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當今世上最神秘的國傢,被人民視為「21世紀紅太陽」的金正日遽然逝世,它與外界隔絕的發展模式及自稱「人民最幸福」的社會製度會否産生變化?外界無不關注。北韓規定一年隻接待十萬外國來賓,前往當地似乎是「天方夜譚」,但香港浸會大學新聞係學生竟有機會到北韓考察數天,成為香港首批踏足「神秘的國度」的90後大學生。到底他們在這次行程中經曆瞭甚麼?本書透過民生麵貌、曆史發展、境內保安、對外通訊及考察體會五個篇章,為你揭開北韓的神秘麵紗。
作者簡介
黃天賜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係講師
序一(黃煜) 006
序二(黃淑玲) 014
編者的話(黃天賜) 016
認識北韓 018
第一章 民生麵貌篇
六十年代的中國 024
沒有「動感」的國度 028
鐵幕下的交響樂團 032
全民務農耕作月 036
商品價不廉物不美 042
古舊的交通工具 046
一雙鞋子辨身份 052
第二章 曆史發展篇
北韓曆史中的感嘆號 058
金日成創立主體思想 062
美國間諜船彈痕纍纍 068
正名Corea 還是Korea? 072
第三章 境內保安篇
入境檢查相當嚴格 078
「神秘保安」來去飄忽 084
兩軍同駐三八分界綫 088
入住酒店變相「軟禁」 094
不見警察隻見交警096
第四章 對外通訊篇
踏足國境斷絕「外交」 100
長途電話收費驚人 102
北韓人民的知情權 104
按身份背景接收資訊 106
第五章 考察體會篇
「闖」進北韓大使館 112
高麗韓空九霄驚魂 116
「明拍」與「偷拍」 118
巧遇朝鮮足球隊 122
「美好」的模擬城市 124
爭取「追問」導遊 130
我與空姐一席話 134
附件 傳媒的報道 137
《90後準記者勇闖北韓》這本書,讓我對“觀察”這個行為有瞭全新的認識。作者作為一個“準記者”,在北韓的經曆,不僅僅是簡單的“到此一遊”,更是一次深入骨髓的觀察。他/她觀察的不僅僅是錶麵的現象,更是現象背後的邏輯,是文化深層的東西。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平壤的街頭,在火車車廂裏,在那些看似單調的會議室裏,都在用一種近乎貪婪的眼神,去吸收周圍的一切信息。他/她注意到人們的錶情,注意到他們說話的語氣,注意到那些被刻意隱藏起來的細節。我猜想,作者一定經曆過無數次想要深入探究,卻又不得不止步的時刻,那種內心的掙紮和剋製,也是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之一。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關於北韓的故事,更是在講述一個關於記者如何去“看見”,如何去“理解”的故事。它讓我明白,真正的觀察,需要的是勇氣、智慧,以及一顆不設限的心。
评分閱讀《90後準記者勇闖北韓》的過程,是一次充滿情感波動的心靈之旅。作者的筆觸細膩而真摯,他/她筆下的北韓,並非我們慣常從媒體上看到的那些單調的宣傳畫麵,而是一個更加立體、更加復雜的世界。我能感受到作者在踏上這片土地時的緊張與興奮,也能體會到他/她麵對種種限製時的無奈與失落。書中,有很多關於北韓普通人的故事,他們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夢想。作者用一種平等的姿態去傾聽他們的聲音,去記錄他們的生活,讓我覺得,無論在哪個國度,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共通的。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生活細節的描寫,比如當地人民的早餐,他們是如何打發閑暇時光的,甚至是如何看待金日成廣場上那莊嚴的景象。這些細微之處,恰恰能夠展現齣這個國傢的真實肌理。這本書讓我反思,我們對於“異域”的認知,有多少是基於事實,又有多少是基於刻闆印象和信息過濾?作者的勇氣,不僅僅在於他/她敢於走進北韓,更在於他/她敢於放下偏見,去用心感受和記錄。
评分《90後準記者勇闖北韓》這本書,最讓我震撼的是作者麵對未知時所展現齣的非凡勇氣。作為一個“準記者”,他/她在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國傢,幾乎是以一種“孤身一人”的狀態,去進行著新聞的采寫。我設想,在異國他鄉,語言不通,信息不對稱,而且還要麵對嚴密的監管,這本身就是一項極其艱巨的任務。書中,我能想象到作者在街頭巷尾,用蹩腳的韓語,小心翼翼地與路人搭訕,試圖從他們口中聽到真實的聲音。那些看似平常的對話,背後可能隱藏著多少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他/她是如何處理那些敏感話題的?又是如何辨彆信息的真僞?這些都是我非常好奇的。而且,書中不乏一些作者在極端環境下思考和掙紮的片段,那種年輕人在重壓下的迷茫與堅持,深深地觸動瞭我。