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模具製造(2版)

圖解模具製造(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模具製造
  • 模具設計
  • 機械工程
  • 工業工程
  • 圖解教程
  • 製造工藝
  • 機械製圖
  • 模具技術
  • 專業參考書
  • 工程技術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模具是産品成形的工具,適用於大量製造,屬於高精密機械的工業産品,更是能決定産品品質的關鍵因素。為瞭使模具能充分的發揮功能,對於模具材質、精密度、壽命、量測以及生産的難易度等相關要因,都必須更詳細的設計規畫。

  由於自動化機械及特殊加工方法的快速發展,光學級精密模具的要求,模具的加工方法也跟著多樣化,精密度也相對的提高。因此,除瞭傳統的加工方法外,有更多的加工方式可供選擇,縮短瞭製作模具的時間,也降低瞭成本。一組模具生産的過程,有一定的標準作業程序。所以,從事模具行業的所有相關人員,尤其是製作模具的技術人員,都應該熟悉各種模具的加工方式,纔能製作品質優良的模具。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郭文正


  現職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係副教授兼副係主任

  學曆
  國立颱灣大學機械工程博士

  經曆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訪問學者
  國立颱灣大學機械工程學係博士後研究員
  同協電子總經理特助
  復盛公司生産技術專員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模具加工與檢測技術序論

1-1模具加工概論
1-2加工製程規劃
1-3模具加工製程單
1-4模具種類
1-5模具檢測
習題

第二章 機械加工
2-1機械加工概要
2-2~2-7車削
2-8~2-20銑削
2-21~2-28鑽削
2-29~2-40磨削
習題

第三章 特殊加工
3-1~3-5雕模放電加工
3-6~3-9綫切割放電加工
習題

第四章 先進加工
4-1~4-3先進加工
4-4~4-5微銑削加工
4-6~4-10微放電加工
4-11~4-12五軸加工
習題

第五章 模具處理
5-1模具錶麵處理技術及其發展
5-2~5-4 模具熱處理
5-5~5-9 模具鍍膜
5-10鏡麵加工
5-11~5-14 電解拋光
5-15手工作業
習題

第六章 模具檢測
6-1 模具量概要測與精密量測
6-2~6-4精密量測原理
6-5~6-12接觸式量測
6-13~6-15非接觸式量測
習題

第七章
7-1~7-4誤差概論
7-5~7-12誤差分析

圖書序言



  模具是産品成形的工具,適用於大量製造,屬於高精密機械的工業産品,更是能決定産品品質的關鍵因素。為瞭使模具能充份的發揮功能,對於模具材質、精密度、壽命、量測以及生産的難易度等相關要因,都必須更詳細的設計規畫。

  由於自動化機械及特殊加工的快速發展,光學級精密模具的要求,模具的加工方法也跟著多樣化,精密度也相對的提高。因此,除瞭傳統的加工方法外,有更多的加工方式可供選擇,縮短瞭製作模具的時間,也降低瞭成本。

  一組模具生産的過程,有一定的標準作業程序。所以,從事模具行業的所有成員,尤其是製作模具的技術人員,都應該熟悉各種模具的加工方式,纔能製作品質優良的模具。

  本書的完成首先要特彆感謝教育部科技顧問室的鼓勵與經費資助。在編寫過程中,成立模具教材編撰委員會,邀請學界與業界人士對於本書之章節編排與內容給與寫作之意見。在此特彆感謝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精微成形研發處黃昆明處長、林英傑副處長、許富銓博士、簡瑞廷先生與相關人士,高準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鄭義超總經理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劉永田教授、邱能信副教授提供寶貴之意見,並感謝我的研究生黃智瑋先生的協助編排與校稿下,使得本書能得以順利齣版。最後感謝五南文化事業機構協助齣版,利用圖解的方式,淡化看似生硬之模具製造知識,以提高讀者之興趣,希望讀者能藉此瞭解模具製造的知識,達成本書寫作之目的。

圖書試讀

第一章
 
模具加工與檢測技術序論
 
Unit1-1 模具加工概論
 
製造模具的機器,可分為二類,一般性和專門性。
 
一般性的機器包括: 車床、銑床、磨床等設備;專門性的機器,大多是近十年來發展而成的新工具機,有著高精密度、價格昂貴等特性。
 
例如 : 精密定位塘孔機、放電加工機以及刻模機等,可說是製造精密模具不可或缺的設備。模具的製造可由以下三點著手 :
 
1 模具加工製造設備
 
(1) 一般工作機: 包括車床、鉋床、鑽床、攻牙機、車削、銑床、搪床、綜閤加工機等。
(2) 放電加工機: 包括綫切割放電加工機、細孔放電加工機等。
(3) 研磨拋光加工機: 包括平麵磨床、工模磨床、手工拋光工具、麯麵自動拋光機等。
 
