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內容有精采刺激的駭客賽車,還有介紹給Maker們用的軟體,以及輕鬆完成的三個專題創意:
• 製作光學顫音音效盒!這颱光學顫音音效盒可以用光感應器讀取印有圖樣的圓盤,創造齣顫抖的聲音效果(顫音),你可以用任何你喜歡的圖案來打造屬於自己的顫音效果。
• 教您製作一個貓抓柱餵食器。這個每抓一下就給一個零食奬勵的貓抓柱,可以讓你的貓咪忘記沙發和窗簾。
• 蛋糕模也可以做成一把烏剋麗麗!用簡單的傢用品製作能發齣美妙聲音的樂器,燃燒你的烏剋麗麗魂吧!
本書特色
《Make》是一本協助讀者將「自己動手做」DIY的概念,運用到生活中所有科技領域的雜誌書,內容涵蓋範圍包括:汽車、玩具、電子、機器、樂器、攝影、木工傢具與戶外活動等産品的製作。此外,每本《Make》都有著令人興奮且多樣化的專題,讓您隨時隨地都能發揮創意充分活用各種科技,盡情享受改造、破解與重組科技的成就感。
本書透過生動的實物照片、精美的插圖與簡單易懂的文字描述,深入淺齣地一步步教您如何做齣這些專題企劃作品。更把製作所需的材料、金額、時間與購買來源等資訊,钜細靡遺地標示齣來。
這不但是一本適閤高中以上大專院校進行科技製作活動的聖經,也是一般社會人士培養休閑嗜好或是假日親子活動的優良讀物。還有,如果您正在尋找科技産品創新的點子卻遍尋不著,《Make》裏的精采內容絕對不會讓您失望。
作者簡介
歐萊禮(O'Reilly)
O'Reilly媒體(O'Reilly Media, Inc.)是全球著名的創新科技資訊提供者。自1978年以來,業界領袖和電腦玩傢都是透過O'Reilly的書籍、研討會和網站嚮全球展示最新的電腦科技。該公司既是齣版開放原始碼書籍的先驅之一,也常承辦許多開放原始碼社群的研討會議。齣版圖書的選題範圍現在也擴大到數學、心理學、旅遊、日常生活和職業發展等。
作者官方網站:makezine.com/
譯者簡介
Dana
自2006年開始翻譯工作,與國衛院、工研院、農委會、Garmin等公司閤作,並多次擔任國外會議隨行口譯之職務。
江惟真
畢業於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廣告所,現任職某電子業國外業務。
曾吉弘
CAVE教育團隊專業講師(www.cavedu.com)。著有多本機器人程式設計專書。
呂紹柔
畢業於國立颱灣師範大學英語學係,目前任職於齣版社,同時擁有催稿編輯與被催稿譯者的身分。熱愛旅遊、攝影、畫畫,夢想是帶著愛貓當背包客環遊世界。
謝孟璿
畢業於政大教育係、颱師大英語所。曾任教育業,受文字召喚而投身筆譯與齣版相關工作。
劉允中
颱灣人,颱灣大學心理學係研究生,興趣為語言與認知神經科學。喜歡旅行、閱讀、聽音樂、唱歌,現為兼職譯者。
Welcome:阿宅運動!
Making Makers:為什麼動手做?
1+2+3:擲骰器
MADE ON EARTH
林肯總統和競選火把
數位針孔攝影
邁嚮專業
好設計大未來
維多利亞時期的精密科技
駭客賽車爭霸戰
Software of Makers
無政府實驗室
1+2+3:全方位噴水器
光學顫音音效盒
貓抓柱餵食器
用蛋糕模做一把烏剋麗麗
Skill Builder
情境音量感測燈
用雷射切割製作書皮
簡易音響闆
DIY焊條
種植超辣鬼椒
乾杯!
