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2年級上冊>和<2年級下冊>的閤訂本。
編者鑑於目前社會上充斥暴力及貪婪的氣氛,人與人相處,缺乏包含和關懷的慈悲心。本書就是順應小朋友的需要而編寫的,共有三十七篇皆和品德教育有關的文章及故事,供小朋友閱讀。
當小朋友讀完本書三十七篇文章及故事後,將會收到潛移默化的效果,他們待人會彬彬有禮,會愛護小動物,會變得更慈悲,更善良,對人對事不會再斤斤計較,而有包容和關懷的心。
小朋友閱讀完後,可以考查一下自己的語文實力,所以在每一篇文章後麵,附瞭五道題目,用來評量小朋友的瞭解程度。在篇後或有成語、詩詞或有諺語、俏皮話欣賞,可以增進小朋友的語文能力。
<2年級上冊>
1矛盾
2麵包山
3運動會
4挖財寶
5月光下念書
6會利用時間的約翰
7我最喜歡的動物
8搖錢樹
9贊美與批評
10守法的許衡
11再試一次的青蛙
12孟母買豬肉
13緹縈救父
14農夫和鶴
15螞蟻
16公德心
17貪心的縣太爺
18愛護野生動物
19和妹妹吵架
20野菊花與傢菊花
21 幫助彆人最快樂
22 偉大的愛迪生
23 我最喜歡的花
24 史懷哲
25 窗門與風鈎
26 龜兔賽跑
27 兩個砍柴的老公公
28 染絲
29 在野外遊玩
30 養金魚
31 該打的驢子
32 愛叫的小公雞
33 修自來水管的工人
34 麻雀欺負羊
35 請衣服吃飯
36 海鷗
37 寒假計劃
◎2上解答
<2年級下冊>
1彩虹魚
2一個粗心的人
3牛和青蛙
4蜜蜂和熊
5買魚
6奇異的西瓜
7猴子、兔子和大象
8做傢事
9河水和老榕樹
10孝子孟宗
11養狗
12大黃牛減肥
13桶闆和桶箍
14自作聰明的驢子
15難忘的夏令營
16怕羞的野鴨
17人和跳蚤
18老太婆的母雞
19榖倉的老鼠
20喜歡纔不要
21 幫助彆人
22 騎兵和他的馬
23 跟蜻蜓做朋友
24 不會發脾氣的劉寬
25 林肯找鳥窩
26 我們是一群小螞蟻
27 可悲的鴨子
28 大黃牛流浪記
29 急需幫助的魚
30 山羊和驢子
31 瞎眼的小地鼠
32 機智的狗
33 青蛙和老鼠
34 獅子報恩
35 郯子取鹿奶
36 狐狸偷蜜
37 烏鴉和天鵝
◎2下解答
我對這本書的另一個深刻印象,來自於它對“尊重”這個概念的解讀。在低年級的教育中,我們常常強調要尊重他人,但“尊重”究竟意味著什麼,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可能還比較模糊。這本書通過一係列的小故事,將“尊重”具體化瞭。比如,有一個故事講述瞭小主人公因為朋友的穿著與自己不同而感到不解,甚至有些嘲笑,後來在老師的引導下,他明白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選擇,我們應該尊重這種差異。這個故事的重點不在於批評嘲笑的行為,而在於通過引導,讓孩子理解“尊重”背後的包容和理解。我發現,我的孩子在閱讀完這個故事後,在和小夥伴玩耍時,會更加留意自己是否無意中冒犯瞭彆人,會更願意傾聽彆人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地堅持自己的觀點。這種潛移默化的改變,讓我覺得這本書的作用遠不止於閱讀本身,它已經開始在孩子的行為和思維方式上産生積極的影響,這是我非常欣慰的。
评分“堅持”的重要性,在書中也得到瞭很好的體現。很多孩子容易半途而廢,遇到一點睏難就想要放棄。這本書通過一些故事,讓孩子明白,即使是微小的進步,也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比如,有一個故事講述瞭小主人公學習一項新技能,一開始他做得不好,但他沒有放棄,而是堅持練習,最終取得瞭成功。這個故事的重點不在於成功本身,而在於強調瞭“堅持”的過程。我的孩子在讀到這個故事後,對於一些他覺得比較難的事情,似乎不像以前那麼容易說“我不行”瞭,而是會嘗試著去多做幾次。
评分關於“同情心”的培養,這本書也有獨到之處。很多時候,二年級的孩子可能還比較以自我為中心,對彆人的痛苦缺乏敏感。這本書通過一些故事,引導孩子去感受他人的情緒,去理解他人的處境。比如,有一個故事講述瞭小主人公看到一位老奶奶提著很重的購物袋,他主動上前幫忙。在幫助的過程中,他體會到瞭老奶奶的辛苦,也感受到瞭自己幫助彆人帶來的快樂。這個故事的描寫非常細膩,孩子在看到老奶奶時內心産生的猶豫,以及最終伸齣援手的過程,都寫得很真實。我的孩子在讀到這個故事後,似乎對周圍的人更加留意瞭,如果看到有需要幫助的人,他也會嘗試去伸齣援手。
评分不得不說,這本書在“誠實”這個主題上的處理也十分巧妙。我們都知道誠實的重要性,但如何讓二年級的孩子真正理解並實踐誠實,卻是一個挑戰。這本書沒有用嚴厲的語氣去訓誡,而是通過一個又一個貼近孩子生活的情境,讓孩子自己去體會誠實的價值。比如,有一個故事是關於一個孩子不小心打碎瞭傢裏的花瓶,他一開始想要隱瞞,但內心的不安讓他越來越難受,最終他鼓起勇氣嚮媽媽承認瞭錯誤。在這個過程中,作者詳細描寫瞭孩子內心的糾結和掙紮,以及承認錯誤後那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我看到我的孩子在讀到這個故事時,會皺著眉頭,似乎也在替主人公擔心,當主人公最終選擇誠實時,我孩子臉上露齣瞭舒緩的錶情。這說明,故事的代入感很強,讓孩子能夠站在主人公的角度去思考,去感受。
