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颱灣:兩岸徵文選粹3

颱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颱灣:兩岸徵文選粹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兩岸關係
  • 文化交流
  • 社會觀察
  • 時代思潮
  • 颱灣
  • 大陸
  • 徵文集
  • 兩岸視角
  • 民意調查
  • 社會發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一)颱灣和大陸存在的時代差

  初到時那種強烈的陌生又親切,近乎「齣國」的感覺,漸漸被日常的瑣碎沖淡。繁體字的竪版書已經看得很舒服,雖然有些字因為筆畫多於三十畫怎麼都不會寫。街道兩側的四川炒飯、浙江米綫、北平燒雞、福州乾拌麵之類的混搭店,我已經不如剛來時,那麼執著地去深究這些地方到底齣不齣這些名産。

  平日裏聽著嗲得冒泡的颱腔也不覺得很異域風情,甚至我有時都不好意思開口講話,因為一口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在這裏聽起來更像是方言。

物價天差地遠

  同學中有人問過我類似大陸有沒有超過十層樓的問題,土地是不是自己圈一塊就行?我會耐心告訴他,我在上海已經看不到低於十層的房子,找不到低於一萬人民幣一平方米的房子,北上廣(北京、上海、廣州)的年輕人們要一生一世執著下去的,不一定是愛情、喜好或是事業,而是還房貸,但是就算是還清瞭,這一小塊地皮還是國傢和人民的,你隻能暫時租用七十年。
  
  有同學跟我感嘆過大陸的物價很便宜,我說如果一夜迴到十年前,那麼這個成立,但是目前除瞭書之外,沒有什麼會比同等地段的颱灣物價便宜。所以在大陸,最廉價的是思想和知識。當然這是一個惠及大眾、齣版社和盜版書商的現象,缺憾就是會餓死很多認真寫書的作傢。

  我在颱灣到處蹭吃、蹭喝、蹭活動。不論是校內的活動還是校外的活動,很多都是免費,隻要速度快,手不滑,基本都能搶到。有時運氣好,還有免費午飯或茶點供應。餵飽瞭靈魂也填飽瞭肚子。很多地方的門票會讓我以為是人民幣標價,比如我在颱北當代藝術館辦的年卡是二百元新颱幣,我掏錢時還很傻很天真問瞭句:「是颱幣嗎?」

遠近概念大不同

  颱灣人對於遠近的概念與我有著明顯的差彆,在介紹我傢所在的城市位於長三角肚皮,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距離杭州一個小時,距離上海二個小時,距離南京三個小時。颱灣同學會驚訝地看著我說:「那豈不是很遠?」在他們印象中美麗而遙遠的花東地區,路途時間在我看來隻是大巴車上睡一覺的問題。

  其實對於遠近的概念與我有差彆的不隻是颱灣人,我的大陸親友團也和我有代溝。當我爸哭天搶地地說颱灣太遠,覺得我赴颱求學就是有去無迴之事時,我在地圖上比畫瞭一下,距離還沒有到青島來得遠。當我告訴我一位在蘭州長大,目前在北京讀書的同學,我將去颱灣讀書時,他問我的第一個問題是:時差有幾個小時?

  其實颱灣和大陸的地理距離並不遠,遠的是心裏距離。颱灣和大陸存在的不是時間差,而是時代差。驕傲的大陸高鐵曾經打過雞血一樣的,要創造北京到上海三個小時的神話,而我到颱灣也隻要一個多小時。所以地理距離並不遠。

  至於時代差,我在赴颱前聽到鄭智化的《大國民》,心下一驚,這歌詞不正是我天朝的真實寫照嗎?「貪官汙吏,一手遮天,美麗的謊言,說過多少遍,說來說去,從來沒實現,宣傳的口號,說大傢都有錢,貧富的差距,假裝沒看見,禮義廉恥沒有鈔票重要,一輩子的辛苦連個房子都買不到……」但是百度一下,我纔知道,這首歌的歌詞寫的是一九九○年代的颱灣實況。隻是不知道現在的颱灣會不會是十九年後的大陸。但是以目前的物價水準,我們在這個方麵已經將要趕超颱灣。
 
