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在多樣化呈現的同時,心態也日益浮躁起來,我們似乎已經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在不停奔跑的你,是不是有時候也要停下追趕的腳步,環顧一下四周呢?
其實,我們身邊的每個角落裏都隱藏著真實而美好的事務,隻要用心去體會,就能感受到快樂,一味的追趕並不代錶就能擁有一切,擁有一切也不代錶就一定會幸福。對於那些不能得到的,我們坦然的放棄;對於那些已經得到的,我們無比的珍惜,你將會發現,原來你當下擁有的生活是那麼的美好。
「當下自在」並不是一種頹廢,而是一種體會到生命真諦後的灑脫,享受當下的人懂得肯定當下的自己,他們不會為瞭昨日而苦惱,也不會為瞭明日而傷神,他們不斷的努力在當下,相信自己會成為自己的救世主。因而他們更懂得珍惜當下的美好,珍惜自己的擁有,讓自己充實快樂的過好每一天。
本書從:肯定自我、人際關係、金錢財富、正視逆境、簡約生活、規劃未來等,共有九個章節,以言簡意賅的內容文字告訴讀者,隻有享受當下的人,纔能體會齣生命的美妙和人生的精彩;我們何不也學著做一個享受當下且做個生活大師的人呢?
作者簡介
陳文靜
自由撰稿人和編輯,國立師範大學畢業;喜愛旅遊與寫作,經常到處與各界人士探討現在趨勢、社會與人性等問題,現為知名齣版社的顧問。
序言 12
第一章 追求簡約,享受平淡的快樂 15
壁立韆仞,無欲則剛 16
嘗試中庸之道,過上簡約生活 21
知足常樂,何必追求得不到的東西 25
用平常心去看待當下生活 30
安貧樂道,不要羨慕富人的生活 34
適可而止,見好就收 38
正視完美,不要過分苛求自己 43
第二章 肯定自己,忘記過去的自卑 47
自己纔是救世主 48
肯定當下的自己,你總有地方勝過彆人 53
找迴本色,走自己的路 59
不斷吸取建議,在自省時查漏補缺 64
放下過去,彆為昨天的睏苦買單 69
成績隻說明過去,當下仍需積極努力 74
在錯誤中成長,不在同一地方翻船 78
第三章 珍惜擁有,留住現在的美好 83
人生是條單行道,走過就無法迴頭 84
得不到的不一定是好的 89
為擁有而驕傲,發現身邊幸福 93
規劃時間,讓每一天都無比充實 98
果斷齣擊,不要與機會失之交臂 103
遠離內心嫉妒,纔能讓自己更強 107
日清日高,彆把任務留到明天 111
第四章 豁達處世,造就平和的心境 117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118
原諒曾傷害過你的人 122
用心去發現彆人的優點 127
莫生氣,用微笑去擊破謠言 132
不要在得失上過分算計 135
得饒人處且饒人 138
吃虧在當下,受益在未來 143
第五章 正視逆境,笑嘗人生的苦辣 147
挫摺讓生活更加精彩 148
嘗盡人間苦難,纔能體會生命的真諦 152
樂觀是逆境中最大的轉機 156
勇敢麵對挫摺,恐懼會讓挫摺更加囂張 161
正視逆境,為自己的失敗而鼓掌 166
心有韌勁則百摺不屈 170
堅定信念,終會到達成功彼岸 174
第六章 沐浴陽光,走齣自閉的小屋 179
用感恩的心看待世界 180
拒絕杞人憂天,不預支明天的煩惱 185
離社會越遠,社會就離你越遠 190
融入群體,享受傢的溫暖 195
彆再惴惴不安,大膽去相信彆人 200
訴說痛苦,痛苦就會減輕 205
找份真摯的友誼來滋潤自己 209
第七章 規劃未來,描繪嚮往的願景 215
有目標就不會在當下徘徊 216
站在當下甲闆,預測未來航嚮 219
定準目標,否則就會越努力越無效 223
用當下的纍積,換取未來的成功 227
擁有雄心壯誌,更要做好當下小事 231
第八章 知曉利害,置身安全的地帶 235
著眼當下,順勢思考 236
「平庸」總比「優秀」安全 241
學會隱藏自己,切勿喜怒形於色 245
拿捏尺度,把握分寸 250
尋找當下貴人,背靠大樹好乘涼 255
謙虛做事,不驕不躁 260
第九章 善待財富,發揮金錢的魔力 265
金錢的善惡取決於使用者 266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271
用好當下的每一分錢 274
儲好當下金錢,以備不時之需 279
散財亦有道,韆金散盡還復來 282
前言
人的一生看似漫長實則短暫,在這個短暫的生命過程中,總會有許多的幸福與悲傷,快樂與哀愁。然而,過去已經成為瞭昨日的雲煙,未來還停留在明日的期望中,隻有當下纔是我們可以把握的幸福;所以我們應當珍惜當下,活在當下,享受當下。
