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牡丹

綠牡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古典小說
  • 言情
  • 武俠
  • 復仇
  • 成長
  • 宮廷
  • 權謀
  • 綠牡丹
  • 架空曆史
  • 女性主角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綠牡丹》,是一部清代中期的白話章迴小說,彆名《宏碧緣》、《四望亭全傳》等。作者真實名姓不詳。故事描寫駱宏勛、任正韆、花振芳等英雄俠女鏟除惡霸,襄助廬陵王李顯復闢恢復李唐。它是中國古代小說史上從曆史演義(以《三國誌演義》為代錶)、英雄傳奇(以《水滸傳》、「說唐」、「說嶽」為代錶)嚮武俠小說的曆史演進過程中的關鍵環節。此外,它的情節麯摺,故事性極強,京劇、川劇等許多劇種都曾取材於它,至今仍有許多劇目活躍在戲麯舞颱上。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校注者/劉倩


  四川鹽亭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方嚮為中國古代小說。

圖書目錄

引 言  一八
原 序  一二
書影插圖  一二
迴 目  一六
正 文  一三五四

迴 目
第一迴  駱遊擊定興縣赴任  一
第二迴  王公子桃花塢遊春  一○
第三迴  駱宏勛命餘韆硬奪把戲  一七
第四迴  花振芳求任爺巧作冰人  二四
第五迴  親母女王宅顯勇  二九
第六迴  世弟兄西門解圍  三六
第七迴  奸兄為嫡妹牽馬  四三
第八迴  義僕代主友捉姦  四八
第九迴  賀氏女戲叔書齋  五三
第十迴  駱太太縛子跪門  五九
第十一迴  駱宏勛扶櫬迴維揚  六五
第十二迴  花振芳救友下定興  七一
第十三迴  劫不義財帛巴氏放火  七六
第十四迴  傷無限天理王姓陷人  八二
第十五迴  悔失信南牢獨劫友  八八
第十六迴  錯殺姦西門雙掛頭  九五
第十七迴  駱母為生計將本起息  一○一
第十八迴  餘韆因逞勝履險登高  一○八
第十九迴  十字街前父跑馬  一一二
第二十迴  四望亭上女捉猴  一一六
第二十一迴  釋女病登門投書再求婿  一二一
第二十二迴  受嶽逼翻牆行刺始得妻  一二七
第二十三迴  中計英雄龍潭遭逢傑士  一三五
第二十四迴  酒醉佳人書房窺視纔郎  一四一
第二十五迴  書房比武逐義士  一四七
第二十六迴  空山步月遇聖僧  一五二
第二十七迴  賜安尋友三官廟  一五七
第二十八迴  振芳覓婿龍潭莊  一六一
第二十九迴  宏勛私第救孀婦  一六六
第三十迴  天鵬法堂鬧問官  一七一
第三十一迴  為義氣哄堂空迴龍潭鎮  一七七
第三十二迴  因激言離傢二鬧嘉興城  一八二
第三十三迴  長江行舟認義女  一八六
第三十四迴  龍潭後生哭假娘  一九二
第三十五迴  鮑傢翁婿授秘計  一九七
第三十六迴  駱府主僕打擂颱  二○二
第三十七迴  憐友傷披星龍潭取妙藥  二○七
第三十八迴  受女激戴月維揚復擂颱  二一二
第三十九迴  父女擂颱雙取勝  二一八
第四十迴  師徒下山抱不平  二二三
第四十一迴  離傢避奸勸契友  二二九
第四十二迴  惹禍逃災遇世兄  二三四
第四十三迴  鬍金鞭開嶺送世弟  二三九
第四十四迴  賀世賴歇店捉盟兄  二四五
第四十五迴  軍門府餘韆告狀  二五一
第四十六迴  龍潭莊董超提人  二五八
第四十七迴  花振芳兩鋪賣藥酒  二六二
第四十八迴  鮑賜安三次捉姦淫  二六七
第四十九迴  鮑賜安攜眷遷北  二七三
第五十迴  駱宏勛起解遇仇  二七八
第五十一迴  施茶庵消計放火援兄友  二八三
第五十二迴  四傑村餘韆捨命救主人  二八八
第五十三迴  巴傢寨鬍理怒解隙  二九三
第五十四迴  花老莊鮑福笑審姦  二九八
第五十五迴  宏勛花老寨日聯雙妻妾  三○三
第五十六迴  賜安張公會夜宿三姑兒  三○七
第五十七迴  張公會假允親事  三一三
第五十八迴  狄王府真訴苦情  三一八
第五十九迴  忠臣為主禮隱士  三二三
第六十迴  奸臣代子娶煞星  三二八
第六十一迴  鬧長安鮑福分兵敵追將  三三四
第六十二迴  奪潼關鬍理受箭建大功  三三八
第六十三迴  狄欽王率眾迎幼主  三四三
第六十四迴  聖天子登位封功臣  三四八

