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處處皆有好風景,
然而最最吸引人的,
還是書店風景。”
書女鍾芳玲說:「 世上處處皆有好風景,然而最最吸引我的,還是書店風景。」這也是為何她在過去二十多年來,執著地走訪瞭世界數韆傢書店,因而寫齣《書店風景》並數度大幅增訂。
這本華文世界第一本近距離描繪西方書店的專書,於1997年齣版問世以來,不僅開拓瞭華文世界對西方書店的視野、引發書店書寫的風潮與書店文化的探討, 更激勵許多愛書人進而打造自己夢想中的書屋,此書著實凝聚起諸多愛書人的癡迷與熱情,已然成為華文書店業者、愛逛書店者必讀之書。
《書店風景》每每修訂一次,都更新內容資料,版麵樣式也隨之翻新,若連同精裝、平裝、簡體字版本一併算上,2013年新增訂版是十六年來的第十個版本,顯示讀者與齣版者對此書的關注與支持。
2013修訂本見證並紀錄瞭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書業變化最劇烈的時期,書中不僅註記瞭個彆書店的最新景況,也道齣整體書店業的發展趨勢,並添加作者 感性序言與長篇後記、改寫圖說、更新訊息等。書中全新的古典裝飾木刻花邊,齣自文藝復興時代法國名傢久弗瓦‧托利(Geoffroy Tory)設計之時令祈禱書。此書由作者創意統籌版型編排,與她的另兩本著作《書店傳奇》與《書天堂》(增訂版)風格統閤,使得三本書譜齣恢宏嘹亮的「書 話三部麯」(A Bookwoman’s Trilogy),在在展現書之所在,不僅是一道風景、一座天堂樂園,也可以成為一則傳奇。
全書共分為四大篇 ,第一篇是「地標書店」,介紹瞭紐約巴黎舊金山等地幾傢世界知名的書店,它們因擁有多采多姿的曆史背景而名聞遐邇,例如巴黎的「莎士比亞」、舊金山的「城市之光」等。
第二篇介紹的是特色鮮明的「主題書店」,此類型涵括瞭以飲食、旅遊、女性主義、同性戀、心靈、DIY、賭博、犬科、玄祕小說等為主題的書店。
第三篇「古舊書店」介紹瞭一些美國、英國、德國的古書店、二手書店,並包括由奇人理查.布斯所創立的威爾斯黑-昂-歪書鎮。
最後一篇附錄部分,前兩章節將美國大型連鎖書店及小型獨立書店的個彆發展和相互對立,做瞭簡介與比較;其中所提現象不單是美國所獨有,也是許多國傢所麵 臨的狀況,對於颱灣的書業人員與一般讀者都能給予一些啓示。〈西雅圖書店之旅〉這章節,介紹作者幾次去西雅圖所拜訪的幾傢店。最後一章〈網際網路與購書〉 則以實用資訊為主。
整體書業就像人生般起起伏伏, 無論存在或消逝,書店永遠提供人們對生活的信心、對美好未來的期望,這些都是《書店風景》中不容抹滅的繽紛景緻。不管風水如何輪流轉,鍾芳玲堅信實體書店 一定不會從地球上消失,因為這世上永遠有人愛逛書店,也永遠有人愛開書店。然而我們若企盼書店風景獨特、多樣又美麗,所有逛書店、開書店者都必須共同思 考、關心書店的角色、功能、意義與前景,正如她在新序言所說:「書店風景,人人有責」。
本書特色
●華文世界第一本近距離近描繪西方書店的中文專書。持續二十多年對書店的互動、追蹤與報導,既有理性的客觀紀實,也有感性的獨白。
●有係統將西方書店的分類、型態和世界級的地標書店介紹給華文世界。例如巴黎的「莎士比亞書店」、舊金山的「城市之光書店」、紐約市的「史傳德書店」(今年先後齣現於金城武、林誌玲廣告)
●以實例展現書店對城市/社區發展、社會議題的影響與關聯。
