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跳脫一般舊式萬年曆模式,
  以清晰、簡捷、實用為編排取嚮,
  彩色印刷條列一目瞭然好查又好用。
  ◆西元1900~2100年,比彆人多50年
  ◆男女老幼皆能輕鬆快速查詢與運用
  ◆特彆加碼教授八字命盤與基礎曆法
  ☆特彆採用橫閱方式編排彩色印刷,易於閱讀查詢。
  ☆年錶直列就得「年、月、日」乾支,快速準確絕不錯置年、月乾支。☆年錶的頁邊直排列齣「西元紀年、生肖、國曆紀年」易於查閱所需紀年。
  ☆日光節約時間其月份為粗體並頁下加註,以為區彆易於判讀。
  ☆農曆「閏月」在其月份數字下加一橫綫,以為區彆易於判讀。
如何使用《歸藏萬年曆》
  《歸藏萬年曆》的編排說明
  (1)《歸藏萬年曆》採用橫閱方式編排,易於閱讀查詢。
  (2)年錶以「二十四節氣」為一年週期,始於「立春」終於「大寒」。
  (3)年錶的頁邊直排列齣「西元紀年、生肖、國曆紀年」易於查閱所需紀年。
  (4)年錶的編排按「年乾支、月乾支、節氣、日期錶、中氣」順序直列。
  (5)年錶直列就得「年、月、日」乾支,快速準確絕不錯置年、月乾支。
  (6)節氣和中氣按「國曆日期、時、分、時辰」順序標示。
  (7)日期錶按「國曆月日、農曆月日、日乾支」順序橫列。
  (8)日期錶第一行為各月令的「節氣日期」,易計算行運歲數。
  (9)農曆「閏月」在其月份數字下加一橫綫,以易區彆判讀。
  (10)日光節約時間其月份為粗體並頁下加註,以易區彆判讀。
使用《歸藏萬年曆》快速定「八字」
橫查齣生年月日;直列年月日乾支;五鼠遁日得時乾;正好四柱共八字。大運排列從月柱;行運歲數由日起;順數到底再加一;逆數到頂是節氣。
  (1)根據齣生者的「年、月、日」時間,由年錶橫嚮取得生日所屬的「日乾支」,再嚮上直列得「月乾支、年乾支」,最後查「五鼠遁日起時錶」取得「時乾」。
  (2)大運排列從「月柱」乾支,陽男陰女「順排」、陰男陽女「逆排」六十甲子。
  (3)行運歲數由「生日」起算,陽男陰女「順數」、陰男陽女「逆數」至節氣日。
  (4)簡易大運行運歲數換算:三天為一年、一天為四月、一時辰為十日。
作者簡介
施賀日
受教於紅鳳鳥老師,精勤研習「曆法、易經、五行」。
八字論命,是以一個人齣生時間的「年、月、日、時」,轉換成用「天乾地支」錶示的「四柱八字」,是論命最重要的一個依據。
這本萬年曆可「簡單、快速、準確」的提供論命者一組正確的「四柱八字」乾支,實為一本最有價值的萬年曆工具書,分享給對「五行八字命學」有興趣的朋友。
關於《歸藏萬年曆》 2 
如何使用《歸藏萬年曆》4 
八字命盤 8 
六十甲子錶 9 
五虎遁年起月錶 9
五鼠遁日起時錶 9 
五行天乾地支錶 10 
六神錶 11 
生命力錶 12 
五行羅盤 13 
五行能量強度錶 14 
基礎圖識 15 
八字論命流程 20 
八字命盤 
八字命盤 27
正確的「生辰時間」 32
八字定盤 47
基礎曆法 67
地理座標係統 70
黃道座標係 72
黃道十二宮 74
三垣二十八宿 76
太陽視運動 78
月球視運動 80
地球運動 82
日食與月食 86 
星曆錶 88 
曆法 90 
時間 91 
曆法時間 100 
國曆 106 
星期 111
西曆源流 113 
儒略日 130 
儒略日的計算 132
農曆 140
農曆置閏法 144
生肖 148
朔望 150
節氣 152
乾支 162
中國曆代曆法 166
中國曆法年錶 194
中國曆代年錶 198
歸藏萬年曆 
歸藏萬年曆年錶 204
關於《歸藏萬年曆》
時間就是力量,最基礎就是最重要的。
命理學以「生辰時間」為論命最重要的一個依據,本書《歸藏萬年曆》的編寫,提供論命者一個正確的論命時間依據。
《歸藏萬年曆》起自西元一九○○年迄至西元二一○○年,共二百零一年。曆法採「乾支紀年」法,以「立春寅月」為歲始,以「節氣」為月令,循環記載國曆和農曆的「年、月、日」乾支。
「節氣」時間以「中原時區標準時、東經一百二十度經綫」為準,採「定氣法」推算。「節氣」的日期和時間標示於日期錶的上方,「中氣」則標示於下方。節氣和中氣的日期以「國曆」標示,並詳列「時、分、時辰」時間。時間以「分」為最小單位,秒數捨棄不進位,以防止實未到時,卻因進秒位而錯置節氣時間。查閱時隻要使用「五鼠遁日起時錶」取得「時乾」後,就可輕易準確的排齣「四柱八字」乾支。
《歸藏萬年曆》之編寫,以「中央氣象局天文站」及「颱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發行之天文日曆為標準,並參考引用諸多先賢、專傢之觀念與資料,謹在此錶達緻敬及感謝。
《歸藏萬年曆》有彆於一般萬年曆,採用橫閱方式編排,易於閱讀查詢。記載年錶實有「二百零一年、四韆八百二十四節氣、七萬三韆四百一十三日」,紀曆詳實精確。可簡易快速地提供論命者一組正確的「四柱八字」乾支,實為一本最有價值的萬年曆工具書。
施賀日
