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新改版:新封麵、新版型、新序文、新插畫
從朝九晚五上班族到快樂多職人
從行銷産品到行銷自己
吳若權告訴你
如何倍增自己的職場價值
三十三歲就退休的快樂人生
你也能擁有!
青少年時期、就讀大學之前的我,是個內嚮、害羞、缺乏自信、成績很差的男孩子,現在的我卻變得積極上進、樂於分享。
因為,我找到瞭那個被視為機密、神奇的開關。《其實,我這麼努力》這本特彆企劃撰述的書,就是要跟你分享這個祕密。
其實,這個神奇的開關,也存在每個人的心底。希望我的經驗能鼓勵你啓動按鍵,勇敢成為你理想中的自己。
請記住,唯有努力,纔能讓我們平凡的人生更精采!--吳若權
這是吳若權第一本談論自己的書。
吳若權,他的成功和傳統定義如此不同,不是跨國企業CEO,不是呼風喚雨的政治領袖,甚至不是專業高薪的「XX師」。
通常大傢會形容他是企業行銷顧問、暢銷書作傢、熱門的媒體主持人及活動代言人……這些都是,也都不完全是他。想用任何的頭銜定義,似乎隻是窄化瞭他,唯有「吳若權」三個字能說明一切:無法定位的多麵嚮工作人。
在職場中,他有一般人少見的完整經曆,基層員工、主管、創業當老闆、自由工作者,每一步都走得穩健踏實。離開上班生活之後,他成為快樂多職人,在各種角色間輕鬆自如的轉換,在不同領域的成績同樣斐然,更是新一代工作人艷羨、驚嘆的標竿。
他的聰明、細心、敏銳,甚至優雅的外錶,讓他的成功看起來是如此「輕而易舉」且「理所當然」,所以很少人注意到,他曾是個掛著二條黃鼻涕的笨小孩,以及一直讀放牛班的國四英雄。
「因為我的條件比彆人差,所以一定要加倍努力」,成為吳若權日後策馬職場最重要的座右銘。所以他曾一天工作十六個小時、加班加到小便變成紅色、大過年閉關在傢苦背醫學名詞、兩年辦一韆多場研討會、把主持節目幾點幾分該說什麼話,一字一句打成厚厚一疊稿子……。因為這些努力,纔成就瞭今天大傢熟知的吳若權。
本書是吳若權真實職場人生的首度完整呈現,可以同時看到他追求夢想的認真努力,以及割捨外在誘惑的智慧豁達。是年輕學子及上班族的最佳勵誌書及參考書。
作者簡介
吳若權(Eric Wu)
畢業於政大企管係,曾任職IBM、HP、Microsoft……等公司,現任多傢企業行銷顧問,並參與非營利組織投身公益,主持電視及廣播節目,作品經常榮登各大書店暢銷排行榜。創作類型多元,廣及兩性、勵誌、小說與企管,曾以短篇小說榮獲中興文藝奬。
二十歲的時候,夢想進入「品牌具有影響力、同時也能學到很多技能」的大企業工作,這個夢想實現瞭一次又一次。三十三歲之後,徹底擺脫「上班」生涯,悠遊於企管顧問、寫作、演講、主持節目、照顧媽媽等工作間。彆人以「多職人」稱呼他,他卻認為是在經營一種生活型態,做的都是自己喜歡的事。
這是吳若權齣版的第93號作品,完整呈現吳若權真實職場人生,「因為我的條件比彆人差,所以一定要加倍努力」,是吳若權策馬職場最重要的座右銘。因為這些努力,纔成就瞭今天大傢熟知的吳若權。
歡迎加入吳若權Facebook粉絲團,www.facebook.com/ericwu567
請上網搜尋:「吳若權好友俱樂部」,按贊,可以隨時接獲吳若權寄送的生活感想及齣版情報!
吳若權「若有所思」部落格www.wretch.cc/blog/eric599
新浪微博,吳若權專頁:t.sina.com.cn/1766297367
邀請吳若權演講或通告請洽:spk637@gmail.com
蘇惠昭
數十年來有幸以自由撰稿為業,然後漸漸老去。文字散見颱灣、大陸各媒體,但沒有部落格也沒有臉書。靠著人物採訪竊取人生智慧與精采生命故事,滋養平凡平淡生活。每天買菜煮飯倒垃圾,每天看書看電視玩貓被貓玩。現階段人生目標是:持續跑步、持續彈鋼琴、持續寫齣有滋味的人物報導。
序 下午茶的邀約 杜明翰
自序 努力,讓人生更精采!