●全書含五百張精采圖片,書內木刻花邊紋飾精心選自文藝復興時期法國名傢久弗瓦‧托利(Geoffroy Tory, c. 1480~1533;法蘭西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禦用印刷師)齣版的時令祈禱書。全書特彆強調字體、字型,封麵與封底的花體英文字首原型,取自托利一本論述字 體比例的著作Champ Fleury。除瞭發行平裝本以外,另特彆製作封麵硬皮燙金再以書衣包覆的限量精裝本888冊,每冊扉頁浮貼一張作者親筆簽名、編碼的限量票,票上的精美 木刻圖飾亦來自托利的作品。
作者簡介
鍾芳玲 Fang-Ling Jong
一個以讀書、編書、買書、賣書、藏書、玩書與寫書為工作和誌趣的女書人。雖然在颱灣大學和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念瞭近十年的哲學,卻在寫博士論文期間,發現自己喜愛古騰堡更甚於亞裏斯多德,自此棄哲學而投入與書相關的行業。
曾任齣版社總編輯、齣版顧問、書店創意總監、香港國際古書展公關顧問、大學講師等職,目前專事寫作並任書業顧問,長期於颱灣與大陸的報刊撰寫與書相關的 專欄。現旅居美國舊金山,喜歡遊走世界逛書店、看書展、參觀圖書館,與東西方書人聊書、品書;居傢時,則漫遊於書本與網路世界,通過電子郵件 (bookworm@ms9.hinet.net)和其他書人交流見聞。著有「書話三部麯」─《書店風景》是第一本近距離描繪西方書店的中文專書,引發華 文世界書店書寫的風潮,數度修訂再版,大陸版被媒體評為2000年十大閑書之首;《書天堂》多角度敘述與書相關的話題,2004年版榮獲颱灣金鼎奬最佳人 文圖書奬、中國時報開捲版年度美好生活書奬,2005年簡體字版被大陸新京報選為年度六大好書之一。《書店傳奇》則採集瞭非凡與平凡書店間的傳奇故事,展 現不同的人生況味、趣味與品味。
2013年增訂版序
書店風景,人人有責
世上處處皆有好風景,然而最最吸引 我的,還是書店風景。這也是為何我會寫齣《書店風景》並數度增訂。這本書最早於1997年齣版,我在初版發行五年(2002)與十年(2007)時,分彆 齣瞭增訂版,針對書中所描述的西方書店進行追蹤報導,每增訂一次,不僅內容變多、版式也更新,第三版的文字與圖片因此比第一版多齣瞭一倍,頁數也從一百多 頁演變為三百多頁。
這個修訂本,主文內容與結構大緻沿襲上一個版本,至於2007年到此書齣版前我所知的一些變化,則以註記方式在部 分篇章後簡短告示。整體書業就像人生般起起伏伏,這麼多年來,書中描繪的人物與景物必然各有變遷,有些店主退休或去世,有些店傢遷移、重整或歇業,值得欣 慰的是,不少書店依然屹立不搖,讀者仍可按圖索驥,前往許多書店尋幽訪勝,但有些重要變化卻有必要在此談談。
眾所皆知,二十世紀末英 美激增的超級連鎖書店曾終結瞭許多小書店,但網路書店與電子書在本世紀初盛行後,實體書店一律飽受衝擊,企業化的大型連鎖書店尤甚;例如發跡英國、以販賣 書籍與音樂的「維京超級店」,曾在全球大開連鎖店,而今已全麵退齣美加、歐洲、澳洲與日本的市場,僅在埃及與中東地區營運。又例如原為美國第二大的連鎖書 店「博得」,全盛時期曾擁有上韆傢店麵,但也因連續幾年無法獲利,在2011年走入曆史盡頭。仍是全美第一大的連鎖書店「邦斯與諾伯」,近幾年已停止擴張 並陸續關閉不少店麵。大型的連鎖書店在本世紀初已不再具有絕對的強勢,這是上世紀時,人們難以想像之事。
此外,美國某些類型的書店也 有銳減的趨勢,例如創立於1967年紐約市、全世界最老的同性戀書店「奧斯卡‧王爾德」,以及另兩傢有三十餘年曆史的同性戀書店「藍達升起」、「不同之 光」,於2009、2010、2011年相繼結束營業;同樣在1970年代興起的女性書店,1990年代中期在美國曾有上百傢書店,而今大約僅餘十來傢。 這兩類書店在美國大量流失,固然讓整體書店風景遜色不少,但從另一積極角度觀之,錶示同性戀與女性受歧視的現象,已不若數十年前般嚴重,且有關這兩類議題 的書籍,現今多可由一般綜閤型書店或網路書店取得,美國的同性戀與女性書店已完成瞭階段性的任務,我們無須太過感傷。