享受當下並不是一種頹廢而是一種體會到生命真諦後的灑脫,享受當下的人懂得肯定當下的自己,他們不會為瞭昨日而苦惱,也不會為瞭明日而神傷,他們不斷的努力在當下,相信自己會成為自己的救世主。因而他們更懂得珍惜當下的美好,珍惜自己的擁有,讓自己充實快樂的過好每一天。
享受當下的人擁有平和的心境,豁達的心胸。他們能用微笑麵對謠言,能用一顆寬廣的心麵對那些傷害自己的人;他們知道得饒處且饒人的智慧,不會在得失上斤斤計較,因為他們知道吃虧在當下,享受在未來。
享受當下的人能夠正視逆境,笑嘗人生苦辣,麵對挫摺,他們能勇敢的麵對;心有韌性則百摺不撓,因為他們知道挫摺是人生必然要經過的一個過程,嘗盡瞭人間苦難纔能體會生命的真諦,他們相信樂觀、堅強和勇敢一定能夠幫助他們走齣逆境。
享受當下的人懂得簡約、平淡生活的快樂。無慾無求的生活讓他們體會到瞭知足常樂的幸福。在簡約的生活中,他們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當下生活,用感恩的心看待世界,他們拒絕杞人憂天,也不預知明天的煩惱;隻是體味平淡中的從容、享受著當下傢庭、群體、朋友帶來的溫暖。
享受當下的人並不會碌碌無為,他們會甩掉依賴,做主未來,用自己當下的努力規劃未來的方嚮,描繪著美好的未來藍圖。擁有明確目標的他們,不會徘徊在當下,他們擁有雄心壯誌但也能做好當下的小事,隻會用自己當下的纍積換取未來的成功。
享受當下的人能夠保持善良的本性,守住誠信的人格,他們懂得識彆善惡,為人處事能夠把握好分寸,拿捏好尺度;因而他們能順勢而為,將自己置身在安全地帶。
享受當下的人會擁有正確的財富觀,愛財但不吝財,追求財富但取之有道。他們能夠善待財富,善用財富,過好每一天。
隻有享受當下的人,纔能體會齣生命的美妙和人生的精彩,你何不也學著做一個享受當下且做個生活大師的人呢?
《當下自在:做生活的大師》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張生活地圖,指引我走齣內心的迷宮。我過去總是習慣性地逃避現實,沉浸在幻想中,或者沉湎於過去的迴憶,總覺得現實生活太過殘酷和乏味。這本書卻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告訴我如何在這“殘酷”和“乏味”中找到樂趣和意義。作者在論述“活在當下”時,舉瞭許多生活中常見的例子,比如在一次普通的散步中,如何去體會腳下土地的觸感,如何去聆聽風吹過樹葉的聲音,如何去觀察雲朵變幻的形狀。這些細節,我以前從未留意過,但作者卻告訴我,這些細微之處,蘊含著無窮的生命力和喜悅。讀這本書,我不再覺得生活是單調的重復,而是充滿瞭無限的探索空間。我開始有意識地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即使是洗碗這樣的小事,我也會去感受水流的溫度,去欣賞泡沫的形狀,去體會勞動的踏實感。這種“有意識的體驗”,讓我逐漸擺脫瞭對外界的依賴,開始從內心深處汲取快樂。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原來做生活的大師,並非要做齣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要學會如何去“活”本身,如何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個當下。
评分我拿到《當下自在:做生活的大師》這本書時,正是我人生中一個比較迷茫的階段。工作上感覺瓶頸,人際關係也有些混亂,整個人都陷在一種負麵的情緒裏,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翻開瞭它,沒想到,這本書帶給我的啓發是如此巨大。它沒有給我灌輸任何心靈雞湯,反而像是在跟我進行一場深入的對話。我喜歡作者在書中反復強調的“覺察”的重要性。他說,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感到痛苦,不是因為事情本身,而是因為我們對事情的“反應”。比如,當彆人無意中說瞭一句讓你不開心的話,你可能會瞬間憤怒,但如果你能停下來,去覺察你的情緒是如何産生的,你會發現,憤怒的背後可能隱藏著你對被認可的渴望,或者對自身價值的不確定。這種覺察,讓我第一次意識到,我纔是自己情緒的主宰者,而不是被情緒所奴役。我開始嘗試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這種覺察,尤其是在麵對壓力和衝突的時候。我發現,當我能夠靜下心來,觀察自己的情緒,不去評判它,而是理解它,很多原本看似無法解決的問題,都會變得容易處理。這本書讓我明白,做生活的大師,並非意味著要變得無堅不摧,而是要學會與自己內心的風景和諧相處,擁抱每一個不完美的自己。
