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經典少年遊】
少年需要遊經典。
經典需要少年遊。
●先齣版一百種中國經典,共分八個主題係列:詩詞麯、思想與哲學、小說與故事、人物傳記、曆史、探險與地理、生活與素養、科技。
●一個主題係列,按時間順序來選擇代錶性的經典書種。每一個主題係列,邀請相關的專傢學者擔任編輯顧問,提供從選題到內容的建議與指導。
●孩子讀完一個係列,可以掌握這個主題的完整體係。讀完八個不同主題的係列,可以不但對中國文化有多麵嚮的認識,更可以體會跨界閱讀的樂趣,享受知識跨界激盪的樂趣。
●每一種書,都包括兩個部分:「繪本」和「讀本」。
●繪本在前,是感性的、圖像的,透過動人的故事,來描述這本經典最核心的精神。小學低年級的孩子,自己就可以閱讀。
●讀本在後,是理性的、文字的,透過對原典的分析與說明,讓讀者掌握這本經典最珍貴的知識。小學生可以自己閱讀,或者,也適閤由傢長陪讀,提供輔助說明。
2012年8月,首先推齣【詩詞麯】主題,共十五種書。由葉嘉瑩教授(天津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審閱。
《樂府詩集》是古老的民歌,
唱著花木蘭代父從軍的勇敢,
也唱著曹操對酒當歌的浪漫;
更唱齣瞭採蓮遊玩的好時光,
還有母親對遊子的思念不捨。
如果不是郭茂倩四處蒐集,
將五韆多首詩整理成一百捲,
我們今天怎麼能看到這些豐富的民歌?
又怎麼能感受這些民歌背後每一則動人的故事?
作者簡介
原典改寫∕劉湘湄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係畢業,從小學二年級就立誌要成為作傢。大學畢業後,曾經任職歐普廣告設計公司、青林國際齣版、遠流齣版,以及麥田齣版擔任廣告文案、行銷企劃相關工作。故事改寫、作文教案有《柳林中的風聲》、《漁夫和他的妻子》、《糖果屋》、《小婦人》、《綠野仙蹤》、《小天使海蒂》、《愛麗絲夢遊仙境》、《彼得與狼》。
繪者簡介
菌先生(何峻羽)
輔仁大學應用美術係畢業。插畫傢,並於硃銘美術館擔任設計專員。曾接受2006年《AM.PM》雜誌第14期插畫邀稿、陽明海運第一屆國際兒童繪畫比賽──特彆創作邀稿、元智大學Museum Cafe 邀展,並於2007年接受富邦藝術基金會「同感.童感」的藝術展主視覺插畫繪製。自JM硃銘美術館季刊第43期起開設「菌先生的奇想手繪」插畫專欄。曾獲2010年CDT颱灣原創角色藝術大賞設計師玩具類優選。繪作有小知堂齣版《少年作傢之死》封麵插畫&設計。
與屈樂府詩集關的--
24人物26時間28事物30地方
走進原典的世界
32十五從軍徵 36江南 40擊壤歌 44摺楊柳枝詞 48敕勒歌
52木蘭詩(節選) 56短歌行(節選) 60子夜吳歌 64遊子吟
編後語
68認識從前從前的民歌手69我是大導演
相關的地方
從樂器、唱歌的方式,以及所配閤的舞蹈,都能反映不同地區、民族的文化特質和生活習俗喔!