圖書序言

引言

  綠牡丹,是一部清代中期的白話章迴小說。道光十一年(西元一八三一年)芥子園藏闆本首敘署「二如亭主人謹書」,後敘署「長洲愛蓮居士漫題於芥子園」,二如亭主人和愛蓮居士,其真實姓名均不詳。

  綠牡丹以武則天當政臨朝、廬陵王李顯復國為背景,寫駱宏勛、任正韆、花振芳、鮑賜安、餘韆、花碧蓮、鮑金花等英雄俠女鏟除身邊惡霸,襄助廬陵王復闢李唐,最後加官進爵、封妻蔭子的故事。

  此書彆名宏碧緣、四望亭全傳、續反唐傳、反唐後傳等,這些書名各有側重。續反唐傳、反唐後傳,大約是刻書人希望藉重「說唐」故事在民間的廣泛影響來自高身價。小說中的英雄好漢們最後都受狄仁傑、薛剛統領,輔助廬陵王復闢迴國,但這段情節描寫比較簡單,所占篇幅甚少,幾乎是草草帶過,與「說唐」係列故事實際上並沒有什麼關係。題名綠牡丹,取自武則天開女科所命試題,書中三位女主角花碧蓮、鮑金花、鬍賽花都巍然名列女科榜首。宏碧緣這一書名,則是從駱宏勛、花碧蓮的名字中各取一字閤成,意在突齣二人的姻緣綫索。這段緣分,盡管沒有纔子佳人小說常見的小人播弄其間的套路,卻也好事多磨。花碧蓮隨父闖蕩江湖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希望有更多選擇機會,找到自己的心上人。她對駱宏勛一見鍾情,但駱宏勛早已定親,屢屢婉拒。後來還是一幫朋友略施小計,纔成就二人的好事。所謂四望亭全傳,則來自小說中一段膾炙人口的情節。欒一萬的馬猴掙脫繩索,逃到揚州鬧市大街中的四望亭上,餘韆、花碧蓮上亭捉猴,亭子失修朽壞,花碧蓮連人帶猴摔瞭下來,幸虧下麵的駱宏勛一把抱住。偎在駱宏勛懷中的花碧蓮既嬌羞又興奮,用小說的話來說就是「雖然不曾同歡樂,暫臥懷中也動情」。不僅如此,四望亭捉猴,更是小說的一個大關節,各位英雄好漢從此與欒一萬結仇,隨後引齣瞭揚州打擂、火燒四傑村等一係列熱鬧緊張的情節。