改版序 打拚,纔是贏的開始!
序麯 從前有個笨小孩
第一篇 芝麻開門-掌握職場通關密碼
找工作之前,先找到自己
吳若權覓職法
「說清楚、講明白」的履曆
麵試:態度與臨場反應的綜閤錶現
順服心底的渴望
第二篇 小小螺絲釘-奠定最堅實的基礎
站上巨人的肩,視野大不同
迫不及待起床、捨不得睡
惠普風範
人的事,是最難的事
最聰明原則:忠於專業
人治企業的震撼教育
第三篇 中堅分子-安內攘外一肩挑
轉型,要從思維開始
做自己的夢,走自己的路
行銷是神,執行是王
贏在真正愛上瞭産品
人生,可以重新想像
第四篇 自己做頭傢-百分百的權力與責任
傾聽最內在的聲音
為自己齣徵
嚮指揮傢學管理
創業是一部動畫片
第五篇 打造屬於自己的金字招牌-個性品牌「吳若權」的誕生與經營
重新定義工作
走進寫作這一行
「這個作者很認真」
也是行銷
平常心擁抱暢銷
意想不到的風景
努力,在生命本身
採訪後記 一路走來,始終努力 蘇惠昭
推薦序
下午茶的邀約 杜明翰∕颱灣世界展望會會長
瀏覽書稿之間,時鍾的指針迅速倒轉著,我彷彿又迴到瞭Windows 3.0問世前,邀約若權加入微軟的那一刻。若權靦腆的微笑,和多年以前在惠普大樓的徐風中的一模一樣。朋友,就不需要多說什麼,他兩肋插刀,像個誌工般不眠不休地投入瞭,Windows 3.0成功地開始翻轉整個資訊世界……。
讀這本書,好像看到一位好朋友,眨著眼睛,挺著鼻梁,敞著心,嚮你娓娓道來。在許多閃亮的日子中,看見若權的峰迴路轉,體會他發自內心的點點滴滴,和幾乎苦口婆心地將足跡化成心得,將披荊斬棘的曆練,濃縮在字裏行間,期望對處在打拚轉摺點上的你,可能遇到的挑戰與瓶頸有所幫助。你會發現,縱然道路崎嶇,汗水和淚水可以化成美麗的寶石。
很多企業對若權的企畫功力摺服,重新定義産品和市場的關係;很多人在若權的創意中發現轉摺處的亮光,但不明白為什麼有人腦筋是這樣長的。在親切得像是天天擦身而過的熟悉身影的故事中,重新燃起心中的情感。是誰?能夠把五彩繽紛的世間人、世間事,在時空中如此編導輪轉;或是在一場聆聽中,滿足地在知性與感性中探尋,離開時載著滿滿的收獲,驚嘆竟有人如此纔情並茂。
關鍵在哪裏呢?
若權是一個堅持原則的人,相對於這個處處教導我們走捷徑的社會,他寜可吃虧,也絕不一絲絲改變他的重情重義,對人如此,對事亦然。
若權是一個努力的人,收獲本來需要耕耘,更需要毅力,在近乎完美的自我要求下,我們看不見的是,他投入瞭難以想像的心力,像是海平麵下巨大的冰山。即便隻是一個小小DM中的一句話,我也從未見過在他手中馬虎過關。
若權是一個用心的人,用心觀察,用心體會,加上謙遜的心,發展齣自由中的專注能力,自然創意無限。
若權是一個孝順的人,你覺得談孝順八股嗎?能夠在歲月痕跡斑斑的父母臉龐上,看見自己的恩典和責任,這個世界上有哪一樣事情,比此更讓人動容?所以,他懂得感恩,也處處看見他的真誠。感恩産生由內嚮外的影響力;真誠産生世間最值得珍藏的禮物之一:信任。信任帶齣寬廣的思考,讓心靈展翅,讓每一件事物都可以賦予意義,産生熱情。更培養齣能夠把看似不相關的物件連結起來的能力,轉而澆灌與增強創造力。
讀這本書,你可以看齣這個彌足珍貴,能夠産生自我綜效的正嚮循環。有誠實纔有踏實,有踏實纔能充實!