(二)思想衝擊最驚心動魄

  我住淡水,是個離繁華很近,離喧囂很遠的小鎮。

  我有同學到淡水後,對於颱灣的一切幻想瞬間毀滅,直接買瞭機票迴大陸,準備去英國。他沒有想到颱灣會有這麼破舊的地方,會有這麼狹窄的街道,簡直就是個城鄉結閤部。他幻想中的颱灣應該處處都是寬闊的馬路,居民區都像中央CBD一樣,而淡水讓他這個大城市來的人,一下子有瞭迴到解放前的感覺。所以,他趕緊橫渡颱灣海峽,殺迴大陸。就算是颱北,也滿足不瞭他對於「颱灣」的幻想。

淡水風情,隨手可得

  可我就是快把這個小鎮愛到心底去瞭。淡水的生活節奏不快,鎮子裏不堵車,物價也比較便宜,有精緻好吃的東西,民風淳樸,淡水人熱情好客而且很健談。我住的地方離風景區也很近,一開窗就是淡水河和對岸八裏的觀音山。我經常去淡水邊走走坐坐,看雨看霧看夕陽,活得愜意而濫情。每次望著淡水河入海的方嚮,都會有種「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現場版的感覺。好不浪漫。
 
  跟班裏同學漸漸混熟,能聽懂他們的笑話和髒話,齣門吃飯逛街參加活動也會有人惦記你,也有瞭可以說心裏話的朋友,臉書(Facebook)的使用頻率已經快和「人人網」(註一)持平,經常是按贊按到我手軟。有時候真的會忘記自己是在颱灣,食物和語言都一樣,感覺自己和身邊的人們都屬於一掛,這些臉孔和我沒有太多差彆,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經常會被認成日本人。

翻牆,為瞭思念

  但是我終究是在颱灣。我很苦惱的一件事是寒假時迴到大陸,迴到牆內,上不瞭FB,寒假還好,暑假呢?畢業之後,甚至更久更久的以後呢?我在颱灣可以暢通無阻地上人人網和以前的同學聯係,得知他們的近況好不好,和他們閑聊瞎扯,但是在大陸呢?我輸入www.facebook.com時,跳齣來的隻是:網頁錯誤。其實網頁沒有錯,錯的是網頁後麵的牆。

  暑假時我曾經按捺不住好奇,使用翻牆軟體上瞭FB,有瞭我可愛的帳號,之後再上「QQ群」(註二)時,上次登錄地點顯示為:以色列。翻牆之後,我還齣現過:菲律賓、美國、巴西、澳大利亞、瑞士、埃及。「足跡」遍布世界五大洲,最扯的是我離開傢前的最後一天,晚上再翻牆翻迴來時,發現自己剛剛「去過」瞭朝鮮……。在牆外的生活看起來很自由自在,但是很多無形的東西悄悄地給我畫瞭高壓警戒綫。比如總是會有長輩關照我:「莫談政治,不要被彆有用心的人利用瞭。」也總是會有類似於「你們是第一屆陸生,代錶的是大陸新生代和背後的十三億。所以要處處體現齣高尚而優良的作風。」這類壓死人的限定。我不是人大代錶,我連自己都代錶不瞭,哪裏有資格代錶韆韆萬萬個「我」。

中共?中國?大陸人?

  比起這些高壓綫,思想觀念上的衝擊更加驚心動魄。我已經習慣颱灣同學稱我是中國人,我也不再去爭辯。聽到他們這麼稱呼時,心裏不是沒有波瀾,但是我現在已經沒有立場和動機,去賤賤地反問:「你不是中國人嗎?」他們的確不這麼認同。我最多會弱弱地說一句:「叫我大陸人。」

  我旁聽的詩選課是位老教授上的,每次講到大陸時,他都稱大陸為「中共」。所有的講法都是「中共他們如何如何……」最雷的是,有次他講到韓寒時說:「中共的青年作傢韓寒」,我瞬間有一口老血即將噴齣的感覺,即刻印證瞭躺著也中槍的真理。

  【註一】 人人網:中國大陸最早的校園社交關係網絡平颱之一。
  【註二】 QQ群:中國大陸騰訊公司推齣的多人聊天交流服務。

(三)愛大陸也愛颱灣

  在我看來颱灣人真的是非常不錯,熱情、謙讓、認真、細心,會盡力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想盡辦法幫助你,滿足你的要求。我死黨寫錯住址的信,居然都會安全送到我手上。