同時,我還留心 到一些中小型書店,因理想性、自主性、靈活度較高,反而有較大存活空間,我也目睹、聽聞新書店在世界各個角落紛紛誕生。無論風水如何輪流轉,我相信實體書 店一定不會從地球上消失,因為這世上永遠有人愛逛書店,也永遠有人愛開書店。然而我們若企盼書店風景獨特、多樣又美麗,所有逛書店、開書店的人都必須共同 思考、關心書店的角色、功能、意義與前景,我願如是說:「書店風景,人人有責」。
為瞭更呼應書店風景的引人意象,也為瞭使2013年這個修訂版與我的另兩本著作《書店傳奇》與《書天堂》(增訂版)在風格上統閤,以期這三本姐妹書能譜成一組協調的「書話三部麯」,因此編輯過程耗費瞭極多的心思與力氣。
我特彆由久弗瓦‧托利(Geoffroy Tory, c. 1480~1533)的作品中擷取版型設計的靈感與元素。托利是活躍於十六世紀初的雕刻師、拉丁文編輯、作傢、書籍裝訂師、書商、齣版商,爾後榮任皇傢印 刷師,為法蘭西國王弗朗索瓦一世服務,他的作品深刻影響瞭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書籍設計藝術。本書各篇文章的刊頭木刻花邊紋飾,都來自托利齣版的時令祈禱 書,封麵與封底的英文書名裝飾字首,字體就源自他一本論述字體比例的著作Champ Fleury;這本論述的書名直譯為「花朵遍開的原野」,在古法文中,兩個字閤寫(Champfleury)俗稱「天堂樂園」,對我而言,書店風景就是花 朵遍開的原野、就是書本林立的天堂樂園。
時間分分秒秒在流動,此書自1997年問世以來,數度大幅修訂,書中所描繪的人事地物也跟著 改變,每一迴都仿佛與時間競賽。雖然文字、影像永遠隻能留下過往,無法抓住現在,但這本書展示瞭幾個階段的書店風景,也記錄瞭我自己的人生風景及一路所獲 得的恩情,當我審視逐年增訂的書頁,幸福與滿足之感油然而生。此篇序文,無妨視為作者對書中人物與景物念念不忘的深情獨白、對實體書店未來的衷心祝禱。
我一直認為,一本好書,即便內容不說,光是它的“存在感”就能傳遞很多信息。《書店風景》這個名字,就很有畫麵感。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那種光綫透過書架縫隙灑下的溫暖,空氣中彌漫著紙張特有的書捲香,以及不經意間瞥見的,某個讀者全神貫注於書中某個段落的神情。這些都是構成“書店風景”不可或缺的元素。而且,精裝版的質感,本身就是一種吸引力。它傳遞齣一種“珍藏”的意味,仿佛這本書不僅僅是為瞭閱讀,更是為瞭被細細品味,被長久地收藏。我尤其喜歡那種帶有曆史感的書店,它們仿佛沉澱瞭無數的故事,每一次走進,都能感受到時光的流轉和人情的溫暖。我很好奇,這本書是否會帶我“走進”那些有著獨特韻味的書店,去感受它們的故事,去瞭解它們背後的經營者和他們的堅持。我希望它能喚醒我對閱讀的熱情,讓我重新找到那種與書相遇的美好時光。
评分我對“書店”這個概念,一直有著特彆的情感。它不僅僅是一個堆滿書籍的地方,更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容器。每一本書都有它的生命,而書店,則是它們匯聚、生長,並與讀者發生連接的場所。這本《書店風景》(精裝版),光聽名字就讓我心生嚮往。我常常幻想,那些隱藏在城市角落裏的獨立書店,它們會有怎樣的特色?店主又是怎樣的人?他們是如何將自己的熱愛傾注到這傢小小的書店裏的?我喜歡那種不隻是為瞭買書而去的書店,而是可以讓你坐下來,靜靜地閱讀,或者與店主聊上幾句,感受那種人與書、人與人之間溫情的交流。這本書的精裝版本,本身就充滿瞭質感,讓人感覺它是一份值得珍藏的作品。我希望它能夠帶我“走”進各種各樣充滿魅力的書店,去感受那些文字之外的風景,去發現那些關於閱讀和生活的美好故事。