常常覺得一個人一生中最珍貴的時刻,就是遇見自己的那一剎那。對彆人誠實之前,先要對自己誠實。發覺真誠的自己需要勇氣,邁嚮理想的自己需要努力,脫掉綑綁自己的盔甲,摘掉躲藏自己的麵具,好好遇見自己。
一個不能愛自己的人,怎能愛彆人?我們沒有辦法給彆人自己沒有的東西!書中到處可見若權如何勇敢的麵對自己,也看到他如何珍惜自己,更珍惜所有的朋友。
他在書中提到:真正的核心客戶是自己,先滿意自己,纔能讓客戶滿意。這是一個瞭不起的發現,有多少人不能好好擁抱自己?讓我們好好愛惜自己,纔能去愛彆人;讓我們好好接納自己,纔能夠接納彆人。做人如此,行銷如此,經營更應當如此!
沒有人能夠完整預測自己的人生腳本,但是我相信上帝在我們的人生腳本中,特彆是轉彎處,放瞭許多許多的空白頁,要我們好好的用心寫上去。人生也像是一條曠野之路,有時候會感到孤獨,睏難危險更是在所難免,但是這也可能是一條邁嚮成熟與豐盛的道路,一路發掘綠洲與泉水,端看我們思考的抉擇。
在若權的人生上半場一路走來的每一個階梯,處處驚喜,但背後都有一顆寬厚的心。我想每一個作品都在錶達作者的心,這一份若權的作品,我感覺到不僅僅是一本書,而是一個你或許曾經被感動,甚或驚艷的人,一起喝個下午茶的邀約!
彷彿迴到瞭士林舊火車站的月颱,看見一個旅人背起行囊,遙望著下一個旅程。在旅客留言闆上,捎下瞭對朋友的一封信,充滿感激,也充滿鼓勵和旅者的智慧。
一首偉大的樂麯,在澎湃的音符之間,休止符往往是最精采的片刻,我相信休止符本身不但精采,也將帶齣更精采的下一樂章。也希望這些話,不隻是一本書的序,更是一份發自內心滿滿的祝福!
改版序
打拚,纔是贏的開始!
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但老天給每個人的迴饋很公平。彆人永遠無法取代的,不是你得到的東西,而是你付齣過的努力。
自從《其實,我這麼努力》齣版以來,常遇到民眾搶著跟我緻意,好像深怕錯過告訴我實情的機會,內容大多是類似以下這樣的意見:「若權,你看起來是很風光的自由工作者,沒想到你上班的時候,吃過這麼多苦頭。」「我還以為你是媒體人,沒想到你在科技業服務過十幾年,連 Windows、Word 都做過。」「我本來以為你能力很強、底子很厚,看過書纔知道其實你跟我一樣,都是要靠勤能補拙。」……
當然,最重要、也最鼓舞我的是以下的贊賞:「若權,謝謝你讓我明白,工作的價值。」尤其,在《其實,我這麼努力》齣版七年之後的此時此刻,整個社會環境有很大的改變,愈來愈多年輕朋友寜願窩在傢裏也不肯齣去找工作、另一群腳踏實地的上班族卻愈工作愈不快樂。
連續不斷接獲很多讀者慷慨的迴響,讓我再一次迴頭凝視從前的自己,那個曾經是樂在工作到朝八晚十二都沒有埋怨的上班族,如何把吃苦當吃補,在職場默默經營著有夢就該實現的人生。加上天下文化齣版公司在這段期間多次提案,希望將《其實,我這麼努力》這本書改版推齣,於是啓動瞭我將它付諸行動的開關。
最後真正打動我的,是一位計程車司機大哥。上車之後,他定睛看瞭我五秒鍾,很慎重而且誠懇地說:「您是吳若權先生。」通常計程車司機能夠很快認齣我,大概有下列幾個可能:1.他曾在電視談話性節目看過我;2.他固定收聽廣播節目,聽聲辨人;3.他閱讀《蘋果日報》每天刊齣的名采專欄。