  綠牡丹寫瞭很多人物,大多比較生動。民國十年喬培璋宏碧緣序(上海文益書局石印本)說:「如任正韆之高誼,鮑士安之任俠可風,徐鬆朋之好友,花振芳之英武,俱為是書中上乘人物。餘如濮氏兄弟之剛強魯莽,義僕餘韆之勇敢,而消安、消月、黃胖等諸少林,無不具藝術特色。」這些人物中,寫得最好的要數餘韆、花振芳、鮑賜安。餘韆是駱傢僕人,與駱宏勛同齡,兩人一起長大,一起學習拳棍,情同骨肉。他好動不好靜,喜歡打架,人稱「多胳膊」,四望亭捉猴、揚州打擂颱,都是他主動齣擊,技癢難耐。他對主人忠心耿耿,駱宏勛黃花鋪下獄,他痛不欲生,哀求狄仁傑為主人伸冤;駱宏勛四傑村被劫,又是他將主人救齣,背在背上,捨命與仇人大戰。花振芳是「旱地響馬」,在北方的山東、直隸、河南到處聞名,就連官府在路上撞見他,也不過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鮑賜安則是「江河巨寇」,稱霸鎮江龍潭四十餘年,據說從不驚擾公平客商、忠良官員,截殺的都是些貪官汙吏、朝中奸黨。兩位綠林大盜交情頗深,見麵就鬥嘴賭勝,都是後世武俠小說中最討讀者喜歡的「老頑童」一流人物。花振芳劫獄救齣任正韆,鮑賜安就要二鬧嘉興、三捉姦淫,不單是為朋友紓睏解難,更要藉機全自己的臉麵。花振芳疼愛女兒,屢屢嚮駱宏勛議親不諧,竟至惱羞成怒,聲稱:「這個小畜生,好不識抬舉!你既不允,諒我女兒必是一死。我女既死,我豈肯叫你獨生?我將十三省內,弄十三件大案在小畜生身上,看他知我的利害!」結果還是鮑賜安齣謀劃策,設計盜齣駱母與桂小姐,纔圓瞭宏碧之緣。小說後半部分,揚州打擂、二鬧嘉興、三捉姦淫、鬧長安、戰潼關,鮑賜安儼然成瞭英雄領袖,號令眾人做下很多轟轟烈烈的大事來。有趣的是,這個六十開外的武林高手、江河巨寇,天不怕地不怕,卻怕自己的女兒鮑金花。鮑金花一拉下臉來,鮑賜安就恨不得腳底抹油,對女兒的要求總是百依百順。小說結束詩曰:「江湖有義終非盜,衣帽無良豈是人?」贊的是江湖俠義,將衣冠禽獸、假作斯文之徒一併抹殺,不禁讓人聯想到「仗義半從屠狗輩,負心都是讀書人」一聯,讀書人的聲譽在民間可真不怎麼樣。

  在綠牡丹的描寫中,有一個現象值得一提。近世武俠小說一般不會細緻交代俠士們的經濟來源,比較起來,綠牡丹中的俠客們盡管也常常仗義疏財,但同時也可以說是「錙銖必較」。花振芳父女為駱宏勛、任正韆等人「頑把戲」,價錢是事先仔細講妥瞭的。四望亭捉猴,花振芳也是貪欒傢的二十兩銀子,纔派瞭花碧蓮上亭。駱宏勛父親在任病故,迴到老傢揚州後,為「生活計」,駱母拿齣三韆銀子本金,讓駱宏勛、餘韆放貸吃利息。花振芳南下定興,劫獄救護任正韆,順路還帶上瞭十多個能乾之人,順便做些「相宜的生意」,因為韆裏之遙,自然不能空去空迴嘛。鮑賜安揚州打擂,雖然是為駱宏勛等朋友「復臉」,但也要先賭五百銀子,纔肯動手。第四十八迴鮑賜安捉瞭王倫、賀氏後,各色軟細物件、金銀財寶,一共打瞭六個大包裹;到瞭小說快結束的第六十三迴,作者還記得讓鮑賜安將這六個大包裹交給任正韆!順便說一句,在眾多以粗疏、草率、有悖情理著稱的古代通俗小說中用鄭振鐸先生的話來講,「好的作品實在太少瞭」、「無量數的劣等作品」、「那些無窮盡的淺薄無聊的小說」,綠牡丹前後照應十分細密,情節安排基本上不會讓人挑齣刺兒來,真真難能可貴。

  小說為什麼會這麼「錙銖必較」?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是不是因為生活本來就是這樣的呢?就像小說每寫眾人吃飯,必然要寫「分賓主而坐」一樣,誰與誰一席,誰與誰另一席,一定要交代清楚。餘韆與駱宏勛一起長大,同食同宿,但是在黃花鋪時,餘韆卻講起瞭禮,他說:「這黃花鋪乃來往大道,士人君子甚多,倘看見主僕共桌而食,暗地必定取笑。大爺用過,小的再用。」安分守禮,本來就是生活常態,猶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沒法兒假清高。還有,小說結尾,眾英雄準備前往房州迎駕迴京,需要人留守潼關,但無人挺身而齣,「眾人都韆辛萬苦,俱要迎王顯功,都不應話」,這些自私自利的小心思,雖然不是金庸先生所說的「俠之大者」,卻也是人之常情。蘇東坡曾稱贊陶淵明率任自然,說他:「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對於功名利祿、富貴吉祥,老百姓可是毫不含糊,理直氣壯地伸手就要、現在就要!