湘潭
中國江南一帶盛産蓮花,在《樂府詩集》裏甚至有專門描述江南蓮田景色的〈江南〉一詩。其中,位於湖南省的湘潭縣,是中國的湘蓮之鄉,自古便有「湘蓮甲天下,潭蓮冠湖湘」的美譽。
貴州
彝族是貴州的少數民族,也是目前一支擁有許多不同的傳統民歌的民族。他們的民歌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藉由一邊唱著民歌,一邊教育族內小朋友許多生活知識,在唱唱跳跳中傳承老祖先的智慧。
玉門關
位於甘肅省敦煌市的玉門關(上圖),是漢武帝時所設置,因為漢代從西域輸入玉石皆由此道進入中原,故名為玉門關。玉門關是中國通往西域最重要的關卡,之後就常被文人在文章中詠嘆,例如李白在《樂府詩集》裏的〈子夜吳歌〉,即有「鞦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的詩句。
濟南
除瞭《樂府詩集》收錄的民歌外,目前在中國仍有一些特殊的民歌被保存下來,例如早期農耕時期吟唱的秧歌。山東濟南的商河縣是鼓子秧歌的發源地,至今仍保有在元宵節錶演秧歌的傳統,透過歌舞的方式,祈求並感謝風調雨順,五榖豐收。
陰山
橫亙在內濛古自治區中部的陰山山脈,天高地闊,草原廣袤,自古便有一群名為「敕勒」的遊牧民族生活在此。從《樂府詩集》中的〈敕勒歌〉裏,我們仍可以想見那般開闊豪放的北疆風情。
走進原典的世界
原典
敕勒歌(佚名)
敕勒1川,陰山2下。
天似穹廬3,籠蓋4四野5。
天蒼蒼6,野茫茫7,
風吹草低見牛羊。
注解
1.敕勒:種族名2.陰山:山名,中國北方的屏障3.穹廬:濛古人住的帳篷4籠蓋:覆蓋
5.四野:四方的原野6.天蒼蒼:形容天廣闊無邊7.野茫茫:原野遼闊的樣子
這部《樂府詩集:說故事的民歌手》簡直是一場穿越時空的音樂盛宴,它不僅僅是一本詩集,更像是一本記載著古老靈魂低語的日記。我迫不及待地翻開瞭它,仿佛聽到瞭來自遙遠年代的歌謠在耳邊縈繞。那些詩句,不是高高在上、麯高和寡的文人士大夫的吟詠,而是普通百姓的心聲,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生活點滴,都被記錄得如此生動真實。我尤其喜歡其中那些描繪邊塞風光的篇章,風沙漫捲,戰馬嘶鳴,將士的思鄉之情、保傢衛國的決心,在寥寥數語間展現得淋灕盡緻。還有那些描繪市井百態的詩歌,聽仿佛能聞到街頭巷尾的炊煙香氣,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聽到他們的歡聲笑語和嘆息無奈。這本書讓我深切地感受到,詩歌並非隻是屬於書齋的藝術,它源於生活,也服務於生活,它是人民情感的載體,是曆史的見證。讀罷,我仿佛也經曆瞭一次次遷徙、一次次離彆,也感受到瞭那些古老歌謠中蘊含的頑強生命力。它讓我明白,原來我們與古人之間,並非隔著萬水韆山,而是通過這些質樸而真摯的歌謠,緊密地聯係在一起。這種感覺,真的非常奇妙,讓我對古代的生活有瞭更鮮活、更立體的認知。
评分《樂府詩集:說故事的民歌手》這本書,像是一扇窗戶,讓我得以窺探到古代社會那些最鮮活、最接地氣的生命。我曾經以為,古代的生活是遙遠的、陌生的,但讀瞭這本書,我發現,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悲歡離閤,竟然與我們如此相似。那些關於戰爭的詩歌,讓我看到瞭士兵們身上背負的沉重使命,也看到瞭他們內心深處的恐懼與思念;那些關於離彆的詩歌,讓我感受到瞭生離死彆的痛苦,也讓我體會到瞭那份難以割捨的親情與友情;那些關於愛情的詩歌,更是將人類最純粹的情感,錶現得淋灕盡緻,有熱烈奔放的愛戀,也有含蓄內斂的深情。我尤其喜歡書中那些描繪勞動人民生活的詩歌,它們讓我看到瞭古代社會的另一麵,不是帝王將相的宏圖偉業,而是辛勤耕耘的農民,是辛勞織布的女子,是販夫走卒的吆喝聲。這本書讓我明白,曆史是由無數個平凡人的故事組成的,而這些故事,纔是最動人的。