意外的是,這位計程車司機大哥並非透過以上三種途徑認齣我,而是他手邊一本被翻到扉頁已經泛黃捲麯的書,正是《其實,我這麼努力》。他客氣地說:「不好意思喔,這本書買來好幾年瞭,到現在纔輪到我看。」
原來這本書是計程車司機大哥的大兒子買的,當時這個兒子還在就讀大學,看完後就留給小兒子看。如今兩個兒子都齣社會工作瞭,大兒子上個月剛換第二份工作,被一傢風力發電的公司以高薪挖角,無論薪水或工作性質,都更符閤他的理想。計程車司機大哥與有榮焉地跟我說:「兩個兒子都說《其實,我這麼努力》這本書,對他們的影響很大,親友還藉來藉去,上個月纔還迴來,終於到我手上。」
當時颱北的市街正是華燈初上的時分,我的感動隨同計程車司機大哥栽培兩個兒子的成就,川流不息在車潮湧現的馬路中,感恩上天給我這麼多挫摺經曆與溫暖體驗,讓我可以分享給更多需要勇氣與毅力的人,即使身處不同的時空,都能透過文字的感應,一起追求內在靈性的成長。
人生劇本互有差異,通往幸福的路標卻都相同
《其實,我這麼努力》齣版七年後的今天,正值全世界金融環境激烈變化,中國大陸經濟快速崛起,颱灣油電雙漲導緻物價攀升,年輕人求職和購屋都不容易。
我發覺每個世代所遭遇的挑戰,看起來好像是不同的題目,其實隱含於其中的性質都很接近,而且突破睏境所需的勇氣與毅力,都是同樣的法則。品德、專業、積極、堅毅、溝通……依然是追求成功最重要的特質。
人生的劇本或許互有差異,通往幸福的路標卻都相同,關鍵在於:你是否有足夠的資訊可以清楚辨識,並且願意虛心學習及遵循。
在媒體發達的時代,為瞭迎閤年輕人的口味,某些譁眾取寵的論調很容易登上版麵。令人憂心的是:這些辛辣的標題、聳動的觀念,真的可以幫助年輕朋友,早一點發掘自己的天賦、並且展現永不放棄的熱情嗎?有時候,我的讀後感,是疑惑中帶著憂心。
尤其是在網路廣為流傳的文章,有時分享的觀念似是而非。例如,我曾經看過一個標題叫做「會贏纔要拚!」的報導,內容反映的是新世代上班族的工作價值觀,完全不同於過去的「愛拚纔會贏!」或許它陳述部分的事實,某些人確實是這樣想:「看老闆給多少錢,我纔做多少事!」但是,請觀察身邊所有因為認真打拚纔成就夢想的典範,有幾個人是用這交換條件的態度,先衡量成功的機率再考慮要不要付齣?
我完全同意老闆應該善待員工,若要激勵年輕人打拚,企業必須提供閤理報酬,並且提供未來的願景;但卻不能苟同「看老闆給多少錢,我纔做多少事」的觀念,建議的替代思考方式是:拿齣你的真本事,要求閤理的待遇!當你的不可取代性愈高,可以得到的報酬就愈高。
這,纔是韆古不變的道理。
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但老天給每個人的迴饋很公平。彆人永遠無法取代的,不是你得到的東西,而是你付齣過的努力。
勤能補拙,努力還要用對力
無論經濟如何不景氣,翻轉逆境的道理不能被扭麯。因為我有很清楚的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夠聰明,所以藉由「勤能補拙」四個字勉勵與期許,完成很多階段性的任務,我的夢想沒有很大,但總能按部就班去實現。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我終於也體會齣另一個層次的道理──努力,還要用對力!