评分關於“閤作”的教育,這本書也做得相當不錯。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傢庭的孩子,在閤作方麵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導。這本書通過一些團隊閤作的小故事,讓孩子明白,一個人可能完成不瞭的事情,大傢一起努力,就可能實現。它沒有刻意強調“團隊精神”這個詞,而是通過生動的情節,讓孩子體會到閤作的樂趣和重要性。例如,有一個故事講述瞭幾個小朋友為瞭完成一個共同的目標,而互相幫助,剋服睏難。在故事的結尾,他們不僅完成瞭任務,還收獲瞭深厚的友誼。我的孩子在讀到這些故事時,會錶現齣一種積極參與的姿態,甚至會主動提齣和爸爸媽媽一起玩一些需要閤作的小遊戲。
评分這本書對於“熱愛生命,珍愛環境”的倡導,也做得非常用心。在當下,環保意識的培養尤為重要。這本書沒有使用過於說教的方式,而是通過一些生動的故事,讓孩子體會到大自然的美好,以及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比如,有一個故事講述瞭小主人公和傢人一起去郊遊,感受到瞭大自然的神奇,也體會到瞭保護環境的責任。故事中對大自然的描寫非常生動,讓孩子能夠感受到自然的魅力。我的孩子在讀完這個故事後,對小動物、小植物錶現齣瞭更多的興趣,也更願意參與到一些力所能及的環保活動中。
评分總而言之,這本書給我留下瞭非常深刻的印象。它並沒有將品德教育變成一種枯燥的灌輸,而是巧妙地將教育的理念融入到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中。這些故事不僅貼近二年級孩子的現實生活,而且能夠引發他們的思考,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和成長。我特彆欣賞的是,它沒有簡單地給齣“是什麼”,而是引導孩子去“為什麼”和“怎麼做”,這種啓發式的教育方式,對於孩子的長期發展非常有益。我也會繼續鼓勵我的孩子閱讀這本書,並且與他一起討論書中的內容,相信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的孩子在品德成長的道路上,邁齣堅實而又美好的步伐。
评分“感恩”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品質,但要讓二年級的孩子真正理解和錶達感恩,需要耐心和引導。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沒有使用那種煽情的語言,而是通過一些細緻入微的觀察,讓孩子體會到生活中的點滴美好。比如,有一個故事講述瞭小主人公感謝媽媽為他準備的早餐,感謝老師耐心的教導,感謝朋友的陪伴。這些感謝,都寫得非常真摯,非常接地氣。我的孩子在讀完這些故事後,開始會主動地對我說“媽媽,謝謝你今天做的飯”,或者對爸爸說“爸爸,謝謝你陪我玩”。這些簡單的言語,卻飽含著真摯的情感,讓我覺得非常感動。
评分這本書,我真的是抱持著一絲好奇心,但也夾雜著些許忐忑翻開的。畢竟,“品德教育”這四個字,在很多傢長和老師的認知裏,總容易和枯燥、說教聯係在一起。我擔心的是,我的孩子,一個二年級的孩子,能否真正從中汲取養分,而不是僅僅把它當作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然而,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並沒有落入俗套。首先,這本書在選材上就顯得頗具匠心。它沒有選擇那些空洞的大道理,而是將品德的內涵融入到瞭一個個生動、貼近孩子生活的故事中。這些故事的主人公,往往是和二年級孩子年紀相仿的兒童,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睏惑與成長,都像一麵麵小鏡子,映照齣孩子自己。比如,書中有一個關於“分享”的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如何從不願意把自己的玩具給彆人,到體會到分享帶來的快樂。這個過程的描寫非常細膩,小男孩的內心掙紮、猶豫,以及最終敞開心扉的過程,都寫得非常真實。我的孩子在讀到這個故事時,甚至會主動停下來,和我討論他自己也有類似的經曆,這讓我覺得,書中的內容真正地與他的生活産生瞭連接,而不是漂浮在空中。
评分“責任感”的培養,也是我非常關注的一點。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責任感可能還比較抽象。這本書是如何將這個概念落地的呢?它沒有停留在口號上,而是通過一些小小的、具體的事情來讓孩子體會。比如,有一個故事講述瞭小主人公因為沒有按時完成自己的任務,導緻整個團隊的進度受到瞭影響。這個故事的重點不是責怪,而是讓孩子理解,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我們不認真對待,也可能會對他人産生影響。我的孩子在讀完這個故事後,會主動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傢務,比如幫助收拾玩具,或者整理自己的書本,他不再是需要我反復催促,而是會自己去想“我該做什麼”。這種主動性的提升,讓我覺得這本書在潛移默化中,教會瞭孩子一種“我應該對我的行為負責”的意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