,隻能從父母侃侃而談中、得悉那棟名聞遐邇的「大夫第」古色古香的四閤院。
 
大夫第正門前有一個古井,古井斜對著廣場,夏天晚飯後、各房親人的童伴們都會在空地上嬉戲。尤其是繞著古井奔跑,幸好那口圓井的高度有一公尺左右,我們纔不會發生墜井的意外。
 
先曾祖黃公留下七房兒孫,我們傢是第五房,也是唯一移居海外的傢族;第二房的繼承者奕獻堂弟去歲末已離世,他的兒孫們早已遷往同安區定居。第七房的黃加自叔父高齡已近九十,其長孫女舒婷遠嫁瑞士,兒媳移民墨爾本,總算多瞭一房後裔到海外開枝散葉。如今尚有第六房親人在守著那棟破落的大夫第。
 
先母當年從南越返鄉後不久,大半年時光身染疾病幾至無法料理傢務,先父安頓我們後又隻身返南越謀生。幸得七房的紅花嬸母(也就是重振傢聲的新墟名人黃添福的母親)不辭辛苦每日照顧我兩兄弟,在古井邊為我兄弟洗滌衣服、煮飯燒菜及代做傢務的操勞,其大恩德令先父母終身難忘。每每憶及傢鄉往事時,都必定再次對我兄弟提起。
 
亦由於這份恩情、當中國改革開放後,先父迴鄉探親,返歐洲後將添福弟地址告知,我倆堂兄弟就開始瞭魚雁往返。極其遺憾的是天不假年、重視親情的紅花嬸嬸竟已辭世,令我迴鄉尋根時已無緣嚮這位恩人長輩叩謝。
 
每次迴鄉,前往探望加自叔父時,徘徊在大夫第古厝前;麵對那口古井,心中總不勝唏噓,遙念一甲子多以前那段無復記憶童稚生活。念及那位紅花嬸嬸蹲在古井邊、為我兄弟浣洗衣服的辛勞,大恩又無以為報,心中真個感慨萬韆。每迴相見、加自叔父敦厚的大手握緊我,總是說:「要常迴來喲……」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