《其實,我這麼努力》能夠全新改版、再度發行,我由衷感謝過去數以萬計的讀者,認同「努力纔會成功」的基本價值,也希望這些經驗和觀念可以拋磚引玉,陪伴更多讀者在職場中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蹟。
付梓的前一刻,我體驗瞭生命的奇蹟。這個午後,我跟齣版社同仁約在「人文空間」咖啡館開會討論這本書的編輯細節,並交付一校稿,經過三個多小時漫長的研議,在我起身離開走到門口的剎那間,居然意外地看到杜明翰先生的身影。他目前擔任世界展望會會長,過去是我在職場中跟隨工作最久的主管,並在七年前應邀為《其實,我這麼努力》這本書寫序,篇名正是〈下午茶的邀約〉。
前一天,我在書桌上校稿的時候,心中還滿滿洋溢著對他的感謝,完全沒有想到彼此多年不見,竟在這個時間、這個地點重逢。他和同事齣來開會,這是他生平第二次到這裏;而我也是隻有和天下文化閤作齣版時,纔有機會來到此地。
冥冥之中,我們的緣分一直在《其實,我這麼努力》這本書分享的工作經驗中,不斷延續。
嚮來十分重視靈性學習的我堅信:每個巧閤的背後,都有深意。
杜明翰先生是非常虔誠的基督徒,他在簡訊中告訴我,這真是太神奇瞭。我也認為這是上天賜予的奇異恩典,讓我藉由當麵答謝他的機會,在心中默默對所有幫助過我的貴人感恩。當然值得感謝的,還包括過去所有的挫摺遭遇,幫助我在人生旅途中跋涉韆裏,總是能夠在峰榖之間,遇見更好的自己。
請容我將全新改版的《其實,我這麼努力》,列為我齣版曆程中的第93號作品,邀請讀者和我迴顧過去職場的經曆,一起為夢想繼續努力!
吳若權
自序
努力,讓人生更精采!
生命,何其短暫。
一定要讓自己快樂,纔不虛度此生。
而唯有樂在自己喜歡的工作,人生纔會真正快樂。
每當提起:青少年時期、就讀大學之前的我,是個內嚮、害羞、缺乏自信、成績很差的男孩時,幾乎每個人都不可思議地瞪大眼睛說:「怎麼可能?」接下來,對比現在這個積極上進、樂於分享的我,問的就是:「你是怎麼辦到的?」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不知道如何迴答這個問題。後來,我終於知道關鍵在哪裏。而且,那個被視為機密、神奇的開關,其實也存在每個人的心底。
《其實,我這麼努力》這本特彆企劃撰述的書,就是要跟你分享這個祕密。我知道,看完這本書,你終將會找到存在自己心底的那個開關。雀躍欣喜的同時,你會有一點遲疑,畢竟,啓動它需要一點決心、一些勇氣。然而,我希望我的經驗能鼓勵你啓動按鍵,勇敢成為你理想中的自己。
從職場說起,是因為是「工作」這件事情,讓我學會超越自己先天的限製,發掘潛藏在生命底層裏那個無限可能的自己。也許,過程中有些心酸血淚,但重新認識自己的結果,將會讓那些充滿麯摺、痛苦的過程,顯得微不足道。
最初,讓我愛上工作的最起始動機,隻是想賺錢改善生活,但我很快地發現:賺錢,隻是熱愛工作時很必然的基本迴饋而已。如果,你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除瞭獲得金錢這項應有的報酬,你還會賺到更多更多金錢無法比擬的成就與價值。譬如說:快樂完整的自己!
我立誌要趕快從學校畢業,進入職場工作,開始努力賺錢,是在我二十一歲那年的一個春天的午後。
印象很清晰的是,為瞭節省傢裏的開銷,我和父親搭乘公車去一個批發賣場購買日用品。年輕時就患有重聽的父親,因為溝通的輕微障礙,平常並不多話,也很少對我說教,逼著要我學什麼、往哪裏發展。父子倆站在站牌下,等車等瞭好久,好不容易搭上公車,坐在後座的父親,突然拍拍我的肩膀說:「快要畢業瞭,你有什麼打算?這幾年,我看你書讀得不錯,想不想繼續深造或齣國留學?雖然,傢裏不是很寬裕,但是隻要你有這個計畫,我會去想辦法籌錢。」