评分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提供瞭一種非常實用的生活哲學,讓我能夠重新審視自己與周圍世界的 E38 關係。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被生活推著走的人,每天忙忙碌碌,卻不知道究竟在追求什麼,內心深處總有一種揮之不去的虛無感。翻開《當下自在:做生活的大師》,我驚喜地發現,作者並沒有給我畫一個宏大的藍圖,而是從最微小、最日常的方麵入手,比如如何看待自己的情緒,如何與他人建立真正的連接,如何在平凡的勞動中找到意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放下”的部分。我過去總是執著於過去的錯誤,或者擔憂未來的不確定性,這讓我活得很纍。但作者通過一些故事和案例,告訴我,放下不是放棄,而是不再被過去的包袱所纍,不再被未來的幻影所睏擾,從而能夠輕盈地走嚮前方。這種“放下”的智慧,讓我不再糾結於那些無法改變的事情,而是將精力集中在當下能夠做的事情上。我開始嘗試在工作中,不再為一次失敗而耿耿於懷,而是從中學習,然後繼續前進;在人際關係中,也不再過度解讀他人的言行,而是用更開放、更包容的心態去接納。這本書真的像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用溫和的語言,一點點地打開我僵化的思維模式,讓我看到瞭生活更多的可能性。
评分《當下自在:做生活的大師》這本書,真是像一股清泉,滋潤瞭我焦躁的心田。讀它的時候,我常常會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找一個安靜的角落,沉浸在文字的世界裏。書裏沒有那些空洞的說教,也沒有那些遙不可及的理論,而是用最樸實、最真誠的語言,講述著如何在瑣碎的日常生活中找到那份難得的寜靜與自在。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描述“當下”時所用的那些生動的比喻,仿佛能看到一個個鮮活的畫麵在眼前展開。比如,當談到如何應對內心的不安時,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告訴你“不要焦慮”,而是引導你去觀察焦慮的源頭,去感受它,然後像對待一個闖入你空間的客人一樣,不評判、不壓抑,隻是靜靜地看著它來來去去。這種方式,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我曾經嘗試過很多所謂的“正念”練習,但總是覺得不得要領,總是在“想”而不是“做”。而這本書,它教會我的是一種“活在當下”的自然狀態,不需要刻意去練習,而是融入到生活的點點滴滴裏。我現在會更留意早晨的第一縷陽光,會更用心去品嘗一杯咖啡的味道,會更耐心去傾聽孩子說話時的每一個字。這些微小的改變,匯聚起來,讓我的生活品質有瞭質的飛躍。這本書讓我明白,做生活的大師,並非要掌控一切,而是學會與生活和諧共處,找到內心的平和與力量。
评分我一直認為,做一個“生活的大師”聽起來是一件非常遙遠的事情,需要極高的智慧和修為。但《當下自在:做生活的大師》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將“做生活的大師”這個概念,拆解成一個個可以實踐的步驟。我特彆喜歡書裏關於“連接”的論述。作者認為,我們之所以感到孤獨和失落,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與自己、與他人、與自然之間失去瞭真實的連接。他鼓勵我們去放下那些虛僞的社交麵具,去坦誠地錶達自己的感受,去傾聽他人的心聲,去感受大地的呼吸。這種“真誠的連接”,讓我意識到,我過去在人際交往中,常常是在錶演,而不是在交流。讀瞭這本書之後,我開始嘗試著去放下那些不必要的顧慮,更加真實地麵對我的傢人和朋友。我不再害怕錶達我的愛,也不再迴避我的脆弱。我發現,當我開始以一種更開放、更包容的心態去對待他人時,我收獲瞭更多的溫暖和理解。這本書不僅改變瞭我與他人的關係,也讓我重新認識瞭自己。我開始明白,做生活的大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與自己建立深厚的連接,接納自己的所有,然後,這份自在,自然會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麵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