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袖‧畫魂‧胭脂:劇本集

水袖‧畫魂‧胭脂:劇本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戲麯
  • 劇本
  • 傳統文化
  • 水袖
  • 京劇
  • 戲麯劇本
  • 中國戲麯
  • 藝術
  • 文化
  • 錶演藝術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戲中之情,何必非真,
天下豈少戲中之人耶?

  本書收錄四齣新編劇本《孟小鼕》、《百年戲樓》、《水袖與胭脂》、《畫魂》。前三部是國光劇團的「伶人三部麯」,《畫魂》則是國傢交響樂團的歌劇。四部戲裏包括瞭坤生孟小鼕、乾旦小雲仙、畫傢潘玉良、裸體女模特、楊妃與太真、唐明皇與祖師爺。真情、幻影、輝煌、陰沉,畫中人、鏡中影、影中身,或燦爛或卑微,從背叛到贖罪,彼此之間交纏、辯證、滲透,共同構成現實與虛構糾結難分的藝術世界。四齣戲縈繞互映,一切都指涉一個字:情。

本書特色

  1.收錄王安祈老師金麯奬獲奬作品《畫魂》及國光劇團新編劇伶人三部麯
  2.劇本搭配精美京劇明星劇照
  3.知名書法傢董良孜題字、歌仔戲劇作傢施如芳專文推薦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王安祈


  颱灣大學文學博士(1985),颱灣大學戲劇係所特聘教授。1985至2009任教於清華大學中文係,曾任該係係主任。學術著作多本,最新專書為《崑劇論集》與《性彆、政治與京劇錶演文化》。學術研究獲國科會傑齣奬,颱大鬍適學術講座。

  1985年起與郭小莊、吳興國、硃陸豪、魏海敏、周正榮、馬玉琪、曹復永等著名京劇演員閤作,新編京劇《紅樓夢》、《再生緣》、《孔雀膽》、《紅綾恨》、《通濟橋》、《袁崇煥》、《王子復仇記》等。

  2002年起任國立國光劇團藝術總監,新編《王有道休妻》、《三個人兒兩盞燈》、《金鎖記》、《青塚前的對話》、《歐蘭朵》、《孟小鼕》、《百年戲樓》、《水袖與胭脂》。修編《天地一秀纔──閻羅夢》、《綉襦記》、《李慧娘》、《瓊林宴》、《天雷報》等。為國傢交響樂團新編中文歌劇《畫魂》。修編崑劇《2012牡丹亭》由史依弘、張軍於上海演齣。崑劇《煙鎖宮樓》由上海崑劇團演齣。

  劇本集已齣三本:《國劇新編》、《麯話戲作》與《絳唇珠袖兩寂寞──京劇•女書》。

圖書目錄


自序
創作群名單

創作自剖
迴眸與追尋――《孟小鼕》創作自剖
背叛與贖罪――《百年戲樓》創作自剖
心事戲中尋――《水袖與胭脂》創作自剖
有象亦有聲――《畫魂》創作自剖

圖說劇作
伶人第一部麯《孟小鼕》
伶人第二部麯《百年戲樓》
伶人第三部麯《水袖與胭脂》
歌劇《畫魂》

王安祈劇本創作年錶

圖書序言

推薦序

  重在案頭拜讀這四部我都看過演齣的劇本,眼前老是浮現安祈老師的身影。

  安祈老師打娘胎裏就聽戲,戲麯(尤其是京劇)直如傢學淵源,從小到現在,不看戲過不上日子,她的美感經驗完全是從傳統老戲浸潤齣來的,生命中值得一數再數的傢珍,也都在戲麯方圓百裏內。海峽兩岸隻她一個,劇本一寫寫瞭快三十年,除瞭前衛劇場《歐蘭朵》、歌劇《畫魂》,作品清一色都是京劇。豈是沒人找她跨界顯能呢?是她,選擇不寫彆的。她總是柔聲地謙稱:「彆的我外行,我隻會聽京劇、寫唱詞啊!」

  安祈老師的選擇,使她生命得到另類的豐盛,但也注定她,是一個寂寞人。即將齣版成書的這四齣戲,無論形式是京劇話劇歌劇,無論由誰選材定調搬演,映入我眼簾的,都是寂寞人的自畫像——我看見安祈老師驀然迴首,從繁華裏撒開手,情真意切地在寫自身。

  從上個世紀七○年代,安祈老師就在京劇現代化陣營與極少數名角並肩作戰,為瞭解京劇的嚴,翻傳統的韆仞宮牆,她寫過太多樣式的劇本,也看過太多熱鬧瞭。這會兒,她還像年輕時候一樣,喜歡玩未知裏的危險遊戲,不同的是,早年和守成的前輩對抗,她會僞裝刺蝟;現在是前輩瞭,她不僅更敏銳地體驗當代藝術的錶現力,也開始返身聽自己的。所以,修編偶像陳亞先(《曹操與楊修》編劇)的劇本,從一介狂生的《閻羅夢》,她能進一步想見「靈魂的靈魂深處」,《李世民與魏徵》演政治曆史,她偏從「愛卿」一詞切入「君臣間的纏綿之意」。內在的聲音,聽得越來越清楚,待迴頭要創作新戲,安祈老師的筆法一變為煙纏霧繞,「陰陽邊際綫上的靈魂躍動」,讓她的唱詞越寫越像在尋幽訪密,她終於不再用練傢子的那一手,先有完整故事,再仔細編排情節、設計錶演瞭。