他/她不僅僅是在記錄北韓,更是在記錄自己在這段經曆中的成長與蛻變。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探險”,更像是一場對新聞倫理、對信息自由、對人類社會多樣性的深刻反思。我從書中讀齣瞭那種對真相的渴望,對職業的敬畏,以及年輕人身上那股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评分《90後準記者勇闖北韓》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在於對“邊界”的理解。作者作為一個“準記者”,深入北韓,這本身就是在挑戰信息傳播的邊界。我很好奇,他/她是如何在允許的範圍內,去挖掘那些被遮蔽的信息?又是如何處理那些敏感的政治話題?書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每一次提問,每一次觀察時,都小心翼翼地把握著那個微妙的平衡。他/她可能經曆過許多次差點被識破的緊張時刻,也可能在某個瞬間,感受到一絲自由的微風。這本書,也讓我對“自由”這個詞有瞭更深的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可能習慣瞭無限製的獲取信息,但也可能因此而失去瞭辨彆真僞的能力。而在一個信息高度管控的環境下,人們對信息的渴求,又會以怎樣的方式錶現齣來?作者的經曆,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獨特的視角,去審視不同社會製度下,信息傳播的生態,以及個體在其中的位置。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新聞的力量,也看到瞭記者這個職業的責任與擔當。
评分這本書《90後準記者勇闖北韓》之所以能夠引起我的強烈共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作者身上那種“不被定義”的氣質。作為一個“準記者”,他/她沒有被既定的規則所束縛,也沒有被成熟的經驗所限製,而是帶著一股子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勁,去探索未知的領域。我能感受到,在北韓的每一天,作者都像是在進行一場“極限挑戰”,他/她需要不斷地突破自己的舒適區,去麵對各種各樣的睏難和不確定性。然而,正是這種不斷挑戰自我的過程,讓作者的觀察變得更加敏銳,讓他的記錄變得更加真實。我尤其欣賞書中作者對細節的關注,他/她不僅僅是在記錄大的事件,更是在捕捉那些被忽略的微小之處,比如人們的眼神,比如建築的細節,比如食物的味道。這些細枝末節,恰恰能夠勾勒齣一個鮮活而立體的北韓。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新聞的力量,也看到瞭年輕人身上蘊藏的無限可能。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90後準記者勇闖北韓》本身就極具吸引力,立刻勾起瞭我的好奇心。一個“90後”,一個“準記者”,這兩個身份標簽就預示著一種青春的衝動、對未知的好奇,以及一種尚未被磨平棱角的理想主義。再加上“勇闖”和“北韓”,這幾個詞語的組閤,仿佛一部即將上映的冒險大片。北韓,這個神秘而封閉的國度,在許多人的想象中都籠罩著一層迷霧,充滿瞭未知與禁忌。而一個年輕的媒體人,帶著“準”字,意味著他/她可能還沒有完全獲得官方的認可,但已經決心要深入其中,去揭開麵紗,去記錄真實。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各種畫麵:年輕記者在平壤街頭謹慎而又興奮地觀察著,嘗試與當地人交流,記錄下那些不為人知的細節,麵對可能齣現的各種挑戰和阻礙,比如語言障礙、信息管控,甚至是人身安全。這本書,我覺得不會僅僅停留在錶麵,它很可能會觸及到一些深層次的議題,比如國傢與個人、自由與紀律、信息傳播的邊界等等。作為一名讀者,我非常期待能夠通過作者的眼睛,看到一個不同於媒體報道中的北韓,一個充滿人情味,但也可能隱藏著復雜社會現實的北韓。這本書的名字,已經成功地在我心中種下瞭一顆種子,讓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探索它到底會講述一個怎樣的故事。
评分《90後準記者勇闖北韓》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部青春冒險小說,隻不過,它講述的是真實發生的故事。作者作為一個“90後”,身上那種不服輸的勁頭,那種對未知世界的好奇,真的是讓人熱血沸騰。我能想象到,作者在北韓的旅途中,一定經曆瞭很多意想不到的睏難和挑戰。比如,語言溝通上的障礙,信息獲取上的限製,甚至是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但是,他/她並沒有被這些睏難嚇倒,反而更加堅定地去探索。書中,我看到瞭作者對新聞事業的熱愛,也看到瞭他對這個世界的熱情。他/她用自己的視角,去記錄北韓的風土人情,去展現北韓人民的生活。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年輕人,是如何用自己的勇氣和智慧,去揭開一個神秘國度的麵紗,去感受一個不為人知的世界。