自製印刷電路闆
計數盒
自製鑰匙卡鎖
TOOLBOX
Homebrew:真空管西洋棋組
【阿宅運動!】
文:加裏斯‧布朗文
譯:曾吉弘
多年前有次隨便轉颱看電視的時候,看到一個我原本覺得很愚蠢的活動。ESPN2颱正在播一個牌卡遊戲比賽:魔法風雲會世界冠軍大賽(Magic: The Gathering World Championship)。體育賽事轉播的全套裝備他們應有盡有:播報員、解說員、裁判、體育場般的觀眾席上專注的觀眾、得分版、還有屏幕大圖字樣助興。
一小時候,我發現自己完全著迷瞭,大聲地幫某個玩傢喝采鼓掌,欣賞他那野獸般無人可擋的魔戒洞穴巨人卡(之類的),這時我纔覺得這個活動也許沒有那麼愚蠢。從那之後,我一直著迷於「大腦運動」的概念:適閤動腦狂和創新思想傢的有趣競賽遊戲,比起最原本的阿宅活動(下西洋棋),不僅更加多元、更加腦內,也更認真。
在我們的大型DIY動手作的盛事Maker Faire當中,早已在舉辦、甚至發明更多這樣的運動。2006年在舊金山灣區首度舉辦的Maker Faire當中,我們有瞭電動車馬球比賽(Segway polo)。從那時開始我們不斷見證人力驅動的馬車競速、模型船大賽、阿宅版迷你車大賽(就像迷你鬆木車大賽,隻是比較宅一點)、龜甲賽車(用3D成型技術製作的烏龜來賽車)、死鬥8字形四輪腳踏車賽等等。
在那之後又舉辦瞭越野賽車係列,這是從一個芝加哥的駭客空間「打氣站一號」發展齣來的比賽,成功展示瞭逐漸成長的駭客空間和個體戶的想像力。
越野賽車是用改裝的小小電動越野車進行的比賽,在2009年底特律Maker Faire盛大開幕,之後在每年底特律Maker Faire都持續舉辦。
去年這個賽事終於也開始在紐約的世界Maker Faire舉辦,接下來很有可能也會在舊金山灣區舉行。
每次看到《Make》係列的雜誌,總會讓我對「可能性」這個詞有更深刻的體會。這本《Make:Technology on Your Time 國際中文版 09》也不例外,它再次刷新瞭我對「自己動手做」的定義。這次我對其中探討「軟硬體整閤」的單元印象格外深刻。不再隻是單純的硬體組裝,而是更強調軟體設計與硬體功能的結閤,讓整個作品變得更加智能和人性化。我被一個利用視覺辨識技術,來輔助園藝工作的專案深深吸引。想像一下,你可以利用攝影機和簡單的程式,讓你的植物在需要澆水或施肥時,主動發齣提醒。這聽起來是不是很酷?這本書就詳細地拆解瞭這個專案的製作過程,從硬體的選擇、連接,到軟體的編寫,都提供瞭非常詳盡的指導。而且,它還鼓勵讀者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和創新,例如可以加入更多感測器,讓係統能夠偵測土壤的濕度、光照強度等等。這本書讓我感受到,科技的魅力不僅在於「能做什麼」,更在於「如何讓它更聰明、更有用」。它激發瞭我一種「改造生活」的衝動,讓我開始思考,傢裡有哪些物品,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變得更加智能和便利。這本雜誌真的像是一位耐心的老師,引導我們一步步探索科技的無限潛力。
评分每次拿到《Make》係列,總有一種迴到求學時代,那種對未知世界充滿渴望、想要一探究竟的感覺。這次的《Make:Technology on Your Time 國際中文版 09》,一樣沒讓我失望!我對其中關於「創客空間」的專題特別感興趣。現在颱灣越來越多像這樣的地方,提供工具、資源和交流平颱,讓有想法的人可以聚集在一起,激盪齣更多火花。這本雜誌深入報導瞭幾個成功的創客空間案例,分享瞭他們如何從無到有建立起這個社群,以及在裡麵發生瞭哪些令人振奮的閤作與創新。我尤其喜歡其中一個例子,關於一群年輕人如何利用3D列印技術,為偏鄉兒童設計製作客製化的學習輔具。這種結閤科技、解決社會問題的模式,真的讓人看瞭熱血沸騰!而且,雜誌中還穿插瞭許多創客們的訪談,聽他們分享自己的創作歷程、遇到的睏難,以及如何一步步剋服,這種真實的分享,比單純的技術教學更能觸動人心。我看完之後,真的覺得自己也應該多花點時間,去探索一下傢附近的創客空間,也許就能找到跟我一樣熱愛動手做的夥伴,一起把一些奇奇怪怪、天馬行空的點子實現齣來!這本書不隻是一本雜誌,更像是一本「行動指南」,引導我們進入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創客世界。
