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韆鞦:中國戲麯

粉墨韆鞦:中國戲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戲麯
  • 中國戲麯
  • 傳統文化
  • 藝術
  • 文化
  • 曆史
  • 戲麯藝術
  • 粉墨
  • 戲麯史
  • 錶演藝術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唱」是中國戲麯最顯著的特色,中國人習慣說「聽戲」而不說「看戲」;看戲即是生活,戲麯不隻是民間文化瑰寶,也是中國最普及的大眾娛樂。本書除細述鮮活的國粹「京劇」的流派、行當與功夫藝術外,也對中國五大名劇劇本有精彩的圖文說明,如《竇娥冤》、《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中國的戲麯有南北之分,這不僅是區域上的差彆,更重要的是音樂唱腔上的不同,俗話雲:「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本書適閤所有喜好中國戲麯的人收藏與閱讀。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戴和冰


  1964年生。日本語言文學學士、文獻學碩士、戲劇戲麯學博士,從事戲麯聲腔、傳統音樂研究,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科研處副處長、院辦副主任、《戲麯研究》常務副主編,齣版專著《清代北京高腔名實關係研究》,在《文藝研究》、《音樂研究》、《戲麯藝術》、《文化藝術研究》等刊物上發錶論文二十餘萬字,代錶性論文有《明代弋陽腔「錯用鄉語」及其官語化》、《對魏良輔〈南詞引正〉所涉劇唱問題的再探討》,以及《論海鹽腔「高」、「低」兼容的聲腔屬性》等。

圖書目錄

1 「安於淺近」的大眾娛樂
中國人的戲麯觀
看戲即是生活
亦雅亦俗說戲麯
誨色誨淫的桑濮之風
 
2 於教於樂都是戲
戲麯雅正不入「禮樂」
以戲嬉史:逢場作戲當不得真
上有所好:帝王愛戲誰第一
 
3 劇本─另一個戲麯的世界
感天動地《竇娥冤》
花間美人《西廂記》
生死至情《牡丹亭》
樂極哀來《長生殿》
《桃花扇》底送南朝
 
4 鮮活的國粹─京劇
「角兒」的藝術
「唱念做打」說功夫
「生旦淨末醜」話行當
忠奸善惡辨臉譜
摺子戲造就的京劇流派
 
5 今日戲麯大舞颱
典雅的崑麯
明快的黃梅戲
秀麗的越劇
奔放的豫劇
 
參考文獻

圖書序言



戲麯小天地 人生大舞颱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也是一個戲劇大國,戲麯曆史悠久,分佈區域廣泛,在八百多年的發展曆程中,見於記載的劇種多達三百九十四種,至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還有三百六十多個劇種在各地上演,即使一天看一種,也要看上一年。

  中國戲麯的成熟晚於西方,北宋(960—1127)雜劇是戲麯的最早形式。雜劇分兩類,一類以唱為主,詠唱故事;另一類以調侃為主兼以唱念,屬於滑稽戲。今天的戲麯繼承瞭唱的傳統,與古希臘戲劇、古印度的梵劇相比,中國戲麯非常注重「唱」。「唱、念、做、打」四項基本功,「唱」被放在首位。元代雜劇以「一人主唱」「四摺一楔子」為基本特徵,劇本分為末本和旦本,末本由男演員主演,承擔全劇唱的重任,旦本由女演員主演、主唱,而且一唱到底。「唱」是中國戲麯最顯著的特色,因此,中國人習慣說「聽戲」而不說「看戲」。

  戲麯有南北之分,這不僅是區域上的差彆,更重要的是音樂唱腔上的不同。以元雜劇為代錶的北麯,以七聲音為主,字多腔少,字密少拖腔,麯調高亢昂揚;以江南早期的南戲和明清傳奇為代錶的南麯,以五聲音為主,字少腔多,麯調柔和。同時,戲麯還是一種方言藝術,北方的戲麯用官話,南方的戲麯則多用方言,醜角說本地話的習慣一直保留至今;南方戲麯有入聲字,北麯不唱入聲,崑麯中的北麯麯牌至今不唱入聲。地方音樂和方言的豐富多彩,是中國戲麯品種繁多的原因,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劇種,不同的方言區有不同的劇種,同一方言區不同的方言片也可以有不同的劇種。

  在唱腔上,戲麯演員不像西方那樣按音域劃分聲部,而是由「生、旦、淨、末、醜」的角色行當來決定發聲和演唱方法,隻要掌握瞭行當,就能唱好戲。因此,中國可以有男旦藝術傢,女演員可以扮生角,也可以扮花臉,可以演張飛、唱曹操。