2 模具量測檢驗設備
 
(1) 長度量測工具: 遊標卡尺、高度規、分釐卡等。
(2) 孔徑量測工具: 遊標卡尺、卡規、缸徑規、內徑測定器等。
(3) 角度測量工具: 角度規、分度盤等。
(4) 平麵、麯麵量測工具: 三次元錶麵輪廓儀等。
(5) 錶麵粗度量測工具:原子力顯微鏡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錶麵輪廓 儀(surface profiler)、粗度儀。
 
3 模具組裝與試模設備
 
模具組裝係指組立平颱、閤模機、試模設備等。
 
金屬製模是模具製造的一種,所以將模具加工之主要技術列齣如下:
 
(1) CNC 輪廓研磨加工技術。
(2) 高精密研磨加工技術。
(3) 高速往復式研磨加工技術。
(4) 放電加工技術。
(5) 綫切割加工技術。
(6) 麯麵形狀之量測技術。
(7) 電腦整閤製造技術。
(8) 高硬度模具之高速銑削加工技術。
(9) 快速造型/ 快速造模技術(RP/RT)。
(10) 模具錶麵拋光加工技術。
 
模具是産品成形的工具,也是屬於高精密機械的工業産品,更是能決定於産品成形後品質的關鍵因素。為瞭使模具能充份地發揮功能,對於模具材質、精密度、壽命,以及生産的難易度等相關要因,都必須更詳細的設計規畫。
 
由於自動化機械及特殊加工方法的快速發展,模具的加工方法也跟著多樣化,精密度也相對的提高。因此,除瞭傳統的加工方法外,還有更多的加工方式可供選擇,縮短瞭製作模具的時間,也降低瞭成本。
 
一組模具生産的過程,基本上是有一定的標準作業程序,隻是選用加工方法的差異而已。所以,從事模具行業的所有相關人員,尤其是製作模具的技術人員,都應該熟悉各種模具的加工方式,纔能製作品質優良的模具。

用户评价

评分

身為一個在塑膠射齣廠擔任模具維護超過十年的師傅,我對《圖解模具製造(2版)》這本書的評價,絕對是滿滿的肯定!我們這個行業,靠的就是經驗傳承,很多東西都是在做中學,但有時候遇到一些複雜的模具問題,或是要跟新來的師傅溝通,總會覺得力不從心。 這本書的「圖解」功夫,真的是把我們這些基層技術人員的心聲都聽進去瞭。特別是關於「模流分析」的應用部分,過去我們對於模流分析的瞭解,大多是透過廠商的簡報或是一些比較學術的文章,覺得很專業,但離我們實際操作有點遠。這本書卻用非常淺顯易懂的圖示,來解釋模流分析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如何幫助我們預測射齣成型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問題,例如縮痕、波紋、澆口附近應力集中等。更重要的是,書中還展示瞭如何根據模流分析的結果,來優化模具的設計,例如調整澆口的位置、大小,改變流道的形狀,或是增加輔助澆口等。這讓我意識到,模流分析不隻是設計師的事,我們現場維護人員也應該瞭解其中的原理,纔能更好地與設計師溝通,共同解決生產中的難題。這本書讓我對模流分析有瞭更深入的認識,也讓我更有信心去嘗試運用這些分析結果來改善我們的生產流程。

评分

最近剛入手一本《圖解模具製造(2版)》,實在是太讓我驚喜瞭!我是一名對模具設計充滿熱情,但經驗尚淺的年輕工程師。過去,我常常在網路上搜尋資料,但資訊零散,難以係統化學習。這本書的齣現,就像為我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我特別喜歡書中關於「模具的標準化零件」的章節。過去,我們在設計模具時,往往需要自己去尋找閤適的標準零件,但對於各種零件的規格、尺寸、應用場閤,總是有點摸不著頭緒。這本書就非常詳細地介紹瞭各種常用的標準零件,例如頂針、彈簧、導柱、導套等,並且提供瞭它們的詳細規格錶、安裝說明,以及在不同模具結構中的應用範例。透過書中的圖解,我能夠清楚地看到這些標準零件在模具中的具體安裝位置和作用,這大大節省瞭我尋找資料的時間,也讓我在設計時,能夠更有把握地選擇閤適的標準零件,從而提高模具的設計效率和可靠性。更重要的是,書中還提到瞭如何根據產品的需求,來選擇不同類型和規格的標準零件,這讓我學到瞭很多在實際設計中非常實用的技巧。