  綠牡丹正文文字簡單樸素,直如日常說話一般。趙毅衡先生說得很對,中國古代通俗白話小說有一種「時間滿格」,即在敘述綫上的所有的時間,無論有事無事,都至少提及,不省略任何環節。(苦惱的敘述者中國小說的敘述形式與中國文化,北京十月文藝齣版社,西元一九九四年)「無事」時,粗綫條勾勒,如用「一宿無話」、「當日無事」、「話不再煩」等語帶過。「有事」時,敘事速度相對放慢。綠牡丹明白如話的語言特色,在敘「事」時,似乎有瞭化囉嗦嘮叨為神奇的特殊力量。例如第十六迴,任正韆被王倫、賀氏陷害入獄,花振芳準備夜半三更開始救援行動,小說這樣寫道:

  算計已定,拿瞭五錢銀子,叫店小二沽一瓶好酒,製幾味肴饌,送進房來,自斟自飲。吃瞭一會,將剩下的肴酒收放一邊,臥在床上,養養精神,瞌睡片時。

  不覺晚飯時候,店傢送進飯來,花振芳起來吃瞭些飯,閑散閑散,已至上燈時候。店傢人又送盞燈進來,花老又叫取桶水來,將手臉淨洗淨洗,把日間餘下酒肴,重復拿來,又在那裏自斟自飲。隻聽店中也有猜拳行令的,也有彈唱歌舞的,各房燈火明亮,吵吵鬧鬧。天交二鼓,漸漸靜雅,燈火也熄瞭一大半。花老還不肯動身,又飲瞭半更天的光景,聽聽店中毫無聲息,開放房門,探頭一望,燈火盡熄。花老迴來打開包裹,仍照昨日裝束,應用之物,依舊揣在懷中。自料救瞭任正韆齣來,必不能又迴店中,將換下衣服緊緊的捆瞭一個小捲,係在背後。齣瞭房門,迴手帶過。雙足一蹬,上瞭自己的住房,翻齣歇店,入瞭小徑之路,奔進城而來。

  這段文字,從黃昏時分一直寫到天交三鼓左右,各種細微瑣事「填滿」瞭其間時間,凝神等待、大戰在即的緊張氛圍,卻也在這些瑣事中一步緊逼一步地造瞭齣來。

  毫不例外,綠牡丹也遵循瞭中國通俗白話小說插入詩詞韻文的文體程式。不過,這些詩詞實在不敢讓人恭維,不押韻不閤轍,連最普通的順口溜都比不上。最讓人訝異的是,如前所述,小說題為綠牡丹,正是因為武則天開女科以此作為詩賦考試題目,名列女科榜首的三位俠女所作之詩,這麼重要的一個關目,竟然在小說中付之闕如,隻有考官留下八字含糊贊語:「章章錦綉,句句精神。」難道作者終於在小說即將結束之際纔猛然醒悟,不願意再次獻醜瞭麼?百思難得其解。

  在中國古代小說史上,綠牡丹應該是屬於叨陪末座的那一類作品。但與此同時,它卻又是中國古代小說史上一部不容輕忽的作品,因為在從曆史演義(以三國誌演義為代錶)、英雄傳奇(以水滸傳、「說唐」、「說嶽」為代錶)嚮武俠小說的曆史演進過程中,綠牡丹居於一個關鍵環節。武俠小說,必然要描寫武打,描寫武術招式。綠牡丹之前,還沒有哪部中國古代小說像它那樣細緻地描寫過武術招式。水滸傳中的李逵,是一排闆斧劈頭蓋臉地殺將過來;武鬆打虎、魯智深拳打鎮關西,靠的都是蠻力。而在綠牡丹的重要關目揚州擂颱一節中,硃彪打敗駱宏勛、餘韆主僕,用的就是鐵砂掌,小說中稱之為「沙手」。鮑賜安戰硃彪,鮑金花戰硃豹,一招一式,小說的描寫都很詳細,盡管還顯得樸拙、稚嫩。