评分初次捧讀《樂府詩集:說故事的民歌手》,我便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吸引。它不同於我以往接觸過的任何一本詩歌選集,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砌,沒有矯揉造作的情感抒發,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樸實無華,卻直抵人心的力量。那些“民歌手”們,用最真摯的語言,唱齣瞭他們的愛恨情仇,他們的勞苦艱辛,他們的歡欣鼓舞。我沉浸在那些關於戰爭、關於離彆、關於思念的詩歌中,仿佛親曆瞭金戈鐵馬的戰場,感受瞭長亭送彆的淒涼,體會瞭遊子對故鄉的深深眷戀。特彆是一首描繪女子思念遠方丈夫的詩,字裏行間透露齣的幽怨和期盼,讓我心頭為之一顫。她對著明月傾訴,對著落花流淚,每一個細節都飽含深情,讓讀者感同身受。而那些描繪日常生活的詩歌,更是充滿瞭生活氣息,仿佛能聞到田間的麥香,聽到孩童的嬉鬧聲,看到農婦辛勤勞作的身影。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真實、更加生動的古代社會,一個充滿煙火氣,也充滿人情味的世界。它讓我意識到,那些看似遙遠的過去,其實與我們的現在,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
评分《樂府詩集:說故事的民歌手》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閱讀的樂趣,更是一種心靈的洗禮。我在這本書中,看到瞭一個無比真實、無比鮮活的古代社會。那些“民歌手”們,用他們最樸實的語言,唱齣瞭他們的生活,唱齣瞭他們的情感。我被那些描繪戰爭的詩歌所震撼,它們不僅僅是對戰爭的描述,更是對戰爭中人們命運的哀嘆,是對和平的渴望。那些描繪離彆的詩歌,讓我感受到瞭生離死彆的痛苦,也讓我體會到瞭那份深沉的愛與牽掛。而那些描繪愛情的詩歌,更是讓我看到瞭人類最純粹的情感,有熱戀時的甜蜜,有離彆時的思念,有相守時的溫馨。這本書讓我明白瞭,曆史是由無數個平凡人的故事組成的,而這些故事,纔是最動人的。它讓我看到瞭古代社會另一麵的光輝,那是在普通人身上的閃光點,是他們身上所蘊含的巨大生命力。
评分當我翻開《樂府詩集:說故事的民歌手》,我感覺自己仿佛穿越瞭時空,置身於古代的民間。這本書中的詩歌,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深奧的道理,隻有最真摯的情感,最樸實的生活。我被書中描繪的邊塞風光所吸引,那些刀光劍影,那些思鄉之情,都讓我心潮澎湃。而那些描繪市井生活的詩歌,更是讓我仿佛置身於熱鬧非凡的集市,聽到瞭小販的叫賣聲,看到瞭人們臉上各種各樣的錶情,感受到瞭生活的艱辛與樂趣。我尤其喜歡那些關於愛情的詩篇,它們有的熱烈奔放,有的含蓄委婉,但都飽含著真摯的情感,讓我為之動容。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樂府詩,它不僅僅是文學作品,更是曆史的見證,是人民情感的載體。它讓我感受到瞭古人的生命力,也讓我思考瞭我們自己的生活。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詩集,更是一部生動的生活史,一部感人至深的情感錄。
评分《樂府詩集:說故事的民歌手》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震撼在於它所展現齣的強大的敘事能力。這本書中的詩歌,不僅僅是情感的抒發,更是故事的講述。它們如同精心編織的畫捲,將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一段段動人的往事,一一呈現在讀者眼前。我特彆喜歡那些以第一人稱視角講述的詩篇,仿佛一位位古人就站在我麵前,嚮我娓娓道來他們的經曆。那些飽經風霜的老兵,在酒酣耳熱之際,迴憶起當年的烽火歲月;那些飽受離亂的婦女,在孤燈殘燭下,傾訴著對親人的思念;那些懷纔不遇的士子,在落魄潦倒之際,吟誦著內心的不甘。每一首詩,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其獨特的生命軌跡。通過這些詩歌,我得以窺見古代社會的方方麵麵,從皇宮貴族的奢華生活,到市井小民的艱難生存,從慷慨激昂的愛國情懷,到纏綿悱惻的兒女情長。這本書讓我深深體會到,詩歌不僅僅是文字的藝術,更是情感的載體,是曆史的鏡子。它讓我得以與古人進行心靈的對話,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
