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最具大師潛力、最會說故事的小說家──葛亮
首次追溯祖輩身世,敘寫家族故事
七年一劍,工筆再現民國「清明上河圖」
睽違已久的大時代,自由、智性、不拘一格!
兩岸三地,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作家一致肯定:王安憶、王德威、李歐梵、邱立本、紀大偉、施叔青、格 非、陳芳明、蔡素芬、駱以軍、韓麗珠、聶華苓、嚴歌苓
站在江邊,他們看著船舶過往,傾聽遠處傳來有些鬆懈的汽笛聲。略渾濁的江水,忽而激盪,將一葉漂浮的舢板拋起,又落下。這時,太陽已經悄然西沉。天際有一重火熱的餘暉,幾乎燒灼了他們的眼睛。然而,終於還是黯淡下去,被雲靄一點點地吞噬,斂入暮色。
暮色中,他們望見了一只風箏,飄在對岸某幢建築的上空,孤零零的。飛得並不穩,在肅殺的秋風裏頭,忽上忽下,有一個瞬間,幾乎要跌落。他們摒息看著,看了許久,直到這只風箏遠遠飄起,越來越高,漸消弭於他們的視線。
──《北鳶》
小說開端於上世紀二○年代,以主人公盧文笙的成長起筆,襄城商賈世家盧氏與沒落的士紳家族馮家的聯姻為主線,書寫中國最為豐盛起伏的斷代。
笙哥兒自幼酷愛的風箏,猶如命運引線:直魯聯軍煊赫未幾,淡出歷史;華北入寇,梨園名角命若琴弦,文化菁英風骨激揚。經歷多舛人生,文笙終與馮家三小姐仁楨相遇相知,緣定於亂世。政客、軍閥、寓公、文人、商人、伶人,群落交織,在葛亮筆下復活再現,靈動勾勒出一幅民國社會的生態圖景。渾然磅礴,細緻入微,筆觸起落之間無不映照大時代的風雲翻湧。
《北鳶》是葛亮繼《朱雀》之後,書寫近現代歷史、家國興衰「中國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說題為《北鳶》,出自曹寅《廢藝齋集稿》中《南鷂北鳶考工志》一冊。曹公之明達,在深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之道。字裡行間,坐言起行。雖是殘本,散佚有時,終得見天日。管窺之下,是久藏的民間真精神。
名家推薦
《北鳶》令我驚豔。許久沒讀到這麼精彩的小說了。葛亮所寫的那個時代,正是我生活過的。我幼年就生活在軍閥、梨園之中。葛亮如此年輕,竟寫出那個時代的小說,可想像他所付出的努力和時間。感謝這部作品將我帶回我最懷念的歲月。──聶華苓(知名作家)
《北鳶》寫民國的風雅和動蕩,細膩典雅,收放有致,恰如貫穿全作的風箏意象。比起《朱雀》,新作仍然充滿傳奇色彩,但抒情意境大爲提升。此書帶有深刻的家族情懷,更是令我感動!──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精妙的語言,獨特的意象,罕見的想像力,構成葛亮小說藝術的魅力。《北鳶》的問世再次證明,葛亮是當今華語文學最具才華和令人期待的作家之一。──嚴歌苓(知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