  綠牡丹情節麯摺,故事性極強,問世後頗受人們喜愛。京劇、川劇、滇劇、湘劇、徽劇、豫劇、秦腔、河北梆子等很多劇種,都曾取材於它。大鬧桃花塢、四望亭、嘉興府、龍潭鎮、揚州擂、刺巴結、四傑村(餘韆救主)、巴駱和、安河鎮、翠鳳樓,這些都是為人熟知的劇目,至今仍然活躍在戲麯舞颱上。京劇宏碧緣,甚至長達十六本之多,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曾由丹桂園首演。陶君起先生編著京劇劇目初探(北京中華書局,西元二○○八年)一書中,曾提到一部八本的宏碧緣,情節自「大鬧桃花塢」起,至駱宏勛、花碧蓮成婚止,「有南北兩派唱法,北方楊小樓、賈碧雲曾演齣,南方流行較廣」。

  綠牡丹故事,毫無疑問,也是說書人錶演的傳統書目。揚州評話、蘇州評話,都有講說綠牡丹故事者。鹹豐年間揚州人鬍兆章根據小說編演綠牡丹評話,分為十大迴,據說需要四十五場纔能說完。該派第五代傳人鄭照麟的口述稿,長達八十七萬字之多。民國初年,北京李豫鳴用八年時間編成評書龍潭鮑駱,後傳給品正三,品正三又傳給弟子陳蔭榮。西元一九八八年,根據陳蔭榮口述,中國麯藝齣版社齣版瞭龍潭鮑駱第一分冊鮑福闖龍潭。

  綠牡丹還曾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最早將之搬上銀幕的是香港大中華影片公司於西元一九四五年齣品的電影宏碧緣,由邵醉翁導演、於素鞦主演。最近一次改編,則是西元一九九七年由陳亞洲執導的二十五集電視連續劇風塵豪客,根據著名評書傢單田芳創作的八十集廣播評書宏碧緣改編而成。

  綠牡丹刊本很多,有八捲本和六捲本,均為六十四迴。現存最早的版本是嘉慶五年(西元一八○○年)年三槐堂刊本(藏日本國會圖書館),此外尚有道光九年(西元一八二九年)廈門文德堂藏闆、道光十一年(西元一八三一年)芥子園藏闆、道光十二年(西元一八三二年)益友堂刊本、道光二十七年(西元一八四七年)經綸堂刊本,以及光緒年間的刊本多種。

  本次校點,以上海圖書館藏道光二十七年經綸堂本為底本,參校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藏光緒年間京都東泰山房本。底本缺漏、模糊、錯訛之處甚多,為避免繁瑣注釋,這裏就整理原則略作說明:

  一,小說以唐代廬陵王復闢為背景,但正如錢靜方先生小說叢考所言:「按之正史,全屬子虛。」小說中的史實錯誤,如皇帝的年號、廟號,在整理中可以改正;但與故事情節有關聯的部分,不便擅改,一仍其舊,如小說稱武則天自縊,如唐代故事齣現宋歐陽修興建的揚州平山堂等。

  二,明顯的錯字、漏字,參校京都東泰山房本直接予以改正、增補,不一一齣校記。個彆底本、參校本均無法辨彆的文字,寜空缺,不臆改。

  三,書中人物姓名,特彆是餘韆、欒一萬、鮑賜安三人,底本(經綸堂本)正文分彆作餘謙、欒鎰萬、鮑自安。但後世戲麯中,此三人名字均寫作餘韆、欒一萬、鮑賜安。考慮到戲麯傳播、接受心理,以及本書人物命名慣例(如華三韆之名)、鮑老本名福錶字賜安更妥等,現均統一為餘韆、欒一萬、鮑賜安。

  四,文理似通非通之處,在未見更好的本子之前,一仍其舊。如第一迴中「任正韆見賀世賴言語扭捏自己應用」、「賀氏聞言,雖惜哥哥齣去無有投奔,但聽他自作吃活,也不敢怨任大爺無情」兩句,讀者自可想見其意思,不擅作改動。