评分《樂府詩集:說故事的民歌手》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對樂府詩的刻闆印象。我原以為它們都是一些嚴肅、沉悶的作品,但讀瞭這本書,我纔發現,原來它們如此鮮活,如此生動,如此富有生命力。那些“民歌手”們,用最純粹的語言,唱齣瞭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愛恨情仇。我沉浸在那些描繪戰爭的詩歌中,仿佛能聽到戰鼓雷鳴,感受到士兵們內心的煎熬與掙紮;我沉浸在那些描繪離彆的詩歌中,仿佛能看到送行的人群,感受到那份依依不捨的深情;我沉浸在那些描繪愛情的詩歌中,仿佛能看到一對對戀人的甜蜜與苦澀,感受到那份純粹而熾熱的情感。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古代社會一個更加真實、更加立體的麵貌,一個充滿生機勃勃,也充滿悲歡離閤的世界。它讓我明白,即使是平凡的百姓,他們的生活故事,也一樣能夠成為永恒的藝術。
评分我一直認為,真正優秀的文學作品,能夠跨越時空的限製,觸動人心的最深處。《樂府詩集:說故事的民歌手》無疑就是這樣一本作品。它以一種近乎原始的純粹,展現瞭人類最基本的情感和最真實的生活。那些“民歌手”們,沒有受過刻意的雕琢,他們的歌聲,如同山間的清泉,如同田野的野花,自然而生,卻芬芳四溢。我被其中那些描繪愛情的詩歌深深打動,有初見時的心動,有相守時的甜蜜,也有彆離後的思念。其中一首關於牛郎織女的詩,雖然傢喻戶曉,但在這本詩集中讀來,卻有瞭彆樣的韻味,仿佛聽到瞭織女低低的啜泣,感受到瞭牛郎焦灼的等待。還有那些關於親情的詩篇,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雖然隻是寥寥數筆,卻將中華民族傳統的傢庭觀念展現得淋灕盡緻。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詩歌”的定義,它並非隻是文人的雅玩,更是普羅大眾的情感宣泄口,是曆史長河中流淌的血液。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發現新的感悟,都能被那些質樸的情感所溫暖。
评分當我翻開《樂府詩集:說故事的民歌手》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被拉入瞭一個古老而充滿活力的世界。這本書中的詩歌,不是那些矯揉造作的文字,而是飽含真情實感的歌謠,它們如同山間的溪流,自然流淌,卻沁人心脾。我被書中描繪的邊塞風情深深吸引,那些金戈鐵馬的景象,將士們慷慨激昂的戰歌,以及他們內心深處對故鄉的思念,都讓我心潮澎湃。而那些描繪市井生活的詩歌,更是讓我仿佛置身於熱鬧非凡的集市,聽到瞭小販的叫賣聲,看到瞭人們臉上各種各樣的錶情,感受到瞭生活的艱辛與樂趣。我尤其喜歡那些關於愛情的詩篇,它們有的熱烈奔放,有的含蓄委婉,但都飽含著真摯的情感,讓我為之動容。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樂府詩,它不僅僅是文學作品,更是曆史的見證,是人民情感的載體。它讓我感受到瞭古人的生命力,也讓我思考瞭我們自己的生活。
评分捧讀《樂府詩集:說故事的民歌手》,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古老的集市,耳邊迴蕩著悠揚的歌聲,眼前浮現齣各色人物的生動景象。這本詩集,就像一位說書人,用最樸實、最真誠的語言,嚮我們講述著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我被那些描繪邊塞風光的詩歌所吸引,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將士們的豪情壯誌與思鄉之情交織在一起,讓人蕩氣迴腸。而那些描繪市井百態的詩歌,更是充滿瞭生活氣息,仿佛能聞到街頭巷尾的叫賣聲,看到人們臉上的喜怒哀樂。我特彆喜歡其中一首關於女子紡織的詩,字裏行間流淌著辛勤的汗水,也流淌著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古代社會的另一麵,不是高高在上的廟堂之高,而是貼近生活的江湖之遠。它讓我明白瞭,詩歌並非隻是文人的專屬,它也可以是百姓的心聲,是曆史的記錄。每一次閱讀,都仿佛是一次與古人的對話,一次穿越時空的旅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