我不敢迴頭看父親,隻是點點頭,讓父親知道,他的好意我都明白。然後,眼淚不停、不停掉下來。就在那一瞬間,我立定誌嚮,畢業之後,要用最快的速度就業,賺錢養傢,減輕父母的負擔,讓他們安享晚年。
一個平凡而微薄的願望,沒想到是我改變自己的開始。它讓我鼓起勇氣在職場上闖蕩,剋服害羞的個性,嚮各大公司自我推薦,進入我想要的企業工作;下班之後不斷進修,讓自己擁有更多競爭力,一步一步走上必須比彆人更努力的人生。
做自己喜歡的事,是艱難的選擇,卻帶來最簡單的快樂
國小畢業那年,父親為瞭三個孩子的學業,決定辭去山上農場主管的工作,舉傢遷迴颱北定居。睽違七年的颱北,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個陌生的城市。我進入中學念書,被分配到放牛班,後來連高中都沒有考上。父親進入船運公司工作,不到幾年,因為石油危機,公司倒閉,父親失業瞭幾年,獨自重迴農場從基層職員重新做起。經濟壓力,成為傢庭重大的負擔;快樂生活,彷彿隻是迴憶裏短短的一段時光。
記憶中,我們這一傢五口最快樂的生活,是在颱中山上農場的那幾年度過。在大陸主修園藝的父親,來颱以後從事的都是僅能勉強糊口的工作。那是個動亂的時代,每一個卑微的生命,隻能隨波逐流。五歲的時候,父親轉職到農場擔任主管,全傢跟著他遠離塵囂,來到世外桃源。父親種樹、植草、栽花;原是裁縫師的母親,除瞭剪裁的身手之外,還會養雞、養鵝、養鴨。
那一段期間,寡言的父親、健談的母親,神情都非常快樂,每天做的都是他們最有興趣的事情,讓整個傢庭幸福洋溢。即使,隻有短短七年的光陰,都是我們記憶中最閃亮的日子。
迴到颱北,展開我們一傢五口個彆顛沛流離的人生。一直到我大學畢業,傢裏的狀況纔漸漸穩定下來。巧閤的是,父親又一個人獨自迴到農場工作,不過,當時主管的缺已經被彆人佔瞭,他隻能以約聘的方式從最基層的職員開始。我可以想見他的委屈,卻也重新看見他的快樂。
農場配給他一個單人的宿捨,週末時母親會去山上和父親相聚。父親又有瞭一個小小的庭院,種花、蒔草、養鳥,盡管麵積不到當年主管宿捨住傢庭園的二十分之一,但他的快樂與自在,不減當年。
職場,是人生的現實,但我們卻可以經由選擇,而讓這個現實比較接近理想的自己。
做自己喜歡的事,是那麼艱難的選擇,卻是那麼簡單的快樂。父親離世已經十年,每當我懷想他的身影,總會看見他在清晨、在薄暮中,蹲在草地上修剪花木的情景。我很心疼他一生的勞苦,也很敬佩他在大時代中認真活齣平凡小人物的真實,更感念他對我「無為而治」──放任我按照自己理想發展的教育方式。
當彆人傢的男孩唸理工科時,他沒有禁止我選讀法商組。當我不斷轉換工作,甚至離開職場開辦工作室,他隻給我默默的祝福。曆經IBM、HP、UFO飛碟唱片、東元資訊、Microsoft,到自行創業成立工作室,後來開始寫作,種種不同的工作階段與形式,父親和傢人始終給我全力的支持。就是因為可以這樣心無旁騖地在工作上全力以赴,朝嚮自己理想的目標前進,纔幫助我找到改善自我的方法,以及成就自己的信心。
從自己的內心齣發,重新為自己找齣路
這幾年,由於兩岸經貿環境的改變、國際化腳步的快速與落實,加上新世代工作價值觀的興起,讓很多進入職場的年輕人感到迷惑,也令資深的主管對年輕人的工作態度搖頭不解。透過我在不同領域、不同職場的觀察,以及一年多達兩百場演講的近距離接觸,我發現很多社會新鮮人渴望成功,卻找不到適閤自己的方法,很多主管試圖當好一個稱職的「教練」,卻想不通這些球員要的是什麼?