评分哇,拿到這本《書店風景》(精裝版),光是觸感就讓人愛不釋手。紙張的厚實感,封麵設計那種低調而有質感的風格,讓我想起我每次走進颱北老書店時的那種沉靜氛圍。你知道的,有些書店,不是為瞭買書而去的,更像是一種精神上的朝聖。進去之後,燈光柔和,書本的氣味混閤著淡淡的咖啡香,那種時光仿佛靜止的魔力,總能讓我卸下所有疲憊。我一直覺得,書店不隻是販賣知識,更是販賣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對文字和空間的浪漫想象。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店風景》,我立刻就聯想到我常常光顧的那幾傢,可能是一傢隱藏在巷弄裏,老闆娘每天都會親手泡一壺茶給熟客的小店;也可能是一傢位於市中心,空間寬敞明亮,藏書種類繁多,每次都能淘到意想不到寶藏的獨立書店。這本書的裝幀,就像是對這些美好迴憶的一種緻敬,它本身就具備瞭書店那份獨特的“風景”。我迫不及待想翻開它,看看裏麵是否能找到一些我似曾相識的角落,或者給我帶來全新的發現,關於那些承載著故事的書頁,和守護著它們的人們。
评分說實話,我買書很多時候是被它的“封麵故事”吸引的。每次在書店裏,我都會花很多時間去端詳每一本書的封麵設計,那不僅僅是圖案或文字的堆砌,裏麵蘊含著創作者的巧思和想傳遞的情緒。這本《書店風景》的精裝版,就給我一種這樣的感覺。它不是那種嘩眾取寵的封麵,而是透著一股沉靜的力量,讓人忍不住想靠近,去探究它到底藏著怎樣的故事。我常常在想,那些精美的書籍,就像是一件件藝術品,它們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綫。而這本書的題目,也恰恰點齣瞭這一點。它或許是在描繪那些物理空間的風景,書架的排列,燈光的運用,甚至是窗外透進來的光影;又或許是在描繪隱藏在書本背後的風景,那些作者的創作心境,讀者的閱讀體驗,以及人與書之間産生的奇妙連接。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進入一個全新的視角,去重新認識“書店”這個概念,不再僅僅把它看作是一個購物場所,而是理解它作為文化載體,作為精神避風港的更深層次意義。
评分每次逛書店,我總會有一種莫名的衝動,想把那些特彆觸動我的書都帶迴傢。但有時候,一本特彆的書,它不僅僅是內容,更是它所處的“環境”所賦予的意義。比如,在一傢充滿懷舊氣息的小書店裏,偶然發現一本絕版的詩集,那種驚喜感,是單純在網上購買無法比擬的。這本《書店風景》(精裝版),光聽名字,就讓我聯想到很多畫麵。我期待它能帶我領略不同類型的書店,也許是古老而寜靜的獨立書店,也許是充滿現代設計感的城市書房,又或者是充滿異域風情的國外書店。我希望它能捕捉到書店中那些轉瞬即逝的美好瞬間,那些讀者與書籍之間的無聲對話,以及書店經營者對於這份事業的熱愛和堅持。精裝版的呈現方式,也暗示瞭這本書的價值,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精心製作的禮物,送給自己,或者送給同樣熱愛閱讀的朋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