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與道場,觀眾與信眾:臺灣戲劇與儀式論集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劇場與道場,觀眾與信眾:臺灣戲劇與儀式論集


著者
齣版者 出版社:遠流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齣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4/01/27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錶於2025-02-03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本書分成兩部分:其一為臺灣戲劇及劇場史的現象探討,其二為道場科儀與祭典演戲。兩者之間乍看缺乏聯結,但從劇場、道場的活動本質來看,對日治時代新劇運動的探討與省思有助於瞭解臺灣戲劇史本質,而從劇場的角度討論演戲者、看戲者,以及科儀文本內容、道士師承傳統、角色扮演與舞臺動作的關係,則可看出戲劇與儀式的本源及其民間基礎,以及其中或隱或顯、主動或被動的互動與交流管道。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邱坤良


  臺灣宜蘭人,作家,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戲劇系主任,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董事長 以及文建會主委。主要著作有《人民難道沒錯嗎?:《怒吼吧,中國!》.特列季亞科夫與梅耶荷德》(2013)、《飄浪舞台:台灣大眾劇場年代》 (2008)、《移動觀點:藝術.空間.生活戲劇》(2007)、《真情活歷史:布袋戲王黃海岱》(2007)、《漂流萬里:陳大禹》(2006)、《台 灣戲劇館資演戲劇家:呂訴上》(2004)、《陳澄三與拱樂社──台灣戲劇史的一個研究個案》(2001)、《台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 (1997)、《台灣戲劇現場:抗爭與認同》(1997)、《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1993)等,散文集《馬路.游擊》(2003)、《南方澳大戲 院興亡史》(1999、2007)、《跳舞男女:我的幸福學校》(2007)以及編導作品《一官風波》(2001、2002)、《紅旗.白旗.阿罩霧》 (1996)等及創作劇本《霧裡的女人》(2011)。

劇場與道場,觀眾與信眾:臺灣戲劇與儀式論集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章 時空流轉,劇場重構:十七世紀臺灣的戲劇與戲劇中的臺灣
一、前言  012
二、族群:十七世紀前期臺灣的戲劇  013
三、從明入清:臺灣人的「好戲劇」  021
四、《臺灣外誌》裡的戲劇表演  026
五、東亞舞臺:十七世紀(臺灣)的戲劇想像  033
六、結語  045

第二章 清代臺灣方志中的「戲劇」
一、前言  050
二、清代臺灣方志的纂修  052
三、臺灣方志所見戲劇敘述  057
四、臺灣方志反映的戲劇生態  062
五、社戲——臺灣戲劇史的本質與特色  066
六、結語  071

第三章 戰時在臺日本人戲劇家與臺灣戲劇
—以松居桃樓為例
一、前言  076
二、戰時臺灣戲劇總路線  078
三、「內地」來的人  082
四、劇場與戰場  085
五、赤道閹雞  089
六、桃樓殘夢  093
七、結語  096

第四章 文學作家、劇本創作與舞臺呈現——以楊逵戲劇論為中心
一、前言  106
二、楊逵的戲劇經驗與戲劇觀照  109
三、楊逵的戲劇創作  115
四、楊逵與《怒吼吧!中國》  125
五、臺灣戲劇史的文學作家、作品與戲劇演出  133
六、結語  137

第五章 理念、假設與詮釋:臺灣現代戲劇的日治篇
一、前言  142
二、日治初期的改良戲  145
三、演員的表演文化與社會形象  151
四、新劇的民族性、舞臺語言與文本書寫  157
五、日治時期的作家與戲劇—呂赫若演劇的解讀  163
六、結語  170

第六章 林獻堂看戲——《灌園先生日記》的劇場史觀察
一、前言  176
二、《灌園先生日記》的戲劇資料  179
三、林獻堂看戲與霧峰林家演戲傳統  184
四、霧峰頂厝的子弟團與歌仔戲班  189
五、林獻堂與文化劇(新劇)  194
六、從《灌園先生日記》看日治臺灣戲劇生態  199
七、結語  203