评分在我看來,《90後準記者勇闖北韓》這本書,最寶貴之處在於它所傳遞齣的那種“打破藩籬”的精神。作者作為一個90後,帶著自己的青春和理想,去挑戰一個被認為難以逾越的“信息高牆”。我能想象到,在北韓的每一天,作者都像是在小心翼翼地踩著地雷區,每一次的采訪,每一次的拍照,都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然而,他/她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反而更加堅定地去記錄。書中,我看到瞭作者對新聞真相的執著追求,也看到瞭他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他/她沒有帶著預設的立場去評判,而是試圖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傾聽。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年輕人,如何在極端環境下,依然保持著獨立思考的能力,依然敢於去質疑和探索。它也讓我反思,我們對於“信息”的獲取,是否過於依賴某些固定的渠道,是否因此而錯失瞭更多的可能性。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90後準記者勇闖北韓》就帶著一股子“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兒,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翻開瞭它,結果被作者那種近乎“莽撞”的真誠所打動。書中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故弄玄虛的敘事,更多的是一種流水賬般的記錄,但正是這種樸實,讓我看到瞭一個年輕記者最真實的內心寫照。我能想象到,在北韓的每一天,作者都是在一種高度戒備的狀態下進行的,他/她需要時刻留意自己的言行,需要小心翼翼地與人接觸。然而,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她依然沒有放棄對新聞的追求,依然試圖去捕捉那些最真實的瞬間。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作者與當地普通人之間互動的描寫,那些簡短的對話,那些眼神的交流,都充滿瞭人性的溫度。即使語言不通,即使文化差異巨大,但隻要用心去感受,依然能發現人與人之間共通的情感。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年輕人,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去追求自己的新聞理想,去記錄一個不為人知的世界。
评分讀完《90後準記者勇闖北韓》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那種撲麵而來的真實感和少年人的勇氣。作者作為一個“90後”,身上那種敢闖敢拼的勁兒,真的是讓人欽佩。書裏沒有那些刻意渲染的戲劇性衝突,更多的是一些細緻入微的觀察和真實的記錄。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北韓的每一天,都在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周圍的一切,從人們的穿著打扮,到他們的日常生活習慣,再到那些充滿政治宣傳色彩的標語和建築,都成為瞭他筆下的素材。而且,他不是那種站在道德高地上進行評判的記者,而是更像一個誠懇的觀察者,試圖去理解這個國傢的邏輯,理解生活在這裏的人們。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有一些關於當地飲食文化的描述,那些看似平常的食物,在作者的筆下卻充滿瞭故事。還有他對一些當地居民的采訪,雖然可能因為語言和文化差異,溝通並不順暢,但他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以及捕捉到的那些微小的錶情和語氣,都讓人物形象躍然紙上。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即使是在一個被認為非常封閉的國傢,依然有普通人的喜怒哀樂,依然有值得我們去瞭解和尊重的個體。它打破瞭我之前對北韓的一些刻闆印象,讓我看到瞭更多元的可能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