评分

我是一名對3D列印技術非常感興趣的創客,近年來,我對金屬零件的製造和模具的應用越來越感興趣。在尋找相關資料的過程中,偶然看到瞭《圖解模具製造(2版)》。這本書的內容,徹底顛覆瞭我對傳統模具製造的認知。 我特別喜歡書中關於「模具製造的數位化與自動化」的篇章。過去,我對模具製造的印象,就是師傅們拿著傳統機颱,一件一件地加工。但這本書卻生動地展示瞭現代模具製造的最新發展趨勢,例如CNC加工中心、放電加工機、五軸聯動加工機等。書中的圖解,不僅清晰地展示瞭這些先進設備的結構和工作原理,還詳細說明瞭它們在模具製造中的應用,例如如何利用CNC機床進行高精度零件的加工,如何利用放電加工機製作複雜的陰模和陽模,以及如何利用五軸聯動加工機來製造具有複雜麯麵的模具。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介紹瞭模具設計與製造的數位化流程,例如CAD/CAM軟體的應用,以及如何通過3D掃描技術來逆嚮工程。這些內容讓我對現代模具製造的技術水平有瞭全新的認識,也激發瞭我進一步學習這些先進技術的動力。

评分

這本《圖解模具製造(2版)》在我手上,簡直就是我的「模具寶典」!身為一個在小工廠擔任組長多年的資深人員,我常常需要指導新進的學徒,有時候一個細節的講解,就得花上好幾個小時,而且因為每個人領悟力不同,效果往往參差不齊。這本書的齣現,等於幫我準備好瞭一套標準化的教材。 我特別欣賞書中關於「模具維護與修繕」的內容。過去,我們對於模具的維護,大多是憑經驗,哪裡有問題就修哪裡,比較被動。但這本書詳細地闡述瞭模具在不同工作階段可能遇到的磨損、變形、斷裂等問題,並且提供瞭預防性的維護建議,例如定期的潤滑、清潔、檢查等。更重要的是,書中還列舉瞭許多常見的模具故障排除方法,從判斷故障原因,到實際的維修步驟,都有清晰的圖文說明。我甚至可以讓學徒在休假的時候,自己在傢裡閱讀這些內容,把書中的原理和操作流程都學熟。這樣一來,他們在實際操作時,就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錯誤,也更能理解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而不是死記硬背。這大大提升瞭我們團隊的整體效率,也讓我們在處理突發狀況時,更有信心和能力。

评分

身為一名在颱灣電子代工廠擔任產品結構工程師,我每天的工作都離不開產品的設計與製造,而模具,可說是產品能夠順利生產的關鍵。這次拿到《圖解模具製造(2版)》,我真的覺得相見恨晚! 我必須說,這本書在「公差與配閤」這個部分,做得太齣色瞭!以往我們在產品設計時,都會設定公差,但對於模具零件的公差要求,以及不同公差等級對最終產品品質的影響,我總是覺得概念比較模糊。這本書卻用非常直觀的圖解,來解釋不同的公差等級,例如H7/g6、H8/f8等等,在實際的零件裝配中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書中還提供瞭許多實際的案例,說明在不同的模具零件(例如頂針孔、導柱孔、滑塊配閤麵)上,應該設定什麼樣的公差範圍,以及這些公差的設定如何影響模具的壽命、產品的尺寸精度、甚至是被 the Mold release。我學到瞭一個重要的觀念:模具的公差設定,不僅僅是為瞭零件的製作,更是為瞭確保產品在量產過程中的穩定性和一緻性。這本書讓我對模具公差的理解,從「是什麼」進階到「為什麼要這樣做」,對我日後進行產品結構設計,與模具廠溝通,有莫大的幫助。

评分

說實話,身為一個在颱灣機械業打拼多年的老兵,看過不少技術書籍,但《圖解模具製造(2版)》真的讓我眼睛一亮。我一直覺得,理論跟實務之間,常常隔著一道看不見的鴻溝。很多書講得頭頭是道,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是另一迴事。這本書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它把這些「看得見」的理論,用非常貼近「摸得到」的實務方式呈現齣來。 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關於「模具材料」的篇章。以往我對模具鋼材的認識,大多停留在經驗判斷,知道哪種材料比較硬、比較耐磨,但背後的原理、不同熱處理方式對材料的影響,以及如何根據產品特性來選擇最適閤的材料,我總覺得模糊不清。這本書就用非常詳盡的圖錶和數據,把各種常用模具鋼材的特性、優缺點、適用範圍,以及熱處理的麯線圖都一一列齣。更重要的是,它還搭配瞭實際的案例分析,告訴我們為什麼在某個產品的開關模具上,會選用某種特定的鋼材,以及在射齣成型過程中,不同的模具鋼材會對產品的品質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方式,讓我對模具材料的理解,從「死背」變成瞭「活記」,能夠舉一反三,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錶麵。對於我這種想在模具領域更上一層樓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的知識深度和廣度,絕對是難能可貴的。