评分不得不說,《Make:Technology on Your Time 國際中文版 09》在內容編排上,總能恰到好處地抓住我的閱讀胃口。這次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個人化製造」的單元。你知道嗎,以前很多厲害的工具和設備,都隻能在大型工廠裡看到,但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可以在傢裡,甚至在小小的空間裡,就能完成很多過去需要專業技術和昂貴設備纔能做到的事情。雜誌裡介紹瞭好幾種簡單易學的機器人製作,還有如何利用Arduino和樹莓派來控製各種電子元件,做齣有趣的互動裝置。我特別被一個利用聲控技術,讓傢中燈光隨音樂節奏變換的專案深深吸引。光是想像一下,就能感受到那種親手打造齣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科技產品的成就感!而且,這本雜誌很注重實際操作的細節,每一個步驟都解釋得清清楚楚,即使是像我這樣,對電子學還停留在基礎階段的讀者,也能輕鬆跟著做。書中還提供瞭一些購買零件的管道建議,真的是非常貼心。讀完這部分,我腦海裡已經閃過好幾個想做的專案瞭,感覺這個週末就要被我的「創客魂」燃燒得體無完膚!這本書真的讓「科技」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高冷學問,而是變成瞭我們生活中可以觸摸、可以玩轉的創意夥伴。
评分哇!拿到這本《Make:Technology on Your Time 國際中文版 09》,光是書名就讓人充滿期待!身為一個對新玩意兒總是躍躍欲試的颱灣讀者,我對這類結閤科技與DIY精神的雜誌一嚮情有獨鍾。這次的封麵設計也相當吸引人,金屬光澤的質感,搭配上那充滿未來感的圖像,一眼就讓人感受到滿滿的創意能量。翻開內頁,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些五花八門的專題介紹,從智能傢居的改造,到結閤穿戴裝置的創新應用,再到一些我從未想過、但又覺得「對耶!怎麼沒想到?」的各種生活化小點子。最讓我驚喜的是,這次似乎有不少關於「永續科技」的討論,像是利用迴收材料製作實用物品,或是如何用更環保的方式來實現科技夢想,這完全契閤瞭我最近對環境議題的關注,也讓我覺得這本雜誌不隻是提供技術指南,更傳遞瞭一種負責任的創新觀念,這點真的非常棒!而且,裡麵的案例照片都拍得好細緻,每一個步驟都清晰可見,即使是對電路圖比較陌生的讀者,也能透過這些圖片大概理解製作過程,這對於我這種「看圖學東西」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感覺這本雜誌真的把「動手做」這件事,變得既有趣又容易親近,很適閤所有對科技充滿好奇心、又想把腦袋裡的點子變成現實的朋友們。
评分我一直認為,《Make》係列最迷人的地方,就在於它總能將看似複雜的科技,轉化成普通人也能理解、也能動手的實際專案。這一次的《Make:Technology on Your Time 國際中文版 09》同樣秉持瞭這個精神,而且在「創新應用」方麵,給瞭我不少啟發。我對其中一個關於「音樂互動裝置」的介紹感到非常興奮。它不隻是簡單的播放音樂,而是利用感測器和微控製器,讓觀眾的動作或環境的變化,能夠即時影響音樂的節奏、鏇律或音色。聽起來是不是很像電影裡的場景?書中詳細介紹瞭如何搭建這樣的裝置,包括如何選擇閤適的感測器,如何進行程式編寫,以及如何將這些元件巧妙地整閤在一起。最讓我驚喜的是,它還分享瞭一些利用雷射切割和木工技藝,來製作齣充滿藝術感的裝置外殼的技巧。這本書讓我看到,科技與藝術、音樂的結閤,竟然能夠如此自然而富有創意。它不僅僅是一個技術手冊,更像是一本「靈感集」,激發我對各種跨領域結閤的可能性。我看完之後,腦海裡已經浮現瞭好幾個關於「互動藝術」的點子,迫不及待想動手嘗試,看看能不能創造齣屬於我自己的獨特音樂體驗!這本書真的讓我深深著迷於「動手做」帶來的樂趣與無限驚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