  但也總是存在著對立麵。我們學校一位曆史係的教授在他的課上公開聲稱:感謝文革,文革萬歲!在我看來,這和支持侵略戰爭的反人類觀念沒有本質區彆,對於一場死傷慘重,代價巨大的浩劫沒有一點同情心,反而幸災樂禍的人不配為人師錶,作為人起碼的是非良知都沒有,站在講颱上隻能是「磚傢叫獸」。這樣的老師,我寜可學分不要,被他死當,也不會去上他的課。淚眼看世界,做個有良知的人,這是我的底綫。

中國人躺著也中槍

  期中考試前樓下有位綠營的立法委員候選人搭颱拉票。他把國民黨和大陸罵得一文不值,聲稱國民黨賣颱通敵,颱北的一○一朝嚮北京方嚮,這是俯首稱臣的錶現。我想說東亞陸地構造西高東低,北高南低,整個大陸都朝嚮颱灣的方嚮,我是不是該呼聲「吾皇萬歲」。接下來又再一次印證瞭躺著也中槍的真理。這位候選人說:「中國人都覺得自己豬狗不如。」我聽到這話時真的瞬間快要化石,我再怎麼作踐自己,也不會把自己和牲畜並列。總不該是我遛狗時,你非說是狗遛我吧?

  我做為一個中國人,雖然會罵官罵政府、罵世事不公、罵公民冷漠,但是我真心地熱愛自己的土地,看到它的不好,希望它更好,所以纔要罵。但是哪怕這個國傢隻剩一個人的血是熱的,哪怕這個人隻剩下一滴血是熱的,這個國傢就有它的可愛之處,這片土地就有讓人愛它的理由。更何況,離這等世界末日般的慘狀還很遠很遠。

  對於這位立法委員候選人,我最不能理解的一點就是:他是淡江大陸所的畢業生,應該很清楚大陸的現狀以及兩岸的經貿情況,為什麼還這麼隨心所欲,想扯就扯。但是事後當我再迴想起樓下人群的陣陣歡呼時,我明白瞭。有人需要他這麼說,當然他也需要颱下的人給他加油按贊,最後再把選票投進他的箱子裏。
 
  我在「人人網」上因為這事罵過娘後,有颱灣同學說:我為我同胞的行為嚮你道歉。我說不必,我理解他。而且颱灣至少能包容不同言論的存在,而在大陸是絕對不會讓你有這樣搭颱「唱戲」的可能性。

負麵消息心痛無力

  雙十節的時候,我在國父紀念館外麵看到一輛黃色的汽車,插著五星紅旗,打著「中國萬歲」、「我們都是一傢人」的牌子,放著又紅又專的歌麯招搖在颱北街頭。我當時又激動又興奮,從沒想過在颱灣的街道上看到這等景象,本來在大陸時讓我聽得耳朵都快起繭的歌麯,卻讓我倍感親切。這就是颱灣的包容能力,我相信很多颱灣人看到都會覺得刺眼,但是它既然存在瞭,就一定在這塊土地上是閤理的。如若是我插著青天白日滿地紅走在北京街頭,也許下一秒我就要被有關部門找去喝咖啡瞭。

  不過以上都不足以讓我感到心痛和無力。最讓人難過的是,在颱灣媒體上知道有關大陸的消息,比在大陸媒體上看到的還要多。特彆是關於大陸的負麵消息。那次在一傢餐廳吃飯時看到上海地鐵齣事的消息,聽著周圍人的唏噓,我真恨不得找個坑把自己活埋瞭。沉重的無力感,壓得我筷子都提不起來。

  還有那次看到「小悅悅事件」(註一)在颱灣媒體上一遍一遍又一遍地被聲討時,我真恨不得替悅悅躺在車輪底下受死。看著她小小的身體暴露在街道上無人理睬,我真想衝上去抱起她嚮醫院飛奔。我真想指著那些見死不救的畜生狠狠地罵一句:乾你娘!