(評論一) 終於等到這本書瞭!作為一名對傳統文化深感好奇的讀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梳理曆法知識的書籍。從書名《命理師專用彩色歸藏萬年曆》就能感受到其內容的專業性和深度。我一直覺得,曆法不僅僅是簡單的日期計算,它背後蘊含著深刻的天文、地理、哲學思想,是中國古代智慧的結晶。《歸藏》二字更是勾起瞭我對古籍的無限遐想,不知道這本書是否能從中汲取養分,為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打開一扇瞭解更古老曆法體係的窗戶?我對書中“彩色”的描述尤為期待,希望能有精美的圖錶和配色,讓枯燥的數字和符號變得生動有趣,更容易理解。市麵上很多關於曆法的書籍都過於學術化,晦澀難懂,或者過於淺顯,流於錶麵,我希望這本“命理師專用”的書籍,能在專業性與可讀性之間找到一個絕佳的平衡點,既能滿足命理師的深入需求,也能讓像我這樣的普通讀者,在學習過程中不至於望而卻步。我非常期待書中關於“萬年曆”的部分,究竟是如何做到跨越如此漫長的時間尺度,如何呈現未來的發展趨勢,這其中的奧秘實在令人神往。
评分(評論五) 看到《命理師專用彩色歸藏萬年曆》這本書,我的第一反應是:這終於來瞭一本能打通“理論”和“實踐”界限的書瞭!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天文學、時間學有深入研究興趣的愛好者,我一直覺得,很多關於曆法的介紹都停留在知識的錶麵,而“命理師專用”這幾個字,立刻讓我看到瞭這本書的價值所在——它不僅僅是知識的科普,更是具有實際應用指導意義的工具。我非常好奇“歸藏”這個詞在這本書中會有怎樣的體現,它是否能讓我窺探到古代中國人是如何理解和利用天地運行規律的?而“萬年曆”的承諾,更是讓人期待,它是否意味著我們能從中找到一種跨越漫長時空的規律性,去理解時間的流轉和發展?我對書中“彩色”的描述同樣充滿期待,希望它能以一種現代人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將復雜的曆法信息呈現齣來,比如通過精美的圖錶、配色來解釋節氣的變化、五行相生相剋的關係,甚至是不同時間段的能量特質。這絕對是一本能夠帶來全新視角和深刻體悟的書。
评分(評論二) 老實說,我並不是命理師,但我之所以會被《命理師專用彩色歸藏萬年曆》這本書吸引,完全是因為它名字裏透著一股“硬核”的實在感。我常常覺得,很多所謂的“玄學”書籍,講得雲裏霧裏,讓人摸不著頭腦。但“萬年曆”三個字,就透露齣一種紮實的、可以對照、可以參考的實用性。“歸藏”這個詞,又暗示著一種對根源的追溯,一種對傳統知識體係的尊重。我希望這本書不是簡單的羅列日期,而是能展現曆法背後更深層的邏輯和規律。比如,它是否會講解不同節氣的變化原因?不同朝代曆法的演變?甚至是否會涉及一些天體運行的簡單原理?我對那些精美的插圖和排版也充滿期待,畢竟,即使是再深奧的知識,如果能以一種清晰、直觀的方式呈現,學習起來也會事半功倍。我更關心的是,這本書是否能讓我理解,為什麼某些日期會有特定的含義,而不僅僅是記住它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為什麼”的解答,而不是止步於“是什麼”。
评分(評論四) 坦白說,我買這本書純粹是被“命理師專用”這幾個字勾起瞭好奇心。我雖然不是這方麵的專業人士,但一直對占星、風水、命理這些領域抱有濃厚的興趣,也接觸過不少相關的書籍。但很多書都顯得過於神秘或片麵,《命理師專用彩色歸藏萬年曆》這個名字,聽起來就有一種“專業、有料、不忽悠”的感覺。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獲得一些更係統、更權威的指導,尤其是在理解曆法的應用層麵。“歸藏”聽起來像是某種核心的、源頭的知識,我很好奇它是否會揭示一些被現代人忽略的古代智慧,關於時間運行的奧秘,以及它如何與人的命運産生聯係。而“彩色”二字,則讓我對書中的呈現方式充滿瞭想象,可能是一些非常精美的圖譜,或者是能夠幫助理解復雜概念的視覺化元素。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的一個“工具書”,能夠在我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中,提供紮實的參考依據,讓我對時間的感知更加敏銳,對命運的理解更加深刻。
评分(評論三) 這本書的標題真的太有衝擊力瞭——《命理師專用彩色歸藏萬年曆》。剛看到的時候,就感覺這絕對不是一本普通的泛泛之談的書。作為一個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天文曆法領域略有研究的人,我對“歸藏”這個詞組格外敏感,這通常指嚮的是一種古老而深邃的體係。而“萬年曆”,更是讓人聯想到一種極其宏大和長遠的視角。我猜測這本書很可能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年曆,而是會深入探討曆法生成的原理,甚至可能包含一些與《歸藏易》等古籍中關於天地運行規律的解讀。《命理師專用》的定位,也說明瞭其內容的嚴謹性和實用性,它應該能夠提供一種非常專業、細緻的查詢和參考工具。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彩色”部分的闡釋,希望它能以一種創新的方式,將抽象的曆法概念可視化,比如用色彩來區分不同的能量場、節氣演變,或者某種預示性的符號,讓讀者能夠更直觀地感知時間和宇宙的律動。這絕對是一本值得深入鑽研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