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訓益京胡藝術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
著者
齣版者 出版社:新銳文創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齣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4/11/06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下載鏈接在頁麵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錶於2025-02-0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臺灣戲曲界
最具代表的京胡藝術一代宗師
梅蘭芳嫡傳弟子
言慧珠的御用琴師
自京劇源起及蓬勃發展以來,有關京劇伴奏藝術的研究,雖是備受關注的議題,但也少見對此做出深入探討。故論本文以京胡藝師梁訓益先生之京胡琴藝,做為研究探討之起點。期盼藉由梁訓益先生之個人的學習成長背景、演奏歷程與舞台表演藝術等相關經歷,作出實際的紀錄、描述與分析。冀能從中探究京劇琴師技藝的傳承、伴奏機制形態規律的運用與藝術表現需要之間的密切關係。因此,本文試圖以梁先生個人的資質、學習方法、經驗、歷程與具體的舞台演藝等面向,尋求與現今戲曲教育演奏人才之培養形式與學習方法,期望能提供相關學習者最有效的方式與借鑑,並與現今戲曲環境相互呼應與結合,俾利日後戲曲音樂伴奏人才之養成與延續。
名人推薦 台灣戲曲學院鄭榮興
中央大學教授李國俊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建華
蘇州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坐科大鵬於復興畢業,自十一歲起便開始從事京劇工作,專攻京胡。在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內除擔任傳統京劇演出之外,也積極參加新編大型京劇之創作與演出,琴藝精湛,為台灣中生代重要京胡演奏家。
梁訓益京胡藝術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序一 李序/李國俊
序二 戲曲音樂弦歌不輟永傳承/鄭榮興
自序
引言
1 京胡藝術的基本規律
第一節 京胡藝術的基本技法
第二節 京胡形制發展與製作
第三節 京胡的定調及律高運用與源流
第四節 京胡演奏技巧
2 梁訓益的藝術養成與藝術經驗
第一節 大陸的技藝養成背景(1923~1949)
(一)學藝啟蒙時期(1923~1939)
(二)流派藝術奠定期(1940~1949)
第二節 來台後藝術高峰時期(1949~1983)
(一)傍名角琴藝展身手(1949~1969)
(二)名伶的幕後推手(1969~1983)
(三)留下資料與最後身影(1983~1993)
第三節 梁訓益京胡藝術──罕見「曲牌」之探討
(一)宮調轉調變化
1.〈柳搖金〉曲牌探討
2.〈小開門〉曲牌探討
3.〈隔 尾〉曲牌探討
(二)京胡指法與曲牌宮調變化之運用
1.實際演奏分析
2.團隊精神的展現
3 梁訓益的京胡技術特性
第一節 唱腔「過門」技法分析
(一)〔西皮〕類過門技法分析
(二)〔二黃〕類過門技法分析
(三)〔反二黃〕過門技法分析
第二節 「創腔」技法分析
(一)套用鋪陳
(二)唱腔設計
(三)再造創作
4 再現口述歷史──梁訓益京胡藝術
第一節 惺惺相惜姜鳳山
第二節 琴弦知音陳舜政
第三節 入門弟子吳陸森
第四節 梁訓益大事年表及演出紀錄
5 結 論
第一節 梁訓益京胡藝術的歸納總結
(一)戲曲京胡傳授養成方式
(二)罕見曲牌的音樂技法
(三)琴師技能與創作部份
第二節 京胡藝術特性
(一)琴藝音韻來自於唱腔藝術
(二)藝術的層次在於內心的基礎
參考資料
拾遺:京胡藝術文化瑰寶
梁訓益CD音樂曲譜目錄
圖書序言
引言
本文是以梁訓益的「京胡藝術」為撰寫核心,除了傳統文獻資料進行佐證外,對於藝術造詣的採集就非專業者不可。因此筆者針對梁訓益「藝術」, 尋求三位重要關係人姜鳳山、陳舜政、吳陸森進行採訪。姜鳳山:梅蘭芳後期琴師,梅派傳承宗師。(1942-1949)梁訓益學習時期。19歲時學藝於梅琴大師(徐蘭沅與王少卿),姜先生口述了當年學藝的背景及藝術養成。陳舜政: 合作同僚(在臺灣傍角徐露時期)陳教授喜好京劇伴奏,在票界中極具知名, 對於京劇音樂有頗多心得,筆者從受訪內容中,獲得許多他與梁訓益在搭配合作演奏上的重要資料,以及對他藝術上的評價。第三位是梁先生收的徒弟吳陸森,我們訪談時間足有四個小時以上,談及梁先生教學、為人處事、藝術層次是主要的內容。以上主要三位的訪談,刊載於第五章節中,其他訪談記錄,則收錄於文章各章節。
另外本文主要以文獻整理和影音分析進行研究,因此將蒐集及整理梁訓益京胡伴奏相關演出及演奏之影音資料,進行採譜分析。透過筆者以聽寫方式譜出曲譜,再與梅琴徐蘭沅和王少卿兩位大師之作品探討比對。透過這樣前後呼應的比對與探討,從中得取對其兩者之間其音色、技法及特殊技巧之變化及其演奏的基本模式等差異性,除記錄下準確的音符,並加以深究,有助於本文核心之研究。
京劇在臺灣這二十年已逐漸式微,排除其他劇種、政治、外在等因素,這個曾經被譽為國劇的稱號,凌駕著政府獨厚的優勢條件下,風光存在於臺灣的戲曲藝術殿堂。而今京劇的傳承無論在培養與推廣,都不如以往,而京劇的主體「京劇音樂」在人才培育上更是寥寥可數,這恐怕也是造成京劇式微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致力於京劇音樂之文獻及史料蒐集彙整,嘗試建構出一條屬於戲曲界京胡完整之脈絡,期盼以此梳理京胡伴奏藝術在臺灣發展的情形與傳承,經過深入分析整理後,能更具體與有效的將其成果,化為推動進步的助力,藉此也希望能為臺灣京劇音樂之發展與推廣盡一份心力。
圖書試讀
None
梁訓益京胡藝術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梁訓益京胡藝術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梁訓益京胡藝術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梁訓益京胡藝術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