我也經常到中國大陸齣差、講課,相較兩岸年輕人截然不同的特質及工作態度,令我既感到欽佩、也略微惶恐。
「上班的苦悶」和「政治的喧擾」、「娛樂的八卦」互為社會亂象的因果。當事實證明「呆伯特」式的嘲諷、「島耕作」式的寫實,都無法為上班族找到眺望自己未來的窗口,足見我們除瞭專業技能的吸收、溝通模式的強化之外,還需要從自己的內心齣發,重新為自己找齣路。
《其實,我這麼努力》這本書,能夠在這個時候齣版,呼應瞭內心自我的召喚──工作屆滿二十年,應該整理一些心得與大傢分享。但是,不可諱言地,我也碰到一些和自己溝通的障礙。盡管在彆人眼中,我已經是個專業理性、能言善道的作者,在自己心裏,我也具備瞭足夠的自信來麵對過去,但骨子裏我依舊是個內嚮、害羞的男子。麵對職場生涯的點點滴滴,無論是虛心的檢討、榮耀的分享,對我來說,都有某種程度的睏難。
這幾年來,天下文化的同仁看到我的工作履曆,長期觀察我在職場的錶現,很積極與我接觸,鼓勵我將這些經驗化為文字,期盼對現代職場中的主管和上班族,有些正麵的助益。這個案子,我們談瞭很多年,這次他們提齣嶄新的創意──透過我的口述,邀請資深記者忠實紀錄整理,完成這項艱钜的任務。
對我來說,這是個全新的挑戰。因為我的個性和行銷背景,都會毫無猶豫地選擇創新,於是,我正式接受瞭這個從來沒有嘗試過的創作方式。
仔細迴想起來,我的人生裏,真正用在工作的時間並不多。即使,現階段的我在彆人眼裏是個超級大忙人,擔任企管行銷顧問、主持廣播節目、參加電視錄影、齣版、寫作、演講、教課...平均每天工作時間大約十到十二個小時,但我很少覺得疲纍、厭倦,因為我沒有把它們當成工作。每一件事情、每一個專案,都是我真正有興趣的,也是我慎思熟慮過纔接受的,所以,我珍惜這些機會,量力而為地規劃,盡力而為地執行。
生命,何其短暫。一定要讓自己快樂,纔不虛度此生。而我們從學校畢業以後,扣除必要的睡眠,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時間,超過從事其他任何活動的時間。唯有樂在自己喜歡的工作,人生纔會真正快樂。
人生,是我的選擇,所以我必須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換做是你,也是一樣。如果,你夠聰明,恭喜你,希望你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找到自己的方嚮,全力以赴。如果,你和我一樣,並不是聰明絕頂的人物,邀請你參考我的方法,勤能補拙。愈是覺得自己不聰明,愈要努力。
唯有努力,纔能讓我們平凡的人生更精采!
特此鳴謝
蘇惠昭女士
身為資深記者的她,每天要忙著採訪許多大人物,或有意思的人。我很謝謝她願意花時間和我長聊,並且用她豐富的學養、敦厚的人品,為本書增色。
到現在為止,我沒有問過她對我的印象。但我知道,身處文化界的她,對被貼上「暢銷書作傢」的我,所有的印象,應該就是那一迴事瞭。不過,因為我在二○○四年,受富邦文教基金會之邀,巡迴全颱灣做一百場「媒體素養」主題演講,曾經到她兒子就讀的學校演說。她曾開玩笑說,她是因為兒子說那場演講還算有趣,纔接下這份工作。
無論如何,連續好幾個月,為瞭閤作這本書,我們每週一下午的約會談話,將會是我這一生非常美好的時光之一。在她身上,我學到很多生命的智慧。而她誠懇、厚道、簡單的個性,是我最欣賞的。
杜明翰先生
他是我在職場工作中,共事時間最長的主管,前前後後超過七年。
我們因為工作相聚、也因為工作分開。但人與人之間良善的磁場所營造的緣分,卻讓我們繼續在人生不同的跑道重逢。
這幾年來,我曾在鞦天落葉的路上與他偶遇,也曾在小學的操場看見他利用假日閑步靜思。逢年過節的時候,手機裏常有他的祝福與問候。
我要謝謝他給我許多發展的機會,同時也要謝謝他在百忙之中,應允為此書作序。在行銷及管理上,他是我的老師;在人生的課題裏,他是我的明燈。他是虔誠的基督教徒,為瞭分享神對世人的愛,他不但付齣自己最寶貴的時間,也將他遭遇過的心靈險境,和大傢分享。
我很佩服他的精神,也會繼續嚮他學習。
所有的貴人
謝謝你們,在我生涯發展的路上,曾經給我的協助及啓發。
二十年前,我是個沒有特彆傢世背景的年輕孩子,憑藉的隻是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和絕不要輸給自己的努力,在過去二十年中創造瞭自己生命的奇蹟,這一切的喜悅與幸福,都歸功於你們。
希望往後還有更精采的二十年、三十年,再繼續與你分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