選擇來颱從不後悔

  最最難過的還是傢鄉前段時間發生的「抗稅事件」(註二)。我在颱灣的報紙上看到圖文並茂的大標題報導時,心痛到無法自已,即刻淚流滿麵,把旁邊的廣東同學嚇瞭個半死。更讓我難過的是,對於這件事的後續報導和相關分析,我再也沒有從國內的任何大型媒體上找到,消息來源除瞭微博和人人網之外,就隻是颱灣媒體的報導分析。一貫的大事被化小,小事被化無瞭。穩定壓倒一切,和諧社會的大局意識,讓大陸人自己都看不到自己國傢切開的血管正鮮血直流。而我又能做點什麼,能為我的傢鄉,為我的國傢止血化瘀呢?我什麼都做不瞭,甚至不能去現場打掃一下碎瞭一城的玻璃,我隻能流下軟弱而委屈的眼淚。這樣的無力和無奈之後也許會經曆更多,更加刺痛我。但是,當初我選擇來颱灣讀書時,就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從沒想過要選擇後悔。現在不後悔,將來也不會讓自己後悔。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讓我有瞭幾乎是兩年的成長,我一下子明白瞭很多事情。希望四年後,把颱灣帶給我的一切帶迴大陸去。要用這四年的時間,拓展我視綫的維度,增加我生命的厚度,挖掘我思想的深度。

  愛生活,愛旅行,愛玩樂,愛知識,愛大陸,也愛颱灣。我不是什麼和平使者,我是一個平凡人,隻是遇到瞭不平凡的際遇。我在颱灣,我正青春。

  【註一】 小悅悅事件:發生於二○一一年十月十三日廣東省佛山市,一名二歲女童王悅由於父母疏忽過失,在陰雨天黑夜獨自跑齣傢門百米外後,先後被兩輛汽車撞傷倒地,最初路過的數名行人未及時施救,但幸被路人救起,送往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急救,但仍宣告搶救無效離世。

  【註二】  抗稅事件:發生於二○一一年十月下旬的浙江省湖州市織裏鎮,因稅費過高而引起的一係列大規模示威與騷亂。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推薦序】
看到兩岸融閤的契機
星雲 佛光山開山宗長
兩岸佳文 見證彼此成長
許嘉璐 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隻有交流、沒有設限
黃晴雯 太平洋SOGO百貨暨太平洋崇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大陸人看颱灣】
「親愛的」垃圾林娟
我在颱灣,我正青春蔡博藝
平和公允地看待中華民族的曆史鬍海鷗
敏感的颱人許光明
新颱灣人的鬱悶與傷感厲放
觀察颱灣──自大還是自卑?楊曉星
爐火純青的助人為樂馬琴琴
慶典音樂會 領導成為「壁上花」李小鳴
金門──無法承受之重厲放
競爭野獸與圍觀看客的成長厲放
夢想小魚馬琴琴
我的初識颱灣李國政
孤島與高牆蔡博藝
隔岸觀選 浮想聯翩牟劍閩
颱灣的驕傲與焦慮馬軍
有意義的他者 一廂情願的鄉愁蔣方舟
我是颱灣新住民曾丹妹
請親自來聽一聽 看一看李誌題

【颱灣人看大陸】
為什麼颱灣人「現在」不認同「中國」呢?張耕維
甘肅誌工體驗 震撼無與倫比侯乃真
返工韆萬裏瑞塔羊
在大陸做服務生 人生的奇遇簡心怡
昭陽殿裏第一人連方瑀
大陸小學 不適應癥候群Hippo
一個來自颱灣的「吉祥物」楊景棠
廿年後 農村還在嗎?阿三圖
牆裏牆外兩樣情葉誌輝
國際社團營看見大陸競爭力杜宗熹
京城裏討生活的計程車師傅小芬
曆史古城的現代哀歌許傢宜
攜子在陸打拚 女颱乾一肚苦水小莫
兩岸交流不夠多也不夠真曾令潔
充滿精神的笑容青檸檬
在彆人地盤踩地雷Yatsen Chang
發現天津:沉靜的小巨人周玉蔻
小資旅行在大陸楊艾俐
彆再說踹共瞭!曾泰元
陸媒大陣仗來颱找答案宮鈴
【跋】
《旺報》建立兩岸社會共同曆史記憶的平颱 黃清龍《旺報》社長

圖書序言

推薦序

看到兩岸融閤的契機∕星雲

  兩岸關係說來實在是中國曆史上一段很奇特的因緣,在隔閡瞭六十年之後,說疏離其實又不太疏離,說親近嘛似乎又還有一點距離。不疏離的是同文同種,有距離的是雙方在政治上還有許多歧見。盡管從二○○八年之後,兩岸在經貿文化交流上大跨步的嚮前邁進,但是涉及到主權的問題時,就會碰到很多絆腳石,舉步維艱。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岸民間的互動就成瞭不可或缺的角色。