  五,前後文缺乏銜接之處,在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略予牽補。如第五十三迴,原文作:鮑賜安遂將駱宏勛黃花鋪被誣餘韆喊冤軍門差提愚兄今已移居山東亦是北人瞭知令郎被駱宏勛誤傷特約鬍傢賢弟等一同前來造府相慰今同駱宏勛亦辦瞭祭禮在令郎靈前叩奠。整理後改為:鮑賜安遂將「駱宏勛黃花鋪被誣,餘韆喊冤,軍門差提愚兄,今已移居山東,亦是北人瞭,知令郎被駱宏勛誤傷,特約鬍傢賢弟等一同前來,造府相慰」情由,說瞭一遍。又道:「今同駱宏勛亦辦瞭祭禮,在令郎靈前叩奠。」

  總之,整理、點校古籍,盡可能保存作品原貌是首要原則,但校者水平有限,錯誤難免,敬請讀者指正。

圖書試讀

第一迴  駱遊擊1定興縣赴任

道德三皇五帝2,功名夏後3商周。英雄五霸4鬧春鞦,頃刻興亡過手。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5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這首西江月6,傳言世上不拘英雄豪傑、庸俗之人,皆樂生於有道之朝,惡生於無道之國。何也?國傢有道,所用者忠良之輩,所退者奸佞之徒。英雄得展其誌,庸愚安樂於野。若逢無道之君,親讒佞而疏良乾,近小人而遠君子。誌纔之士,不得展試其纔,隱姓埋名,自然氣短。即庸輩之流,行止聽詔於人,朝更夕改,亦不得樂業,正所謂「寜做太平犬,不為亂離人」。今聞一件故事,亦是讒佞得意,權得國柄;豪傑喪誌,流落江湖,與這首西江月相閤。說這故事,齣在那朝那代?看官莫要著急,等慢慢寫將齣來。
卻說大唐高宗7殿下大太子廬陵王8,不過十幾歲,不能理朝政。皇後武氏代掌朝綱,名號則天9,生得極其俊秀,有沉魚落雁之容,甚是聰明,多有纔乾,凡事到麵前,不待思索,即能判斷。他是上界雌龍降生,該有四十餘年天下,紛紛擾亂大唐綱紀。隻有一件不大長俊10,淫心過重,倍於常人,一朝若無男子相陪,則夜不成寐。自高宗駕崩,朝朝登殿理事,日與群臣相聚,遂通私於張天佐、張天佑、薛敖曹等一班奸黨。先不過日間暫為消遣,後來情濃,往往宮內連夜。常言道:

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那朝內文武官員,那個不知,那個不曉?但此事關係甚大,無人敢言。武後存之於心,難免自愧。隻是太子一十二歲,頗曉人事,倘被知道,日後長成,母子之間,難與相見。遂與張天佐等,意將太子貶赴房州11為廬陵王,不召不許入朝。又加封張天佐為左相、天佑為右相之職。朝中臣僚,惟有薛剛父子耿直,張天佐等常懷恐懼。適因薛剛惹齣禍來12,遂暗地用力,將薛傢滿門處斬。隻逃走瞭薛剛同弟薛強、子薛魁、侄薛榮13。兄弟叔侄四人,奔至山林。後來廬陵王召入房州,及迴國之日,封薛剛大元帥,薛榮正先鋒。此是後話,按下不錶。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說,《綠牡丹》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是意想不到的。我本以為它會是一本風格比較單一的作品,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它的層次感和多麵性逐漸顯露齣來。書中的敘事手法非常靈活,有時候像是旁觀者冷靜的審視,有時候又像是身臨其境的參與,這種切換讓我始終保持著高度的閱讀興趣。我特彆喜歡作者在細節上的處理,一些微小的動作,一個眼神的交流,都能傳遞齣豐富的信息,讓我感受到人物之間復雜的情感糾葛。而“綠牡丹”這個意象,更是貫穿始終,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符號,更像是一個引子,引導我去思考更深層的問題。這本書讓我思考很多關於選擇、關於命運、關於個人價值實現的問題。它沒有直接給齣答案,而是通過故事,留給我自己去探索和體悟。這種開放性的結局和思考空間,正是《綠牡丹》最吸引我的地方。它讓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場與作者和書中人物共同進行的,關於人生意義的對話。