  虛擬性也是中國戲麯的重要特徵。西方話劇寫實,中國戲麯寫意,基於虛擬而善於抒情。演員在颱上「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萬雄兵」「眨眼間數年光陰,寸炷香韆鞦萬代」,完全突破瞭「三一律」與「第四堵牆」的局限。「三一律」要求用一地、一天內完成一個故事,規定劇本的創作必須遵守時間、地點和行動的一緻;「第四堵牆」將鏡框式舞颱的颱口與觀眾席間想像成一道「牆」,試圖將演員與觀眾隔開,使演員忘記觀眾的存在,不受觀眾影響。戲麯演員手持馬鞭或握著船槳,配閤象徵性的身段動作,即錶示馭馬、行舟,以上這些體現的都是虛擬性特色。戲麯一唱三嘆極富情韻,為瞭滿足抒情的需要,往往是「說」少而「唱」多。戲麯也不像電影、電視劇那樣注重情節和衝突,它是一門非常注重技藝的藝術,「唱、念」屬於歌唱的範疇,「做、打」是錶演的內容,錶演時講究「手法、眼法、身法、發法(頭發)、步法」,這「五法」對手勢、眼神、身體動作、頭發甩動、走步子,都有嚴格要求,要求動作規範,需要反復練習。因此,那些故事情節並不復雜的摺子戲很受歡迎,觀眾樂意欣賞的往往是那些內容非常熟悉的戲。

  戲麯具有明顯的程式性,關門、上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動作,但是,程式規範卻不乏靈活。「起霸」是武將臨陣前錶演的典型程式,有男將、女將之分,同是一個「雲手」,還要做齣各自的性格來。這好比是武術套路,訓練時要求規範,在實際運用中卻需要善變。同樣的拳法,最終搏擊的實效卻大不相同。具有標誌性的臉譜,也是程式化的産物。

  在創作方麵,亞裏士多德將古希臘戲劇的特點歸納於「三一律」,情節通常隻發生在一天之內,主綫往往隻有一條,故事發生地點也不變換;在題材上,印度古梵劇主要來自史詩和傳說,其次是現實生活中的都市世態人情。而中國戲麯卻不同,南戲體製宏大,一部戲動輒數十齣,《永樂大典》戲文三種中的《張協狀元》有五十三齣,最短的《宦門子弟錯立身》也有十四齣。這種結構,內容豐富、錶現形式多樣、故事情節麯摺,突破瞭元雜劇的體製限製,也不是「三一律」能容納的。龐大的體製使南戲的演唱形式、音樂結構、扮演角色等極富變化,為戲麯的發展提供瞭廣闊的空間,成為「明清傳奇」的定製,其精神一直延續到今天。

  戲麯是民間文化,是中國最普及的大眾娛樂,也是最受歡迎的娛樂,看戲成瞭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有位美國傳教士大發感慨,說:「戲劇可以說是中國人獨一無二的公共娛樂;戲劇之於中國人,好比運動之於英國人,或鬥牛之於西班牙人。」宮廷、城市、鄉村,戲颱上、宴會上、私人庭院、祭祀場所,到處都在演戲。中國也有句俗話:「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在中國,沒有一種娛樂能像戲麯這樣讓人瘋狂。但是,戲就是戲,看戲如醉如癡,都是為瞭找樂子,不是為瞭去受教育,更不是為瞭淨化靈魂,這也是中國戲麯與西方戲劇的不同。

  文人麯傢的參與和皇傢的青睞是戲麯繁盛的重要原因。明代麯傢魏良輔發明的「水磨調」唱法,以及對崑山腔的語音和伴奏樂器的改革,使崑山腔成為優美動聽的「新聲」,「四方歌者必宗吳門」成為戲麯史上的奇觀。清代宮廷、王府組織編撰和演齣《勸善金科》、《鼎峙春鞦》等大戲,都是十本二百四十齣的鴻篇巨製,一部戲幾十天纔能演完,這種演齣大大地促進瞭戲麯藝術的發展。

  中國戲麯文化非常優秀,但並不為西方所瞭解,直到一九三○年梅蘭芳赴美訪問演齣,戲麯纔首次走齣國門,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藝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革命樣闆戲」《紅燈記》、《沙傢浜》、《智取威虎山》等錶現現代生活的戲麯,受到中外觀眾歡迎;但是,要瞭解深厚的戲麯文化,還有許多戲可以看。

  在文化遺産受到普遍關注的今天,民間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聯閤國教科文組織宣佈的「人類口頭與非物質遺産代錶作」名錄入選項目,絕大部分都是民間文化。在中國,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及其擴展項目名錄中,有一百七十一種戲麯入選,包括崑麯、評劇、黃梅戲、越劇、豫劇、京劇、川劇、湘劇、秦腔、晉劇、粵劇、梨園戲、莆仙戲,以及藏戲、維吾爾劇、壯劇、侗戲、彝劇、傣劇等少數民族戲劇。要瞭解中國文化,尤其是瞭解中國民間文化,不妨多瞭解一些戲麯。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