第七章 道士、科儀與戲劇——以雷晉壇《太上正壹敕水禁壇玄科》為中心
一、前言  208
二、「雷晉壇」師承與黃清龍的道士生涯  212
三、灑淨與變換—「敕水禁壇」的儀式空間  223
四、《敕水禁壇》科儀結構與內容  230
五、《敕水禁壇》內容與流程  237
六、從《敕水禁壇》看正壹派道場的戲曲運用  295
七、道士、演員、樂師與觀眾  305
八、結語  313

第八章 道場演法:「命魔」與《敕水禁壇》的戲劇性——以盧俊龍「迎真定性壇」《靈寶祈安清醮金籙宿啟玄科》為中心
一、前言  326
二、盧俊龍「迎真定性壇」的師承  328
三、清和宮己丑年五朝清醮及宿啟科儀  333
四、《宿啟》的儀式空間與節目流程  337
五、《敕水禁壇》的道壇呈現  344
六、道壇命魔的形象  360
七、靈寶派與正壹派《敕水禁壇》的比較  365
八、結語  370

第九章 社.會.戲——以礁溪協天廟龜會為中心
一、前言  378
二、礁溪的人文環境與關帝信仰  380
三、八大庄龜會源起與變遷  385
四、協天廟的廟會戲  391
五、協天廟春祭與龜會的文化意義  398
六、結語  402

各篇引用書目  407
各篇論文出處  430

圖書序言

五百年前的臺灣,無論高山、平地或附屬小島,所見多為南島語族,少有漢人足跡。然閩粵沿海一帶宋元以來即為海上貿易中心,元代在澎湖設巡撫司,明初曾沿其制,但於洪武二十年(1387)裁撤,並禁止閩粵人民私自出海。不過,冒險犯禁至臺灣、南洋、日本捕魚、貿易或做各種營生者,仍不絕於途。十五、十六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西方海權國家陸續東來,臺灣成為海商/海盜與西方殖民帝國競逐的場域,也揭開近代史的新頁。十七世紀前期,擁有強大艦隊的鄭芝龍、鄭成功父子勢力不僅在中國東南沿海、臺灣,也曾通行於東亞到東南亞一帶。

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西班牙、明鄭、滿清政權更迭頻仍,國際局勢變化多端,臺灣的族群與戲劇活動是否呈現特殊而多元的現象?例如:在臺荷蘭人、西班牙人的紀念性宴會或族群生活中是否有戲劇演出、以走私貿易為生的日本商人(浪人)形成的聚落,有無日本傳統戲劇、謠曲演出?上述的假設性皆因史料缺乏,無法確定,亦不易判斷。不過,同樣很難「保證」這些臺灣的外來者絕對沒有戲劇活動。

荷據至入清之前的臺灣(1624-1683),戲劇相關的資料極少,十七世紀九○年代所見文獻,卻又有臺人「好戲劇」,甚至狂熱到「為世道人心之玷」、「為全臺之弊俗」的記載,「好戲劇」的臺灣人傳統,是清領之後的臺灣社會現象,抑或荷據、明鄭時期漢人社群生活文化之一斑?

臺灣早期的戲劇活動顯露臺灣移民社會的特質,但也涉及另一層次的問題:討論十七世紀臺灣戲劇,戲劇史研究的「臺灣」,其所涵蓋的區域與空間範圍,除了臺灣、澎湖,還包括哪些地方?原住民、漢人族群之外,在臺荷蘭人、西班牙人、日本人的戲劇活動是否也是臺灣戲劇史的一部分?這些與十七世紀臺灣關係密切的國家,在其本國戲劇作品中是否提到臺灣?如何描寫臺灣?尤其鄰近的日本人所瞭解或想像的臺灣或臺灣戲劇,是何種樣貌?

圖書試讀

None

劇場與道場,觀眾與信眾:臺灣戲劇與儀式論集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劇場與道場,觀眾與信眾:臺灣戲劇與儀式論集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劇場與道場,觀眾與信眾:臺灣戲劇與儀式論集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劇場與道場,觀眾與信眾:臺灣戲劇與儀式論集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