  自從政府開放大陸觀光客來颱,尤其是開放自由行以後,兩岸民間就成瞭雙嚮的往來,這對於促進彼此間的瞭解非常有幫助。六十年的隔閡,兩岸人民盡管感覺還很親,但還是有很多生活習慣上、思想觀念上的差異,這些差異必須透過一段較長時間的互動纔有可能消解,並進一步融和。很可喜的,我們在《旺報》的「兩岸徵文」中,看到很多兩岸人民往來的故事,也看到瞭兩岸間融閤的契機。

  就以我個人來說,我雖然是個齣傢人,但我的經曆和大陸上隨著國民政府遷颱的老兵們並無二緻,他們都是響應「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從軍的,而我從小在宜興的大覺寺齣傢,一九四九年南京淪陷瞭,有同道朋友號召到颱灣,跟師父稟報之後,我就到颱灣來瞭。初到颱灣時很辛苦,慢慢的一邊學習一邊弘法,建立瞭人間佛教的信念。

  兩岸經過多年的隔閡,等到開放之後我迴到宜興的祖庭去看,也遊覽瞭許多名山古寺,纔驚覺到佛法在大陸沒有瞭昔日的榮光,現在我感到有一些責任,必須和大陸的大德、法師們親近,把佛法帶迴到大陸去。但是我也明白,很多事情無法一步登天,必須慢慢來。所以我現在從文教工作上著手,就像在颱灣一樣,我辦學校、辦報紙、參與社會公益,天長日久纔有一點點的成績。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相信假以時日,佛法可以在大陸重新弘揚。

  跟我推廣人間佛教的理想一樣,《旺報》舉辦的兩岸徵文活動也是一點一滴積纍的功夫。從文章中可以發現,兩岸人民對彼此的瞭解,已經從硬體轉嚮軟體,大陸民眾對颱灣的製度和人文風習感到好奇與羨慕,譬如他們在旅館裏很喜歡看颱灣的政治談話性節目,因為呼吸到自由的空氣;他們覺得垃圾分類、垃圾不落地很環保;他們在颱灣掉瞭相機、掉瞭手機,很快就找到瞭。這是一種國民素質的錶現,慢慢互相影響之下,彼此的差距就會縮小。

  颱灣人對於大陸也慢慢的改觀瞭,早期還沒有開放之前,大陸的錦綉河山是最令颱灣民眾留戀與神往的。兩岸開放之後,有瞭一點認識,過去對他們的印象總是覺得很窮、很落後,但是大陸最近幾年來經濟的發展,人民富裕起來瞭,都市也建設起來瞭。很多人深入大陸的二、三綫城市,深刻體會到大陸「中部發展、西部大開發」的情況,他們不僅消費能力高,服務品質也慢慢提升瞭。

  從中國曆史上看,曾經經曆過三次大的政治分裂,但是卻促成文化的大融閤。第一次是春鞦戰國時代,雖然七雄割據、各霸一方,但是最後發展齣秦漢文明;第二次是魏晉南北朝的分裂,但是卻促成大唐文明;從清末民初到現在兩岸逐漸統閤,是第三次大融閤,我們期待一個新的文明盛世,當然這個盛世會是融閤兩岸文化精髓的和諧。

  現代社會是個多元開放的社會,民間的力量纔是主導兩岸未來發展的主流。最近大傢都談到兩篇影響力很大的文章,這兩篇文章反映瞭大陸人民對颱灣普遍的觀感。一篇是大陸年輕作傢韓寒所寫《太平洋的風》,另外則是由《新周刊》製作的專題提到「颱灣最美麗可觀的風景是人」,從這裏可以看齣來,颱灣這六十年來最大的成就,就是建立對於人的根本價值的尊重。
 
  《旺報》的兩岸徵文裏頭忠實的呈現瞭兩岸人民之間互相批評、互相檢討、互相贊美、互相學習的一麵,這個平颱是非常難得的,官方做不到、一般媒體也沒有在做,隻有《旺報》每天做,就像滴水穿石一般,兩岸的隔閡終有一天會彌閤。我們感佩《旺報》對兩岸人民的和諧所做齣的努力,也期待這份努力早一天開花結果。

二○一二年十月於佛光山開山寮
(作者為佛光山開山宗長)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