评分

我是一名在學校任教的機械工程老師,經常需要為學生尋找能夠深入淺齣、兼具理論與實務的教材。這次看到《圖解模具製造(2版)》,我感到非常欣慰。過去,許多模具製造的書籍,內容往往偏嚮學術理論,對於剛入門的學生來說,難度較高,容易產生畏難情緒。 這本書的「圖解」形式,恰恰解決瞭這個問題。書中豐富的圖例、 diagrams、 and realistic illustrations,讓複雜的模具結構、加工原理,變得容易理解。例如,在講解「滑塊機構」時,書中不僅提供瞭詳細的結構圖,還通過動態的示意圖,展示瞭滑塊在模具閉閤和開啟過程中是如何運動的,以及它在達成分模功能時所扮演的角色。這對於學生理解機械運動的原理,建立空間想像能力,非常有幫助。此外,書中的內容編排也很有邏輯性,從基本的模具類型、結構,到進階的加工技術、材料選擇,循序漸進,讓學生能夠逐步建立起對模具製造的完整認識。我認為這本書非常適閤作為大學或高職機械相關科係的入門教科書,甚至是進階課程的補充教材,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效。

评分

這本《圖解模具製造(2版)》簡直是我的「模具學習神器」!作為一名在研發部門工作的工程師,我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的技術和知識,以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 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熱流道模具」的詳細講解。過去,我們在設計塑膠射齣模具時,傳統的冷流道係統,常常會產生一些水口料,不僅浪費材料,還會影響產品的外觀。而熱流道模具,一直是我嚮往但又覺得很難掌握的技術。這本書卻用非常清晰的圖解,詳細展示瞭熱流道係統的結構、工作原理、以及不同類型的熱嘴(例如針閥式、閥門式)的特點和應用。書中還深入探討瞭熱流道模具在提高生產效率、節省材料、改善產品品質等方麵的優勢,並且提供瞭許多實際的設計案例和注意事項。這讓我對熱流道模具的瞭解,從「聽說過」提升到「理解和掌握」,也讓我更有信心在未來的產品開發中,考慮採用熱流道模具的解決方案。這本書的實用性和專業性,絕對是我在模具領域學習道路上的一大助力。

评分

我是一位退休多年的老模具技師,雖然已經離開工作崗位,但對於模具的熱情始終不減。《圖解模具製造(2版)》這本書,讓我彷彿又迴到瞭那個充滿挑戰與學習的年代。 我最欣賞書中關於「模具的應用範圍與發展趨勢」的介紹。過去,我們對模具的認知,大多集中在塑膠射齣、壓鑄等傳統領域。但這本書卻以廣闊的視野,介紹瞭模具在新能源、醫療器械、航空航天等新興領域的應用。例如,書中就展示瞭如何利用特種的模具技術來製造電動汽車的電池外殼,如何利用精密模具來生產高難度的醫療導管,以及如何利用複雜模具來製造飛機的輕量化結構件。這些內容讓我驚嘆於模具技術的日新月異,也讓我看到瞭模具行業未來的發展潛力。書中還探討瞭模具製造的智能化、綠色化等發展趨勢,這讓我對這個行業的未來充滿瞭期待。作為一個曾經的模具人,看到這個行業不斷進步,我感到由衷的高興。

评分

哇!拿到這本《圖解模具製造(2版)》,我的心情真是又驚又喜!我是一名在機械廠打滾多年的模具學徒,平常工作時,遇到問題總是東翻西找,有時候甚至要靠前輩的經驗口耳相傳,但總覺得不夠係統化。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像黑暗中的一道曙光! 首先,這本書的「圖解」功力實在太強瞭!我以往看的書,很多都隻是文字敘述,看得我頭昏腦脹,常常需要自己畫草圖纔能理解。但這本《圖解模具製造(2版)》不一樣,每一項模具的結構、每一個加工步驟,都有清晰、精準的圖示。像是分模線的設計、冷卻水道的佈局、頂針的選用等等,書中的圖解都讓這些原本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可感。我特別喜歡書中那種將複雜零件拆解成數個視圖,再組閤起來的呈現方式,彷彿把模具的內部結構都攤開在我眼前,讓我能一目瞭然。光是看圖,我就能想像到模具在實際運作中的樣子,這對我這種實務派來說,幫助真的太大瞭!而且,書中的圖例選擇都很貼近我們實際生產中會遇到的狀況,而不是一些遙不可及的理論模型。我甚至可以帶著書,直接對照正在使用的模具,找齣可以改進的地方。這種「看圖說故事」的能力,對於提升我的模具判斷和設計思維,絕對有畫龍點睛之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