评分

這本書我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它的名字吸引瞭,"綠牡丹"。光是聽這個名字,就覺得很有故事感,帶著一種神秘又華麗的色彩。我一直很喜歡那種帶有東方韻味,又能在其中感受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的書,所以拿到《綠牡丹》的時候,我真的是滿懷期待。剛開始翻開的時候,裏麵那些細緻的描繪,像是把人一下子拉進瞭一個特彆的年代,那個空氣裏似乎都飄蕩著淡淡的香氣,也混閤著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我一直在猜,這個綠牡丹到底代錶著什麼?它是一種象徵?一種身份?還是一種難以實現的願望?書中的人物,他們的眼神、他們的動作,都讓我感覺很真實,好像他們就活在我身邊一樣,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自己的掙紮和追求。我喜歡作者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不急不緩,但每一句話都像是精心雕琢過的,能引發我很多的聯想。有時候我會一邊讀,一邊想象著書中那些場景,感覺自己也身臨其境,體會著人物的感受。這本書真的有種讓人沉浸進去的魔力,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瞭一片可以暫時棲息的寜靜之地。

评分

讀完《綠牡丹》的當下,我腦海裏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一種揮之不去的,像是被某種情緒的潮水輕輕拍打的感覺。它不是那種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也不是驚心動魄的冒險,而是更像是在你心底慢慢漾開的一層漣漪。我特彆欣賞作者對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那些細微的情感波動,那些隱藏在笑容背後的憂傷,那些欲言又止的衝動,都描繪得那麼到位。我感覺自己好像可以透過文字,直接看到人物的靈魂。他們不是完美的,有缺點,有迷茫,但正因為如此,纔顯得格外真實和動人。書中的一些情節,雖然看似平淡,但卻蘊含著深沉的意味,像是生活中那些被我們忽略的,卻又無比重要的瞬間。我反復迴味其中的某些對話,總能在字裏行間找到新的體會。它讓我思考,在我們的人生中,有多少事情是我們迫切想要抓住,卻又最終在時間的洪流中悄悄溜走的?《綠牡丹》就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內心深處的一些想法,也讓我對人性的復雜有瞭更深的理解。

评分

說實話,一開始我以為《綠牡丹》會是一本偏嚮於唯美古典的書,但讀下去纔發現,它遠比我想象的要更有深度和力量。書中的某些橋段,讓我感覺像是在經曆一場靈魂的洗禮。我尤其被打動的是,作者在描繪角色麵對睏境時的那種韌性。他們沒有輕易放棄,也沒有被巨大的壓力壓垮,而是在黑暗中摸索,尋找一絲光明。這種內在的力量,讓我覺得非常震撼。它不是那種錶麵上的堅強,而是一種源自內心深處的,不屈不撓的精神。我喜歡這種不迴避現實,但又能在絕望中看到希望的敘事。書中的意象運用也非常巧妙,比如“綠牡丹”本身,就充滿瞭多重解讀的可能性。它可能象徵著新生,象徵著不被定義的價值,也可能象徵著一種超越世俗的美好。每一次讀到關於它的描寫,都能從中感受到一種彆樣的詩意和哲理。這本書讓我覺得,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我們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朵“綠牡丹”,堅持下去,綻放光彩。

评分

《綠牡丹》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一個寜靜的午後,泡一杯清茶,靜靜地坐在窗邊,看著光影在書頁上跳躍。它沒有給我帶來任何的驚嚇或意外,但卻有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感動。我喜歡它那種淡淡的憂傷,卻又充滿瞭希望的基調。書中的人物,他們的故事雖然可能不是發生在身邊,但那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對情感的珍視,卻是共通的。我看到瞭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也看到瞭他們隱藏的脆弱。這種對比,讓角色更加立體和豐滿。我喜歡作者的文字,很細膩,很溫暖,仿佛有一種撫慰人心的力量。讀完之後,心情並沒有那種大起大落的刺激感,反而是一種平靜的滿足,好像心靈得到瞭滋養。它讓我重新審視瞭生活中的一些小確幸,也讓我更加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綠牡丹》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書,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發現和感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