  這一轉,真是麯徑通幽。以這四部近作為例,劇中的坤生孟小鼕、乾旦小雲仙,畫傢潘玉良,楊妃與太真、唐明皇與祖師爺,個個都拿命在追求極緻,為瞭捕捉其中真意,安祈老師從曆史人事寫到瞭畫中人、鏡中影、影中身,本來無一物的靈魂,都因她對「情」字的高密度琢磨,而有瞭生命的重量。然而戲要上颱,需要編導演一棒接一棒,閤力完成。我覺得,安祈老師始終明白,她載欣載奔的步子,未必人人跟得上。在以〈潛入內心,走齣京劇?〉為題的自剖文章裏,她用王氏幽默,描述瞭《王有道休妻》幕後一個超「經典」的畫麵:

  我寫瞭很長的大段唱……我提醒李超老師唱腔要「宛如內在聲音的不自覺湧現,當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念頭乍然浮起時,音樂還要讓人心搖神顫」。我引用瞭一段形容,希望唱腔如同「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紋愁。溶溶泄泄,東風無力,欲皺還休。」編腔老師愣瞭半晌,眨瞭好幾下眼睛,問:「咱們……不唱京劇啦?」

  所謂劇種特質,聲腔,被視為萬不可失守的最後一道防綫。如上所述,我們可以瞭解,安祈老師恍惚難言的長篇心麯,讓編腔老師的西皮二黃受到怎樣的「威脅」。選擇瞭不太閤劇種規格的非典型人物來寫,導緻和創作夥伴之間,要花加倍心神相互磨閤。這類經驗我也很多,不免想從局內人的角度,還原一下現場。大概是:編劇寫著寫著,劇中人的精氣神突然到位,開始用他(她)獨一無二的活氣口說起話來。編劇寤寐求之,熬的不就是這一刻嗎?啊,就算被當成瘋魔難搞,罷瞭!為瞭轉達劇中人做自己的「希望」,也隻好硬著頭皮(但容光煥發)去「提醒」二度創作者瞭。

  安祈老師左手寫論文,右手寫劇本,是戲麯界仰之彌高的前輩,隻因我不知天高地厚,一心以編劇立身,竟有幸與老師說上體己話,許多不足為外人道的心情,都能透過伊媚兒和老師分享。盡管我們對美的信念如此相契,但在各自的戲場上,卻玩齣各異其趣的路數,或許,這正可以見得創作之妙,存乎一心,真說不明白的。安祈老師從不怪我疏於問候跟隨,她可以從容寫她的戲,自在看我的戲,對晚輩的戲稍有會心處,便不吝高聲贊賞。最近一次通信,我提到我在寫某畫傢夫人的故事,寫瞭一年多,總也琢磨不靈,好挫敗,也好睏惑,直覺「問題」齣在主角是個傢庭主婦,我像是自問也像問老師:「既為人妻,又為人母,這樣的人物,如何還能為她寫齣激情?」老師迴以:「如芳既是人妻,也是人母,難道沒有激情嗎?」

  此一應答,似乎證明瞭孤獨者最強大,寂寞人亦然。

現為編劇,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研究所兼任副教授級專技人員 施如芳

圖書試讀

我以「靈魂的迴眸」與「聲音的追尋」為《孟小鼕》的編劇技法及主題,一切都是迴眸一瞥。
 
想為京劇天後魏海敏編《孟小鼕》已經很久瞭,但終是卻步。被京劇界尊為「鼕皇」的孟小鼕,頂尖的女老生(坤生),傳世不朽的是她的嗓音,而她廣更受社會矚目的,卻是與梅蘭芳的戀情,以及「上海灘皇帝」杜月笙夫人的身分。這位京劇史上的傳奇人物,一生行事數度抉擇,恰似關上瞭生命中一扇又一扇的門,迴歸到心靈暗房,純以嗓音唱腔安頓自我、完成自我。如此「內鏇式」的人生,如果用百分之百的戲劇形式呈現,必淪為兩段愛情八卦。而且我在腦海中勾勒她的生命版圖時,除瞭梅蘭芳、杜月笙之外,另有一人更為重要,那是餘叔岩,京劇餘派老生開派宗師。餘孟二人情深義重卻非關愛情,戲麯史上孟小鼕的地位是「餘派傳人」,孟小鼕在藝術上的尊貴是因餘叔岩,不是梅孟之戀,也不是杜夫人身分。而餘孟關係和梅蘭芳、杜月笙之間仍是一段難解因緣。復雜糾結的人際關係,在我心裏是以「聲音」為關聯(如果用京劇專業名詞,聲音指的是「嗓音、唱工」)。隻有在劇情簡之又簡、以音樂唱腔貫串全場時,纔能呈現她的內在。而這樣的演齣機緣,並不易覓得,我對於動筆編寫她的故事,也終是卻步。因此,當「颱北市立國樂團」鍾耀光團長為樂團三十周年慶(二○一○年)邀約「國光劇團」閤作時,我立即掌握戲劇與音樂閤作併陳的大好時機,用鍾團長建議的「京劇歌唱劇」(「京劇」與「歌唱劇」的結閤)形式呈現孟小鼕。我想,當數十人大樂隊排列颱上,眾聲環圍,錶演空間隻剩一小塊時,那纔是孟小鼕登場的時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